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达标: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达标: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课时达标(一) 神奇的货币 ‎1.(2016·福建罗源月考)用烹饪技术交换摄影技术,用陪驾交换电脑维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下列关于“技能互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互换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技能互换”属于商品流通 ③从消费的目的看,“技能互换”属于生存资料消费 ④“技能互换”要符合等价交换原则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与价值。“技能互换”属于物物交换,而非商品流通;从消费目的看,“技能互换”可能属于生存资料消费,也可能属于发展或者享受资料消费,②③错误。互换中的“技能”是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技能互换”要符合等价交换原则,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2.(2015·广东卷,27)王某正在美国留学,拟购买一台手提电脑,用美元现金或国内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结算。如使用信用卡,国内银行按消费时的汇率自动将美元折算为人民币结算。现预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假设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王某的理性决策是 ( )‎ A.延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B.即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C.即期购买,用信用卡结算 D.延期购买,用美元现金结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汇率知识的理解。由于预期人民币会持续升值,意味着相同数量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将会减少,因此,王某如果延期购买,选择使用信用卡结算,付款金额将会减少,更加划算,因此,A正确。‎ 答案:A ‎3.(2016·陕西黄陵中学期中)2016年春节前,李先生看中了一辆标价为20万元的轿车,经过讨价还价,李先生最终以现场支付8万元,余款按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下该车。材料中,货币先后执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能( )‎ A.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商品流通 解析:轿车标价为20万元,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现场支付8万元,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余款按分期付款的方式,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故选C。‎ 答案:C ‎ ‎4.(2016·河北衡水中学四调)2015年6月中国银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银联卡全球交易总额达到11.8万亿元(约合1.9万亿美元),中国银联首次在交易总额上超过VISA,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卡清算组织。材料中的银联卡 ( )‎ ‎①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②能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 ③是经济结算的一种工具 ④‎ 能够作为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信用卡、支票知识的理解。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①不符合题意。能够作为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必须是货币,人民币还不是国际货币,故中国银联卡不具此功能。④不符合题意。银联卡作为信用卡的一种,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借款、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够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故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B ‎5.(2016·江苏扬州调研)如果一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12%,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 (   )‎ A.上涨12% B.下降12%‎ C.上涨12%以上 D.下降12%以下 解析: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该商品以美元标价也应上涨12%,又因美元贬值,所以,应大于12%。C项是正确的。‎ 答案:C ‎6.(2016·山东东营期中)如图所示为2005年和2015年部分国家货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根据表中数据,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与2005年相比,2015年 ( )‎ A.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 B.英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成本增加 C.英镑相对于美元升值 D.中国商品出口美国更具价格优势 解析:图表中2015与2005年相比,1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更少了,说明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A人民币贬值不对。人民币升值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D不对。图表中2015与2005年相比,1美元兑换的英镑更多了,说明英镑贬值,美元升值,C英镑升值不对。英镑贬值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B正确。‎ 答案:B ‎ ‎7.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列选项中,使我国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因素有 ( )‎ ‎①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 ②信用卡的广泛使用 ③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扩大④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币发行规律。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或流出国境,都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满足不了商品交换的需要,①③符合题意。信用卡的使用,会减少现金的使用、增加电子货币的使用,②不符合题意。同一时期、同一劳动下,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排除④。‎ 答案:B ‎8.(2016·吉林延边期中)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该指数过高增长往往不被市场欢迎,其原因是 ( )‎ ‎①发生物价不断上涨,造成经济不稳定 ②央行增加货币发行,造成货币供应紧张 ③币值下降,生活成本提高 ④币值上升,生活成本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CPI增幅过高说明通货膨胀率高,物价上涨,影响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④是通货紧缩情况下出现的现象。‎ 答案:B ‎ ‎9.(2016·湖北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期中)2015年某县的橙子大获丰收,但成熟时间较往年推迟,错过了在春节前上市的最佳时机,造成滞销。