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城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连城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连城一中2019-2020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月考一 政 治 试 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 命题人:卢燕凤 审题人:张莲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6题,共52分)‎ ‎1.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于2018年8月13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告指出:“围绕学以成人的主题,着重开拓人的多重维度,并探究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拓宽哲学领域,回应当代新涌现出的各类全球性议题;哲学家应与其他人文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者在一起,在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等领域,在多元化文化和各类传统之间,进行相辅相成的合作与互动。”由此可见 ‎①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②真正的哲学是对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③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的发展进步 ‎④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世界哲学大会公告指出:探究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拓宽哲学领域,回应当代新涌现出的各类全球性议题,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是对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②符合题意;哲学家应与其他人文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者在一起,进行相辅相成的合作与互动,这体现了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的发展进步,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④说法错误,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不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所以本题选C。‎ ‎2.为了让万有引力常数G值更精确,几百年来,科学家付出了极大努力,但G值测量精度的提高却异常缓慢。2018年中国科学家罗俊与其团队历经30多年,精心研发高端精密仪器创新测量方法将G值的精度达到国际最好水平,为确定高精度引力常数推荐值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也为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支撑。这表明 ‎①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 ‎②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④科技进步能揭示复杂事物的本质,推动着认识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符合题意,中国科学家罗俊与其团队历经30多年,精心研发高端精密仪器创新测量方法将G值的精度达到国际最好水平,为确定高精度引力常数推荐值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也为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支撑。这表明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科技进步能揭示复杂事物的本质,推动着认识发展。②说法错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和基础。③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真理具有反复性,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故答案为:B。‎ ‎3.在中外记者面前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哲学启示是:‎ ‎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②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③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②符合题意,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其意思是指不能不切实际地空想,不付诸行动,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即强调了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③符合题意,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其意思是指不能不切实际地空想,不付诸行动,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选项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也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入选。④不符合题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故答案为C。‎ ‎4.《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④“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华严经》中的观点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心灵决定一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④都强调心是世界的本原,与材料观点属于同一哲学派别;②“阴阳”二气是世界的本原,这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③“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该题选B。‎ ‎【考点定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5.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②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③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④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①:材料没有体现“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说明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按规律办事,②④适合题意。‎ ‎③: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③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D。‎ ‎6.2018年10月16日,中科院海斗深渊科考试验队在完成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科考任务后顺利返航。此次科考是“探索一号”科考船进行的第三次万米深渊综合科考,科考队在深海装备与技术、地球物理、海洋地质与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及物理海洋等多个学科取得了丰硕成果。科考成果的取得 ‎①表明人类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证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 ‎③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 ‎④坚持了以科学态度和艰苦奋斗精神为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完成科考任务并取得丰硕成果表明人类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不合题意,科考成果不是证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规律性。③符合题意,之所以取得丰硕成果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④表述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故选A。‎ ‎【点睛】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2、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把尊重客观规律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7.求真务实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实践总是向前发展的。彼时的“真”不能代表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替此事的“实”。求真务实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和永恒的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意识的选择性决定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真理的相关知识。从哲学角度看,求真务实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这是因为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③正确;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①中的“运动是……有条件的”说法错误,排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决定我们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8.某科学家制造出了一个能够捕获声音的声学黑洞,并用一根长长的管子作为“事件边界”,用于束缚“声音粒子”——“声子”。他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声子都是一对相互关联的声子中的一个,因此证实了霍金辐射的量子效应。材料表明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就会成为真理 ‎④要获得真理性认识就必须亲身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因此证实了“霍金辐射”效应,表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①符合题意;他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声子都是对相互关联的声子中的一个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故②符合题意;③错误,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不一定都正确;④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一个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因此,要获得真理性认识不一定亲身实践。故本题答案为A。‎ ‎9.蝴蝶对环境的反应速度超过鸟类和其他昆虫,是目前公认的高灵敏性环境变化指示生物,也是陆地生态系统指示生物的最佳代表。针对近年来我国干旱、龙卷风等极端气候现象频现的状况,环保部首次启用了蝴蝶监测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物多样性观测。这说明 ‎①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推论的结果 ‎③某个事物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另一事物得到反映 ‎④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针对近年来我国干旱、龙卷风等极端气候现象频现的状况,环保部首次启用了蝴蝶监测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生物多样性观测。这说明联系是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某个事物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另一事物得到反映,①③正确;联系是客观的,②中的“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推论的结果”说法错误,排除;联系是普遍的,但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④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10.在每一个人活着的若干年中,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终是我们自己,而不会变成其他人。这表明 A. 任何事物要么运动要么静止 B. 任何事物只有静止没有运动 C. 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D.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在每一个人活着的若干年中”这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始终是我们自己”这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因此材料表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项正确;事物是绝对运动的,要么运动要么静止观点不正确,A项不选;只有静止没有运动观点错误,B项不选;材料强调的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并没有强调运动的绝对性,C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D。‎ ‎11.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①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部分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功能一定会大于整体的功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只有当各部分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才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部分具有整体根本没有的功能,故排除。题肢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同时又是相互作用的。整体离不开部分,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者部分。‎ ‎(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容来看,其方法论应包括多方面的要求。