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教案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考点展示] 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核心考点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实现时间 特点 总体小康 20世纪末(即到2000年)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全面小康 21世纪头20年(即到2020年) 更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领域 要求 表现 生产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②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③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④新“四化”建设基本实现 ⑤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②就业更加充分 ③收入分配差距缩小 ④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社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提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民生等多个方面,而不单指经济目标。全面小康并不意味着不同地区在同一时间实现同步小康。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必要性 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③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 具体要求 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①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②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核心立场 以人为本 ①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③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 ①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②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③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②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提醒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命题揭秘: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也可能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问题的能力。 热考点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典例1 (2017·全国Ⅰ)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GDP的产品或劳务是( ) 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 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 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 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GDP的理解。依据材料对GDP的定义,A属于个人消费,B属于交换,均不属于生产或劳务,不选;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不能计入中国的GDP,C不选;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应当计入我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总和,答案为D。 跟踪训练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因此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 ) ①收入分配差距基本消除 ②贫困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 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④经济发展平衡性明显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②错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收入分配差距会缩小,但没有“基本消除”;扶贫对象会大幅减少,但扶贫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热考点2 科学发展观 典例2 (2012·全国卷)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体现了①③。②说法错在“消除”二字上;这些措施可能加大城市管理支出,因此④说法错误。 跟踪训练2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 ) ①适度提高税率,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②推动科技创新,提高GDP增长速度 ③贯彻绿色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④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失分点1 混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提醒 经济增长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强调的是“量”,经济发展不仅强调“量”,更注重“质”,强调科学发展,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矫正训练1 安徽省政府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 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这说明政府( ) 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 ②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③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 ④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安徽省政府积极探索新路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发展思路,体现了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①说法正确;安徽省政府确立的产城一体的新路径,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③说法正确。②“扩大城市规模”说法错误;④“坚持速度优先”说法错误。本题选A。 失分点2 混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提醒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科学”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突出发展“为民”“靠民”和“惠民”。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突出方方面面的全面协调,强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突出宏观上的全面观。 矫正训练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新天津生态城时指出,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两个方面,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习近平同志的这一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 ①以人为本 ②全面发展 ③协调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核心考点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1)必要性: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意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1)分角度看 重要性 具体措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①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①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②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③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④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①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②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①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提醒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外还可以考虑以下角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 (2)分主体看 消费者 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劳动者 提高自身素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 企业 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政府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命题揭秘: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高考中的分量很重。高考试题关注生活、关注实际,以选择题或主观题形式,以体现说明类、原因意义类或措施建议类题目,或单独或综合考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 热考点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典例1 (2014·全国Ⅱ)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业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 ) ①钢铁产业 ②信息产业 ③保险业 ④汽车产业 A.①-②-③ B.①-④-③ C.②-③-④ D.④-③-①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产业相互关联的认识和理解。题眼是“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汽车产业是关联性强的产业,上可带动钢铁产业的发展,下可带动保险业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排序方式不能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链,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跟踪训练1 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其主要意义在于( ) ①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②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局面 ③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经济发展 ④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择业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这样做有利于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①③符合题意;“全民创业”说法太绝对,排除②;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热考点2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典例2 (2013·全国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 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 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 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答案 (1)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 (2)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3)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 解析 解答本题的第一步是认真研讨材料,从中获取能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即制造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入园、人口的增加,特别是农民的入城、土地的集中与统一经营、人均收入的明显增加等等;第二步分析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即提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劳动力、发展现代化经济、收入增加导致的消费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等;第三步将第一、二步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也是组织答案的过程,要注意不能脱离材料。 跟踪训练2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这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 ) ①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 ②把城镇化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④总体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让广大农民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①,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现了③。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②错误。④与题意无关。 失分点1 环境保护问题应该主要由政府解决 提醒 环境保护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而不能说应该主要由政府解决。 矫正训练1 (2015·天津高考)湖南省长沙县是工业强县,也是排碳大县。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该县提出创建全国“零碳县”的目标,引进推广了中南林业大学新研发的“绿心速生草”。这种草吸收和固化二氧化碳是相等面积森林的14倍左右,它不仅生长快,而且种植户可以多次收割并加工成碳产品出售。该材料说明( ) ①环境保护问题应该主要由政府解决 ②保护环境应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③经济发展可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④科技创新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B 解析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因此认为环境保护问题应该主要由政府解决的观点是错误的,排除①;保护环境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因此②观点片面,应排除;材料表明经济发展可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科技创新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失分点2 对各产业的地位认识错误 提醒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是一国经济现代化的标志。 矫正训练2 (2015·四川高考)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4%,低于7.5%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1 32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1 000万人的目标。