-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考点44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1 考点 44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 (一)哲学基本问题 ⒈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性质的哲学对它的回答有着很大的差异。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是全面 的、辩证的、科学的。 ⒉内容: ⑴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这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 的方面。 ▲追求物质利益≠唯物主义;追求精神文明≠唯心主义。 ⑵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 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反映存在或者不 能彻底的反映存在。这是哲学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是认识世界还 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 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 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哲学所有这些形形色 色的理论,无非分别属于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与根本观点 2 两千多年来。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到近代的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再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 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①合理性: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局限性:不是科学的世界观 a.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于一种或几种物质具体形态;b.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根据;c.不系统性。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在 1803 年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 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 成的。简言之: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①合理性: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②局限性:不是科学的世界观 3 a.把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混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b.缺少辨证思想(机械的);c.在社会历史观 上是唯心的(不彻底的)。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是唯物辩证的;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 法论;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群众的根本 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 想武器。 3.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 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 神的外化和表现。 ▲正确认识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发展的意义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其观点在世界本原 问题上是错误的。 唯心主义哲学看到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 借鉴意义。 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哲学发展史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除此之外,哲学发展史上还交织着辩证 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但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的。 各种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之中;在哲学史上,没有游 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 ▲两个基本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者的关系: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的回答不同而形成的(谁为第一性)。 两个分歧(对立、斗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 4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对世界状态的回答不同。 二者的关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考向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也叫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 认识存在的问题 地位 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 是哲学基本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区 别 意义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 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 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 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对这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 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 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 实践活动所证实。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这种观点 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 地提高 联系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问题是第一方面 问题的展开和深化;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问题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问题的彻底解决 【典例 1】企业若想得到良好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优秀的经营者能够对市场需求 作出正确的判断。从哲学基本问题来看,这是因为 ①存在决定思维 ②思维决定存在 ③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考向二 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简言之,就是思维和存在谁先产生,谁后产生,谁决定谁的问题。 5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本原 先后 决定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意识决定物质 【典例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从哲学产生以来就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不同回答 【答案】C 【解析】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第一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 第一性,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C 符合题意;哲学基本问 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 存在二者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 标准,A、B、D 均不符合题意。 考向三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作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有无同一性 能否正确认识 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 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 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典例 3】让一个吸烟成瘾的人成功戒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嗑瓜子、嚼口香糖,科学家还找到 了新的戒烟方法。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新西兰科学家发现,使用手机短信戒烟方法可以使吸烟 的年轻人戒烟率翻倍。这说明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最基本的哲学派别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的是科学家发现新的戒烟方法,更加强调意识的作用,B 符合题意;A、C、D 6 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排除。 考向四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三种基本形态 派别 评价 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论 局限性:①对世界的物质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进步性:坚持并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①把物质归结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原子的属性 等同为物质的属性。②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③历史观上属于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辩证的基础上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 想武器 【典例 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都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C.都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D.都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答案】A 【解析】本题宜用排除法。B 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排除;C 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排除; D 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所在,排除。 考向五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把 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内部派别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区别 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目的、意志、 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实在, 认为客观世界依赖于人的精神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 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世界是 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例证 万物皆备于我;心外无物;宇宙便是 “8”就是发;喜鹊报喜;彗星出现乃 7 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我思故我在;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 风水决定人的命运;理生万物、理主动 静;上帝造万物 联系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典例 5】门格尔、希克斯等人认为,2 件棉衣加上 3 个面包,同 1 件棉衣加上 5 个面包可以“无差 别”,也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进而言之,人的主观感觉可 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以下选项中与门格尔、希克斯等人的这 一观点一致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吾心即是宇宙” ②“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③“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考向六 哲学史上存在“两个对子” (1)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存在“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从哲学派别上看,哲学上只存在“两大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与形而上 学要么同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 第一个对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第二个对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8 区 别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二者的分歧是围绕着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展 开的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回答的是世界是“怎 么样”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 世界的问题 联 系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在哲学史 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 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典例 6】下列关于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组合正确的是 【答案】C 1.