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每个人皆有他自己的尊贵之处,只是不去思考罢了)只要养成思考的习惯,生活的质量自然会随之提高,生命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要 A. 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 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 发挥哲学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D. 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哲学是我们品味人生的开始,这启示我们要学好哲学,充分发挥哲学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作用,C项正确;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正确认识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知”与“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 A. 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 B. 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 C. 坚持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 D. 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 【答案】B 【解析】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所以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就应该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B符合题意。 A:说法错误,具体科学提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不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知识,A不选。 C:材料强调的是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C体现的是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与题意不符。 D:材料强调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没有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提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下列生活现状中,能够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现代建设实际的关系 ②中国发展现状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 ③教学计划与教学理念的关系 ④企业经营策略与企业生产的关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中国发展现状属于客观实际和世界经济发展都属于客观实际,二者都属于哲学上的存在,应排除②;教学计划与教学理念都属于思维的范畴,应排除③;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本题的设问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可由此排出不符合的题肢,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4.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B.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如天下事” 【答案】A 【解析】A符合题意,“气者,理之依也”表达的是物质是意识的本原,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理生万物”认为“理”这种客观精神是万物的本原,属于唯心主义,故入选; B不合题意,“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表达的是客观存在的绝对精神是物质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物是观念的集合”将人的主观感受和意志当做是物质的本原,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排除; C不合题意,“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反映的事物时刻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之中,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属于辩证法的范畴,“天不变,道亦不变”认为存在静止不动的天道,故属于形而上学的范畴,故排除; D不合题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肯定了人的实践的重要性,“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强调了书本是获得认识的一个途径,故排除。 故选A。 【点睛】四个特别提醒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2)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3)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 (4)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5.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具有自然科学前提,是科学革命理论的来源和基础 ②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物质武器 ③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④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表述错误,实践是科学革命理论的来源和基础; ②表述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 ③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是因为其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 故选D。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它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等特点。 6.“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此处的“物质”是指 A.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C. 客观存在的自然物 D.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答案】D 【解析】AC错误,物质是指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共性的概括和总结; B错误,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概括和总结,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正确,“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此处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故选:D。 【点睛】注意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7.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下列诗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D. 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答案】B 【解析】B:题目观点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所体现的哲理与题意相同,B符合题意。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体现了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A与题意不符。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寓意是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与题意不符。 D: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是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准备走曲折的路,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8. “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交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衡芜觉后香。”这是徐寅《梦》中的诗句。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梦而且梦中的景象变化万千,有时犹如现实生活。对梦境的正确认识是 A. 梦境是虚构的,与客观世界无关 B. 梦境可能是神的启示 C. 梦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D. 梦境并不是无端的,它是对未来生活的预兆 【答案】C 【解析】A错误,“与客观世界无关”说法错误,梦境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错误,“梦境可能是神的启示”是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 C符合题意,梦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D错误,“它是对未来生活的预兆”说法错误,应该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故选:C。 9.沙漠治理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鄂尔多斯人另辟蹊径,变征服沙漠为善待沙漠,把沙漠绿化、沙产品开发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模式”。“鄂尔多斯模式”表明 A.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 认识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社会实践 C. 自然界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意识 D.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鄂尔多斯发展模式”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与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按客观规律办事,A符合题意。 B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C说法错误。 D:人类活动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造福人类,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排除D项。 故本题选A。 【点睛】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主动能动性能否正确发挥以及发挥的程度,取决于主观是否符合以及符合客观规律的程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不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将求实精神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既反对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和听天由命的宿命论,又要反对片面夸大主观能动作用的唯意志论。 10.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A.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 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是指人的情绪会对人的生理器官产生影响,这表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未体现意识能动认识世界的作用,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未全部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D项说法正确但没有C项准确,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11.科学家们称,他们计划释放的全部是不叮咬人类的雄性蚊子,这数十万只经过基因改造的雄性蚊子与野外的雌性蚊子进行交配,将先天缺陷遗传给后代,数代之内携带病毒的埃及伊蚊有望被根除,而且还不会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引发巨大连锁反应。这说明 ①实践活动有客观物质性特点 ②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 ③意识活动有目的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科学家有意识地改造蚊子的过程, 说明实践活动有客观物质性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涉及真理的问题,②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没有涉及对认识的检验,④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B。 【点睛】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它们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人的孤立的活动,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12.毛泽东说过:“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段话表明 A. 学以致用,有用的就是真理 B. 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是不同的 C. 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 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真理 【答案】C 【解析】A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否有用不是真理的评判标准。 