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阳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山西省阳泉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政治(必修3)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1至4页,非选择题5至6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生活中,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 B.中美双方在华盛顿举行新一轮经贸高级别磋商 C.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山西举行 D.中国官方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猪肉一万吨 2. 2019年1月,山西省公安机关成功从境外追回几年前被盗的春秋时期晋国青铜重器“晋公盘”。“晋公盘”内壁的铭文清晰呈现了晋文公时期的晋国盛世气象,传递了极为珍贵的历史信息。铭文能够传递历史信息是因为 A.文化凝结在物质载体之中 B.文化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 C.文化是由文物上的信息演变而来的 D.文化载体是永恒不变的 3.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这将为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由此可见 A.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力量 C.文化产业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扶贫要扶志的原因在于 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经济 ④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越来越重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2019年7月6日杭州市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良渚遗址申遗 ①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 ②能集中展示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③目在为良渚文化添加新的具体内涵 ④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在今年的 “两会”报道中,中央和各地方主流媒体,以新技术为引领,充分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创新媒体融合传播手段,实时权威传递党的政策主张和两会代表委员声音。这表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科技发展可以助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②推进多媒体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 ③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围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对竞技的渴望。一千多年前,围棋开始沿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如今,围祺爱好者遍布世界各地。可见 ①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②各民族之间有共通的文化价值追求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民族文化的差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儒家主张“天人合一”,道家提出“道法自然”。今天我们倡议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由此可见,文化具有 A.前瞻性 B.多样性 C.鲜明的民族性 D.相对稳定性 9.《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在传统文化中融入时代语境,使得传统文化迸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由此可见 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才具有生命力 ②注入时代精神是对传统文化创新的要求 ③文化创新的价值在于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④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在实践中丰富其基本内涵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9年6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 ①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更为直接的传播手段 ④教育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进行文化创新,广 大文化工作者必须要深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密切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下列诗句与题意相符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D.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12.2019年央视春晚延续设立分会场的传统,继续采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的直播模式,选出江西井冈山、吉林长春以及广东深圳这三个风格鲜明、各具特色的地区作为春晚分会场。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 ①一城一故事一曲一传奇,传统文化是创新的根基与源泉 ②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③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自然因素差异决定了文化特色 ④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系列讲话中多处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这些经典名句 ①立足于传统文化,有利于实现文化创新 ②彰显了文化自信,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 ④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长河中沉淀的智慧结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华文化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①增强各民族文化的趋同 ②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③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④消除各民族文化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墨子号”量子卫星飞向太空、“复兴号”高铁列车风驰电掣、“嫦娥四号”探测器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影像图,这些重大科技成果直接体现了中国人民的 A.伟大创造精神 B.伟大奋斗精神 C.伟大团结精神 D.伟大梦想精神 16.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不论是在哪里,每当这首优美的乐曲响起,各族人民都会共情共鸣,跟着乐声一同吟唱,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这种激荡在各族人民心中的情感 ①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②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找们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体现了我们共同价值追求 ④深深植根于中华各族人民心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7.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微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社交软件,每天微信群里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有的信息在貌似公正的说理之下,隐含看错误的政治立场。对此,青年学生应该 ①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②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审美的品味 ③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 ④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加油!向未来》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回应,用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普及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果,做强科学普及之翼。这说明 ①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要真正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②文化市场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 ③我们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发展健康有益的文化 ④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这要求我们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③坚定文化自信,将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等活动中 ④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从而使优秀外来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 A.彰显民族文化自信的力量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以改革创新力核心的时代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21.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文化自信能使我们多一份坚守的从容,多-些创新创造的活力。我们的文化自信 ①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先进性 ②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③能为文化强国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直接力量 ④能使我们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改革开放条件下,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未放松对我国进行渗透和颠覆,为此 A. 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B. 要坚持文化发展的一元化指导 C.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社会思潮 D.要尊重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23.“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刘传建机长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A.爱国 B.敬业 C.诚信 D.友善 24.9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英勇奋斗中经受住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从胜利走向胜利,关键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不移,始终“不忘初心”。上述事实进一步印证了 ①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占据理想信念制高点 ②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③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 ④民族复兴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一种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千万人的道德实践,才能形成风尚,成为改变社会风貌的强大力量。这启示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 ①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②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③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④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析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6.(10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运用理想信念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在青年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27.(12分)“千里关河三晋路, 一城烟雨万人家”。以“太行深处有人家”为主题的山西省阳泉市乡村旅游创意大赛于2019年9月6日举办。大赛中,有人为我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设计了如下方案: 田园疗愈心灵 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体验,种植、耕作、采摘、让您忘掉城市的烦扰,为身体充个电,给心灵放个假。 追忆老家味道 传统乡土民俗、农事、食宿与文艺表演,在互动参与中,唤醒您的乡村记忆 英式农场夏令营 仿照英国旅游管理经验,为您提供生态农业体验,青少年农业教育服务。 结下老乡情谊 原住居民提供各具特色的餐饮、住宿、导游服务,送您淳朴的深情厚谊。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这一方案的合理性。 三、生活践行题(12分) 28.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 知识,说明重视家风建设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6分) (2)写一则家风家训小事例。要求:根据自己的经历,又或名人的家风事例,并对事例做出一句话的总结或反思。(6分) 四、实践探究题(14分) 29.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在线教育,有利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某高二年级学生,就本校学生接受在线教育的情况展开调查,请你参与其中。 (1)请设计你所在学校学生接受在线教育的调查表,列出调查数据,并简要分析调查结果。(8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使用体验,分析这种教育方式的优缺点。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政治(必修3)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C B A B D A A A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C D A A B C A B C A 二、简析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6.(10分) (1)在青年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5分) (2)在青年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引导青年学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5分) 27.(12分) (1)立足于社会实践,面向广大消费者,设计合理的文化旅游产品。(3分)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将传统的乡村文化创新成为适应现代人需要的体验项目。(3分)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国外先进旅游业。(3分)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衬民的积极性,促进旅游文化的不断创新。(3分) 三、生活践行题(14分) 28.(1)①优良的家风承载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注重家风建设能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2分) ②家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注重家风建设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分) ③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风建设有利于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3分) (2)示例:小时候,每到年三十吃年夜饭,父亲就给我讲他小时候的事:那时,一个大家庭20多人,吃饭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太爷爷会教导儿孙们,不浪费,懂礼貌,过年见到长辈要作揖,不说谎、不占小便宜。要懂得“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4分) 反思:好的家风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好的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日常生活中父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2分) 四、实践探究题(14分) 29.(1)本题有较强的开放性与实践性,故不做参考答案,只给出评分说明。 ①要围绕本校学生接受在线教育的情况设计调查问题,并列出数据。(3分) ②结合调查数据,有结果分析。(3分) (2)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3分) ②对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自己决定,保障学生的自主选择权。(3分) ③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控,主要靠学生的自控力,学习情况和效果难以保证。(2分) (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