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 辨和名实之辨,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辨和形神之辨,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辨和心物之辨。这些论辩 都蕴含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这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 A.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唯一问题 B.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D.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2.休谟在《人性论》和《人类理解研究》中反驳了“因果论”具有真实性和必然性的理论。他指出, 当我们看到某件事物总是“造成”另一事物时,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一件事物总是与另一件事物“经常连 结”。因此,我们并没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确造成另一件事物,两件事物在未来也不一定会一直“互相连 9 结”。这表明休谟 A.属于无神论者 B.是不可知论哲学家 C.意识决定存在 D.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3.当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当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深入到电子水平时,由于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人们认识了原子内部的结构,打破了原子 不可分割的神话。唯心主义哲学利用这一科学成就,提出“原子 消失了”“物质也就消失了”的说法,动摇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就瓦解了。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相对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来说是一大退步 B.形而上学的物质观在根本方向上是错误的 C.是否承认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D.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4.长期以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进行了无数次争论,但最终只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这是因为 ①对世界存在状况的认识从属于对世界本质的认识 ②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 ③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可能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 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要么与辩证法结合,要么与形而上学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网络时代的生活滋生出了当下语言生活的新形态。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进入人们的日 常生活,它们敏锐地折射社会热点问题,以幽默、调侃的口气自娱自乐,或者表达对不良社会现象的谴责。 这表明 A.存在与思维不可分 B.存在与思维同等重要 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6.激光物理通过新的装置可对非常小的物体进行实验,并实现难以置信的快速进程,先进的精密仪器 正在开辟未知研究领域,并应用于工业和医疗领域。激光物理研究领域能取得突破性发明,是因为 A.科学实验是认识的目的 10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人的认识永无止境 D.规律是本质和必然的联系 7.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元气一元论”“理生万物论”与“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等哲学观点。它 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的是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客观唯心主义 ④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漫画《火影忍者》有一段精彩的话:“每个人都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认识,却又被其所束缚,还将这 些称之为现实,但知识和认识是非常暧昧的东西,那个现实也许只不过是幻觉。人们都是活在自我意识之 中的,你不这样认为吗?”这段话所持立场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从白山黑水到南海之滨,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 参差不齐,这决定了我国各地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 方案和措施。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与下列古代思想家的主张相一致的是 ①孔子主张“知命”,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②庄子主张“安命”,认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③墨子主张“非命”,认为命不是先天定下的,而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加以改变的 ④王夫之主张“造命”,认为人能够认识和追寻事物的必然性,可以改变命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014·山东文综)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 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 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11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2.(2013·福建文综)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3.(2013·天津文综)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 年 3 月,大亚湾中微 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 年 3 月,清华大 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 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参考答案与解析】 【考点冲关】 1.C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强调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的集中讨论 都与哲学有关,体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C 正确。哲学的基本问 题不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唯一问题,A 错误。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标准,B 错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志,D 错误。 2.B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 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 认识存在的问题。材料中休莫的观点是“没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确造成另一件事物”,是不可知论的表现, 故 B 符合题意。 4.B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 12 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 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是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 的哲学体系。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 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 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故①③正确,②④ 错误。选 B。 5.C【解析】此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相关知识。“社会方言”敏锐地折射社会热点问题,以 幽默、调侃的口气自娱自乐,或者表达对不良社会现象的谴责。这表明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存在决定思 维,C 项正确;存在独立于思维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 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存在与思维 的具体作用,B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思维才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D 项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 C。 6.B【解析】激光物理研究领域能取得突破性发明,能揭示其中的本质和规律,是因为思维能正确认 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 B 符合题意;选项 A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 7.C【解析】“元气一元论”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该观点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属于古代 朴素唯物主义;“理生万物论”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一切皆流,一切皆 变”是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故它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的是①—③—④,故 C 符合题意;选项 ABD 均错误,排除。故本题选 C。 8.B【解析】此题考查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那个现实也许只不过是幻觉。人们都是活在自我意识之 中的”这句的基本立场强调人的意识决定包括自我在内一切事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难点,B 项正确;A、 C、D 项与材料不符合,排除。故本题选 B。 9.D【解析】由于实际情况不同,决定了我国各地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探 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方案和措施,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道理,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思想观点,③④项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与其相一致;①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所含哲理与题意不一致;② 项把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所含哲理 与题意不一致;正确选项为 D。 【直通高考】 1.C 【解析】根据题意,题中朱熹的观念“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则认 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是主观唯心主义,朱陆之争实质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故 C 符合题意。A 不符合题意,题中没有涉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排除。B、D 不符合题意,题中朱 熹和陆九渊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没有唯物主义,也不存在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排 13 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