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ww.ks5u.com 许昌高中22届高一年级10月第一次月考 政治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0分) 1.如今,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非常关注商品的品牌,好品牌就有好价钱。因此,企业做好品牌的第一步就要为产品量身定制一个叫得响的“商标”。若想使“商标”取得好而又不被侵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不慎可能会引发一场商标战。这里所说的“商标” ①是被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③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④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错误,被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是纸币; ②错误,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货币,不是商标; ③④正确,商标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产品,并且用于交换,是商品。 故选:C。 【点睛】(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也不一定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劳动产品,也不一定用于交换,所以其不一定是商品,也不一定有价值。(3)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某劳动产品如果没有用于交换,就不能成为商品,就没有价值,但它有使用价值。(4)价值和使用价值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生产者、经营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购买者、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付出价值。 2.汽车厂家在新车宣传上往往会重点强调油耗和加速时间,比如某厂家发布广告称,自己的新车油耗仅百公里1.4L,5秒可加速到百公里。这是因为 ①使用价值是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②油耗和加速时间是该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 ③只有为消费者着想才能更好实现商品价值 ④降低油耗量和加速时间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汽车厂家在新车宣传上往往会重点强调油耗和加速时间,这是因为使用价值是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重要因素,用低油耗和快加速吸引消费者能够更好实现商品价值,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油耗和加速时间能够吸引消费者购买,不体现油耗和加速时间是该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②与题意不符。 ④:降低油耗量对于消费者可降低使用成本,但对于企业不一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是把商品当作统一体对待的,消费者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生产者希望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需求,顺利实现价值。 3.2019年2月24日,华为正式发布首款5G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这款手机采用可折叠全面屏设计,官方售价17480元人民币,引起消费者的高度关注。根据材料信息,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17480元人民币执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②17480元人民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③HUAWEI Mate X引起高度关注说明其需求弹性较小④HUAWEI Mate X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售价17 480元人民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而不是流通手段职能,①不符合题意。 ②:售价17 480元人民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用来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②正确。 ③:HUAWEI Mate X官方售价17480元人民币,引起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应属于高档耐用品,其需求弹性较大,③错误。 ④:这款手机采用可折叠全面屏设计,官方售价17 480元人民币,这说明HUAWEI Mate X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1、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才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充当流通手段是指用货币直接去买或者卖商品,要求交易时双方价值互换。 ③支付手段:指除现金买卖商品外的其它支付货币的情况,交易时是价值的单方面支付。 ④贮藏手段:指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储藏起来。 ⑤世界货币:指在国际市场购买商品或作为社会财富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家。 2、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①价值:凝结在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③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必须要付出价值才能获得使用价值。销售者必须要付出使用价值才能获得价值。当商品退出流通领域后,就不在具有价值而只有使用价值。 4.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假如在那个时候,某人用2匹布交换了1头羊。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头羊是2匹布的价格 ②1头羊表现了2匹布的价值 ③羊相当于原始社会的货币 ④在这一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分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原始社会,货币还没有出现,因此1头羊不是2匹布的价格,而是布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即等价物。①解析错误。 ③:物物交换中没有货币充当媒介,③错误。 ②④:用2匹布交换1头羊,即1头羊表现了2匹布的价值,且在此物物交易中,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分离,②④正确。 故选D。 5.“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 A. 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 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 从本质看,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D. 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起源。A: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错误。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象征,但不是唯一的象征,B错误。 C:从本质看,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C正确。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D错误。 故本题选C。 6.在我国商品市场上,人们都是用人民币购买商品,这说明 A. 人民币的本质是货币,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B. 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C. 人民币是商品,有价值 D. 