B说法错误,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符合题意,谁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谁就发现了真理,说明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说法错误,通过实践检验的认识可能是真理,也可能是谬误。 故选:C。 【点睛】真理观 (1)真理的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4)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3.在全球能源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应用超导技术降低能耗,已成为许多科学家研究的新课题。这主要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B. 认识世界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科学研究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答案】A 【解析】A:在全球能源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应用超导技术降低能耗,已成为许多科学家研究的新课题,等待人们去攻克。这主要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动力,A符合题意。 B: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B说法错误。 C:材料强调实践中提出问题促使人们去研究,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不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与题意不符。 D: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1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 【答案】A 【解析】A: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A项符合题意。 BC: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不属于唯物辩证法观点,BC与题意不符。 D: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点睛】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由状态组成的,状态是过程中的状态;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有生必有灭,无灭必无生;旧事物灭亡的同时,就意味着新事物的产生。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5.金秋时节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①人们可以利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自己服务 ②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①②:材料体现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自己服务,①②正确。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③错误。 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因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6. 华盛顿合作定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事成之日。这主要是因为:合作者多了会分散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惰化合作者的积极性,容易产生组织内耗,减弱了群体工作效率。从辩证法角度看,破解华盛顿合作定律,应该 ①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②科学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符合题意,华盛顿合作定律强调“合作者多了会分散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惰化合作者的积极性,容易产生组织内耗,减弱了群体工作效率”,因此应该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不合题意,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属于唯物论范畴; ④不合题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故选:B。 17. “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准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这句名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 整体的性能对部分的状态起决定作用 C. 领袖人物的意志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 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答案】D 【解析】A说法错误,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但不一定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不合题意,题目强调的是部分对整体的影响,没有涉及整体对部分的影响; C说法错误,“领袖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夸大了领袖的作用,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D符合题意,“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准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强调了领袖的作用,表明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故选:D。 18. 古诗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C. 牵牛要牵牛鼻子 D.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答案】D 【解析】“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体现了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不符合题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不符合题意,“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不符合题意,“牵牛要牵牛鼻子”体现了要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符合题意,“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明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故选:D。 19. 对中学生来讲,培养完美的人格,升华高尚的人品,需要“生活从叠被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习惯抓起”,这是因为 A. 物质决定意识,精神境界高低取决于物质条件的好坏 B. 联系是普遍的,高尚品德的形成与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日积月累方能养成高尚品格 D.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不经历艰难困苦难成大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需要“生活从叠被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习惯抓起”说明良好的人品需从小事培养。注重量的积累。A.物质决定意识,但精神境界高低也并取决于物质条件的好坏。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故A项错误。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选C项。 20.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新雷》一诗中写道:“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其中“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可寓指 A. 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C.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D. 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A:“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意思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A符合题意。 B:“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并未体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不符合题意。 C:“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并没有反映事物发展的道路的曲折性,C不符合题意。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D错误。 故本题选A。 21. 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表述错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而不是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④符合题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一个统一体中。 故选:D。 22. 行为学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十重要…+重要= 0。下列古语中与其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C.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D.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答案】B 【解析】A不合题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B符合题意,“重要+重要…+重要=0”是因为没有抓主要矛盾,不分主次,而“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也体现了同样的哲理; C不合题意,“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强调了整体的重要性; D不合题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体现的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故选:B。 23. 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A. 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 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答案】D 【解析】D符合题意,题干中的“取类”即指矛盾的普遍性,“比象”即指矛盾的特殊性,二者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D。 24. “茉莉、米兰香气袭人,可花并不艳丽;君子兰、牡丹雍容华贵,但并不那么香;玫瑰倒是色香俱全,却有刺。鲜者,取其鲜;香者,取其香;带刺者,更宜贵其鲜而香。”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 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符合 C.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D. 看问题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 【答案】D 【解析】A: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表述错误。 B: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B表述错误。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表述错误。 D:从题干的意思来看,体现了看问题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5.中国语言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 A.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B.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D.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案】D 【解析】辩证否定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体现辩证否定观,D正确且符合题意;A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B体现了发展的观点,C体现了量变和质变,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26.视频通话、下载音乐、收看电视、实时导航、网上购物、在线游戏、手机钱包……随着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服务的推广,其丰富多样的功能让手机不再是只用来“打电话”那么简单了,一股3G手机发展新浪潮也随之在全球掀起。这表明 A. 创新就是推翻一切旧的东西 B.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 创新离不开革命批判精神 D.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D:材料说的是通信技术的创新对生产的影响,这是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表现,D正确。 A:创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但不是推翻一切旧的东西,而是对旧的东西的扬弃,A说法错误。 B:材料强调科技创新,不体现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B与题意不符。 C:材料强调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体现创新离不开革命批判精神,C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的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4)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唐太宗引古人语:“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7. 