‎ 其中有两点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 一是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做法是从整体出发,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像人们常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 二是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这点方法论要求主要是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反对裂主义和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形而上学思想。‎ ‎⑤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 ‎12.港珠澳大桥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技术标准高、环保要求高,建设者克服了种种超乎想象的困难与挑战。其建成通车将给香港、珠海、澳门的旅游、贸易等各行业带来新机遇。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表明:‎ ‎①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 ‎②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变革规律的基本前提 ‎③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人类利用规律的客观依据 ‎④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设,表明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必须按规律办事,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人类利用规律的客观依据。②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变革。④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而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故答案为A。‎ ‎13.《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收录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时髦词汇,如“八卦”、“宅男”、“宅女”、“闪婚”等,尤其是“搞掂”、“无厘头”等粤语词汇也被收录。这些词汇:‎ ‎①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和生理基础 ‎③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加工的结果 ‎④说明了意识是对物质的真实反映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这些词汇属于意识范畴,意识的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①③正确符合题意。意识产生的物质和生理基础是人脑,②观点错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④说法绝对化,排除。‎ ‎14.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来作出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向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 预言最终都能实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A: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A项正确。‎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B错误。‎ C:材料未体现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故不选C。‎ D:并不是所有预言都能最终实现,故D项错误。‎ ‎​故选A。‎ ‎15.“互联网+小龙虾”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微信下单、第三方物流跑腿送虾、某电商平台上线加热即食的小龙虾产品……新的销售模式吸引了不少年轻吃货的关注。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敢于改造联系的客观性,勇于创新 ‎ ‎②要创造事物的本质联系,与时俱进 ‎③学会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促进系统优化 ‎ ‎④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题肢①说法错误,排除;本质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无法创造,题肢②说法错误,排除;“互联网+小龙虾”是人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的新联系,是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促进系统优化的表现,③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16. 下面的漫画《请你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 突破规律的制约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 防止经验主义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C. 改造世界需要注意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D. 办事取得成功要改变事物固有的规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规律、遵循规律,A突破规律的制约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或创造规律,D说法错误;材料中的人凭借经验并投身实践了,B说法错误;漫画中的主人公强行抓住公鸡啄树上的虫子,忽视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是错误的做法,C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具有多样性。‎ ‎17.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人依据经验提出,这句诗描述的现象不可能出现。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实地考察之后,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这说明(  )‎ ‎①白居易发现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规律 ‎ ‎②规律是客观的,尽管人们不相信,但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仍然在起作用 ‎ ‎③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真理 ‎ ‎④联系是客观的,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规律是客观的,尽管人们不相信,但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仍然在起作用,②项符合题意;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实地考察之后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这说明联系是客观的,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④项符合题意;白居易发现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而不是规律,①项说法错误;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践,以造福人类,而不是获得真理,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时俱进的统一)‎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尊重和利用规律。  ‎ 方 法 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18.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感觉剥夺实验,就是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意识混乱现象。这一实验证明了()‎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是主观自生的产物 ‎④意识能动调节人的生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意识混乱现象”这证明了意识混乱是人脑产生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①正确;没有外界刺激,意识就会混乱,这证明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正确;意识不是主观自生的,③错误;意识能调节人的生理在材料中没有反映,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19.有人说茶品之有味,有人说茶索然无味;有人说茶品乃甜,有人说茶品乃涩。有人说茶之味,乃凭茶叶之好坏;也有人说味乃由心生,心若觉苦,茶必苦,心若觉甜,茶必饮之有味。品茶者,乃历生活者也!这是因为 ‎①实践可以促进谬误与真理相互转化 ‎ ‎②不同的生活实践是不同意识产生的根源 ‎③人们的认识因知识结构、所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④认识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具有反复性 A. ③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认识的因素的知识。材料没有体现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故选项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④不符合题意,因为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反复性,故排除。选项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20.科学家已找到了操控小鼠特定记忆的方法。他们用激光光束照射小鼠脑部,触发神经细胞,既能删除其现存记忆,也能植入原来没有的记忆。但是,这项技术要应用于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这表明(  )‎ ‎①生物的反应形式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 ‎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追求真理造福社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意识的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科学家找到了操控小鼠特定记忆的方法,表明生物的反应形式有其特定的物质基础,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涉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不符合题意。‎ ‎③:虽然找到了操控小鼠特定记忆的方法,但这项技术要应用于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困难,这表明追求真理造福社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没有体现操控小鼠特定记忆的方法的技术是否正确,④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D ‎21.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 A. 人类意识来源于可观对象,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B.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 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 D. 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材料中在“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推动了人们对医学的认识,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故C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意识的来源,故A不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但不能说依赖,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涉及系统优化的内容,且促成认识发展的不仅仅是要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故排除D。故选C。‎ ‎22. 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这段论述表明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要正确对待错误 ‎③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④真理具有客观性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以不同,但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③④说法正确;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一旦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则会变成谬误,①②与题意不符。该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是客观的。‎ ‎23.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①主客观条件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恩格斯认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说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①项正确;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认识虽然有局限性,但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是可以认识和发现真理,②项错误;真理与谬误作为一对矛盾,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但这并等于说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项错误;认识对象是无限变体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④项正确;正确选项为B。‎ ‎【点睛】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24.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参照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考生注意理解材料的主旨,利用好排除法即可。