这意味着( ) ①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 ②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 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 ④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正确且符合题意,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说明我国经济结构更加趋于优化;伴随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上升,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强,故③入选;②错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大,但服务业并没有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故排除;④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涉及的信息是服务业和就业,并没有涉及创新驱动,故排除。答案选B。 热点聚焦10 转变发展方式 转换增长动力 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 [背景扫描] 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命题猜想]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高考可能结合该热点考查经济生活中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点。 [命题预测] 1.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面向国家和产业需要重新布局,推动产学研结合,不仅形成价值几百亿的产业,更让自身成为全球无机化学研究的引领者。”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洪茂椿代表说,国家要强大,科技必须强大,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之所以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因为科技创新是( ) 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C.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工作 答案 B 2.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考点对接] 信息点① 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信息点② 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信息点③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信息点④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信息点⑤ 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十九大代表庄木弟说,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报告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让农民吃了“定心丸”。一以贯之的“三农”政策( ) 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③实现农业反哺工业,推动农村城镇化 ④变革农村集体所有制,解决分配不公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 A 3.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意味着( ) ①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农业农村工作中心 ②能发展土地流转型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③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可以依法自愿流转 ④土地所有权的变更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三权分置”有助于集约化、规模化利用土地,实现农业现代化经营,②正确。落实“三权分置”,农户的承包权不变,农村土地所有权没变,农户的经营权可依法自愿流转出去,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正确,④不正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重心,①不正确。故本题选C。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打好脱贫攻坚战( ) 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③是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要求 ④是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2.绿色GDP,简单地说,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绿色GDP( ) ①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 ②能够抑制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供给与需求失衡 ③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 ④占GDP总量的比重越高,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3.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落实到大力推进绿色化的新行动上,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 ①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贯彻落实了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思想 ③弥补了市场调节的弊端,防止了经济剧烈波动 ④统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③错误,其夸大了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作用。 4.世界上有一个共识:“地球承载不了第二个自私的美国。”作为人口众多、资源极度紧缺、环境基础脆弱的中国,尤其不可能、也不可以效仿美国式工业化历程,重复他们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物质化基础上畸形化的“高消费”模式。为此要求我们( ) 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为保护生态环境严格限制消费和投资 ③推动可持续消费,形成绿色消费模式 ④延缓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②中“限制消费和投资”说法错误;实现工业化是我国要实现的“新四化”之一,为了保护环境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不是延缓工业化进程,④观点不准确。 5.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非常活跃,在语音识别、机器视觉、机器翻译领域也是全球领先,而且,人工智能这种新技术与教育、医疗、客服、家居、穿戴设备、机器人、电子商务等各行各业结合,对传统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也将促进各领域产业的蓬勃发展。这表明( ) ①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②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引导科技新潮流 ③人工智能领域成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 ④市场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才表明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故②错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扩大就业人数,拓宽就业的主渠道,故③错误。 6.2017年,“数字经济”的概念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数字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现代经济活动中,数字技术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率、促进了经济结构加速转变,而且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的背后,凸显的是发展理念的创新。我们要把握新的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 ) 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共享发展成果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 ④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7.2017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分别高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3.9和6.2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0%。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约为49 135元/人,扣除价格因素,比2016年同期增长6.7%。这说明我国( ) ①经济增长的质量开始提升 ②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加快 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 ④深化改革是决定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材料信息强调我国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长快,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 8.一则关于东北农民宁愿花10倍价钱购买进口德国五铧翻转犁(具有深耕、翻土、 埋秸秆等功能)的新闻着实刺痛了国人的神经,改革开放四十年,有着古老农耕传统的中国,却制造不出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民需求的农机设备。由此可见( ) ①农业机械制造要进行适宜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 ②政府应提供财政补贴,鼓励农民购买国产农机具 ③必须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④要尊重农民按照市场规律自主选择犁具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9.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运用“互联网+农业”催生新业态。这说明政府( ) ①坚持速度优先,加快推动农村发展 ②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 ③加大统筹力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④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加大统筹力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互联网+农业”催生新业态体现了政府的创新发展理念,故②③入选。①“坚持速度优先”的表述错误。④与题意无关。 10.一条条道路,一根根网线,让田野里不起眼的野菜端上城里的餐桌,让青山碧水留下游客们的欢声笑语,让苗绣头帕、腰带成为都市时尚的“伴手礼”,也让农家人衣着更鲜亮,让农家子弟知道了山那边的车水马龙。这说明( ) ①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加强城乡环境保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③城乡市场互联互通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 ④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11.2017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这要求我们必须( ) ①最大限度地开发绿水青山的旅游价值 ②深入落实和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 ③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先后关系 ④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要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就应该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②④正确。①可能会带来环境的更大破坏,错误。③中“先后关系”说法错误。 12.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具有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特点,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2017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资源量占全球90%以上、开发难度最大的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其积极意义是( ) A.垄断可燃冰开采技术,增强“走出去”实力 B.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全面淘汰传统能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D.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答案 D 解析 A“垄断”说法不当;可燃冰的开采难度大,其价格要比传统能源高,B“降低能源使用成本”说法不当;C错在“全面淘汰传统能源”。 二、非选择题 13.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在北京开幕。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用经济生活知识就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几条措施。 答案 (1)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协调、共享发展新理念,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4)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供求结构,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5)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对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 14.2017年4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 当前,我国已有大量企业在生产制造中运用云计算实现自身的发展,如某大型轮胎制造企业运用云计算,以先进算法在短时间内分析每一块橡胶的出身,匹配最优的合成方案,极大地稳定了混炼胶性能,使产品平均合格率提升了 3%~5%。再如,某黄酒企业通过对不同产地的大米以及不同发酵菌种的分析实验,积累起“黄酒”大数据,通过云计算精确地设定各种酿造参数,继承并创新技术。另外,还有企业将管理、业务系统迁移至云平台,有偿征求 “有利企业发展的建议” ,智能应对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需求,让决策层可以清楚了解到客户的需求和痛点,并实时反馈到生产、设计、制造等环节中来。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别指出云计算发展对企业和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 (1)对企业的影响:①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产品销量。②开发新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③优化企业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④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2)对我国经济的影响: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②加快制造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③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④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