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祁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祁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祁县二中高二10月月考政治卷 一、单选题(60分)‎ ‎1.“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建设 ‎①有利于形成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传播矩阵 ‎②能够让媒介之间边界由模糊变得更清晰 ‎③真正地实现了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性变革 ‎④能推动新型和谐互补互信媒体关系的建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选项错误,“融媒体”使各种媒介之间相互融合,媒介之间的边界更加模糊。③选项错误,“融媒体”属于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这表明融媒体建设有利于形成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传播矩阵,推动了新型、和谐、互补、互信媒体关系的建立,①④正确,选C。‎ ‎【点睛】正确区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手段:‎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大众传媒 地位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意义 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侧重点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联系 文化传播以大众传媒为载体,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传播途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无论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还是文化传播的手段,都直接影响文化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2.新型阅读产品“主题阅读”电子书柜一经亮相,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产品按不同主题分类,形成一个个电子书柜,并将这些电子书柜产品嵌入微信公众号或APP产品中供读者随时随地进行有营养、省时间、成体系的阅读。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主题阅读做到了:‎ ‎①博采众长,推出融合多种特质的新文化 ‎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提高人们文化修养 ‎④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主题阅读”电子书柜只是进行了传播方式的创新,并不是新文化。②符合题意,“供读者随时随地进行有营养、省时间、成体系的阅读”,从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不合题意,“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提高人们文化修养”强调的是文化事业,而“主题阅读”电子书柜属于发展文化产业范畴。④符合题意,“该产品按不同主题分类,形成一个个电子书柜,并将这些电子书柜产品嵌入微信公众号或APP产品中供读者随时随地进行有营养、省时间、成体系的阅读”说明主题阅读做到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故答案为C。‎ ‎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应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坚持 A. 兼收并蓄,全盘吸收的原则 B.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 用世界文化改造中国文化的原则 D. 用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的原则 ‎【答案】B ‎【解析】‎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应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的繁荣进步,B适合题,排除C、D;全盘吸收说法错误,排除A。‎ ‎【点睛】提倡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多元化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的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4. 如果请你向中学生写一份“行动起来,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的倡议书,需要运动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塑造人生 ②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 ‎ ‎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④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写倡议书,可从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等角度思考,故①③④符合题意;保护文化遗产与社会制度的更替无关,故排除②;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 ‎5. 从甲骨文算起,我国的书法艺术已走过了将近4 000年的历史。经过历朝历代书法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说明 (  )‎ A.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B. 传统文化是世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C.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固定不变的 D. 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题干说到我国的书法艺术已走过了将近4 000年的历史,经过历朝历代书法家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文化传承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故A观点符合题意,B观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民族性,C观点错误,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会因时而变的,D观点错误,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故不一定是积极作用,故答案应选A。‎ 考点:文化继承 点评:该题考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考生注意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民族性、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并且要注意传统文化的双重性,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起阻碍作用,该考点是高考常考考点,一定要重点突破。‎ ‎6.近年来,众多“最美人物”的事迹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诸多渠道迅速在全国传开。他们的感人事迹点燃了飞速传递于亿万网民之手的“火炬”。这说明大众传媒 ‎①必将取代旧的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具有影响面广、时效快、传递迅速等传播特点 ‎④已成为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文化传媒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途径。①: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的出现,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传媒,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错误。‎ ‎②③:“最美人物”事迹的传播说明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具有影响面广、时效快、传递迅速等传播特点,②③符合题意。‎ ‎④: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文化传媒,④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考生对文化传播需要注意走出两点误区:‎ ‎(1)大众传媒是今天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旧的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亡。‎ ‎(2)文化传播的途径与科技的关系:任何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都有借助一定的 ‎ 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的手段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并且文化传播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7.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丰富,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明末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明末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非常活跃的一段时期,大批新思潮、进步思想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涌出,资本主义思想也随之产生。上述情况说明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思想运动催生社会变革和促进文化发展 ‎③生产方式变革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④文化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材料提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思想等思想,表明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②不合题意,材料提到的是生产力推动文化的发展,不是思想运动的推动作用。③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生产力进步,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资本主义思想,表明生产方式变革决定文化发展方向。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文化创新的目的。故选B。‎ ‎8.2018年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旗帜,纵贯该校90年历史依然熠熠生辉。这个学术旗帜昭示的文化发展道路是:‎ ‎①恢复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 ‎②引进并吸收一切西方文化 ‎③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 ‎④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时代性改造 A. ①② B. ④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旗帜,纵贯该校90年历史依然熠熠生辉。这个学术旗帜昭示的文化发展道路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④适合题意;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的承袭传统,①错误;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9.短短一二十年间,网络的普及让汉字陷入窘境。国人大多是提笔忘字,传统书法日渐式微。我国的书法教学,不仅游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外,在功利化的竞争环境下,社会上的教育机构也是门庭冷落。这告诉我们 ‎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以继承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导致书法艺术消失 ‎③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④传统文化应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共同发展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传承的相关知识。网络的普及让汉字陷入窘境。国人大多是提笔忘字,传统书法日渐式微。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加以继承,传统文化应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共同发展,①④正确;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说法错误,排除;③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 ‎10.古人削桐为琴,纳天地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乘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古琴音乐( )‎ ‎①通过人们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 ‎②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 ‎ ‎③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 ‎④《流水》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体现了人们自觉、主动接受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符合题意;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因为具有民族性而具有世界性,题肢②说法错误,排除;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受历史条件的限制,题肢③说法错误,排除;古琴名曲《流水》被录入特制唱片,搭乘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这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11.2017年12月,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400余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展示了最新科技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蕴含着无穷的商机。