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带解析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卷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正确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错误涂黑。每小题1分,共16分) 1.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条件。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故本题判断正确。 【点睛】自觉选择性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观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主动创造性是指意识除了反映客观世界的现象等,还能自己创造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 2.人的价值在于享受价值。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故本题判断错误。 【点睛】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己的满足。(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答案】正确 【解析】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由此可见,“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的观点表述正确。 4.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的客观对象。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而不是创造出一个新的客观对象。故本题判断错误。 【点睛】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5.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观点偏离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观点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故本题判断错误。 【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6.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所以该题错误。 考点:考查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含义。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较低。 7.完全脱离社会的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答案】A 【解析】 作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是实行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由此可见,题干表述正确。 8.“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等问题,其实质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等问题,其实质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故本题判断错误。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9.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答案】正确 【解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是客观的,人们不能随意选择。 10.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答案】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否定自己,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说法正确,答案为A。 考点:辩证的否定观 点评:辩证否定观的含义,需要考生明确把握内涵。 11.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把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故本题判断正确。 【点睛】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不是仅仅停留在意识范围内的精神的观念的活动,而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实践所特有的品格,是实践和认识、理论的原则区别。 12.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二者如影随形。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先于社会存在,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二者并非如影随形,亦步亦趋。故本题判断错误。 【点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方法论】①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13.真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故本题判断正确。 【点睛】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14.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顽强拼搏,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故本题判断正确。 【点睛】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15.“严师出高徒”佐证了矛盾的同一性。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严师出高徒”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本题判断正确。 【点睛】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16.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答案】正确 【解析】 关于意识是如何产生的,首先必须知道,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物质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思维的生物,进而产生出意识,是物质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故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故本题表述正确。 二、选择题(以下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请从中选择最佳选项。本题共30题,每小题2分,总分共60分。) 17.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下列关于哲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 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D.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哲学的内涵的相关知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A项说法错误;哲学作为一种思想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项正确;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C项说法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8.“哲学虽无小用;但有大用;虽无近用,但有远用;虽无浅用,但有深用。”这说明哲学可以 A.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B. 有力推动具体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C. 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 D. 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这句话说明了哲学的作用,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C项符合题意;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哲学思想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错误的哲学思想阻碍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A项说法错误;具体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推动着哲学的进步与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B项说法错误;正确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阻碍作用,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 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9.爱因斯坦曾经说:物理学所面临的困难将迫使物理学家比其前辈更需要深入地去探讨和掌握一些哲学问题,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不如说我是哲学家。由此可见 ①具体科学与哲学有密切联系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 ④具体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物理学所面临的困难将迫使物理学家比其前辈更需要深入地去探讨和掌握一些哲学问题”这说明具体科学与哲学有着密切联系,①应选;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具体科学是哲学研究的基础,③观点错误;“物理学所面临的困难将迫使物理学家比其前辈更需要深入地去探讨和掌握一些哲学问题”这说明具体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的指导,④应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 【点睛】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20.2018年3月17日15时1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勘查卫星四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看,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要正确处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③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干限定了“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 ①③既是哲学基本问题也符合发射卫星的要求。②④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详解】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看,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要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①③正确;②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角度限制,排除。故本题选B。 21.《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下列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 A. 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D.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答案】A 【解析】 【详解】 材料强调万事万物由阴阳和合而成,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A项观点与题意一致;BC项均夸大主观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动者恒动,静者恒静体现的是把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两者绝对对立起来,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2.庄子说:“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在庄子看来,万物总是处于刚肯定即否定,即“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状态。山此,他得出了“无需也无法对事物进行断定”的结论。这里庄子集中阐述了 ①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③生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 ④意识与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庄子看来,万物总是处于刚肯定即否定,涉及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他得出了“无需也无法对事物进行断定”的结论,集中阐述了意识与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他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①④项符合题意;②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也有一些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则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 23.