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株洲市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政治试题
2019高二10月政治检测试卷 命题人:颜 妙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9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9)》称,“命运共同体、进博会、贸易摩擦、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入选综合类2018年度流行语,“锦鲤、杠精、佛系、C位、皮一下”等人选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表明文化 A. 彰显时代的精神,引领时代的发展 B. 决定时代的走向,创造时代的未来 C. 源于时代的智慧,反映时代的潮流 D. 源于时代的实践,反映时代的变迁 【答案】D 【解析】 【详解】A:文化不能引领时代的发展,A把文化的作用夸大,观点错误。 B:文化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B把文化的作用夸大,观点错误。 C:文化来源于生活、源于实践,不是源于时代的智慧,C观点错误。 D:2018年度流行语和十大网络用语都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说明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反映时代的变迁,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会议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①是传播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的重要途径 ②有利于激发亚洲文化的共鸣点,增强亚洲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推动亚洲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互鉴与渐趋同一 ④旨在传承亚洲璀璨文明成果,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目的不是为了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①不符合题意。 ③: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并不是为了推动亚洲不同文化的渐趋同一,③不符合题意。 ②④: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共商亚洲文明发展之道,共话亚洲合作共赢大计旨在传承亚洲璀璨文明成果,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有利于激发亚洲文化的共鸣点,增强亚洲文化自信,②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巴黎圣母院大火后,如何修复这座经典建筑,成了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早在2015年,专业人士就采用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摄影测量等技术生成了巴黎圣母院的数字档案。专家表示,各种数字化技术将加速巴黎圣母院的重建,让它重新回到人们身边。这表明,数字化技术 ①能够为记录与呈现历史文物提供有力支撑 ②已替代原有的文化资源储存的手段和方式 ③可以弥补意外状况对文物古迹造成的损失 ④能完全再现建筑物本身的原真性和历史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④:能完全再现建筑物本身的原真性和历史性的观点把数字化技术的作用夸大,④与题意不符。 ②:数字化技术不能替代原有的文化资源储存的手段和方式,②与题意不符。 ①③:数字化技术可以加速巴黎圣母院的重建,让它重新回到人们身边表明数字化技术能够为记录与呈现历史文物提供有力支撑,可以弥补意外状况对文物古迹造成的损失,①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但各地采用的祭祀仪式却有不同。粤桂地区通常会在祖堂摆设丰盛酒菜,全家人都穿上新衣,再按尊长辈分向祖宗跪拜叩头;川西地区一般会由长辈带领男女老幼,跪拜祖宗神位,再上酒、供饭、焚化纸钱。这表明 ①中华祭祀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色彩 ②各地祭祀仪式有文化共性也有区域特色 ③祭祀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④祭祀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 各地采用的祭祀仪式却有不同说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体现的是文化的区域性而不是民族性,①与题意不符。 ④:材料没有体现祭祀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④与题意不符。 ②③:“中国人都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但各地采用的祭祀仪式却有不同” 表明各地祭祀仪式有文化共性也有区域特色,祭祀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习近平强调,宣扬主流意识形态要借助“融媒体”的力量。这是因为 ①“融媒体”具有更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功能 ②“融媒体”是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基本标志 ③“融媒体”能够不断丰富和扩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 ④“融媒体”能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媒介、大众传媒。①:“融媒体”属于大众传媒,也是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具有更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功能,①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②错误。 ③:“融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能丰富和扩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③错误。 ④:宣扬主流意识形态要借助“融媒体”的力量,这是因为“融媒体”能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④正确。 故本题选A。 6.在广州,一排排在街道两旁架起走廊的骑楼,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骑楼在广州的大规模兴起要追溯到清末时,在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工匠们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骑楼是东西方建筑艺术交融的产物,也是广州近代对外交往留下的痕迹。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促进建筑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建筑物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轨迹的有力见证 ③建筑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强化文化的统一性 ④与外来文化融合是建筑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因此,文化多样性是促进建筑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①符合题意。 ②:“骑楼是东西方建筑艺术交融的产物,也是广州近代对外交往留下的痕迹。”说明建筑物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轨迹的有力见证,②与题意相符。 ③:建筑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促进文化的发展,而不是文化的统一性,③观点错误。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④观点错误。 故本题选A。 7.2019年3月1日起止式施行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要以“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为目标,将非遗及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加以整体性保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遗产丰富”一一让各种类型、各个级别的非遗项目和资源蕴藏更加丰富多样 ②“氛围浓厚”一一让更多人认同全世界的非遗文化,并自觉地参与非遗的保护 ③“特色鲜明”一一让非遗资源始终保持单一形态,显示鲜明的地方或民族特色 ④“民众受益”一一让非遗保护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结合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保护。①:“遗产丰富”可以让各种类型、各个级别的非遗项目和资源蕴藏更加丰富多样,①符合题意。 ②: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是认同全世界的非遗文化,②错误。 ③“特色鲜明”,是让非遗资源始终保持各自鲜明的地方或民族特色,③错误。 ④:“民众受益”意思是让非遗保护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结合,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福州地铁1号线以“福满闽都”为主题,“幸福红”为主色,各车站柱面镶着不同的“福”字,墙中嵌着反映闽越文化的浮雕《屏山古韵》、体现榕城山水的特色漆画《五虎雄姿》等作品;列车有闽都文化主题车厢,全车拉手均印有福建名人的简介和语录。这一地铁主题设计有利于: ①为福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厚重基础 ②为福州的经济建设提供物质载体 ③增强福州市民对闽文化的认同和归宿感 ④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和中华文化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②说法错误,为福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厚重基础、为福州的经济建设提供物质载体,均夸大了地铁主题设计的作用; ③④符合题意,上述地铁主题设计有利于增强福州市民对闽文化的认同和归宿感,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和中华文化多样性。 故选:D。 9.某市通过歌舞、相声、小品、快板、民歌、演讲比赛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传递十九大精神,市民感受到五年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坚定了实现宏伟蓝图的信心,使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说明: A. 市民只要参与文化活动就能提高文化素养 B. 文艺宣传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最佳途径 C. 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 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认识、实践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D:材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能影响人的认识、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D项符合题意。 A:只有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才能提高文化素养,A项说法错误。 