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综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民族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综政治试题

云南省民族中学2017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二)‎ 文综政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如果某高级老师的月工资为5300元,每月扣发的900元绩效工资,到年终考核实发10200元,现行的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则他每月和全年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部分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部分 ‎20‎ A.165元 1980元 B.160元 1920元 C.75元 900元 D.115元 1380元 ‎13.图6反映的是供求同时变动对价格的影响(P为价格,Q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下列描述经济现象与图示反映的变动情况大体一致的是 ‎①高考加分政策取消,各种培训消费急剧变化,重新洗牌 ‎②红木家具收藏热潮兴起,红木原材开采殆尽,供应紧张 ‎③国际原油在能源消费疲软和美元加息的影响下价格发生变化 ‎④节假日期间,受天气影响,蔬菜的供应量减少,价格不断上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余额宝等“宝宝”类金融产品的出现,给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金融公开课。对于不太高兴的银行们来说,这门课也意味深长。面对国内外金融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 ‎①应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转变经营方式 ‎②要争取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对“宝宝”们进行牵制 ‎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品牌形象 ‎④应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中央、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幅分别为5.4%、5.6%、5.1%,比上一年同期分别回落2.7个、0.4个和5个百分点,全国财政收入呈中速偏低增长态势。可能造成财政收入增幅回落的因素有 ‎①减税降费政策得以落实 ②强化财政绩效管理 ‎③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④增大国债发行规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中韩自贸协定于2015年12月20日生效并第一次降税,2016年1月1日第二降税。根据中韩自贸协议,中国将取消91%的韩国产品关税,同时韩国将取消92%的中国产品关税。中韩自贸协定的生效将 ‎①有效带动两国的贸易往来和就业 ②拓展两国经济发展空间 ‎③使两国的经济利益趋于一致 ④降低两国面临的全球化风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多年来,地方GDP“增速高于全国、总量大于全国”的统计乱象引发公众质疑。近期,东北多地官员坦承,各地纷纷在给统计数字“挤水分”,并反思统计数据造假之弊。要杜绝这种现象,需要政府 ‎①正确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②坚持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执政 ‎③求真务实,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④规范行政行为,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唧唧复唧唧,木兰啃烧鸡……”喜剧演员贾玲以颠覆性的形象出演巾帼英雄花木兰,在小品《木兰从军》中,贾玲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引起众多网友和观众不满。这说明 ‎①我国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创新 ‎ ‎②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③我国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④文艺创作需要适应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吓死宝宝了”“怪我喽”等新词成为2015年以来的网络热词,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并且一经创造就被乐此不疲的传播和调侃使用。这表明 A.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如实反映 B.文化能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新和发展文化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有文化 ‎21.习近平主席强调: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但为了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企业只注重短期行为,“重生产轻安全”,忽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不断增多,事故频繁出现。这些企业的错误在于 ‎①忽视了生产过程中安全与生产的矛盾统一性 ②认为安全与生产有相互对立的一面 ‎③忽视了安全与生产是相互贯通的 ④认识到安全与生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2015年10月25日,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863——3D生物打印血管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全球首创3D生物血管打印机(如图7)成功问世。一台看似古董的黑色打印机,利用结构小巧、配合精准的双喷头,在特制的空间旋转杆上,两分钟之内就打印出10厘米的血管。上述材料表明 A.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 B.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抓住时机实现质的飞跃 D.客观事物复杂多变,故其本质不能被有效认识 ‎23.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得者、现年84岁高龄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于12月7日在瑞典发表主题演讲。在演讲中,屠呦呦阐述了如何从中医药学中发现青蒿入药治疗疟疾,以及结合西医知识提取青蒿素的艰辛过程。屠呦呦的成功体现了 ‎①社会提供了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④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不有同的价值取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38.(26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是我国改革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方针,无论是加强宏观调控,还是调整经济结构,都需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⑴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党中央为什么要不断更新调控理念。(12分)‎ ‎⑵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实施这些调控理念对经济转型有何推动作用。(14分)‎ ‎39.(26分)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其中“美丽中国”‎ 首入五年规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化视万物为朋友,一再教导人们要服从自然规律,不要与自然为敌,与自然为敌就是一种自强,庄子有言“天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其他如八卦的宇宙模式,阴阳五行的思想体系以及“和”的观念等,把万物和人编织为统一的整体,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生态观。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材料二 对生态的重视,习近平同志可谓一以贯之。25年前他提出“绿色工程”,他说“什么时候闵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闵东就富裕了”;10年前他提出“生态工程”,他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他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他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带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2分)‎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有关知识,分析习近平同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过程。(10分)‎ ‎⑶结合材料,就正确发挥生态文明理论的作用提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 政治参考答案 ‎12~16:BCCAA 17~21:BDBDA 22~23:DA ‎38.(26分)‎ ‎(1)(12分)①更新调控理念,是坚持科学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党领导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4分)②更新调控理念,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4分)③更新调控理念,是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多重目标协调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 ‎(2)(14分)①实施“区间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合理区间内推动转型,才能减少转型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4分)②实施“定向调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利于实施创新推动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3分)③实施“定向调控”,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3分)④实施“相机调控”,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4分)‎ ‎39.(26分)‎ ‎(2)(10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习近平同志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3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习近平同志工作实践的开展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生态文明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3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习近平同志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推动认识,从“绿色工程”到“生态工程”再到“绿色发展”体现了这一点。(4分)‎ ‎(3)(4分)①学习掌握生态文明理论,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③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满分不超过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