人民币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我国商品市场上,人们都是用人民币购买商品,这说明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B符合题意;人民币能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本质是货币符号而不是货币,A项不选;人民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是一般等价物,C、D两项不选;正确选项为B。 【点睛】纸币是在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它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也就是说它的作用是有一定的代替作用,是国家为了方便等原因,强制赋予它的职能。 7.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的出现各有其历史作用。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纸币——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金属铸币——促进商品流通 ③金银条块——物物交换得以成功的前提 ④电子货币——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正确,在实际的交换中,人们不关心货币是否足值,只关心货币能否换回其所需要的商品,而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携带更加方便,又可避免贵重金属的磨损,因此纸币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正确,金属铸币由国家发行,统一了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因此促进了商品流通。 ③错误,物物交换得以成功的前提是两种商品的价值量相等。 ④错误,电子货币的出现,能够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便利,但不会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由货币发行规律决定。 故选:A。 8.某国央行决定下调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为4.35%,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1.5%)。设变量△m=X/Y(X为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Y为流通中货币供应量),下列传导预期正确的是 A. 若△m从1向0.5变动→该国采取从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消费 B. 若△m从1向1.5变动→该国采取从宽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消费 C. 若△m从1向0.5变动→该国采取从宽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内需 D. 若△m从1向1.5变动→该国采取从紧货币政策→降低银行存款利率,扩大内需 【答案】B 【解析】 【详解】AC:△m从1向0.5变动,说明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开始小于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意味着开始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要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基准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故AC不选。 BD:△m从1向1.5变动,说明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开始超过流通中实际货币发行量,意味着开始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此时要采取从宽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基准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故B符合题意,D应该排除。 故本题选B。 9.为了克服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物价持续上涨,货币持续贬值 ③国家发行的纸币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纸币的数量 ④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会引起货币持续贬值,居民的购买力普遍下降,②④符合题意。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会引起通货紧缩,而不是通货膨胀,①不合题意。 ③: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会增加,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不是判断通货膨胀的因素,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①通货膨胀指流通中纸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将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造成经济社会混乱。 ②通货紧缩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少于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纸币升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下跌。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供给能力不足,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10.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居民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使用“票证+现金”购物,到改革开放以后使用“刷卡”购物,再到目前“网上支付”、“移动支付”、“指纹、刷脸等生物识别支付”的购物方式。上述购物方式的变化 ①完善了货币形态也改变了货币本质 ②改变了支付方式也丰富了消费方式 ③提高了生活水平也增加了货币职能 ④减少了现金使用也方便了日常消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居民购物方式的变化改变了支付方式也丰富了消费方式,减少了现金使用也方便了日常消费,②④符合题意。 ①:购物方式的变化减少了现金的使用量,方便了消费,但并没有完善了货币形态,也没有改变了货币本质,①说法错误。 ③:购物方式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货币职能,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较,移动支付能减少现金的使用,能够简化收款手续,可以方便购物消费,因而受到欢迎;移动支付能减少现金的使用量,但不能减少货币的发行量。 11. 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上述图表信息认识正确的是 ①我国原材料依赖进口的企业成本增加 ②我国外贸出口结构优化 ③有子女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家庭支出增加 ④中国居民海外购物成本明显降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根据图表信息,2018年6月1日,1美元可以兑换6.4081元人民币,2018年6月13日,1美元可以兑换6.8934元人民币,故可以看出,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提升,这会使我国原材料依赖进口的企业成本增加,也会导致出国留学费用增加,①③选项正确。 ②:仅通过汇率的变动不能得出我国外贸出口结构优化的结论,②排除。 ④:美元相对于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提升,这会使中国居民海外购物成本提升,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汇率升降的利与弊: 本币汇率升高 本币汇率跌落 利 弊 利 弊 贸易 利于该国进口 不利于该国出口 利于该国出口 不利于该国进口 投资 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不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利于该国吸引外资 不利于该国对外投资 消费 能提高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不利于该国扩大外需 利于扩大外需 降低该国企业或居民的国际购买力 债务 利于该国偿还外债 不利于该国收回外债 利于该国收回外债 不利于该国偿还外债 地位 能提高该国国际地位 会加大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 降低该国的国际金融风险 降低该国国际形象 12.市场上,不同商品价格有时高有时低,同一件商品的价格也有时高有时低。