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湘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五月教学检测 政 治 试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习近平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势必会为中国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思想武器、行动指南。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 ) 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②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正确地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③是“科学的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牢牢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近日,在2019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之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将于2020年探测火星,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生命信息,研究宇宙和天体环境科学以及探讨改造和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从哲学上看,中国将探测火星是基于( ) ①物质决定于意识 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19年世界很多国家爆发了非洲猪瘟疫情。2019年10月l8日,我国科学家首次解析出正在困扰各国的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精细三维结构,该成果将为开发相关疫苗奠定坚实基础,对推动非洲猪瘟防控产生重要影响。人类防控猪瘟疫情的过程表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B.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C.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4.2019年4月10日,人类终于看见黑洞真容!经过10多年准备,四大洲8个观测点组成虚拟望远镜网络——一个如同地球直径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在集齐所有观测数据并深度分析后,让黑洞终于拥有了一张“正面照”。这张在全球多地同步公布的“大片”,证实了神秘天体黑洞的存在,也使得爱因斯坦的百年猜想终得检验!也将帮助回答星系中的壮观喷流如何产生并影响星系演化等诸多前沿问题。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猜想变成现实 C.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 D.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BingDwenDwen)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而“墩墩”,则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该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对象 ③主观与客观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我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反腐,是以实践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从辩证唯物认识论的角度看( )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党对监察体制改革进行顶层设计不断推动了反腐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监察体制改革是顺应我国反腐败斗争新形势的需要 ③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是对我国法治反腐思想建设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④我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方式符合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波浪式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吴彤研究团队,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I.AMOST),历时两年半监测了一个小天区内3000多颗恒星,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这表明( ) ①拥有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就能创造新理论 ②长期的实践活动,为理论革新提供基础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④现代科技使人类的感觉器官得到延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9年11月20日,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正式上线,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全新打造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5G新媒体平台是新事物,是因为它( ) 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②新出现的,而且功能强大 ③符合客观规律,生命力强④必然会经历曲折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9年,人类进入5G元年。5G应用不仅仅只是网速快,它将开启物联网时代,渗透各行各业,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5G智能生活,手指轻轻一按,千里遥控,扫地机、空调、窗帘自动就在家开始井然有序的工作。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联系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创造根本不存在的联系 ③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一经形成便处在意识的控制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不断丰富拓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这说明( )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②关键部分在整体中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③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 ④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调研时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这一论断蕴含唯物辩证法的哲理是( ) 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要集中力量抓重点 ③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12月1日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要求: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这蕴含的哲理有( )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决定事物的性质④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2019年12月16日,2颗北斗导航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这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为实现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材料表明( )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联系 ②人们可以创造出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随意性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打上了人的烙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核潜艇是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为了我国的核潜艇事业,总设计师黄旭华多次与参试人员起开展了风险极高的极限深潜试验,通过一米一米地下潜,取得了丰富可靠的试验数据,最终黄旭华和他的团队于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贡献。上述材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认识工具的进步对认识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②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④追求真理是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中我们需要瞄准靶心,尽快破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瓶颈。这给我们的唯物辩证法启示是( )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 ②认识事物要着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既要坚定必胜信心又要迎接困难挑战 ④将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6. 第三届互联网大会共设置互联网经济、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国际合作5大板块的研讨活动,各版块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让本届互联网大会异彩纷呈。从系统优化角度看,这一效果的出现启示我们( ) ①要置系统这一整体于各要素之上 ②要打破系统和要素之间的界限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这一论断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是绝对的 ④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统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家高度重视把防控疫情当成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来抓,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严格细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抗击疫情,在抗疫中满足人民群众利益,切实对广大人民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负责。