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五专题一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五专题一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案

‎ 第二框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知识点一 依法治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的含义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的含义: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就是依法治国。‎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关键一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在党的领导下,使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知识点二 有法可依: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形成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比较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协调统一整体。‎ 知识点三 依法办事: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 ‎(1)坚持依法办事,就要坚持把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 ‎(2)掌握与自身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养成遵守法律、依法积极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和习惯。‎ ‎[关键一点] 法律体系中的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而制定,不能与其相抵触。因此,宪法被称为母法,其他的法律法规则被称为子法。‎ 知识点四 法治国家:坚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国家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在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关键一点] 随着法律规定、司法体制、维护权益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将不断得到切实尊重和全面保障。‎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案,新环保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说明了什么?‎ 提示:(1)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使环境保护有法可依,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2)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立法,表明国家通过立法,形成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一、全面理解“依法治国”这一治国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是指在治理国家的各种手段和措施中,法律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都依靠法律来调整。‎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依法治国。‎ ‎(3)依法治国的客体或对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等。依法治国,一方面要强化法的权威,另一方面要培植法治的社会基础。其重点是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其社会基础是要形成人民群众普遍守法的氛围。‎ 二、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 ‎(1)从国家机关和全体公民的行为来看,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2)从国家立法活动来看,通过立法,形成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比较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3)从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来看,坚持依法办事,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 ‎(4)从国家治理理念来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法治国家。国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等方面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民各项权利和自由。‎ 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典例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解析]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治国是治国的基本方略,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而不能孤立,应选D项。‎ ‎[答案] D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总体要求 ‎[典例2] 我们每个公民都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作贡献。为此要(  )‎ ‎①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和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②养成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的习惯 ‎③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 ‎④树立社会主义的权利义务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我们作为公民中的一员,都应履行国家主人的职责和享受国家主人翁的权利。因此,在依法治国实施中,要始终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故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 D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B.依法治国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C.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 D.依法治国的客体是社会事务 解析:A项说法错误,C、D两项表述不全面,只有B项是正确的。‎ 答案:B ‎2.我国宪法和法律体现的是(  )‎ A.党的主张 B.人民意志 C.无产阶级的意志 D.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解析:A、B、C三项表述不准确。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答案:D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 ②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我国法制建设具有积极意义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需要在当代中国的立法实践中全面落实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④不属于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表述,故排除,应选A。‎ 答案:A ‎4.消费者陈某就所购空调质量问题与厂家多次协商未能解决,于是进行了暴力维权,多次当众砸毁该品牌空调。因此,被法院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 A.人民法院必须依法行政 B.公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 C.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的 D.公民的权利也就是公民的义务 解析:A、C、D三项均表述错误,应选B。‎ 答案:B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上述规定说明(  )‎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恰当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②自由是相对的,自由和法律是统一的 ③公民只有享有权利,才能履行义务 ④公民只有自觉牺牲个人利益,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离,只有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同时应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答案:A ‎6.以下不符合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点的是(  )‎ A.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点,要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B.每个公民既要依法行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又要自觉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C.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 D.公民应履行法定义务,法律应保障公民的一切利益 解析:A、B、C三项说法正确;法律保障的是公民的合法的、正当的利益,故D项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应选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7.张德江委员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报告时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 ‎(1)什么是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基本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时注意紧扣教材内容。‎ 答案:(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8.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分组审议了安全生产法修正案草案。通过了关于安全生产法修正案草案。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进一步落实。‎ 结合材料回答,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立法工作?‎ 解析: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之一,即加强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案:(1)法律的主要内容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使人们明确了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国家高度重视立法工作,才能使国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法律可以遵循,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才能依法办事。‎ ‎(2)加强立法工作,形成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比较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