下列对这两种不同的价格“高”“低”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本质不同,前者是商品功能不同造成的,后者与纸币的发行量有关 B. 本质不同,前者由价值量的不同造成,后者与所处的市场状况有关 C. 本质一样,都是由出售商品的市场状况决定的 D. 本质一样,都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同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这是由于不同的商品其价值量不同导致的价格不同,而不是由商品功能不同造成的;同一件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与纸币的发行量之间无关,故A错误。 B:市场上,不同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同一件商品的价格也有时高有时低,这两种不同的价格“高”与“低”本质不同,前者由价值量的不同造成,后者与所处的市场状况有关。故B选项正确。 CD:这两个选项判断“本质一样”是错误的,同时价格由价值决定,故排除C、D。 故本题选B。 13.“会说话”的空调、“免清洗”的洗衣机、“会走路”的吸尘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产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但智能家居的高昂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让智能家电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是家电行业要: ①提高家电的智能化水平 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家电产品的价格 ④提高产品价值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③: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产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但智能家居的高昂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让智能家电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是家电行业要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家电产品的价格,②③正确。 ①:提高家电的智能化水平,如果不降低价格,高昂价格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智能家电很难飞入寻常百姓家,①不符合题意。 ④:价值决定价格,提高产品价值量会提高产品价格,不利于产品的出售,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是把商品当作统一体对待的,消费者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生产者希望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需求,顺利实现价值。 14.“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在老家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春节,也被称为“反向团圆”。近两年,这成为不少80后、90后年轻人与父母共度春节的新方式。“反向春运”流行的背后,是因为返乡火车票一票难求或回乡机票太贵,而反向春运航线的机票价格堪称“白菜价”。这说明 ①商品使用价值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②反向春运机票价格较低违背价值规律 ③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④春节团圆方式的变化受人们求实消费心理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反向春运”流行的背后,是因为返乡火车票一票难求或回乡机票太贵,而反向春运航线的机票价格堪称“白菜价”。这说明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春节团圆方式的变化受人们求实消费心理的影响,③④符合题意。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本题考查的是价格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①不合题意。 ②: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反向春运机票价格较低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5.下图为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图(p为价格,t为时间)。下列关于该商品及其价格变动原因的经济学判断中,正确的是 A. E-G,国际市场原油涨价,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 B. G-I,调控政策趋紧,部分地区商品房供过于求 C. F-H,购置税优惠取消,小排量汽车供不应求 D. H-J,为保护环境,政府关停部分小厂,水泥供应趋紧 【答案】D 【解析】 【详解】D:政府关停部分小厂,水泥产量下跌,供应趋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H-I区间价格上涨,D符合题意。 A:原油和天然气互为替代品,原油价格上涨,需求下降,其替代商品天然气需求上涨,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价格应持续上涨,而图中E-G区间商品价格先涨后跌,此项与题干不符,A错误。 B:调控政策趋紧,商品房需求下降,供过于求,价格应持续下跌,而图中G-I区间商品价格先跌后涨,此项与题干不符,B错误。 C:购置税优惠取消,小排量汽车需求下降,供过于求而非供不应求,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价值决定价格是根本因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A.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导致价值变大、价格上涨。(涨) B.采用先进技术、人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变小,价格降低。(跌) ②供求影响价格是直接因素。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 16.下图反映了2019年以来我国油价的变化情况。由图示可以看出 A. 生产原油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上升 B. 汽油、柴油价格上涨影响消费者对传统汽车的购买和消费 C. 我国汽油、柴油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 D. 人民币国际汇率的升高,引起我国汽油、柴油价格的上涨 【答案】C 【解析】 【详解】C:从材料可以看出,2019年以来我国油价出现上涨,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影响造成的,C符合题意。 A:生产原油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下降而不是上升,A说法错误。 B:材料反映的是影响我国油价上涨的原因,不体现汽油、柴油价格上涨影响消费者对传统汽车的购买和消费,B与题意不符。 D:人民币国际汇率的升高,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引起我国汽油、柴油价格的下跌而不是上涨,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价值决定价格是根本因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A.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导致价值变大、价格上涨。(涨) B.采用先进技术、人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变小,价格降低。(跌) ②供求影响价格是直接因素。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 17.在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低迷的情况下,不少农民把种植苹果作为增收的手段,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果农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苹果的产量和价格有了较大的波动。如果用D1、D2分别表示变动前后苹果的需求曲线,Sl、S2分别表示变动前后苹果的供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这些变化的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果农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苹果的产量和价格有了较大的波动。说明供给增加,市场均衡价格下跌。 A:图示表示需求减少,市场均衡价格下跌,A不符合题意。 B:图示表示供给减少,市场均衡价格上涨,B不符合题意。 