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总复习夯基提能作业:26-第26课时 我们的中华文化夯基提能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总复习夯基提能作业:26-第26课时 我们的中华文化夯基提能作业

第26课时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 ‎1.(2018贵州遵义一模,15)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家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  )‎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答案 B 茶文化“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从时间跨度上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茶文化“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说明茶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是博大精深的表现。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 ‎2.作家王蒙说:“汉字给我们的信息量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表达着已经不能够说话的那些人的智慧和感情。”可见,汉字(  )‎ ‎①以其丰富的内涵传承了中华文明 ‎②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③以其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集中表达了民族情感与文化韵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汉字给我们的信息量实在是太丰富了,它既是一幅美术作品,也表达着声音,还表达着历史的典籍”说明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①正确;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正确;材料并不涉及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③与题意不符合;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④错误。‎ ‎3.简牍,指古代汉族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这表明(  )‎ ‎①文化传播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②新的传媒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 ‎③简牍是古代中华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简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古代汉族以竹简和木片书写文字,表明文化传播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①正确,③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而简牍又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故简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正确。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②错误。‎ ‎4.(2019安徽合肥测试,16)2018年5月28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悠久的文明传承,自此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更是跨越时空,化为每个人内心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  )‎ ‎①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④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独特写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记载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④错误,中华文学艺术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独特写照,而非“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资料。‎ ‎5.2018年10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张衡地动仪被历史课本删除”。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表示,张衡地动仪的内容并未删除,只是从七年级历史书中,统编到了小学教材五年级上册中。书中专门设置了《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一课,介绍张衡、祖冲之等古代科技巨人及科技成就。关于我国科学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③其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作用 ‎④其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①②正确。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作用,③错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最重要因素,④错误。‎ ‎6.(2019山东济南月考,16)源自山东的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区域,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是孔孟之乡,传统厚重。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源自山东的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符合题意。同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区域,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奔放;鲁西地区是孔孟之乡,传统厚重。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明显的区域性,④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①是错误的。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③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 ‎7.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工作人员利用DNA技术揭示了大量的文明细节:今日常见的小麦、黄牛、绵羊皆是“移民”而来;从多处早期矿冶遗址推断,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源自中亚地区……这佐证了中华文化(  )‎ A.辉煌历程 世界前列 B.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 C.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D.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 答案 D 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走在世界前列,A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见证,B 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体现在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有口皆碑,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涵丰富绚烂、风格鲜明独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C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小麦、黄牛、绵羊皆是“移民”而来,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源自中亚地区都体现了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征。D正确。‎ ‎8.(2019广西南宁月考一,14)2018年2月,石家庄市新华区举办非遗展演文化节,邀请非遗传承人代表现场展示了定州缂丝、铁板浮雕、手工剪纸、木雕等项目。文化节展销结合的方式,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该非遗展演文化节的举办(  )‎ ‎①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②坚持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展示了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④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而不是该非遗展演文化节的举办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①排除;“文化节展销结合的方式,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既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又通过展销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见,该非遗展演文化节的举办坚持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②正确;“定州缂丝、铁板浮雕、手工剪纸、木雕等项目”体现了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③正确;发展文化事业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该非遗展演文化节的举办不能达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效果,④排除。‎ ‎9.(2019山东济宁二模,18)近年来,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在全球有蔓延之势。2016年至今,国际社会已发生多起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很多学者和政要都认为,这些问题的深刻根源是“文明的冲突”。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不同的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因此,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  )‎ ‎①承认文化具有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③促进民族的和解与融合,逐步形成统一的地球文明 ‎④培育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文明的冲突”,因此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①正确;我们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但并不一定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②不选;文明应保持多样性,“形成统一的地球文明”观点错误,③不选;“文明的冲突”易引发动乱,所以要培育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坚持求同存异、共同发展,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10.(2018宁夏银川联考,20)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彝、佤、藏、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①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 ‎④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我国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①错误;我国文化在其他国家得到认同,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我国文化“走出去”,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是“引进来”的意义,③与题意不符合;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傣、景颇、彝、佤、藏、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这些信息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④入选。‎ ‎11.(2018河南郑州联考,17)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故宫与香港的一次相遇。故宫将继续每年在香港举办专题文物展览;在文物保护、藏品管理等领域,交流专业知识及经验;通过教育及推广活动,包括为青少年提供交流和实习,以加强大众对历史、文艺和艺术的认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兴建(  )‎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使外域文化传入中国 ‎②有利于传承华夏文明,唤起民族共识和自豪感 ‎③基于香港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表明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兴建对于传承中华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唤起民族共识和自豪感,②③符合题意;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兴建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不涉及外域文化,①不合题意;材料中所体现的是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博物馆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④不合题意。‎ ‎12.(2018海南海口模拟,16)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技艺、肥套……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3.(2019吉林调研,27)2018年9月2日晚,雅加达亚运会落下帷幕。在本届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收获132金92银65铜,雄踞奖牌榜第一。运动健儿以青春、自信、霸气,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彩难忘的“中国瞬间”。闭幕式上,杭州亚组委副主席兼秘书长、杭州市市长徐立毅接过亚奥理事会会旗,随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亚运会正式进入“杭州时间”。接下来是杭州的城市宣传片展示时间和表演时间。从两千年前,西湖边翠竹林一段武侠传奇开始,到现代亚运会赛场上的健康阳光形象收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血脉相连,3分钟杭州视频宣传片节奏明快,‎ 展示出这座古老城市在21世纪的年轻面貌。随后是曲风悠扬但气势磅礴的“杭州时间”演出,领舞的杭州姑娘坐在荷叶上向全亚洲发出邀请,手上的水瓶上有象征着良渚文化一样的文字,她把水瓶中取自杭州西湖的湖水缓缓倒出,铺满舞台。此刻,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名曲《春江花月夜》开始演奏,一轮明月缓缓升起,舞者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颇具江南风情,月圆之夜寄托着杭州的美好情怀。“杭州8分钟”惊艳,2022年,杭州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杭州8分钟”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10分)‎ 答案 ①从两千年前一段武侠传奇开始,到现代亚运会赛场上的健康阳光形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4分)②演奏名曲《春江花月夜》,颇具中国江南风情,月圆之夜寄托着杭州的美好情怀,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4分)③领舞的杭州姑娘坐在荷叶上向全亚洲发出邀请,展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2分)‎ 解析 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指定的是中华文化的特征。因此首先明确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的特点,再分析材料,看材料中的哪些信息与中华文化的这三个特征相对应即可。‎ ‎14.(2019安徽合肥调研检测,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年筚路蓝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涵育文明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中华古籍文献历时三千多年,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古籍既是中华文化厚重记忆的载体,又是继承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从2007年到2017年这十年间,先后组织实施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等多个古籍整理项目。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项目,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对珍贵典籍进行通俗阐述和大众导读,让沉睡千年的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传承提供有力支撑。‎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理由。(12分)‎ ‎(2)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4分)‎ 答案 (1)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加强古籍保护,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③加强古籍保护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文化发展责任的主动担当,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要求所提建议既是学校可以开展的,也是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例如:举办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会、诗词接龙;召开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举办辩论赛、读书活动;等。‎ 解析 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理由。首先,从材料“中华古籍文献历时三千多年,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可知,中华古籍文献是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古籍保护,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其次,从材料中“古籍既是中华文化厚重记忆的载体,又是继承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可知,应调动中华文化特征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再次,分析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意义。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让沉睡千年的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传承提供有力支撑”可知,加强古籍保护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2)问是开放型试题,只要是围绕在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的合理建议都可得分。所提建议数量为两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