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3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习题课练1
课练25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知名学者于丹认为:每一个汉字都会讲故事,探讨汉字作为交流工具之外的美学价值,能为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搭建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这是因为( ) A.汉字带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文化交流的使者 B.汉字书写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 C.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 D.汉字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 答案:C 解析: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而不是“汉字”,A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但材料强调的是汉字的“沟通”“传播”功能,不选;于丹认为汉字能为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搭建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说明汉字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媒介,C当选;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说法错误。 2.国家语委主任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语言文字监管体制建设,规范重点领域语言文字使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使用的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国家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 ) A.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B.汉字显示了中华各民族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C.汉字的文化内涵丰富,为世界人民所通用 D.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 答案:D 解析:A与题意无关,题目考查的是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而不是文字。汉字不能显示中华各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B不选。C表述错误,汉字没有为世界人民所通用。国家之所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是因为汉字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D正确。 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中华文化拥有五千年历史,是中国的一张王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说明①②正确。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③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因此④不符合题意。 4.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下边汉字“马”的不同字体中,我们能感悟到( )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②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汉字的内涵会因时而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汉字“马”从古至今的演变,既体现了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也说明了中华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①③正确;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排除②;材料说的是汉字字体的变化,不是汉字内涵的变化,排除④。 5.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利用西厢减少东厢的西晒;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这些特点体现了( )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 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中国不同地区家庭院落的结构不同,说明在我国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各地文化具有差异性,①②正确且切题,故选A。③④与题意不符。 6.2017年,孔子学院迎来十三周岁的生日。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结对”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融入外国主流”。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 )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②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③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孔子学院之所以成功,原因在于正确对待和处理了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基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在文化传播中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①③正确。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等力量的增强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②错误。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并不能“随之带来”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而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④排除。 7.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具有的特点是( ) ①辉煌悠久的历史 ②实用性和整体性 ③鲜明独特的风格 ④唯我独尊的气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悠久的历史、丰富绚丽的内涵、鲜明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①③正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②错误。④中“唯我独尊”说法错误,排除。 8.一直有一些人担心,圣诞节的流行将为西方文化“入侵”中国推波助澜。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圣诞节在中国快速流行的这些年,很难说是它改造了年轻人,还是它被年轻人改造了。中国年轻人实际是在把圣诞节拿来“为我所用”,使得这个节日迅速“中国化”了,圣诞节成了年轻人放松身心、营造浪漫的机会和理由。这启示人们( ) ①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正在逐步消失,不必要杞人忧天 ②对于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我们需要树立文化自信 ④文化创作要关注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错误,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不会消失。②不符合题意。 9.3 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海南地理环境是黎族文化的一个影响因素,而非其性质的决定因素,③错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错误。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 10.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 ) ①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③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④坚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故选B。②与恳亲会的举办无关。④说法错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11.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 A.中华各民族使用的乐器都是不同的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答案:C 解析:审题时抓住“陆续传入内地”“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等,反映了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A项观点是不准确的;B、D两项与题干无关。 12.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①中华各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的地域决定不同的文化 ④不同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安徽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②符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自然环境影响文化,③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借鉴、融合,④不选。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 13.二十世纪电脑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中国进入一个新时代,今天我们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电脑,而电脑在中国的运行又离不开汉字,因此今天中国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进入电脑时代,汉字应用问题的解决功不可没。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推动了汉字文化的复兴。据此有人认为,汉字复兴就意味着中华文化的复兴。 请运用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3分) 答案:(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并借助信息技术加速传播。汉字复兴,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传承中华文明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作贡献。(7分) (2)汉字复兴并不意味着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复兴。要实现中华文化复兴,就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就应立足实践,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努力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6分)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属于认识类题目,首先应指出汉字复兴对于中华文化复兴的意义,然后指出两者不能等同,最后指出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需要坚持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引,需要进行文化创新等。 14.“摩挲掌上日相将,袖中常见烟云绕” 。有文字记载的中国赏石文化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时代。长期以来,奇石的美学特征让世人神往,它那来自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特有之美,集形、色、声、韵于一身,体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趣味,折射出灿烂的东方哲学理念。近代以来,我国在继承传统赏石文化优秀精髓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赏石文化中对真的追求,从而把观赏石的真、善、美全面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知识,分析中华文化的特征。(15分) 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中国赏石文化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当代赏石文化继承了传统赏石文化精髓。(5分)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赏石文化集形、色、声、韵于一身,体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趣味,折射出灿烂的东方哲学理念。(5分)③中华文化具有它特有的包容性。近代以来,我国赏石文化吸收了西方赏石文化中对真的追求。(5分)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然后审读材料找出各自对应的有效信息,具体分析说明即可。 15.材料 “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拿破仑的这句话揭示出上层建筑拥有比物质力量更深远的影响力。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主要包括培育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等大思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外,还必须增强民族自信,而民族自信的关键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有人说,坚持文化自信,必然会妄自尊大,影响到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请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角度批驳之。(24分) 答案: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以坚持文化自信,不一定会妄自尊大,一样会与其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平等相处。(5分)②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所以坚持文化自信不会影响到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吸收。(5分)③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坚持文化自信有利于在文化交流中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5分)④坚持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来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从而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担负起文化发展的重任。所以坚持文化自信不一定妄自尊大,题干观点太绝对。(5分)⑤如果盲目自信,必然会妄自尊大,忽视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借鉴,就会导致封闭主义、守旧主义、盲目排外,就违背了包容性,也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4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要结合材料,从包容性的含义以及包容性的意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角度对题中观点进行批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