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2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江西赣州高二上政治单元测试
2020-2021学年江西赣州高二上政治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20年5月17日推出专题片《另一个香港》 ②2020年7月24日,中国外交部通知美方,必须72小时内关停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③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 ④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2020全球区块链创新发展大会于8月13日至14日在江西省赣州市举办,大会同期举办了区块链创新展览展示,展览展示区块链在工业制造、农产品、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等方面的应用,以及赣州链、橙链。家具链、长征链等江西省区块链技术产品。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C.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3. 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5%。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最快,达11.7%。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下列正确表达了经济发展对文化影响的传导顺序的是( )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4. 在地铁车厢内吃东西,用手机追剧时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针对类似现象,2019年10月1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为乘客行为立起刚性规矩,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用好制度管出好习惯,是涵养“车厢里的文明”的必然之举。“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体现了(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优秀文化对政治建设有促进作用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④以制度文明引领良好的文明风尚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5. 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中意两国元首都表示,将抓住两国双边关系发展的这一关键历史节点,通过互办文化旅游年等活动,推动两国加强人文交流。举办“中意文化旅游年”( ) ①是基于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米越突出 ②是文化与政治交融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发展两国政治关系 ③有助于两国理解个性和文化共享,逐步缩小双方文化差异 ④说明两国间经济政治关系的发展与文化关系的发展同步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6.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等网络平台将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同时,各地也将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下“非遗购物节”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当代生活,让人民群众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1月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弘扬科学家精神,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用优秀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开展科技奖励活动( ) ①有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有利于发挥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 ③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④凸显科学家精神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2020年4月7日联合国宣布“汉语列为全球通用语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各国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国家甚至都已离不开中国,中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世界通用语言的选择是基于各种条件所考虑,影响力便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②双语言文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是以文化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幽静雅致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周到悉心的人文关怀、正气充盈的家风家教……在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就能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这说明( ) ①人的教化离不开合适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 ②人的文化素养是在生活体验中自发形成的 ③文化对人的培育和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特点 ④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美国一所孔子学院的老师给美国小孩讲“孔融让梨”,孩子们不接受这个观点,并反驳说小孩不应该吃小的,他也不应该垄断大的,应该把大的用刀切开,跟他哥哥平分,这才叫公平。这表明( ) A.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是不可逾越的 B.不同民族间文化缺乏共性和普遍规律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11. “隐性传播”是相对于“显性传播”而言的,是指在特定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输出信息,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暗示和感染,并逐步接受和认同信息内容的过程。下列古语中与“隐性传播”表达思想相近的有( )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③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 经典诗词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在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总是能深切体会其中的壮怀激烈与愁绪万端,鲜明感受到其中的柔情似水与曾经沧海。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经典诗词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与认识,每一段经历也会深化与升华对经典诗词的体悟。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②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③优秀传统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社会实践影响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 古人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说的是一旦没有道德约束和精神依托,人的欲望就会恶性膨胀和肆意泛滥,造成祸害与灾难。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自觉学习优秀文化,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②文化塑造人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发挥优秀文化在塑造健全人格中的作用 ④优秀文化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4. 在举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微博、微信先后推出的一组全国版海报,携各省特色美食给“武汉热干面”加油,一半是热干面,一半是家乡美食,拼成同一碗美食,以最有火气的应援,为武汉找山东鼓劲!每个看到这组海报的受众,都会跟着家乡美食的那张对号入座,产生共情效应,体会到“热干面”同胞的疾苦,推己及人、引发共鸣。这组看似“简”的海报,得以“品效”双收,一时间刷屏。这表明( ) ①充满温情的海报,为人们团结抗疫提供了精神力量 ②海报引发的共鸣,基于家乡饮食文化的深远持久影响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理环境是文化差异的决定因素 ④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近期有一篇《不做民族文化的绝响》的文章,写的正是创造于遥远年代的建筑已经在一次次隆隆作响的城镇化进程里再难寻觅其影像,传统古村落所蕴含的传统建筑风貌、地方文化习俗等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必须加强保护。