后来,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橙子滞销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惊险一跃”。经济学之所以把上述过程称为“惊险一跃”,是因为 ( )‎ A.商品价值的实现存在不确定性 ‎ B.货币流通手段的作用不易发挥 C.商品使用价值很容易被损耗 ‎ D.商品价值难以用货币表现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交换。材料中的“惊险一跃”指的是产品销售的困难,A项符合题意。只要有商品流通,货币的流通手段就能够得以发挥,B项错误。商品使用价值的损耗与“惊险一跃”(即销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商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值都是用价值的损耗与“惊险一跃”(即销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商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值都是用货币表现的,D项错误。‎ 答案:A ‎ 10.(2016·浙江嘉兴第一中学期中)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的知识。②是价格的含义,正确。1件商品的价格可以表示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而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这个角度看,商品的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④说法正确。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①说法错误。价格是商品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价值越大价格越高,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值,③说法错误。‎ 答案:D ‎11.2014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2.64%,改变了人民币近九年来单边升值的状况,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较强。在此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能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企业对进口大豆需求变动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题干未涉及大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故首先排除C、D两项。由于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国际购买力降低,同样多的人民币购买到的大豆将减少,所以会导致进口大豆需求减少,故答案为B项。A项表示进口大豆需求增多,故排除。‎ 答案:B ‎12.在2016年寒假期间,某校高三(6)班的小西同学以“生活中的经济”为主题进行了社会调查:‎ 记录一 在一家工厂的大门正上方写着“以质量求生存,向市场要效益”几个大字。我认为,这句话给我们的经济学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二 在公园里,一位老人谈论物价问题时说:“现在一定是出现通货膨胀了,因为物价在上涨。”我认为这位老人对通货膨胀的理解存在偏差,于是我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给他进行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三 在街头,我看到银行工作人员在给群众普及识别假币的有关知识。那么,国家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想其原因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替小西同学补全被省略的内容。‎ 解析:本题要求将记录一、记录二、记录三中的内容补全,这涉及了三个问题:记录一涉及的是质量与市场意识对企业的重要性;记录二涉及的是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应注意说明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通货膨胀;记录三涉及的是打击假币的必要性。‎ 答案:记录一:①企业应该树立质量意识。只有重视产品质量,向市场提供质量好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而市场又需要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乐意购买其产品,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②企业应该树立市场意识。只有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才能顺利销售自己的产品,否则只能造成产品积压,降低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记录二: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通货膨胀,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供求关系等。‎ 记录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 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制售假币是以非法手段剥夺和占有国民财富的行为,它干扰了货币流通的正常秩序,破坏了社会信用体系,侵蚀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肌体。同时,假币的泛滥会造成国家经济不稳定,甚至酿成经济和社会危机,所以国家应坚决有力地打击各类假币违法犯罪活动。‎ ‎13.地铁作为流动的博物馆,被称为城市“最有价值的隐藏”。‎ 材料:拥挤的车厢、高额的补贴……在当前地铁供需条件下,票价的合理性成为关注的焦点。某校学生围绕“北京地铁票价涨不涨、怎么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采访乘客的过程中,了解到如下一些看法。‎ ‎ 乘客甲:“两块钱票价真便宜,涨价就不那么挤了。不过我每次就坐两站,总不该和坐十几站的人花一样多的钱呀。”‎ ‎ 乘客乙:“我通常在高峰期挤地铁上班,真是人进去,相片出来啊。其实,非高峰期就没这么多人。”‎ ‎ 乘客丙:“地铁便捷、污染少,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 结合材料,你认为地铁票价应怎样调整?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的变动、财政、公平等问题。从甲的发言可以看出,地铁票价调整可以调节客流量,但也应考虑票价的公平问题;从乙的发言可以看出,调整地铁票价可以使人们错峰出行;从丙的发言可以看出,地铁票价调整应考虑社会效益,这样就需要财政的补贴以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 答案:提出单一方案(普涨/不涨/降价)或者提出更加综合的方案(多坐多付费、上调高峰期票价、实施月票季票等多种票制、增加地铁线路供给等)。理由包括: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性质,会产生社会效益,需要财政适度支持;价格变动与需求弹性;公平原则等。‎ ‎14.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①发达国家因为参加世贸组织谈判削减了农业补贴;②日本、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率提高;③以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④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业劳动力加速流失。在这种情况下,粮食供给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材料中,刺激国际粮价上涨且影响机制相同的因素有哪些?(请选出序号)试在下图中平行移动供给曲线S或需求曲线D以表示这种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取消粮食补贴,粮食生产者为了保持利润,必然提高粮食价格,故①属于原因。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价格应该降低,排除②。生物质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粮食生产成本降低,价格应该下降,排除③。劳动力流失,粮食生产规模缩小,导致价格上涨,故④是其原因。作图必须考虑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粮食价格上涨,粮食需求会减少,所以取向应该立足需求曲线平行移动供给曲线。