错觉属于意识,不具有物质性,故①错误;意识永远是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故②错误;视错觉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错误判断和感知,这说明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故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25.5G网络集4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音频、视频和图像等。5G传输速率比目前的家用宽带ADSL(4兆)快20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从哲学角度看,5G通信的出现(  )‎ A. 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B. 是人类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的产物 C. 表明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表明客观规律会因人们的需要而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物质的唯一特性、规律的客观性、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A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AD错误。‎ B:5G有自己的特点的功能,人们研发5G使其传输速率比目前的家用宽带ADSL(4兆)快20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这是是人类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的产物,B符合题意。‎ C:材料不能表明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选项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本题可排除AD;2.选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选项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选项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6.选项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选项);7.选项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选项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选项,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选项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 ‎2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行综合配套改革,推动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收入。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党和国家的全局,体现了(  )‎ ‎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 ‎ ‎②任何两个具体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③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 ‎④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①:材料强调的是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不是反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①错误。‎ ‎②:并不是任何两个具体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②错误。‎ ‎③④: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党和国家的全局,体现了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 ‎.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①②。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选项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4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凉山州坚持建房与修路并举,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先导工程,统筹推进贫困地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将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增强“造血”功能,推动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在脱贫攻坚中,凉山州聚焦移风易俗,深化“四好”村、“四好”文明家庭创建,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把民族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和“等靠要”思想。通过努力,凉山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实现了贫困山区翻天覆地的变化。‎ 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说明凉山地区精准扶贫攻坚战中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打好凉山地区精准扶贫攻坚战,从当地自然条件等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寻找合适的脱贫路子;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通过转变观念,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和“等靠要”思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智力支持,充分激发群众自力更生、脱贫奔康的内在动力。③坚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自觉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和实施正确方针政策,充分创造有利条件,造福当地人民。‎ ‎(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辩证唯物论等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说明凉山地区精准扶贫攻坚战中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属于启示类试题,要依据材料明确或猜测设问知识指向,把握知识指向可以通过材料中关键词,或者材料中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解答时首先明确唯物论主要包括: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表现为: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规律的客观性要求坚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点睛】解答启示类材料题一般贯彻三个步骤。第一,依据设问明确或猜测设问知识指向,把握知识指向可以通过设问中关键词,或者设问中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抽取主干有效信息,依据设问知识的确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的主干信息,明确主干信息的知识指向。第三,依据主干信息与设问界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28.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答案】(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基础”,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题目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首先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四个表现,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列出来,然后看上述四点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考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9.2017年6月26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指出,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抓改革方案协同,要加强对改革方案的整体规划;抓改革落实协同,涉及落实标准、责任分工的,能细化的要尽可能细化,能明确下来的要尽量明确下来;抓改革效果协同,发挥好部门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意见分歧、相互掣肘等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谈谈我国应怎样协同推进改革。‎ ‎【答案】(1)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加强对改革方案的整体规划。‎ ‎(3)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细化、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 ‎(4)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意见分歧、相互掣肘等问题。‎ ‎【解析】‎ 本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系统优化的方法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谈谈我国应怎样协同推进改革,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回顾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材料,可从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等角度分析,联系材料组织答案即可。‎ ‎30.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该思想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体现时代潮流、引领时代前进的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重大理论的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新思想新战略。‎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 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并随着实践的深入、时代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作用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的。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三个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直面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新思想新战略。‎ ‎②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 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并随着实践的深入、时代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研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31.目前,中国各地在掀起“精神”提炼热潮,某校高二(8)班的学生张某组织班上的学生以“城市精神的解读”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吧。‎ 有人指出:在城市化迅猛发展、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取决于城市精神的支撑。城市精神对外展示的是形象,是吸引人才、资金和旅游的重要名片;对内凝聚的是力量,是团结市民奋力拼搏的源泉所在。‎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为政府如何提炼城市精神提出几点建议。‎ ‎【答案】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提炼城市精神我们要立足于城市发展的实际,使城市精神具有自身的特色;‎ ‎②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城市精神的提炼要植根于本城市的特点,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 ‎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城市精神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精神”提炼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某校学生以“城市精神的解读”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为政府如何提炼城市精神提出几点建议。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意识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因试题指向“建议”因此解答本题侧重于“怎么做”,考生可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几个方面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提炼城市精神我们要立足于城市发展的实际,使城市精神具有自身的特色。‎ ‎②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角度: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城市精神的提炼要植根于本城市的特点,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角度:联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城市精神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 ‎【点睛】本题属于建议类主观题,类比与措施类主观题,考生在解答时侧重回答“怎么做”层面的知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明确具体做法。本题解题的一个误区是很有可能考生会只从“意识能动作用”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上提出建议,现行教材已经把“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删除,将“意识能动作用”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分解到其他的知识点中,考生学习要特别注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