这是因为( ) ①保护传统古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传统古村落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③加强传统古村的保护可以给相关部门带来较高的旅游价值和经济效益 ④传统古村落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问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为此,必须(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缩小文化差异,才能促进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④具有包容胸怀,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的形成和使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间,后因气候突变等原因而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作为一个复杂的史前文明,良渚文明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其中,一个牵动人心的问题是:良渚先民后来去了哪里?考古学家发现在良渚古城消失后,良渚文化的因子出现在了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这说明了( )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②历史是由碎片化的偶然事件构成的 ③地理环境是导致文化消失的主导性因素 ④良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 抖音是一款非常流行的短视频软件,它精准利用大数据,不断调整推送方向。如用户最喜欢看生活常识,就会给用户推荐生活常识类别里点击量最高的内容,以此不断给予用户高刺激高强度的愉悦感。由此可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短视频软件( ) ①是文化传播更为直接的方式 ②变革了传递文化资源的手段 ③已取代旧的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显示了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 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进强调,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这要求我们( ) ①坚持文明平等观,在文化交流借鉴中促进文化趋同 ②秉持平等和尊重,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③反对文明优越论,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④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分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会以各种形式扫墓祭祖。现在,清明节由缅怀先祖发展到缅怀那些为新中国诞生和祖国繁荣昌盛献出生命的先烈。2020年4月4日的清明节,为表达全国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我国在这一天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材料体现了(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内涵,其具体特征又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 2020年2月1日《求是》第三期发表了总书记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讲话中强调:传承敦煌文化要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并赋了新的时代色彩。敦煌文化是世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同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实现经济互利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数字研究,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共享。这表明( ) ①先继承后发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尊重文化多元化,加强不同文化间交流、借鉴、融合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④借助现代科技,推动传播手段创新、使文化传播突破时空局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 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公民爱国教育方面,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构筑多元立体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增强了澳门居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国民身份认同,强化了爱国爱澳的核心价值。特区政府强化爱国教育旨在( ) ①营造爱国爱澳的文化环境,着力培育公民的国家认同 ②发挥教育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使爱国爱澳成为主流价值观 ③发挥优秀文化的精神根基作用,增强澳门同胞的凝聚力 ④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 西方建筑强调真、善、美与坚固、实用、持久,中国建筑则强调人伦、道德、礼仪与适形。中国建筑艺术强调的不是“美”,而是“巧”,讲究向背关系,讲究整和缺,讲究气势欣赏。建筑的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表明( ) ①建筑是展现中外传统文化各自韵味的重要标志 ②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需要固守民族鲜明的特色 ③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活动 ④各具特色的不同民族文化需要在相互借鉴中创新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24. 2020年1月25日,春节档热门电影《囧妈》在网络平台上免费点播,加上剧作以亲情为内核,堪称心灵“神药”,三日总播放量超过6亿。虽然该模式在行业内备受争议,但未来视频平台直接以付费点播形式推出大制作的院线电影,其产业链的价值分配和商业模式已经具备可行性。这印证了( ) ①文化创新应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决定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立足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借助传播手段和模式的创新能够推动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 我国的中医博大精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等都与过去发生很多变化,对于中医药来说,照搬古代典籍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现代很多问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此来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大力发展。环境、人的体质、生活方式、药材性状的变化推动中医药不断地与时俱进。这告诉我们(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26. 无数宅在家的网友自称“闲疯帝”,在网上充当“云监工”的同时,在评论区还化身“起名鬼才”:管混凝土搅拌车叫“送灰宗”,电焊工作组是“焊舞帝”,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这表明( )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7. 2020年1月,中央芭蕾舞团贺岁大作《过年》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该剧改编自世界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将剧目背景置换为中国的文化语境,融入十二生肖等中国元素,并通过丝绸舞、扇子舞等中国特色舞段,向观众展示众多中国民俗,将喜庆祥和的“年文化”传播开来。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应( )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③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沿袭传统,大胆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箪食一瓢饮,视频博主李子柒把传统文化和田园生活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引发海内外网友关注。李子柒的视频不着一个英文字,却圈了无数国外粉,它所表达的中式生活之美,在赏心悦目之际让人愿意接近。她的成功之处在于( ) ①创造性传承经典文化,摒弃流行文化 ②恰当的运用国际传播渠道和视觉呈现方式 ③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④创新文化表现手段,满足当代人的情感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9. 瓷器之美跨越国界,中外3500多名客商云集2019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这里,出术陶瓷、创意陶瓷、日用陶瓷、商技术陶瓷等一应俱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国与世界对话,巧夺天工的瓷器充满创新、创意,青春的活力进发。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陶瓷艺术的发展需要( ) ①对传统艺术进行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②重视注入时代精神这一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借鉴融合 ③立足实践,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创作导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全民学习创造便捷条件 ②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推动教育信息化,变革学习方式 ③科技进步是教育和学习方式改进的根本原因 ④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应用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山论”引领美丽中国。