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综合提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政治第4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综合提升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4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自我校对:‎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②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 ③上升的 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⑤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⑥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⑦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学思心得]                                    ‎ ‎                                    ‎ ‎                                    ‎ 一、关于社会历史观的思维误区 社会意识在与社会存在保持一致中发挥推动作用(社会意识推进社会发展,社会意识超前于社会存在等)‎ ‎【剖析】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但二者不总是一致的,社会意识可以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但并非所有的社会意识都能正确预见社会发展趋势,从而不一定对社会起推动作用。‎ ‎【运用1】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近年来,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大行其道,在此背景下,中国颁布《外商投资法》不仅开辟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而且也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由此可见(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 6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①符合题意,当前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大行其道,对此,中国颁布《外商投资法》,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符合题意,《外商投资法》不仅开辟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而且也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表明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④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故选A。]‎ 政治体制等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属于生产关系改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等 )‎ ‎【剖析】  经济体制改革等属于生产关系改革,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改革属于上层建筑改革,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不能混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的范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但不一定起推动作用,只有其适应生产力状况时才起推动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也要一分为二地分析。‎ ‎【运用2】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从资产管理、成员身份确认、完善产权权能等方面,提出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将推动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真正从改革中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旨在(  )‎ ‎①解决农村对抗性的矛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②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④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客观要求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D [①说法错误,农村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②③符合题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涉及所有制问题,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改革旨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④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故选D。]‎ 从人民群众意愿出发,发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存在的基础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将人民愿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源泉等 )‎ ‎【剖析】 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意愿出发;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但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但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不是人民群众,而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 ‎【运用3】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回顾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的历史,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 - 6 -‎ 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七十年来,党的执政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这是因为(  )‎ ‎①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共产党人最高价值标准 ‎②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是共产党人工作的出发点 ‎③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④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①③符合题意,党的执政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这是因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共产党人最高价值标准;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②错误,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错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故选B。]‎ 二、关于人生价值观的思维误区 价值观的作用就体现在对人生规划的推动作用。(价值观促进社会进步,价值观决定人生发展,价值观导向作用就是对人生的决定作用等)‎ ‎【剖析】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但不同性质的价值观的作用是不同的,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类活动起推动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体现在人生规划等角度,还体现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角度;价值观起导向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 ‎【运用4】 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道德规范部分失灵而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完全确立,导致在一些公共空间出现“道德蹂躏”现象。近期,“霸座”现象接连成为社会热点,不仅有“霸座男”“霸座女”,甚至还有“霸座大爷”“霸座老太太”。这表明(  )‎ ‎①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道德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①说法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②符合题意,霸座者在“我就是不让座,你能把我怎么样”价值观的指引下坚持不让座,‎ - 6 -‎ 说明了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③不合题意,题干反映霸座者只知道享受而不懂得创造,未涉及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④符合题意,传统的道德规范部分失灵而新的社会规范尚未完全确立,导致在一些公共空间出现“道德蹂躏”现象,这说明道德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故选D。]‎ 树立正确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根本途径。(主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社会平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因素,树立正确观念是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等 )‎ ‎【剖析】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它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根本途径,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的主观努力,而不是社会平台等外在条件。‎ ‎【运用5】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2019年9月5日在京举行,这些“全国道德模范”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对“全国道德模范”人物的正确认识是(  )‎ ‎①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③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的精神贡献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不应有个人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A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③错误;④观点明显错误。①②符合题意。]‎ 习近平: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背景材料】‎ ‎2019年11月2日,正在上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沿滨江栈桥察看黄浦江两岸风貌。看到总书记来了,正在这里休闲健身的群众纷纷围拢过来,高兴地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指出,这里原来是老工业区,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的发展历程。如今,“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空间,让老百姓有休闲、健身、娱乐的地方,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知识链接】‎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原来的老工业区,如今;“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 6 -‎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城市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城市建设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创新演练】‎ 人们在选择宜居城市时,往往会综合考虑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创新、绿色等新发展理念,具体落实。‎ 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雄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优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建设更高水平的宜居乐居智慧型城市的相关意见,在保持城市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特质的同时,强力推进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等行动计划,城市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城市建设要求所蕴含的道理。‎ ‎(2)从发展观和辩证否定观的角度看,建设宜居城市该如何对待历史和人文特质?‎ ‎[解析] 第(1)题题目类型为体现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城市建设要求所蕴含的道理。通过材料后,由材料中的“进行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创新、绿色等新发展理念,具体落实”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第(2)题题目类型为措施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发展观和辩证否定观的角度,要求结合材料建设宜居城市该如何对待历史和人文特质。“在保持城市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特质的同时,强力推进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等行动计划”体现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涉及要正确对等传统文化,涉及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自觉树立创新意识。‎ ‎[答案] (1)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建设宜居城市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向人民群众学习,对人民群众负责。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绿色、开放等新发展理念是正确的、先进的,对于城市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2)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城市建设是不断发展的,要促进新的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特质的出现。‎ - 6 -‎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自觉树立创新意识。城市原有的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物质要保留肯定和发扬,同时也要克服不合理的因素,促进城市建设发展。‎ - 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