B: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有效途径非常多,文艺宣传并非最佳途径,B项说法错误。 C: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项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D。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这种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0.“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发现和传播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2016年11月,它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 ①节气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节气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根基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二十四节气”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世界人民共享这一文化成果,这说明节气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①项符合题意;“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说明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④项符合题意;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项观点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 【点睛】比较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 文化遗产 地位 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意义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态度 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 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 11.央视大型人文艺术类节目《信中国》在CCTV-1黄金档震撼播出。《信中国》重新唤醒了中华民族闪光的信仰!《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传递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传统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 ②依然是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 ③集中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 ④能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守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传统家书记录、传达了家人之间真情,因此传统家书是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②项符合题意;读传统家书能让人们了解到家庭生活和家庭情感,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守望,④项符合题意;家书是家庭内部的书信来往,主要记述的是家庭生活、家人亲情等内容,并不能反映历史发展的全貌,也不能集中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①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12.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讲述了一批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日常”。擦掉黄花梨箱柜铜组件上的锈,显出黄澄澄的光;一个个齿轮的调适,大座钟上的野鸭终于能扇动翅膀;颜色已经黯淡了的瑟,一层一层刷上新漆后华彩焕然……经历岁月风尘而破旧残损的各种文物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是因为 A. 文物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 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 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精神标识 D. 利用现代元素修复文物,可以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答案】A 【解析】 【详解】国家之所以重视文物保护和修复,是因为文物属于文化遗产,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项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B项观点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精神标识,C项观点错误;“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的说法夸大了文物修复的作用,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 13.“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这说明: ①反映国家和民族命运是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 ②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 ③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 ④文艺创作应遵循自身规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实践的发展,①错误。 ②: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体现了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②正确。 ③: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体现了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③正确。 ④: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④。 故本题选C。 14.书院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千年学脉的绵延赓续中,书院注重因材施教和道德品行培养,传承着教书育人、以文化人和传道授业、兼济天下的思想与精神。这表明书院文化 ①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深刻影响社会发展 ②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传承人文精神与教化理念 ③尊重学生禀赋和个性差异,不断变革教育方式 ④结合德行教育和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千年学脉的绵延中,书院注重因材施教和道德品行培养,传承着教书育人、以文化人和传道授业、兼济天下的思想与精神。这表明书院文化结合德行教育和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深刻影响社会发展,①④适合题意;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化理念不合题意,排除②;③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15.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到:“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习总书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①爱国主义是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②爱国主义是具体,不是抽象的 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爱国主义的相关知识。习近平总书记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这是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是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①③正确;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④中的“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 16.舞蹈《春天故事》捕捉改革开放以来特殊事件,用舞蹈艺术和现代舞的表现形式生动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歌颂中华民族顽强不屈、敢为人先的豪迈气魄,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这充分表明: ①创新表现形式能够增强艺术感染力 ②弘扬主流思想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 ③讴歌时代是艺术创作重要任务 ④不断融入现代元素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用舞蹈艺术和现代舞的表现形式生动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说明创新表现形式能够增强艺术感染力,①符合题意。 ③:《春天的故事》生动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说明讴歌时代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任务,③符合题意。 ②: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②说法错误。 ④:社会实践是艺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艺术创新需要不断融入现代元素,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源泉、动力、根本途径、根本目的,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彩众长。 17.“学习强国”平台是由中宣部主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平台,设置了“学习新思想”“学习文化”“环球视野”等17个板块180多个一级栏目,体现了思想性、新闻性、综合性、服务性。建设“学习强国”平台( ) ①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 ②有利于增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③旨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增强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科技底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建设“学习强国”平台有助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表述是“前提”则是错误的,①排除。 ②④:“学习强国”平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通过建设该平台有利于增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增强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科技底蕴,②④选项正确。 ③:建设“学习强国”平台有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但不是其目的所在,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8.2018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开展“改革先锋进校园”活动,结合他们在改革开放中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的亲身经历,讲述改革开放故事,讲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组织“改革先锋进校园”活动意在( )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发挥改革先锋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④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增强时代精神的感染力、感召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组织“改革先锋进校园”活动意在发挥改革先锋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增强时代精神的感染力、感召力,②④符合题意。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是组织“改革先锋进校园”活动的目的,排除①; ③:应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错误。 故选D。 19.近年来,短视频行业快速发展,用户数量激增,但低俗信息、虚假信息也时有出现。针对这些现象,国家相关部门采取约谈、整改、下架、永久关闭等措施加强了监管。这样做是因为 ①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②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熏陶 ③抵制落后文化,改造腐朽文化,是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提升新闻舆论的公信力是打造良好文化氛围的题中之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近年来,短视频行业快速发展,用户数量激增,但低俗信息、虚假信息也时有出现。针对这些现象,国家相关部门采取约谈、整改、下架、永久关闭等措施加强了监管。这样做是因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熏陶,①②正确。 ③:改造、抵制落后文化,依法取缔腐朽文化,③错误。 ④:材料未涉及提升新闻舆论的公信力,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发展大众文化: (1)含义:面向广大人民(文化的方向性问题),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文化的性质问题),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文化的形式问题)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原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求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3)基本要求: ①形式: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②内容: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20.截至2018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已表彰60名“最美孝心少年”。他们以真情动人、以孝行带人,引领了致敬孝心楷模、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气,树立了时代孝行榜样。此活动有利于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推动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④让传统美德焕发出时代光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最美孝心少年”他们以真情动人、以孝行带人,引领了致敬孝心楷模、弘扬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气,树立了时代孝行榜样。此活动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传统美德焕发出时代光彩,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推动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未涉及提高科学文化素养,③不合题意;正确选项为B。 【点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原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措施: ①要发挥思想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 ②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弘扬新风尚,坚持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 ③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④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公民个人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1.“水书”是水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具一格的雏形文字,水族语言称其为“湖睢”。 它是水族民间知识、民间文化的综合记录与反映,涉及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流传于西南地区的水族聚居地。水书文化( ) ①具有鲜明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②是水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 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④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是由水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水书”是水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具一格的雏形文字,这说明水书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①符合题意;水书文化是水族民间知识、民间文化的综合记录与反映,涉及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说明水书文化是水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②符合题意。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③错误。 ④: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内容丰富,为中华各族人民所认同、通用,但不能说汉字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通用,也不能说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文字与汉字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2.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有所拾头。针对这种情况,某地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俭办,文明、节俭、和谐、健康的新风尚日渐形成。这表明 ①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各种落后文化 ②文化生活越繁荣,越需要加强正确引导 ③民间习俗不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能够增强抵御落后文化的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待落后文化。①:材料涉及的是落后文化,对落后文化要教育改造、对腐朽文化要抵制和取缔,①错误。 ②: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有所拾头,这说明文化生活越繁荣,越需要加强正确引导,②符合题意。 ③:民间习俗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不能一味认定民间习俗不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③错误。 ④:面对落后文化,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能够增强抵御落后文化的能力,④正确。 故本题选C。 【点睛】发展大众文化:(1)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第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大众文化、先进文化。第三,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第四,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抵制不健康文化。第五,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 (2)企业(经营者):①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②发展大众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3)公民或青年学生:①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3.钢琴剪影的景观小品、屋檐上的钢琴黑白键、能够发声的钢琴楼梯……在某乡镇的街道上,这样的音乐元素随处可见。当地人以琴为媒,以展现钢琴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弹奏出一首优美的乡村振兴“钢琴曲”,既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由此可见 A. 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 B.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发展公益文化事业 C. 精神文明建设能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D. 社会主义文化要用核心价值凝聚共识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材料没有体现思想道德建设,A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发展文化产业,不是发展公益文化事业,B错误;材料中,当地人以琴为媒,以展现钢琴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弹奏出一首首优美的乡村振兴“钢琴曲”,既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说明了精神文明建设能推动物质文明建设,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社会主义文化要用核心价值凝聚共识”,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1)文化事业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文化产业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事业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文化产业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和营利性。 (2)它们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生产目的不同(公共产品;商品);资本来源不同(国家或社会;企业);机构性质不同(事业机构;企业单位);运营机制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调控方式不同(直接;间接)。 (3)联系: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4. 慈善涉及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捐赠、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范慈善活动,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弘扬传统美德需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 ③弘扬传统美德需要从小事做起 ④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德治国,“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所以①②可选;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说法错误,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需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而不是只能依靠法律。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 随着国际儿童图书日、世界读书日、青少年阅读周兴起,我国已进入全民阅读时代。2019年2月26日,广西玉林市新华书店开展“全民阅读推广车”进校园系列活动,为师生们配备了“2018年畅销好书”“护眼作业本”及中学师生适用教辅读物、课外读物、红色书籍等,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张家口市崇礼区在2019年推出了“书香崇礼”全民阅读卡项目,为全区居民发放“书香崇礼”全民阅读卡,读者仅需下载手机客户端,即可免费阅读10万余册电子书及3万余集听书。 以前来书店是为了看书,现在来书店还可以喝咖啡、结交书友。全民阅读时代,为适应现代人们的阅读需求,“书店+”的模式正成为新一轮实体书店发展的主基调。“书店十美术馆”的新华书店“光的空间”、“书店十艺术廊”的言几又、“书店十旅游”的“山脚下的书店”等新的实体书店业态应运而生。“书店-”为人们的阅读生活文明创造环境,让书店从简单的阅读变成丰富的思考享受,精神陶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积极意义。 【答案】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和读书热情。③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利于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白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人受益终身。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属于意义类的主观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积极意义。主要考查文化的作用。 【详解】解答本题,考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一是总的来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二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以提高国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三是体现在优秀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特点以及优秀的文化塑造人生。 【点睛】文化的作用 1、文化的总体作用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A、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B、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与经济的发展有是不同步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民主法治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对内) B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对外)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中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取决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等) (3)特点: ①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的作用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精神世界。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6.2019年1月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四十载波澜壮阔,一批批拓荒者、先行者、攻关者,闯关夺隘、攻坚克难,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一串串惊世奇迹横空出世。兰渝铁路工程是旷世罕见的“硬骨头”,其中胡麻岭隧道的最后173米因特殊地层,足足耗了6年仍难以“啃”下。德国专家曾带队“应战”,却以失败告终,并留下冷酷结论:“不可能在这种地层中打通隧道!”面对困局,中国建设者不服输、不迷信权威、不惧怕艰险,逐个破题、逐项创新,终于研发出“九宫格挖隧道”(九宫,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九宫格挖隧道”就是做成一个大九宫格,扣在隧道上,把一个大隧道分成九个小隧道来施工)等独特工法,破解了世界性难题。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九宫”蕴含的文化价值。 【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九宫”今天仍然有重要意义。②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③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华传统文化“九宫”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在兰渝铁路的施工过程中,我国施工团队不服输、不迷信权威,终于研发出“九宫格挖隧道”,破解了世界性难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根据材料的表述,我国施工团队不惧怕艰险,逐个破题、逐项创新,终于研发出“九宫格挖隧道”,即把一个大隧道分成九个小隧道来施工,从而破解了胡麻岭隧道的难题,结合所学知识,主要考虑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角度,分析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九宫”今天仍然有重要意义;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角度,分析说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从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的角度,分析说明中华传统文化“九宫”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即可。 【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 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错。 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 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 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 27.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本,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答案】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等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设问指向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进行分析。 【点睛】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28.一个人的信仰.犹如海上帆船的指南针。船无司南,航海路上就会“迷路”;人无信仰.人生路上就会“迷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总开关”“精神上的钙”“革命理想高于天”等生动话语强调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极端重要性。当前,复杂的外在政治经济形势、空前开放的网络媒介环境、日益多元的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对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对金钱和享乐的向往,正侵蚀着一些青年的社会良知,扭曲着一些青年的主流价值观和信仰。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信仰什么主义、捍卫什么主义、坚定什么立场,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政治立场,矢志不渝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培养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接班人。 (2)某班级召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做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主题班会,请你列举三个发言要点。 【答案】(1)①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2)答案示例: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争做时代新青年,铸就社会主义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政治立场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的表述,青年信仰什么主义、捍卫什么主义、坚定什么立场,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政治立场,故主要考虑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争做时代新青年,铸就社会主义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等。 【点睛】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解答此类问题,可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根本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思考。具体包括:(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