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一基本方略的哲学依据是 ①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人的需要和意志规定了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方向 ③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这一基本方略说明了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不转移的,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①③项符合题意;②④项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犯了唯意志论的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4.2017年10月4日,在云南香格里拉的上空,地球发生了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据当地新闻报道,当晚一颗疑似掉落的“陨石”划破了漆黑的夜空。随后,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地的网友刷屏称,他们疑似目睹了一颗巨型“陨星”照亮夜空的奇观。这次撞击事件证明了 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B. 自然界的运动是有条件、有规律的 C.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D. 自在事物的联系可以人为加以改造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小行星撞击地球,体现物质是不赖于人的意识,网友目睹体现能被反映,C符合。A的表达是错误的。B的表达是错误的,这里规律性也不强。D项跟题干无关,未讲到联系。 【详解】此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的相关知识。在云南香格里拉的上空发生的小行星撞击地理事件表明世界是客观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未涉及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排除;自然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B项说法错误;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随心所欲的改造联系,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5.“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要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稳步前进,不断创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步前进,不断创新”体现了 ①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的有机统一 ②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稳步前进”体现相对静止和科学态度,“不断创新”体现了绝对运动和革命热情,①④ 符合题干。②本身表达是错误的,③只强调了“稳步前进”的一面,未分析不断创新,不全面。 【详解】此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的相关知识。“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要在改革开放 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稳步前进,不断创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体现了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的有机统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④正确;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②说法错误;运动是事物存在条件,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26.当代唐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友冰在《考槃在涧——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中指出: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与诗词作家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说的便是艺术创作的意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 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 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D. 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干强调意境是“客观事物与作者感情的和谐统一”,可以理解为意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是意识,B符合题干。A的表达“意境……是人脑的机能”是错误的;C“直接再现”也不对,D“是艺术家主体意识的产物,……的物质载体”不对。 【详解】 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的相关知识。题干强调意境是“客观事物与作者感情的和谐统一”,可以理解为意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是意识,B符合题干。意识的本质是意识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A项说法错误的;C“直接再现”说法错误;D中“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7.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追求精益求精的传统,有“一丝不苟”的说法。古人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他们持之以恒,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这正是今天我国逐步走向制造强国所应大力倡导的“工匠精神”。材料中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的哲学依据是: ①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②认识源于实践,又推动实践的发展 ③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①的表达是错误的,应是“转化”;认识有双面性,有推动也有阻碍的,②的表达不对。“工匠精神”推动制造强国,“逐步走向”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③④符合题干。 【详解】此题考查意识的作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要走向制造强国必须倡导“工匠精神”, ③正确;“工匠精神”追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持之以恒,这是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④正确;物质第一性,物质派生意识,①说法错误;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推动实践发展,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28.“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迄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治病的主动权。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①表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创造性 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④进一步检验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治未病的理念作为一种意识把预防放在前面,掌握治病的主动权,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也体现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意识不具直接现实性,②不选;材料也未体现认识的反复性,④不选。 【详解】此题考查意识的特点、联系观、发展观的相关知识。中医理论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治病的主动权。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发展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③正确;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②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特征,④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D。 29.2018年2月27日,香港大学研究人员使用干细胞、借助基因工程等技术,已成功造出了全球首个迷你人造心脏。该人造心脏目前可应用于测试新药,以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和减少研发成本。人造心脏的成功研制表明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香港大学研究人员使用干细胞、借助基因工程等技术,已成功造出了全球首个迷你人造心脏。该人造心脏目前可应用于测试新药,以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和减少研发成本。人造心脏的成功研制表明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②④适合题意;人的意识无论是否反映了事物本质都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①是错误的;③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30.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2018年6月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境内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下边漫画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 认识受到人的思维方式的制约 B. 价值判断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 C. 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 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影响人们认识的主客观因素的相关知识。漫画的反映出守门员和进攻球员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点射球的不同反映,这表明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思维方式对认识的影响,A项与材料无关;价值判断作为一种认识源于社会实践,B项说法错误;漫画未体现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的影响,D项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C。 31.2018年6月14日,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轨道的卫星,为嫦娥四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任务,探索月球背面奥秘搭建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这表明 ①探索自然界奥秘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 ②人类认识的对象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④人类认识水平随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人类认识水平随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③④项符合题意;服务于实践是科研活动的最终目的,①项说法错误;人类认识的对象取决于实践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而不是人们的主观需要,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32.“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9月l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航天员开展了系列的太空植物科学实验,旨在揭示失重环境下地球植物的变异和生长状况。这表明 A. 人类的意识来源于客观对象,它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B.