判定供给曲线如何移动,可以立足供给量不变、价格上涨这一现象,可见供给曲线应该立足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答案:①和④;作图见下图。‎ 课时达标(二) 多变的价格 ‎1.(2016·黑龙江高中名校月考)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纯天然、无污染、健康的有机绿色食品深受大众青睐,然而不少市民却充满了矛盾,由于其价格高,只能望而却步。材料中 ( )‎ ‎①“高价格”的根本原因是企业使用了创新的技术 ②“深受青睐”说明市民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 ③“充满了矛盾”表明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的对立 ④“望而却步”说明居民的消费最主要受收入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影响商品价格因素的知识的理解。有机绿色食品“高价格”的根本原因是价值(成本),①表述错误。材料中“由于其价格高,只能望而却步”,说明消费者对有机绿色商品“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是价格因素,④不符合题意。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说明市民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变化,②符合题意。有机绿色商品物美不价廉,体现了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的对立,③符合题意。‎ 答案:B ‎2.(2016·河南正阳高中素质检测)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有强迫游客购物等行为。该法实施后,团队游几乎所有线路价格均有上调。下列选项中,对价格上调理由解释合理的有 ( )‎ ‎①旅游市场火热,出游人数增加——价格影响居民消费 ②旅行社借国家放长假等机会报高价——没有政府干预必然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③旅行成本和旅行社经营成本应得到如实反映——价值决定价格 ④游客要求旅行社确保服务质量——消费需求影响生产经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新旅游法的规定让旅行社失去了原来不合理的部分收入,加上游客要求旅行社确保服务质量,这势必会增加旅行社的运营成本,故③④符合题意。①讲的是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与题意不符;②中“没有政府干预”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答案:D ‎3.(2016·河南开封二模)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20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从材料可看出,甲商品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比乙商品更大,故甲商品的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选①不选②。甲商品可能是高档耐用品,乙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居民收入增加,人们对甲商品的需求可能更大,选③;经济不景气,人们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会大幅减少,而生活必需品的减少幅度不会太大,④错误。‎ 答案:A ‎4.(2016·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为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某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使单位产品人工成本不升反降。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 )‎ ‎①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规模的大小 ②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企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④企业的技术改进会带来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为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压力,某企业引进先进设备”,体现价格的变动可以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而“生产规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②不选①。由于劳动力价格上涨而引进先进设备,反而降低了人工成本,说明劳动力价格上涨对企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④的说法与材料相反。‎ 答案:B ‎5.在谈到农副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时,有专家认为,从长期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成本增加、农村地价升值等因素,才是农副产品涨价的内在原因。这表明 (   )‎ ‎①农副产品的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其价值决定的 ②农副产品价格取决于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农副产品的市场供求与其价格是相互制约的 ④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使人们减少了对它的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价格由价值决定,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农资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增加了生产农副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而增加了它的价值量,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 ‎6.下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普通商品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当该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均为Q0时,其均衡价格为P0‎ ‎②当P0向P1变动时,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将减少 ‎③当P0向P2变动时,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将增加 ‎④当政府实施价格管制时,该商品的供应将短缺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需求曲线型试题。该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均为Q0时,即处在交汇点E时,其对应的价格是P0,①正确;当P0向P1变动时,该商品的价格降低,‎ 人们对它的需求量会增加,此时人们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②正确;当P0向P2变动时,该商品的价格上升,则人们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③错误;当政府实施价格管制时,不能确定该商品的供应是否短缺,④说法不科学。‎ 答案:A ‎7.假设2014年我国A商品的单位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6 100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6.1,如果2015年我国生产A商品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劳动者数量增加20%,人民币流通过度提高15%,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7%,其他条件不变,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该企业生产的A商品用美元标价,其价格为( )‎ A.884美元 B.1 070美元 C.1 284美元 D.930美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品价值量、汇率和货币发行计算的知识的理解。 