材料中的话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哲理是 A. 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B. 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 违背了人民群众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 肯定了必须同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 28. 材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 A. 坚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珍惜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C.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D. 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答案】27. B 28. C 【解析】本题以唐太宗引古人语:“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背景材料,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1)小题通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注意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之间的区别。 第(2)小题介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办,是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方法论要求,即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ABD均与题意不符。 【27题详解】 B:唐太宗所引用的古语正确地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B项与材料相符。 A: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唐太宗所引用的古语并不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A说法错误。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C说法错误。 D:古语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体现必须同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28题详解】 C:材料反映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C项符合题意。 ABD:材料强调对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方法论要求,ABD均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群众观点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9.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上,我国过去着重强调政府的权威性,奉行典型的“政府本位”的价值取向,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民众的需求和利益。今天,我们着力倡导以民为本的价值观,真正发挥民众在政府部门绩效评估过程中的作用。这两种观点存在的差异表明 A.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B.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C. 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形成的 D. 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定不同 【答案】A 【解析】A: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上我们过去的认识与现在有差异,原先是“政府本位”的价值取向,现在是以民为本的价值观。表明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会变化,A项符合题意。 B:材料主要强调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不体现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B与题意不符。 C:材料强调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不体现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形成的,C与题意不符。 D: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说法过于绝对。 故本题选A。 【点睛】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其价值判断和选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30.“上得山丘好,欢乐含苦辛。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这首诗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 ①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取决于个人素质的高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强调奋斗的艰辛与快乐以及坚持不懈,不断进取的精神,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个人素质的高低会影响人生价值的实现但是不是决定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40分) 31.近年来,电动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广大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是,大量“超标”电动车上路行驶,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 材料一 在广州、太原、福州、海口、武汉、南宁、温州等地实行“禁电令”的时候,电动车销售量几乎为零,经销商、生产商不堪重负,大量店铺纷纷倒闭。同时,也有许多城市对电动车“绿灯”放行,如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绍兴等地,但由逆行、闯红灯等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 材料二 备受各界关注的《海口市电动车管理办法》获海南省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对于老百姓关心的诸如超标、上牌、驾照、驾乘、违章等方面的问题,海口市积极借鉴了上述城市的做法。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诸多城市对电动车的管理给了我们哪些辩证法启示。 【答案】(1)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的认识方法。政府在管理过程中既要看到电动车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又要看到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科学管理意识。 (2)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具体分析电动车对使用者、生产经营者和交通管理者的影响,兼顾各方利益。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政府在管理电动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从而制定出符合本地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解析】该题考查矛盾分析法的知识点,对于哲学试题,考生第一步是确定考查的范围,本题属于辩证法启示,所以考生可以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观等角度进行思考,第二步是联系材料,选择相对应的知识点进行作答,通过分析考生可以从坚持一分为二的认识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等几个角度进行作答。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诸多城市对电动车的管理给了我们哪些辩证法启示,属于启示类型题。根据材料,“看到电动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问题”,这体现了矛盾一分为二的道理;“”电动车对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体现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管理电动车海口市借鉴外地经验”,体现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32.《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调控不能功亏一篑》。文章称调楼市、稳房价,与保民生息息相关。随着城镇化提速,住房消费支出庞大,与教育、医疗、养老等相比,其社会保障覆盖面较低。稳房价,是住房领域的重要民生诉求。本轮楼市调控,历经数年时间,上下齐心同欲,政策密集给力,房价不再疯涨,调控效果初显,成绩来之不易。眼下,不少地方交易回暖,房价出现回涨苗头,调控仍处关键时期,调控任务依然艰巨。 指出材料中稳房价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房价上涨过快,是稳房价的重要依据,同时稳房价的相关政策又有利于楼市的理性回归。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稳房价,是住房领域的重要民生诉求,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尊重和维护。 【解析】本题以国家出台政策稳房价为背景材料,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 国家稳房价的调控政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关注民生的表现,可结合材料,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解答。 本题要求指出材料中稳房价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从材料可以看出,调楼市、稳房价,与保民生息息相关。房价上涨过快,影响百姓生活,不利于人民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稳房价,是住房领域的重要民生诉求,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尊重和维护。出台稳房价的相关政策有利于楼市的理性回归。 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方面,指出材料中稳房价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点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方法论:①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33.近年来,我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发达城市大都出现了“用工荒”状况,出现这一现象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其中求职群体出现结构性变化是导致“用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劳动力市场新生代农民工(即80后、90后农民工)约占70%。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不仅要求在打工中赚钱,更希望扎根城市、成为城市的一员;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期望值高,不愿从事最脏、最累、最“没有出息”的工作;思维活跃、有梦想有追求,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但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 结合材料,谈谈你怎样看待新生代农民工的人生价值观。 【答案】(1)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新生代农民工追求的新型生活方式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新生代农民工应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3)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新生代农民工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 (4)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解析】本题以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用工荒”状况为背景材料,考查新生代农民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本题实际考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要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的具体状况,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具体可从人生价值的内容、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等方面,说明新生代农民工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你怎样看待新生代农民工的人生价值观。 从材料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追求的新型生活方式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新生代农民工应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可从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等方面,谈谈怎样看待新生代农民工的人生价值观。 【点睛】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与途径(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己的满足。(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①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客观条件)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主观条件)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主观条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