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 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深化提供新的条件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C 【解析】 【分析】 “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为研究植物失重环境下的生长情况提供了条件,C项符合题干; 题干不是讲意识怎样产生,而是讲通过实践获得认识,A 项无关;题干未讲到真理,B项无关;题干还未产生植物在失重环境下的认识,还未到检验是否真理,D项与题干不符。 【详解】此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我国航天员开展了系列的太空植物科学实验,旨在揭示失重环境下地球植物的变异和生长状况,“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发射为这实验提供了条件。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深化提供新的条件,C项正确;人类的意识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A项说法错误;B、D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是检验认识真理性(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④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3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能动性,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新事物产生必然带来旧事物的灭亡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①不选;材料并没有说明新事物的产生必然带来旧事物的灭亡,②不选;面对“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的情况,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这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正确;《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能有效防范事故发生,这说明矛盾具有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点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哲学原理依据主要有四个,一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二是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注意把握事物间的多种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三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四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4.习近平主席历年的新年献词总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受和希望,2018年元旦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新年贺词,贺词激荡光荣与梦想,充满信心与斗志,又蕴含哲理。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我为中国人民进发的创造伟力喝彩”——创新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努力促进质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创新意识并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①不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体现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正确;“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体现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③正确;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发质变,我们要努力促成质的飞跃,并不是要努力促成质变,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要准确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2)事物发展必须经历质变的飞跃,但是质变也有上升的和倒退的质变之分,不能认为质变就是发展。 35.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于事、能干成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哲学依据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在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都是宝贵财富 ③人的认识总要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真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②的表述“都”字太绝对,不能选;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的表述不对;①③符合题干。 【详解】此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相关知识。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于事、能干成事。这是因为人的认识总要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而且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人们在工作中难免出错,①③正确;②中“都是宝贵财富”说法绝对化,错误,排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36.当前,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十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两者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要求相关从业者必须 ①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摒弃各种传统商业模式,与互联网完美对接 ③让互联网在行业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④注重“互联网+”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互联网+”并不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这要求相关从业者必须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注重“互联网+”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以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①④项符合题意;“互联网十各个传统行业”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不可能摒弃各种传统商业模式求得发展,②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相关从业者必须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③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C。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7.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多次强调,统一战线“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这蕴涵的哲理是. A. 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 B.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C. 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D. 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干强调差别和对立对统一体的重要;A强调统一性对统一体的重要,不符合题干;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转化,C项表达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项错误。 【详解】此题考查矛盾基本属性的关系的相关知识。“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这表明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同一性对统一体的作用,A项与材料无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转化,C项说法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8.“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下列古诗与其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太极图主要体现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②体现矛盾特殊性,不符合,④体现看问题角度不同,认识不同。 【详解】此题考查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的相关知识。“太极图”蕴含的哲理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矛盾即对立统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①③符合题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的是矛盾的特殊性,②不符合题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现的是立场、角度对认识的影响,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9.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促进其发展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互联网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体现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也体现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②、④的表达错误。 【详解】此题考查发展的相关知识。利用“旅游+”、“生态+”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前发展,这表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①③正确;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们不能根据自身需要随心所欲的建立联系,②说法错误;④中“必然会促进”说法绝对化,错误。故本题选A。 40.下列选项与下边漫画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B.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 蓠蓠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答案】B 【解析】 【分析】 龙头放水急,下面碗中接水就少,反之流水平缓,接水就多,漫画包含对立统一原理。A体 现量变与质变,C体现普遍联系,D体现事物运动有规律。 【详解】此题考查矛盾双方同一性的相关知识。漫画的内容是龙头放水小点,下面碗中接到的水就多,而放水急,下面碗中接到的水就少。这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项不符合题意;“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项符合题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C项不符合题意;“蓠蓠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点睛】矛盾的基本属性 1.同一性(统一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2.斗争性(对立属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要求(方法论) :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41.中国经济实现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要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就会带来企业兼并重组和职工下岗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要改变过去养亏损企业的做法,加强对职工培训,让职工重新上岗。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体现了 ①综合性思维,注重优化内部结构 ②矛盾的客观性,要求勇于揭露矛盾 ③批判性思维,敢于突破成规陈说 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干侧重改变过去的做法,强调要创新,③④符合。题干未体现优化内部结构,也未体现揭露矛盾,①②不符合题干。 【详解】此题考查辩证法的实质的相关知识。面对中国经济实现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的职工下岗的问题,厉以宁提出,要改变过去养亏损企业的做法,加强对职工培训,让职工重新上岗。