“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古山就是金山银山。”15年前的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创造性提出“两山论”。 15年来,“两山论”丰富发展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今年以来,习近平几次地方考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埋念贯穿始终。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总书记的关切,也是各地生动的发展实践。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两山论”契合了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律,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绿水青山中“寻宝”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贫困地区的群众深挖绿水青山这座富矿,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绿色经济释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红利。生态建设昭示美好未来。 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两山论”的时代价值。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人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 2019年中秋佳节欢聚团圆之日,全国大中小学的学生们开展了丰富的体育艺术活动,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用欢乐的歌舞、悠扬的民乐、有趣的民俗活动纪念传统节日。从饶富生趣的神话故事到余音袅袅的国粹京剧,从热烈欢快的胶州秧歌到清脆甜美的侗族大歌……多样的校园体艺活动使传统文化更有“青年范儿”。 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校园体艺活动使传统文化更有“青年范儿”的合理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兴机场整体设计以法国建筑设计公司的ADPI方案为基础,吸收中外各家方案优点,从布局来看,北部的首都机场好比一条龙,南部的大兴机场像一只凤凰,北龙南凤,寓意“龙风呈祥”,呈现出中国传统美。同时设计者还进行创新,在安检处,“亲友话别区”寓意“多送你一程”,在航站楼尽头,各国语言的“爱心拼图”寓意“幸福起点站”,可谓处处彰显人性美。面对史无前例的巨大工程,北京城建集团员工践行着雷锋的螺丝钉精神,用不懈的奋斗助力这只“金风凰”一飞冲天,为祖国献礼!在投运仪式上,国内外媒体“刷屏式”的报道,更使得这只“金凤凰”飞向了世界。 大兴机场的成功是设计美与奋斗美的统一,它对于展现中华文化的美有重要的借金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示与创新的相关知识阐述大兴机场的成功做法。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江西赣州高二上政治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④正确,“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推出专题片《另一个香港》,属于精神产品,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宣传正确的价值观; ②不选,属于政治现象; ③不选,属于经济现象。 故选D。 2. 【答案】 A 【考点】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正确,区块链在工业制造、农产品、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等方面的应用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B错误,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C错误,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D错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故选A。 3. 【答案】 C 【考点】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文化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③→④→②传导正确,C符合题意; 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没有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也就不会有大量的资本涌入而推动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文化领域就不会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文化生活力也就不会发展壮大,ABD传导错误。 故选C。 4. 【答案】 B 【考点】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文化的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④符合题意,从材料可知,“以制度划定文明底线”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以制度文明引领良好的文明风尚; ②不合题意,因为材料没有体现优秀文化对政治建设有促进作用; ③不合题意,因为材料没有体现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故选B。 5. 【答案】 C 【考点】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文化的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②正确,中意两国元首都表示,将抓住两国双边关系发展的这一关键历史节点,通过互办文化旅游年等活动,推动两国加强人文交流。可见举办“中意文化旅游年”是基于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是文化与政治交融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发展两国政治关系; ③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举办“中意文化旅游年”有利于两国理解个性和文化共享,但是“逐步缩小双方文化差异”说法错误; ④错误,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经济政治关系的发展与文化关系的发展同步”说法错误。 故选C。 6. 【答案】 A 【考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各地也将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下“非遗购物节”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当代生活,让人民群众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①③符合题意;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说法错误; 材料没体现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和文化对人的影响,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答案】 B 【考点】 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③符合题意,开展科技奖励活动有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不合题意,材料未诶涉及发挥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 ④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中的核心。 故选B。 8. 【答案】 C 【考点】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与综合国力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文化遗产而不是双语言文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②错误,但符合设问要求; 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是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④错误,但符合设问要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①③表述正确,但不符合设问要求,不选。 故选C。 9. 【答案】 A 【考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③符合题意,幽静雅致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周到悉心的人文关怀、正气充盈的家风家教……在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就能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这说明人的教化离不开合适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文化对人的培育和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特点; ②错误,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生活、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培养出来的; ④错误,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不起决定性作用。 故选A。 10. 