劳动者数量的变化,不影响单位商品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其价值量6 100÷(1+10%),纸币流通速度提高15%,意味着通胀率是15%,则现在的表示为:6 100÷(1+10%)×(1+15%),人民币对美元升值7% ,故6 100÷(1+10%)×(1+15%)÷6.1×(1+7%)=1 070,所以选择B。‎ 答案:B ‎8.一般来说,汽车售价在“五一”、“十一”、年末期间会出现普遍的降价促销现象,其他时间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回升。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汽车价格的升降毫无规律可言 B.价格低的商品最受顾客青睐 C.顾客在非促销期间都不应买车 D.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解析:本题材料的侧重点是汽车价格变化虽然受促销等因素的影响,但一般情况下汽车价格是稳定的,这反映的实质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也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D项符合题意;A项本身不正确;B项表述错误;C项也不符合实际,所以选D项。‎ 答案:D ‎9.(2016·黑龙江鹤岗一中期末)小王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开一超市,生意欠佳。一日上网看到一则信息,即来灵感,只对超市货架进行重新摆放,生意遂大有起色。你认为小王最有可能看到以下哪一则信息( )‎ A.国家及时提高粮食收购最低价,以防“谷贱伤农”‎ B.企业大幅降低汽车售价,一度出现“车贱富商”的情况 C.利比亚战乱再度导致国际油价上扬,给美国车市蒙上阴影,谓之“油贵伤车”‎ D.大范围的低温冰雪气候导致蔬菜涨价带动CPI,有人戏称“雪捧菜尊”‎ 解析:石油和车是互补商品,小王就是利用互补商品摆放在一起,可以带动商品销售的知识,生意大有起色。A、B、D涉及的是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的知识,与题意不符。‎ 答案:C ‎10.(2016·吉林二模)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下列各图中正确反映该政策对试验区内上述企业进口机器、设备影响的是 ( )‎ ‎(注:图中D1为该政策实施前需求量,D2为该政策实施后需求量,价格不含关税)‎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供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该理论反映在图形上表现为供求曲线的移动与沿着曲线运动两种情形。一般而言,用坐标轴表示的相关变量发生变化时(比如:价格),沿着曲线运动;不用坐标轴表示的相关变量发生变化时(比如:收入、嗜好等),曲线会移动。本题是由于关税的减免而导致机器、设备等货物的需求量增加,题下的注解中已经提示“价格不含关税”,属于不用坐标轴表示的相关变量的变化,排除①②;④表示的是需求量减少,不符合题意,也排除。‎ 答案:C ‎11.(2016·广东揭阳月考)去年甲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生产该商品的A企业,全年生产的产品数量为100万件。如果今年A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50%,货币贬值了20%,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企业生产的产品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A.1 000万元 B.1 500万元 C.1 875万元 D.1 800万元 解析:今年该商品的价值量为10÷(1-20%)=12.5元,产品数量为100×(1+50%)=150万件,故价值总量为150×12.5=1 875万元。‎ 答案:C ‎12.(2016·江苏赣榆调研)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解析:物价持续下降,生产经营者获利减少,会缩小生产规模,从而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B入选。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不一定下降,A排除。居民购买力上升并不一定造成居民消费需求增加,C排除。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并不一定带来经济过热,D排除。‎ 答案:B ‎13.2014年,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稳步推进资源能源价格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是价格改革的重要举措。2014年8月5日,上海发改委发布消息,9月1日起,上海市将实行居民阶梯气价制度,同时修改完善现行的居民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机制。调整方案如下:‎ 注:上海市气价调整前均为每立方米2.50元 结合材料,运用“价格”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前我国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经济学依据。‎ 答案:?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使资源性产品及时反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②价格影响需求。改革有利于引导居民节约资源,抑制对资源的浪费性使用,培养人们的节约意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③价格变动调节生产。改革有利于增加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的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同时促进高耗能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4.阶梯水价是我国水价改革的方向。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的俗称,其基本特点是水价分三个阶梯,居民用水越多,阶梯越高,水价也越高。为推进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简化水价分类,促进节约用水,M市将启动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该市决定召开听证会,对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方案进行听证。目前,两套居民阶梯水价方案已公布,等候听证代表、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与会人士定夺。市物价部门也表示,迄今为止两套价格方案都还是草案,并不是“非A即B”。结合听证会意见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将对草案做进一步修改、完善,按法定程序上报获批后再向社会公布。‎ 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阶梯水价如何通过价格杠杆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解析:通过价格杠杆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可以转译为“价格变动的影响”,即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同时价格杠杆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答案:①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需求。实行阶梯水价,有利于节约用水。 ②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会减少对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实行阶梯水价,会使生产者减少对水的使用量。 ③阶梯水价是国家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课时达标(三) 多彩的消费 ‎1.2015年春节长假,出境游首超国内跨省游,2月18日至2月24日,出境游人数达到518.2万人次。中国出境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均位居全球第一。我国旅游消费位居世界第一的根本原因是 ( )‎ A.假期时间延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 B.我国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增加 C.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更加重视享受性消费 D.