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批判性思维,敢于突破成规陈说。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③④正确;①②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选B。 42.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千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强调“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哲学依据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实践探索中所有的错误都是难免的 ③人的认识总要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只有在不断地否定中才能实现发展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干事担当可能会反错误,允许全容错纠错才能在不断的否定中才能实现自身发展,①③项符合题意;并非所有的错误都是难免的,②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具体实践水平对于认识的限制,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途径):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方法论)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43.我国商务部就特朗普政府拟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指出,这种极限施压和讹诈的做法,背离双方多次磋商共识,也令国际社会十分失望。中美贸易“合则两利分则两弊”,中方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害怕贸易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做法 ①没有正确认识中美经济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奉行美国优先原则,顺应了单边主义时代潮流 ③侵犯了中国人民利益,符合美国人民利益 ④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看待中美贸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做法是没有正确认识到中美经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割裂了中美两国经济发展中的联系,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看待中美贸易,①④项符合题意;单边主义是逆历史潮流的行为,②项说法错误;中美两国经济是紧密联系,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做法侵犯了中国人民利益,也不符合美国人民利益,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积极方向转变。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44.2018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①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③是基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④是基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不是根本动力,①表述错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②正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基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 45.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是1981年至今有关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首次改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变化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对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是矛盾普遍性的表现 ③中国共产党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④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复杂事物发展中找到正确方向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①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②错误,矛盾普遍性表现为事事有矛盾和时时有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变化体系那了党对我国国情的正确把握,有利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通过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观点为未来把好脉,在复杂事物发展中找到正确方向,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46.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家高级技师徐立平参加工作30年来,一直从事极其危险的航天动力燃料微整形工作,多次经历血与火的淬炼、生与死的考验,被称为。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徐立平的事迹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③项符合题意;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但人生价值的实现并不取决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①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与途径(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①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②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客观条件)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主观条件)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主观条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综合题(本题共3题,41题20分,42题10分,共30分) 47.近年来,浙江大力发展“浙江最美文化”,开展“发现‘最美浙江人’、争做‘最美浙江人’”活动。浙江人民积极参与,涌现了一大批感动浙江人物。最美妈妈吴菊萍惊世一举,最美司机吴斌忍痛一刹,最美爸爸黄小荣勇敢一跃,最美交警吴连表舍身一推,最美快递哥联手一接……这些像蒲公英一样播撒的“最美现象”,成为浙江美丽的风景。一个个来自我们身边的真善美榜样,像蒲公英种子播撒在之江大地,繁衍传播,汇聚和释放正能量,推动和形成了浙江的良好社会风尚。 浙江“最美现象”是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 【答案】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浙江人民争做最美浙江人,是浙江最美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浙江人民创造、丰富和发展了浙江最美文化。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浙江人民通过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创造了浙江最美风景,传递正能量,推动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回答浙江“最美现象”是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 从材料可以看出,浙江人民争做最美浙江人,创造、丰富和发展了浙江最美文化,是浙江最美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浙江人民通过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创造了浙江最美风景,传递正能量,推动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可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方面,说明浙江“最美现象”是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 【点睛】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群众观点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纪录片《孔子》的拍摄过程中,中英创作团队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不断的交流、切磋、磨合中圆满完成了该片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l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能够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共谋发展? 【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②世界各国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各自的特殊利益,存在斗争性。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他们又存在同一性。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各国着眼于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各种分歧,加强沟通与合作,以推动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分析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能够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共谋发展? 从材料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各自的特殊利益,存在斗争性。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他们又存在同一性。各国应着眼于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各种分歧,加强沟通与合作,以推动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可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分析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能够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共谋发展。 【点睛】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49.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召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一致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决心创新增长方式,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创新,推动创新成果交流共享。 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创新增长方式的理解。 【答案】①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创新增长方式既要支持科技创新,又要重视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②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创新增长方式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③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创新增长方式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 【解析】 本题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召开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创新增长方式的理解。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知识。材料中,在创新增长方式中,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同时还兼顾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故考生可以从两点论的角度即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的 角度进行分析;这其中,创新增长方式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体现了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的重点论的思想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