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人教版广西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1文化与社会
考点规范练21 文化与社会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宁阳模拟)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精神( ) A.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产物 B.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 C.属于文化中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D.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 2.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同胞的衣、食、住、行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这表明(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3.扶贫首在扶智,一要引智,通过政策引导,把外地人才吸引到贫困地区扎根;二要留智,引得凤凰,还得让凤凰留得住;三要育智,政府加企业模式就地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即解决本地人才就业,一个人脱贫带动一家人脱贫,形成脱贫的扩大效应。扶贫首在扶智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影响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非完全同步 ③文化是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4.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产值不断攀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弱小。同世界五大传媒集团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中具有现代企业形态的部分才刚刚起步,资产、产值、规模效益等都远远无法同国外的那些“文化航母”相抗衡。这启示我们( ) A.文化企业要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规模效益 B.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力量 C.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D.必须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5.(2018·陕西西安八校联考)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行后,从西安出发四小时到成都。搭上西成高铁,蜀文化和秦文化更“铁”了,西成高铁的开通让西部经济文化再次腾飞。这表明(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同一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2018·安徽芜湖模拟)1962年以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并给予高度赞扬。这表明( ) ①文化由人创造并为人特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会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不战而胜》一书中说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③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正由盛转衰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8.(2018·四川绵阳模拟)在“互联网+”时代,“三农”高端智库的成立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出版模式、丰富产品形态、创新出版内容、提升出版水平、强化服务能力提供了一个好的合作交流平台。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能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先进文化为经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2018·湖北荆门月考)美国一直标榜“不受限制的互联网”是它的“国家商标”,互联网只有“公海”没有“领海”。然而,以“棱镜”为代号的美国网络监控计划曝光让人们发现,多年来,美国国家安全局利用多家互联网公司的中央服务器,通过提取视频、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其他国家进行网络监控,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超过6.1万项的网络攻击。这主要表明( ) ①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很难具有独立性 ②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仍将长期存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2018·广东深圳模拟)某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①②④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11.“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其诞生至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城市发展必须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是基于( ) ①文物古迹是承载城市精神和气质的物质载体 ②文化多样性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重要基础 ③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需要长期保持稳定 ④文化遗存和当代人生活实现了完美对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2018·福建三明模拟)某电影中有段台词:不管你身在何方,只要带着那一本中国护照,当有灾难或者战乱发生时,祖国总是能第一时间来到你身旁,把你安全接回家。这背后是中国力量的强大和责任担当。这表明( ) ①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③我国独立行使管辖权和自卫权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8·河南濮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黄山市始终把农村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注重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叠加,初步走出一条适宜山区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子,比如积极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0亿元,带动茶农人均增收4 300多元。 作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黄山市坚持“利用是最好的传承”的理念,在持续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的同时,依托散落在广大乡村的古建筑、古民居,打造了徽州民宿、修学研学、摄影写生、古道穿越等一批具有徽州特色的新型业态;依托闲置的古祠堂、古民居,建设村史馆、乡贤馆、好人馆,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真正让民众成为文化遗产的主人。 黄山市依托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能工巧匠众多的优势,鼓励农民群众踊跃投身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传统工艺生产等领域,形成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干事业的浓厚氛围。农民群众有了“双创”激情,形成了积极进取的新文化,为乡村发展汇聚了正能量。 结合材料,说明黄山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如何发挥文化的作用的。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扶贫脱贫是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公里”,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 经济贫困的背后隐藏着文化贫困。贫困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贫困文化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要把争取和凝聚人心,把教育、科技文化扶贫贯穿始终,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贯穿始终,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扶贫先扶精气神”以解决文化贫困的理由。 (2)“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请就扶贫脱贫拟写两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6字以内。) 考点规范练21 文化与社会 1.A 丝路精神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产物,A项符合题意;丝路精神是精神动力,不是智力支持,B项不符合题意;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丝路精神属于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C项观点错误;丝路精神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共同精神财富,它反映了文化的共性,而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D项不符合题意。 2.B 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B项正确。A项错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会促进社会发展;C项错误,民族精神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D项明显错误。 3.B ①表述错误,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②符合题意,扶贫首在扶智,在经济落后地区培养人才,发展教育,通过先进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非完全同步;③符合题意,在经济落后地区培养人才,发展教育,通过先进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文化是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④表述错误,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但并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故本题选B项。 4.C A项表述错误,文化企业扩大规模,并不一定会提高规模效益;B项中“决定性力量”的表述错误,文化的力量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并不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力量;D项表述不准确,应当是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题中强调的是我国的文化产业与国外文化产业的差距,这启示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C项符合题意。 5.C 文化有健康、向上的与腐朽、落后的之分,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②表述错误。不同地域的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借鉴,但应保持文化多样性,不应渐趋同一,③表述错误。西成高铁的开通推动蜀、秦文化更“铁”,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①④正确。 6.D 塞罕坝精神是塞罕坝人在实践中创造的,这表明文化由人创造并为人特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①正确;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并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②说法错误;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说法错误;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铸就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说明文化会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④符合题意。 7.A “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这也从反面告诉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取得这场竞争的胜利,故选①③即A项。 8.C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①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三农”高端智库的成立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体现了文化对改造世界的作用、对经济建设的作用,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③夸大了文化的作用,错在“决定性”。 9.D 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虽然政治、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①观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②不符合题意;美国为维护其全球霸权,利用互联网对其他国家进行网络监控,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也说明了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仍将长期存在,③④符合题意。 10.A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这会使更多的资本涌入文化产品领域,从而更好地推动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使文化领域生产发展壮大,最终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故其传导顺序为①②④③。 11.A ①符合题意,城市发展必须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是因为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物古迹是承载城市精神和气质的物质载体;②符合题意,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完整的生命历史,它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重要基础;③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化遗存和当代人生活实现了完美对接。故本题选A项。 12.A 材料表明祖国的强大是个人安全的坚强后盾,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而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我国行使自卫权,③与题意不符;材料未体现维护祖国统一问题,④与题意不符。 13.答案 ①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文化内涵,发挥了文化生产力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②弘扬传统美德,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培育文明乡风,为实现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③将积极进取的新文化转化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力量,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4.答案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扶贫先扶精气神,解决精神上的贫困,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奋斗精神,为脱贫致富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或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扶贫先扶精气神,消除贫困的文化因素,有利于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加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增加人的精神力量。扶精气神解决文化贫困,转变贫困地区群众落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热情,实现脱贫致富。 (2)答案示例: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人穷志愈坚,致富路更宽。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