国家作出上述决定的依据是( ) 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的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 ④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对2019年的中国经济,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想论证中国经济不好,可以找到一堆事实;想论证中国经济好,也有一堆事实来证明;但实际上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观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角度。这说明( ) ①认识主体可以从不同侧面认识客观事物 ②对同一事物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制约着人们的认识 ④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指出“团结是党的生命,但是没有批评,党的生命就会停止。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也要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其中“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的成功是根源于唯物辩证法的( )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和发展自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在先后经历四次审议的基础上,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该法作为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针对“医闹”、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均作出了明确规定。该法的出台说明( )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④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能推动社会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2019年11月1日,四川省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全面启动,旨在改变四川乡镇“数量多、规模小、密度大、实力弱”的发展现状,更好解决资源要素分散、人口老龄化、乡村空心化等现实治理难题。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展的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能够改变社会生活的面貌 ③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推动生产力进步 ④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是社会基本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2020年1月25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强调,要全力以赴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较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及时收治所有确诊病人。这一要求( ) ①是将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体现 ②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正确价值判断 ③认识、遵循和创新了病毒传染的规律 ④体现了正确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面对疫情,广大医护人员“请战出征”“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广大党员、干部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广大志愿者传递温暖、守望相助……勇敢逆行的他们,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篇章,一首首赞美诗歌。这些最美“逆行者”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有( ) ①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中走向成功 ②在奉献社会中诠释责任和担当 ③在与人民共命运中证明人生价值 ④在价值观引领下升华自我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II卷 本卷包括25、26、27、28四道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19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100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并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新要求: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要勇于砥砺奋斗。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要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材料,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简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砥砺奋斗。(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把握中国发展的时和势的合理性——论“中国信心从哪里来”。我们坚信,尽管形势发生变化,中国发展的“时”依然总体有利。虽面临诸多挑战,但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牢牢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定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我们坚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中国发展的“势”不可阻挡。这是厚积薄发的发展之势,经过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深厚积累和不懈探索,我国经济有足底气应对风险挑战;这是合作共赢的开放之势,中国坚定不移向世界打开大门、与各国深化合作,顺应时代潮流,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科学把握中国发展的时和势”的合理性。(1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19年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热烈祝贺两国建交40周年。40年前,中美两国结束对抗,走到了一起,两国关系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如今,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美力量对比日益接近,中美关系发展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美关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近年来,中美关系又面临着一系列新变化,由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使作为中美关系“压舱石”的经贸关系遭遇波折,进而波及整个中美关系,让很多人对中美关系前景表示担忧。 从历史上看,中美关系的发展从来都是磕磕碰碰,但却不断向前进。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关系健康发展,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该如何推动未来中美关系向前发展?(1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全党全国坚定信心、同心同徳,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中央实施上述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12分) G2政治答案与解析 第Ⅰ卷 1.【答案】C 【解析】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是错误的;习近平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势必会为中国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思想武器、行动指南。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牢牢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①④适合题意;哲学不是“科学的科学”,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答案】B 【解析】①④: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物质决定于意识;思维有可能是错误的,不一定是正确反映。故①④项错误。②③: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中国将探测火星,研究宇宙和天体环境科学。故②③项正确。故本题选B。 3.【答案】A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人类防控猪瘟疫情的过程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实践中提出问题促使人们去研究、探索,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A符合题意。B: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B说法错误。C:材料强调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不体现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4.【答案】C 【解析】C:天体黑洞拥有的一张“正面照”,证明了黑洞的存在,也将帮助回答星系中的壮观喷流如何产生并影响星系演化等诸多前沿问题,这说明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C符合题意。A:选项A属于认识论的范围,不属于唯物论,不符合题目要求,不选。B:说法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B不选。D:选项D属于辩证法的范围,不符合题目要求,不选。故本题选C。 5.【答案】D 【解析】 ①④:吉祥物冰墩墩名字中的“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而“墩墩”,则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这一设计理念体现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①④符合题意。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说法错误。③:主观与客观不是相互依存,主观依赖客观,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反复性。①②:题干强调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具有能动性,党对监察体制改革进行顶层设计不断推动了反腐工作的制度化、法治化”、“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监察体制改革是顺应我国反腐败斗争新形势的需要”,①②符合题意。