这说明(  )‎ ‎①一定的文化可以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②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④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展示了最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蕴含着无穷的商机表明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故①③符合题意;选项②与题干主旨不符,故②不符合题意;文化分优秀文化和落后文化,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故④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 ‎【点睛】全面理解文化的作用:‎ ‎(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与一定的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文化会促进其发展,反之,会阻碍其发展。‎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 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影响的三个内容(作用)‎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2.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七十二贤”,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表明 ‎①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源泉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 ‎④教育在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解题时要注意与课本知识的结合。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故②错误;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并不是重要手段,故③错误;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故①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教育的作用 ‎【名师点睛】教育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总结: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也重要;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13. 山西省统计局今天发布了10月份全省经济运行数据,当月,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425.5亿元,增长15.5%。这说明( )‎ A. 经济优势可以转化为资源优势 B. 精神财富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 C. 文化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 D. 优秀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经济运行数据中,旅游总收入增长,说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A选项错误,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B选项和C选项对比,C更加贴切,D选项说法不合题意,没有体现“优秀”文化的内容。‎ 考点:文化与政治经济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考查学生对“文化”含义的理解,旅游收入在全省经济数据中的地位,突出文化资源的优势,突出文化的作用,使学生明确文化对于发展经济政治的重要性。本题难度适中。‎ ‎14.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句话表明()‎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要 ‎④文艺创作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虽然有市场经济的浪潮,但是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体现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②不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文化的发展,不是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映。③表述错误,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④符合题意,材料提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说明文艺创作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故选D。‎ ‎15.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网络、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广泛渗透到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加速了文化生产方式变革,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不竭动力。材料表明( )‎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政治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信息网络、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广泛渗透到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不竭动力,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材料没有涉及政治,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16.改革开放以来,些地区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性传统伦理文化资源,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伦理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发展。从中可以认识到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③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④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一些地区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性传统伦理文化资源,并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伦理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发展,可以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体现了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①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③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1)继承性(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7.《诗经·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重男轻女”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直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这说明( )‎ ‎①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③文化可以脱离经济、政治而独立存在 ④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政治与文化关系。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总是与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同步;“重男轻女”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说明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答案为D ‎【点睛】‎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在当今时代的显著特点,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调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 ‎18.下表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部分讲话,字里行间或许可以一窥我国文化战略的思路脉络。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完成下表:( )‎ 文化强国战略讲话摘录 ‎《文化生活》道理 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 ‎①‎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②‎ 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③‎ 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b—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d—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 e—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A. ①—a、d ②—b、e ③—c B. ①—b、d ②—a、e ③—c C. ①—c ②—b、e ③—a、d D. ①—a、d ②—c ③—b、e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对政治具有反作用;因此与①相对应的是b、d,A与题意不符。‎ B: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对政治具有反作用;因此与①相对应的是b、d;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与②相对应的是a、e;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说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与③对应的是c,B符合题意。‎ C: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对政治具有反作用;因此与①相对应的是b、d,C与题意不符。‎ D: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对政治具有反作用;因此与①相对应的是b、d,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19. 结婚照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以下对文化生活变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B. 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化 C. 文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的发展 D. 文化总是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而同步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结婚照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说明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化,故B正确。A、 C材料没有体现。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D总是同步发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关知识。‎ ‎20.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向躯壳。下列能准确表达这句话含义的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②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③价值观对人们行为具有重要驱动和促进作用 ‎④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优秀文艺作品的创造源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但不一定都是直接创造者,故排除。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会对人们的行为起促进作用,故排除。题肢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1. 最近,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这主要是针对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部分上星频道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格调低俗、形态雷同等倾向而制定的一整套管理措施。这一意见的出台 ‎①体现了国家对文化市场及文化产品的管理和引导 ‎②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 ‎③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证 ‎④是国家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表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略 ‎22.巴塞罗那案例馆是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唯一一个有两项参展案例的外国城市,这两个案例分别是中心老城区改造和创新城区建设。这里有现代的高楼大厦,也有充满历史的石板小巷,现代与历史的融合给参观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巴塞罗那模式”说明 (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 ‎ ‎③文化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 ‎④全面肯定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巴塞罗那模式”说明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文化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故选项②③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继承是文化发展承的必要前提,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排除;选项④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二者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意义: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23.