旅游消费带动力强,能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解析: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讲就要促进经济发展。故选B。‎ 答案:B ‎2.(2016·北京东城区调研)关于收入(Y)和消费(C),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C0B线)。不考虑其他因素,由该图可推断出 ( )‎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②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大 ③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 ④提高A点左边人群的收入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由图可知,C0B线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在不断增加,①正确;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但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所以不能推断消费占收入的比重大,②错误;一般而言,收入增加会带来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增加反而说明消费水平降低,③错误;A点左边人群的收入总体而言较低,提高他们的收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进而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正确。故答案选B。‎ 答案:B ‎ ‎3(2016·广东中山统考)近年来,西藏青稞酒、山西老陈醋、新疆沙棘汁等各地名优土特产纷纷出现在北京的“商品大集”上,广受市民青睐。一系列“商品大集”的举办有利于 (  )‎ ‎①提升北京居民的消费结构 ②加快生产要素向北京聚集 ‎③满足北京居民的消费需求 ④推动了商品的跨地区流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以“商品大集”的举办为背景,考查关于消费的相关知识。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题目材料反映了市场的繁荣,商品供应充足,不能看出消费结构的提升,排除①;“商品大集”是为了满足市场消费需求,而非生产要素,故③正确,②与题意无关;各地名优土特产都出现在北京的“商品大集”上,推动了商品的跨地区流通,故④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项。‎ 答案:D ‎4.(2016·江苏运河中学质检)“点菜师”,作为针对顾客的年龄、性别、体质提供个性化科学配餐服务的专业人士,既帮助人们少花了钱,又使膳食更加健康合理。“点菜师”行业的兴起说明 ( )‎ ‎①关注健康逐步成为消费主流思想 ②国家正在积极引导人们绿色消费 ③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是消费者的必然选择 ④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能推动新产品的出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此题没有涉及国家,排除②。“点菜师”的出现,并非是求异心理,而是一种求实心理的体现,故④错误。“点菜师”行业的兴起体现了健康消费与适度消费,故答案为A。‎ 答案:A ‎5.(2016·山西大同一中月考)马云在用他的行动创造一个时代,阿里人在演绎网络经济创造力的神奇。2014年“11·11”购物狂欢节,天猫和淘宝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到350亿元。这意味着 ( )‎ ‎①增加商业银行的转账结算业务 ②我国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③网络购物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天猫和淘宝的支付宝是用转账结算的,①符合题意,应选;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地位。②错误,不符合题意,不选;材料没有体现网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③不选;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网购消费数额巨大,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④应选;故答案选A。‎ 答案:A ‎ ‎6.(2016·浙江杭州二中期中)“选商品,点鼠标,然后坐等快递送货上门付款”的网络消费方式逐步走入日常生活。从交易方式来看,这种消费方式一般属于 ( )‎ A.发展资料消费 B.租赁消费 C.钱货两清消费 D.享受资料消费 解析:网络消费仍然是先付款,收货后再确定,这一消费方式属于钱货两清消费 ,C正确;租赁消费,是所有权不变,使用权发生转移的消费,B与题意不符;按照消费目的,消费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A、D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C。‎ 答案:C 7. ‎(2016·江苏金陵中学期中)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同时,片中出现的各地土特产也被网友们迅速搜索购买。这里相关土特产的热销主要属于引发的消费。 ( )‎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解析:《舌尖上的中国》片中出现的各地土特产被网友们迅速搜索购买,这是人们受到央视节目播放的影响,这是跟风、随大流的心理,故选A;B、C、D说法与题意无关。‎ 答案:A ‎ ‎8.“APEC蓝”用以形容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APEC蓝”的出现证明对于雾霾并非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但要“APEC蓝”常态化更需 ( )‎ A.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以社会效益为目的 B.加强宏观调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C.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倡导绿色消费 D.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解析: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A错误;有效控制雾霾,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但不是主导作用,B错误;有效控制雾霾,个人需要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C正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D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C。‎ 答案:C ‎9.(2016·河北邯郸一中模拟)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日益完善。下图中体现消费水平明显提高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消费结构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日益完善”可以看出人们用于生存资料消费变化不大,发展资料的消费比重明显上升。材料中的粮食消费属于生存资料的消费,文化消费属于发展资料的消费,故符合上述变化的是C,A、B、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10.下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 ‎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 ‎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 ‎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考查考生解读图示的能力。读图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对A商品的需求量会相应增加,故①正确,②错误。从图示的纵坐标看,OM1、M1M2、M2M3的距离大体相等,即收入呈现等量增加趋势;相对应的横坐标中,OX1、X1X2、X2X3的距离逐渐缩小,即需求增幅逐渐减小。这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A商品的需求逐渐趋于饱和,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故③错误,④正确。‎ 答案:B ‎11.