③:题干强调以实践为基础,而“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是对我国法治反腐思想建设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强调认识反作用于实践,③不符合题意。④:“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关系颠倒,应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④错误。故本题选A。 7.【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先进的技术装备有利于创造新理论,但不一定能够创造新理论,该选项说法太绝对。 ②④符合题意,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I.AMOST),历时两年半监测了一个小天区内3000多颗恒星,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这说明现代科技使人类的感觉器官得到延伸,说明长期的实践活动,为理论革新提供基础。③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故选C。 8.【答案】B 【解析】①③:5G新媒体平台是新事物,是因为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符合客观规律,生命力强,①③正确。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新出现的,而且功能强大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②排除。④:该选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④排除。故本题选B。 9.【答案】B 【解析】①③:5G应用开启物联网时代,渗透各行各业,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进一步佐证了联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联系,①③正确。②:一方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创造根本不存在的联系的说法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②排除。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可观的,一经形成便处在意识之外,该选项的说法夸大了意识的作用,④排除。故本题选B。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才能迸发更好的效应,这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①符合题意。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错误。③: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这说明要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③符合题意。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错误。故本题选A。 11.【答案】C 【解析】①: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体现了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①符合题意。③: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这从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体现了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符合题意。②:事物的性质是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②说法错误。④: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属于唯物论,④与设问的知识范围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12.【答案】A 【解析】①: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体现了上海这一主要矛盾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决定作用。①正确。②: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各个城市的发展,能提升长三角都市圈一体化水平,体现了量变的发展能带来一体化质的飞跃。②正确。③:本题干强调的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主次矛盾的关系,而非主次方面。③不符合题意。④:本题强调的是量变因此质变,而非质变,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3.【答案】C 【解析】①:联系具有条件性,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联系,①错误。②: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实现了全球组网,这是人为事物的联系,②正确。③: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具有客观性,③错误。④:北斗导航卫星是人的智慧的捷径,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建立的,因此④正确。故本题选C。 14.【答案】D 【解析】 ③④:为了我国的核潜艇事业,总设计师黄旭华多次与参试人员起开展了风险极高的极限深潜试验,取得了丰富可靠的试验数据,最终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贡献。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③④符合题意。①:材料不是强调认识工具的进步对认识的发展有深刻影响,①不合题意。②: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错误。故本题选D。 15.【答案】A 【解析】①:“瞄准靶心”“破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表现,故选①。②:“瞄准靶心”“破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是对主次矛盾原理的运用,未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排除②。③:材料既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成就),又明确瓶颈需要破解(问题),体现了全面看问题,又体现了发展观点,故选③。④:将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相结合属于辩证唯物论,不是唯物辩证法启示,排除④。故本题选A。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系统优化的方法。①:材料强调的是综合的思维方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没有强调要置系统这一整体于各要素之上,①不符合题意。②:系统与要素的地位、作用不同,②错误。③④:“各版块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让本届互联网大会异彩纷呈”,体现了要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7.【答案】B 【解析】①:材料中,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这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①正确。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而不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②错误。③:材料强调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没强调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是绝对的,③排除。④: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这体现了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统一性,④正确。故本题选B。 18.【答案】C 【解析】①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判断不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的;材料没有涉及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故①③不选。②④: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家高度重视把防控疫情当成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切实对广大人民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负责,故②④正确。故本题选C。 19.【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想论证中国经济不好,可以找到一堆事实;想论证中国经济好,也有一堆事实来证明;但实际上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观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角度,这说明认识主体可以从不同侧面认识客观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说法错误,真理具有客观性,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③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制约着人们的认识。故选:B。 20.【答案】B 【解析】②④:团结是党的生命,但是没有批评,党的生命就会停止。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也要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其中“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的成功是根源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和发展自己,②④符合题意。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不是这个公式成功的根源,①不合题意。③:规律的客观性不是“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成功的根源,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 21.【答案】C 【解析】②③:该法作为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针对“医闹”、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均做出了明确规定,该法的出台说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②③符合题意。①:法律的制定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不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①不符合题意。④: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推动社会进步,④错误。