C:图示表示需求增加,市场均衡价格上涨,C不符合题意。 D:图示表示供给增加,市场均衡价格下跌,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一般来说,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当价格上升时,供给增加,需求下降,当价格下降时,供给下降,需求增加。 18.甲国A商品的价格2018年为100元,2019年与2018年同期相比,全社会商品供给数量增加10%,货币流通速度加快1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引发了A商品价格的变动,这一变动对A商品需求的影响可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B: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设2018年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100元,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00元,货币流通速度为1。 根据题意“不考虑其它因素”,即2019年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为100元。设2019年价格为X,100=100×(1+10%)×X÷(1+15%),X约为104.5元。因此A商品的价格上涨,价格影响需求,需求减少,B符合题意。 ACD:ACD均表示需求增加,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9.2020年中国将建成贯穿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四纵四横高铁网这意味着我国将步入高铁时代。随着高铁的普及,飞机原有的优势逐漸减弱航空客流犹如沙漏般流向高铁。这将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航空票价可能会下调,消费者受益②高铁与航空互为替代将取代航空 ③高铁票价在短时间内会全面大幅度提高④高铁在中短途中的替代效应将逐步显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正确,高铁与飞机之间存在替代关系,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乘坐高铁的人增多,必然会导致乘坐飞机的人减少,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飞机票供过于求,价格会下调,消费者受益,①正确。 ②:尽管高铁与航空互为替代,但它们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高铁时代的到来不会取代航空,②错误。 ③:高铁票价要遵守价值规律,在短时间内不会全面大幅度提高,③错误。 ④:由于高铁的舒适度、服务、便捷程度等不比飞机差,所以在中短途旅行中将越来越具有替代效应,④正确。 故本题选B。 【点睛】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一般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反向变动。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即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高档耐用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程度大,需求曲线较平缓;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影响程度小,需求曲线较陡峭。 (3)具有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另外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同向变动;具有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其中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另外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反向变动。 20.经济学的“土豆效应”指的是在大萧条时期,土豆需求量会激增,比喻消费者舍弃高端奢侈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价格。由此可见( ) ①经济越萧条低端商品利润越高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③供求关系决定着土豆的价格 ④求实心理主导这一消费效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经济学的“土豆效应”表明求实心理主导这一消费效应,同时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④符合题意。 ①:经济越萧条低端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而不是利润越高,①说法错误。 ③: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着土豆的价格,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价值决定价格是根本因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A.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导致价值变大、价格上涨。(涨) B.采用先进技术、人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变小,价格降低。(跌) ②供求影响价格是直接因素。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 21.下表反映的是2008-2018年某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 表格说明( ) ①某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某国城乡居民食品支出越来越少 ③某国城乡居民享受资料的消费越来越占主导 ④某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不断改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这是衡量消费结构和质量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下降,意味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从本题表中2008-2018年某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情况可知,该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说明该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不断改善,①④符合题意。 ②:该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降低,并不意味着该国城乡居民食品支出越来越少,排除②; ③:该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也不能表明该国城乡居民享受资料的消费越来越占主导,排除③。 故选D。 22.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新型文化消费观念逐步兴起,国内文化消费需求空间巨大,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美好。目前,文化消费在人们整体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表明家庭消费 ①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过渡 ②由劳务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转化 ③由物质生活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过渡 ④物质生活消费将逐步让位于精神文化消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从材料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文化消费在人们整体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表明家庭消费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过渡,由物质生活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过渡,①③符合题意。 ②:劳务消费不会向发展资料消费转化,②说法错误。 ④:材料表明家庭消费由物质生活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过渡,但物质生活消费并不能完全让位于精神文化消费,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消费类型: (1)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照消费的目的: ①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维持生存为目的,最基本消费,重在解决温饱);②发展资料消费(满足发展的要求,重在提高自身素质);③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享受的需求,最高层次消费,重在身心愉悦) 注意:(教育贷款不属于消费,人力资源投资。) 23.“消费焦虑”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心态。给孩子买奶粉,不知道该买国货还是进口货;买名牌化妆品,拿不准去国内专柜还是在上“海淘”;出门旅行,无法确定到哪个景区玩得更舒畅……这种“消费焦虑”抑制了消费。下列有助于解决“消费焦虑”的是 ①增强居民消费预期 ②引导居民量入为出 ③提升产品质量 ④强化商品品牌意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消费焦虑是指对消费的商品不放心,忧虑,解决这种忧虑与增强居民消费预期无关; ②不合题意,解决这种忧虑与引导居民量入为出无关; ③④符合题意,“消费焦虑”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心态,这种社会心态表现为对商品的质量和服务充满忧虑,这就要求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强化商品品牌意识。 故选:D。 【点睛】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是把商品当作统一体对待的,消费者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生产者希望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需求,顺利实现价值。 24.小王夫妇是普通工薪阶层,为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夫妻俩本打算在学校周边租房。但学区房租赁市场火爆,房租不断上涨,他们只好选择了距离小孩就读学校较远、房租相对适中的一套小面积商品房。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该交易方式没有改变该商品房的所有权 ②供求关系提升了出租学区房的租赁价值 ③收入是影响小王一家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④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较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王夫妇租了一套小面积商品房,该夫妇获得了该商品房租期内的使用权,该交易方式没有改变该商品房的所有权,故①符合题意;材料中小王夫妇是普通工薪阶层,且学区房房租不断上涨,所以他们选择了距离小孩就读学校较远、房租相对适中的一套小面积商品房,这说明了收入是影响小王一家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故③符合题意;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故②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故不选④。故选B。 25.近年来,各种“校园贷”广告充斥着高校校园。这种贷款,主打“利率低”“审核快”,吸引了大批高校学生贷款。校园贷往往许诺利息特别低,但实际上不是,利息经过反复测算之后很高。一些学生在贷款后,由于信用观念和还款规划不足,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针对这种现象 ①大学生应树立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的观念 ②大学生应学会投资理财,自觉抵制贷款消费 ③监管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依法取缔“校园贷” ④高校应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和预警机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④:“一些学生在贷款后,由于信用观念和还款规划不足,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说明大学生应树立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的观念,①正确;面对“校园贷”出现的问题,高校应建立不良借贷的监测和预警机制,④正确。 ②:本题强调消费,不是投资理财,且“抵制贷款消费”的观点错误,排除②。 ③:“校园贷”不一定都是不利于学生的,不分具体情况取缔“校园贷”是错误的,排除③。 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50分) 26.材料:有学者研究发现猪肉在中国CPI一篮子商品的食品部分所占比重约为三分之一,占整个一篮子商品的比重为10%。食品价格上涨主导CPI的上涨,而猪肉价格正是食品价格中的“带头大哥”,使得猪肉成为所占权重最大的单一组成商品。进入2019年,猪肉价格依然呈不断上涨趋势。人们对此有很多感慨,以下是部分网友针对猪肉价格上涨发表的言论: 网友一:养猪户积极性不高,生猪货源不足,猪肉价格上扬。 网友二:饲料价格、人工成本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 网友三:此肉吃不起,另寻它肉去。 网友四:猪肉一劲涨,猪倌扩栏忙。 运用所学有关价格的理论知识,分析上述网友言论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答案】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由于生猪供应减少,导致猪肉价格上扬。 ②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大幅提升,猪肉价值量变大,带动猪肉价格上涨。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猪肉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而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上升。猪肉价格上涨,人们减少对其购买,转而去购买其他肉。 ④价格影响生产,调节产量。猪肉价格上涨,养猪者利润增加,从而扩栏增加产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猪肉价格变动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四个网友对猪肉价格变动的看法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推理的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有关价格理论知识,分析上述网友言论体现的经济学道理。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价格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要点逐一分析四个网友的看法。网友一:养猪户积极性不高,生猪货源不足,猪肉价格上扬。知识角度: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结合主干知识分析网友观点:由于生猪供应减少,导致猪肉价格上扬。网友一的观点有一定道理。 网友二:饲料价格、人工成本大幅上涨,猪肉价格“水涨船高”。知识角度: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结合主干知识分析网友观点: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大幅提升,猪肉价值量变大,带动猪肉价格上涨。网友二的观点有一定道理。 网友三:此肉吃不起,另寻它肉去。知识角度: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结合主干知识分析网友观点:猪肉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而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上升。猪肉价格上涨,人们减少对其购买,转而去购买其他肉。网友三的观点有一定道理。 网友四:猪肉一劲涨,猪倌扩栏忙。知识角度:价格影响生产,调节产量。结合主干知识分析网友观点:猪肉价格上涨,养猪者利润增加,从而扩栏增加产量。网友四的观点有一定道理。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设置四种观点,考生要全面细致思考问题,本题要做到知识要点与网友观点的对应,并分析网友观点的合理之处。试题难度一般。 27.材料:阶梯水价是我国水价改革的方向。实行阶梯水价,能够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等方面的作用。下表是某市水价改革后阶梯水价收费一览表: 结合材料,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该市实行阶梯水价改革的理论依据。 【答案】①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实行阶梯水价,随着第二、三阶梯水价的提高,会引起对水的需求量减少。 ②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实行阶梯水价,第一阶梯水价可以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③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实行阶梯水价,会使生产者减少水的使用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阶梯水价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阶梯水价的实行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试题具有生活化特征,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该市实行阶梯水价改革的理论依据。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主要两个层面:对生活、对生产。结合材料,可以发现对生活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般意义上的影响、不同商品需求量;对生产的影响主要是生产要素的影响。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一般意义上的影响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实行阶梯水价,随着第二、三阶梯水价的提高,会引起对水的需求量减少。②不同商品需求量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实行阶梯水价,第一阶梯水价可以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③生产要素的影响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实行阶梯水价,会使生产者减少水的使用量。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28.材料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统计与预测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外所有其他能源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具有使用费用低,出行方便,绿色环保等优点,再加上年轻人考虑到收入有限以及未来还要为孩子储备教育资金等问题,从自身实际出发,大部分选择了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 材料三:随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转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消费观念。但一些人在日常消费中仍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下列消费行为:购物跟着“打折”走,买保健品跟着广告走;过度装修讲排场、摆阔气;滥食野生动物、滥用发泡塑胶餐盒、滥用塑料袋、滥用家用清洁剂;盲目使用化妆品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请在图中绘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Q)与石油对外依存度(D)之间的关系曲线。比较曲线与表格中的数据变化,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知识,分析年轻人乐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行为。 (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个人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答案】(1)曲线图如下 问题:表中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都在增加,与曲线描述的关系不符。 原因:因为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远远大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因此预测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仍然增加。 (2)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年轻人考虑到收入有限,选择了新能源汽车。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考虑到孩子教育等问题,年轻人选择了新能源汽车。 ③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新能源汽车使用费用低,使得其日益受到青睐。 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年轻人因为绿色环保而购买新能源汽车。 (3)①不受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的影响,坚持求实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消费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新能源汽车的状况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灵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根据题设画线,然后分析发现了什么问题?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画线,根据新能源汽车保有量(Q)与石油对外依存度(D)成反方向变化,石油对外依存度(D)越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是增加,即进行画线。第二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作出预测。问题是图表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石油对外依存度都在增加,这不对,与曲线不符合。预测:我国汽车保有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都在增加,但是汽车保有量远远大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因此石油对外依存度还会增加。 第(2 )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知识,分析年轻人乐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行为。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是收入、物价、消费心理,而收入又分为可支配收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结合材料,可以发现解答本题的知识角度主要是可支配收入、预期收入、物价、消费心理。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可支配收入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年轻人考虑到收入有限,选择了新能源汽车。②预期收入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居民的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考虑到孩子教育等问题,年轻人选择了新能源汽车。③物价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新能源汽车使用费用低,使得其日益受到青睐。④消费心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年轻人因为绿色环保而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个人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确定知识角度,试题设问指向的是个人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考生回顾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相关知识,主要是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结合材料,可以发现消费心理主要是求实消费,不攀比。消费原则主要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点睛】第(1)问,画线,根据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确定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Q)与石油对外依存度(D)之间的关系,然后画线,问题要将图表与画线对照;分析,要根据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的现实分析预测。第(2)问,要注意知识要点与材料的对应,将二者有机糅合。第(3)问,答案简洁明了,不能拖泥带水,也不能遗漏,比如,不能遗漏相应消费心理的阐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