部分年轻人对于过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不感冒,反而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认为这样才够“时代”,才显“新潮”。对于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 时代变化了,祖先留下的东西也应该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B. 拒绝过洋节,过洋节的人不爱国 C.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应该尊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 D. 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外文化已经融为一体 ‎【答案】C ‎【解析】‎ ‎“过洋节”而不过自己民族节日的现象是不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所以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应该尊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C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对不珍惜本民族文化传统现象的认识,不涉及传统文化发展的问题,A项不合题意;洋节包含积极的文化因素,所以一味“拒绝过洋节”的做法犯了“封闭主义”的错误,B项观点错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中都应保持特色,而不是融为一体,D观点错误。答案选C。‎ ‎【点睛】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4.2017年3月,京剧《浮士德》在罗马上演。京剧版《浮士德》以京剧的艺术表现手法把西洋歌剧展现得淋漓尽致,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 ‎②文化交流互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统一 ‎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极强包容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京剧版《浮士德》以京剧的艺术表现手法把西洋歌剧展现得淋漓尽致,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表明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中华文化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具有极强包容性,①④项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项说法错误;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得到发展而不是渐趋统一,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 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5. 近年来,重庆市某县把传统竹帘制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有效的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小小的民间传统工艺在促进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县的做法 ‎①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 ‎②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有机交融 ‎③实现了传统工艺的现实传承 ‎ ‎④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只有优秀文化才会对经济起促进作用,①表述不严密,不选;民间传统工艺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正确;该县发挥了传统民间工艺的作用,实现了对传统工艺的现实传承,③正确;传统竹帘制作材料中并没有表明这是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 考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26.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地震致12座世界文化遗产建筑损毁。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协助尼泊尔进行古建筑的修复,这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并保护的 ‎②是世界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③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重要标志,同时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故入选。①②选项观点错误,文化遗产并不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并保护的,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助尼泊尔进行古建筑的修复,文化遗产并不是世界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故排除。‎ 考点:文化遗产 ‎27. “光棍节”是产生于校园,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的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光棍节”本来跟电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经过淘宝的包装塑造之后就成了一个购物狂欢节。2014年11月11日“光棍节”这天,淘宝等商家赚得盆满钵满。这说明( )‎ A. 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 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C. 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 D.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答案】B ‎【解析】‎ ‎“光棍节”本来跟电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经过淘宝的包装塑造之后就成了一个购物狂欢节。“光棍节”这天,淘宝等商家赚得盆满钵满。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适合题意;A、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名师点睛】厘清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认识的几个误区。‎ ‎(1)文化与经济、政治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而不是相互决定。但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总起促进作用。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的文化才会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有时候文化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有时候文化则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4)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和文化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地位的作用,不能混同。‎ ‎28.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有200余个包含中文渊源的词汇,许多汉语词汇已经在英语词汇系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关机构预测:“由于受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材料说明 ‎①世界各国文化都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经济发展也能增强文化影响力 ‎④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认为世界各国文化都具有包容性的说法错误,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符合题意,“《牛津英汉词典》中有200余个包含中文渊源的词汇”,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符合题意,“由于受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说明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④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 故选:C。‎ ‎29.第四节课“文以载道”带领大家学习古典文化之美。文学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回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翻开一本书、读上一首诗,就像乘着文学的小船,漫游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学作品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③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题意。文学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回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①符合题意;翻开一本书、读上一首诗,就像乘着文学的小船,漫游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体现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故④正确;教育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②错误;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排除③。故选B。‎ ‎30.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全体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中央如此重视发展文化事业是因为(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党中央如此重视发展文化事业是因为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①④的说法是错误的。‎ 二、材料分析题 ‎31.‎ 中共十九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中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明确了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内容包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8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定是引领这个新时代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意义。‎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先进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②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在新时代中国将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张以人民为中心,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范围是“文化与生活”,即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把设问“说明中国共产党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意义”,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有何意义(作用),即先进的文化有何作用。第一单元中有关文化的作用包括: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文化对人的作用等。运用课本上的语言把这些知识点和材料结合组织答案即可。‎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建国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什么文化形式?简述这种形式的作用。‎ ‎(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 ‎【答案】(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中国的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①对待传统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对追求社会公平的观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②对待传统思想,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对传统公平思想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③对待传统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解析】‎ 本题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平均”思想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的形式、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材料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思想的作用考生可从它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 ‎(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考生可从对待传统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对追求社会公平的观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对待传统思想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对传统公平思想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对待传统思想,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角度进行说明。‎ ‎【点睛】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看待,批判继承。因为传统文化也有糟粕,所以承袭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必须被继承,全面继承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分先后。不能说先继承,后发展;也不能说先发展,后继承。‎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