【答案】 C 【考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说法错误,不同民族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其差异并不是不可逾越的; B说法错误,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个性,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符合题意,美国的孩子们不接受“孔融让梨”这个观点,而是有着自己的见解,这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故选C。 11. 【答案】 A 【考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隐性传播”表明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都体现了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①②符合题意;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强调做人应有高风亮节,光明磊落,清廉自守,表里如一,未体现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排除;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的死得要有意义,要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未体现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④排除。 故选A。 12. 【答案】 D 【考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②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和思维方式对人的影响,故排除; “总是能深切体会其中的壮怀激烈与愁绪万端,鲜明感受到其中的柔情似水与曾经沧海”表明优秀传统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故③符合题意;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经典诗词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与认识,每一段经历也会深化与升华对经典诗词的体悟。”体现了社会实践影响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认识,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D。 13. 【答案】 B 【考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③符合题意,“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说的是一旦没有道德约束和精神依托,人的欲望就会恶性膨胀和肆意泛滥,造成祸害与灾难。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自觉学习优秀文化,为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发挥优秀文化在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中的作用; ②说法错误,只有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说法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故选B。 14. 【答案】 A 【考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的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③说法错误,不选; ④材料没有体现大众媒体,不选; 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选A。 15. 【答案】 C 【考点】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的多样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保护好古村落的原因在于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传统古村落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古村落作为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②④正确;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排除; 加强传统古村的保护不是为了旅游价值和经济效益,而是要维护好农村文化生态,③排除。 故选C。 16. 【答案】 B 【考点】 中华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④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让文明差异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就要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具有包容胸怀,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②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坚持求同存异,而不是要缩小文化差异; ③错误,选项中坚持求同化异说法错误,应该是求同存异。 故选B。 17. 【答案】 B 【考点】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传播的途径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材料说明了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良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①④说法正确; 历史并不是由碎片化的偶然事件构成的,②说法错误; “主导性因素”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③错误。 故选B。 18. 【答案】 D 【考点】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说法错误,抖音是文化传播直接的方式之一; ②④符合题意,题目强调抖音是一款非常流行的短视频软件,它精准利用大数据,不断调整推送方向,如不断给予用户高刺激高强度的愉悦感,可见,作为大众传媒中的一种,抖音变革了传递文化资源的手段,显示了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 ③说法错误,抖音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 故选D。 19.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答案】 C 【考点】 尊重文化多样性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促进文化趋同”说法错误; ②④正确,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这要求我们秉持平等和尊重,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分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 ③错误,应该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 故选C。 20. 【答案】 B 【考点】 传统文化的表现 特点和影响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会以各种形式扫墓祭祖……为表达全国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我国在这一天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体现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①④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内涵,其具体特征又因时而变,也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②③排除。 故选B。 21. 【答案】 D 【考点】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说法错误,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分先后; ②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尊重文化多元; ③符合题意,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同沿线各国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实现经济互利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④符合题意,加强数字研究,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共享,这表明借助现代科技,推动传播手段创新、使文化传播突破时空局限。 故选D。 22. 【答案】 A 【考点】 爱国主义 教育的重要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②正确,特区政府强化爱国教育,旨在营造爱国爱澳的文化环境,着力培育公民的国家认同,发挥教育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使爱国爱澳成为主流价值观; ③错误,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排除,材料不体现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故选A。 23. 【答案】 B 【考点】 传统文化的表现 特点和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符合题意,西方建筑和中国建筑风格不同,各有特点,表明建筑是展现中外传统文化各自韵味的重要标志; ②错误,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需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不能固守民族的特色; ③符合题意,西方建筑和中国建筑风格不同,各有特点,建筑的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活动;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民族文化需要在相互借鉴中创新。 