(2016·安徽黄山屯溪期中).对同一商品或服务,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即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是不同的。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支付量,就是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影响人们参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因此精明的商家会据此确定销售策略。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做法的是 ( )‎ ‎①某品牌专卖店推出“买一件9折,买两件8折”促销活动 ②某高档小区旁菜市场上,菜贩将蔬菜择洗干净后提高售价 ③国家发改委宣布2011年9月1日起降低82种药品最高零售价 ④消费者选择在商品换季清仓时出手购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题干中出现了教材中没有的概念——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给出的已知信息及所学知识理解并运用新知识。从定义可知,消费者剩余取决于两个量,即支付意愿与交易价格,商家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确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其一,降低交易价格,为普通消费者增加“剩余”;其二,提供差异化产品,为特定消费者创造“剩余”。选肢中①是着眼于交易价格,即通过打折提高消费者剩余,以扩大销售、增加利润。②是着眼于支付意愿,即锁定支付意愿较高的特定消费群体(高档小区居民对优质蔬菜支付意愿较高),通过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将蔬菜择洗干净)并提高售价,以获得较高利润,符合题意。③是国家运用价格杠杆进行宏观调控。④是消费者选择在最佳时期出手购物,这两项的主体都不是商家,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2. (2016·安徽合肥八中月考)语文课堂上老师出示材料:“齐桓公问计于管仲:时下生产凋敝,民不聊生,何以解决?管仲对曰: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瞻其所愿,则能用之耳……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学生小王心想:管仲此言包含的经济思想,不正体现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中吗?他指的是 ( )‎ ‎①拓宽和开发消费领域,促进居民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 ‎ ‎②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③各级政府要坚持求真务实,厉行勤俭节约,把有限资源和财力用在发展经济上④促进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管仲此言包含的经济思想就是要刺激消费需求,①能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刺激消费需求,④是国家政策引导刺激消费需求。‎ 答案:C ‎13.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5元/L,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6元/L,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被密切关注,需求量不断上升。‎ ‎(1)结合材料分析一下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 ‎(2)你认为汽车企业如何应对高油价,使企业走出困境。‎ 解析:该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第一问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根据材料从价格影响生活需求来分析。第二问是对生产的影响。结合教材从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等角度回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关键词,对应课本知识。熟记课本知识很关键。‎ 答案:(1)①价格影响生活需求,价格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减少;价格低,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增加。由于油价的升高,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从而减少。②‎ 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汽油价格升高,需求减少,从而导致汽车需求减少;汽油与柴油是替代品,汽油价格高,需求减少,从而导致对柴油的需求增多。‎ ‎(2)①调节生产,由于汽车需求量减少,生产厂家应该适当地缩小生产规模。②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竞争优势。③依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比如开发柴油汽车。④诚信经营,通过优质的服务和高质量的产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创名牌产品。⑤进行强强联合或者企业兼并,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形成规模效应。⑥采取正确的经营战略,依据市场需求生产,善于创造消费需求。‎ ‎14.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统计列表 材料二:据统计,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 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 ‎“酷抠”是当下一种时尚的抠门,这是一种褒义下的“抠”,因为酷抠族崇尚的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酷抠族精打细算,不是吝啬,而是一种节约的方式。喜欢高质量、幽雅的生活,具有很好的审美眼光和高雅的生活品位。‎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你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其经济生活的理论依据。‎ ‎(2)根据材料二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大幅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建议: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一般而言,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越大。因此应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②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③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城乡居民消费信心。④消费观影响消费行为。要引导城乡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倡导科学理性消费。⑤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量。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提高城乡居民实际购买力。‎ ‎(2)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我国当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且发展不平衡,应该坚持勤俭节约,不应浪费。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适度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过分节俭或浪费资源都会阻碍生产的发展。“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这一观点是片面的。③‎ 因此,该观点是片面、不科学的。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理性的消费者。坚持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行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