故本题选C。 22.【答案】D 【解析】②④:四川省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旨在改变四川乡镇“数量多、规模小、密度大、实力弱”的发展现状,更好解决资源要素分散、人口老龄化、乡村空心化等现实治理难题。这表明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是社会基本规律,变革社会的实践能够改变社会生活的面貌,②④符合题意。①:材料强调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不体现社会意识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展的,①与题意不符。③:材料强调通过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不体现适合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推动生产力进步,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23.【答案】B 【解析】 ①④:习近平强调,要全力以赴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这是将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体现,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体现了正确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①④正确。②:价值判断决定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价值选择,②错误。③:规律具有客观性,不可被创新,③错误。本题选B项。 24.【答案】C 【解析】②③:逆行者们“请战出征”“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敢于为人民奉献,他们是在奉献社会中诠释责任和担当,更体现出他们在与人民共命运中证明人生价值,②③正确。①:材料中没有涉及到逆行者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内容,①排除。④:“逆行者”们的奉献实现了社会价值而不是自我价值,④错误。本题选C项。 第II卷 25.(12分) 【答案】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复兴之路,困难重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奋斗准备;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我们要一代一代接续奋斗,重视量的积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经过我们广大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每点6分,满分1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活与哲学》中“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涉及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简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怎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斗,属于措施类试题。 ②要明确发展观的内容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途径、发展的状态以及发展的规律等,结合材料可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两种状态两个角度回答。 ③坚持理论与观点的对应剖析。材料中“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材料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复兴之路困难重重,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奋斗准备;材料中“ 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这说明要一代一代接续奋斗,重视量的积累;要经过我们广大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续奋斗,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6.(16分) 【答案】①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对中国形势的判断,即看到了中国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也看到了发展的“时”走势,且总体有利。 ②坚持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中国势的判断既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势不可阻挡,又看到了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 ③坚持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质变的统一。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底气源自厚积薄发。 ④坚持了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放在中国与世界的有机联系中判断中国的形式。 (每点4分,满分1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要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科学把握中国发展的时和势”的合理性。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需要具备以下知识,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属中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面临诸多挑战,但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体现了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中国势的判断,既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势不可阻挡,又看到了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是厚积薄发的发展之势,经过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深厚积累和不懈探索,我国经济有足底气应对风险挑战,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质变的统一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27.(12分) 【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我们既要加强合作,又要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要具体分析中美关系在各个阶段的新问题、新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时期的问题,从而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发展。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和次要方面辩证统一,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们要着力解决好经贸关系这块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既要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利益,管控分歧,又要使合作与发展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主流。 (每点4分,满分1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中美关系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美关系的发展过程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该如何推动未来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矛盾的观点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确定解题的知识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解答本题主要的知识要点有矛盾的含义、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等,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分析说明材料,形成答案要点。 (1)矛盾的含义角度:写出主干知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结合主干知识与材料分析:我们既要加强合作,又要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2)矛盾的特殊性角度:写出主干知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主干知识与材料分析:我们要具体分析中美关系在各个阶段的新问题、新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时期的问题,从而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发展。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和次要方面的关系角度:写出主干知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和次要方面辩证统一,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结合主干知识与材料分析:我们要着力解决好经贸关系这块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既要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利益,管控分歧,又要使合作与发展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主流。 28.(12分) 【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央基于我国面临国内国际发展的实际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以此理念指导推动经济更好发展。 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措施,以促进生产力更好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合理需求。 (每点4分,满分1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中央实施上述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央基于我国面临国内国际发展的实际,改革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措施,以促进生产力更好的发展,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合理需求,并以此理念指导推动经济更好发展。 可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方面,说明中央实施上述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