故选B。 24. 【答案】 B 【考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热门电影《囧妈》在网络平台上免费点播,加上剧作以亲情为内核,堪称心灵“神药”,这说明文化创新应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①符合题意;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②错误; 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源泉,③错误; 未来视频平台直接以付费点播形式推出大制作的院线电影,其产业链的价值分配和商业模式已经具备可行性。这印证了传播手段和模式的创新能够推动文化的发展,④符合题意。 故选B。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25. 【答案】 A 【考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材料充分表明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应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材料主旨。 故选A。 26. 【答案】 B 【考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②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在网上充当“云监工”的同时,在评论区还化身“起名鬼才”,给建设者加油助威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这说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说法错误,立足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符合题意,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这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故选B。 27. 【答案】 C 【考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贺岁大作《过年》改编自世界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将剧目背景置换为中国的文化语境,融入十二生肖等中国元素,并通过丝绸舞、扇子舞等中国特色舞段,向观众展示众多中国民俗,将喜庆祥和的“年文化”传播开来。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③符合题意; 材料不体现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①与题意不符; 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是沿袭,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错误。 故选C。 28. 【答案】 D 【考点】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错误,“摒弃”流行文化,说法不当,流行文化也有优秀的; ②④符合题意,视频博主李子柒把传统文化和田园生活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引发海内外网友关注。李子柒的视频不着一个英文字,却圈了无数国外粉,它所表达的中式生活之美,在赏心悦目之际让人愿意接近。她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的运用国际传播渠道和视觉呈现方式,创新文化表现手段,满足当代人的情感需求; ③错误,她的成功并没有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故选D。 29. 【答案】 B 【考点】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文化交流的意义与途径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出术陶瓷、创意陶瓷、日用陶瓷、商技术陶瓷等一应俱全,传统与现代交融,中国与世界对话,巧夺天工的瓷器充满创新、创意,青春的活力进发。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陶瓷艺术的发展需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借鉴融合,①③符合题意; 文化创新的根基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②错误; 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④错误。 故选B。 30. 【答案】 A 【考点】 建设学习型社会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②正确,材料“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说明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全民学习创造便捷条件,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推动教育信息化,变革学习方式; ③错误,科技进步是教育和学习方式改进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④错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故选A。 二、材料分析题 【答案】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先进、健康的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健康发展;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和政治以重大的影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新跑道,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引导人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强大精神力量。 【考点】 文化的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为分析类主观题,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的社会作用”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两山论”的时代价值。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社会作用等角度来分析。 【答案】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重视劳动教育有利于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本质和意义,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重视劳动教育有利于形成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重视劳动教育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増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是意义类主观题,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限定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切入点较小,根据设问要求,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以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结合材料作答。 【答案】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让传统文化更有“青年范儿”有利于青年学生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基本特征保持不变,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让传统文化更有“青年范儿”,有利于让中小学生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考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校园体艺活动使传统文化更有“青年范儿”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试题。知识范围限定明确: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确定考查方向。根据材料中的2019年中秋佳节欢聚团圆之日,全国大中小学的学生们开展了丰富的体育艺术活动,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等。考生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 ①中华文化美的展示需要通过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来实现。大兴机场的设计中植入了中华文化优秀元素,做到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的发展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大兴机场的设计方案吸收中外各家之长,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自己; ③实践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大兴机场的成功既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精神; ④中华文化的美与大兴机场的美一样,都需要借助先进的科技传媒手段,让人们感受中国新时代伟大工程的震撼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考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本题为分析类主观题,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阐述大兴机场的成功做法。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角度来分析。 第17页 共20页 ◎ 第18页 共20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