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测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测试政治试题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线上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9年4月25日,“长鲸一号”在山东烟台交付,这是中国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搭载了大数据科学监测设备,集成了自动投饵、网衣清洗、成鱼回收等智能技术,能够将水质、水文等监测数据和鱼类活动视频等信息进行分析和传输,有望实现深远海养殖生态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这说明 ‎①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实践活动水平 ‎②深远海养殖业的发展提高了网箱智能化水平 ‎③应尊重规律,使主观联系符合客观事物发展 ‎④人们可以利用条件,建立积极有效的联系形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中“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是人为事物的联系,促进了深远海养殖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有效的促进人类的实践活动,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中点明是网箱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促进深远海养殖业的发展,说反了,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深海养殖规律或者深海渔业发展的规律,阐述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带来的巨大作用,③不符合题意。‎ ‎④:人可以利用智能技术,与深远海加深联系,促进养殖业的发展,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扫描二维码,进入充满科技感的界面,上传一张面部照片,软件解码后就能生成一份号称“看透你一生”的分析报告,类似这种主打人工智能看相的微信公众号、App并不少见。人工智能预测命运的做法()‎ A. 肯定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B. 肯定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C. 违背了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 D. 否定了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材料中人工智能预测命运是人为的臆造,创造面部与人生的关系,是错误的,没有体现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A不符合题意。 B:题干没有量变积累的描述,没有量变与质量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 C:人工智能预测命运的做法属于主观臆造的联系,没有科学的依据,仅仅披上了伪科学的外衣,违背了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C符合题意。 D:人工智能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材料中没有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专家研究发现,原发于国外的非洲猪瘟病毒有可能是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去看球赛的中国观众,购买了当地携带病毒的肉制品,归国后这些肉制品未能全部食用,剩下的成为了泔水,随后人们用泔水喂猪,引发了疫情。非洲猪瘟的这一传播路径表明 A. 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避免外部联系,强化内部联系 C. 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联系是可以改变的,切断猪瘟传播的中间环节有利于抑制疫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D: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泔水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体现了联手的多样性,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启示我们应对非洲猪瘟的传播,需要切断猪瘟传播的中间环节,联系是可以改变的,D符合题意。‎ A:联系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A说法有误。‎ B:要处理好外部联系而不是避免,B说法有误。‎ C:材料没有体现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具有客观性,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联系的客观性:‎ ‎(1)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虽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交通堵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城市病”日益蔓延,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洪涝等极端天气也频繁出现。有资料显示,86%的公众认同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上述材料反映了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 人为事物的联系随人的意志而变化 C. 一个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与不变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系观。‎ C: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交通堵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城市病”日益蔓延,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洪涝等极端天气也频繁出现,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这说明一个事物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C符合题意。‎ A:联系具有条件性,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A错误。‎ B:事物的联系(包括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错误。‎ D:联系没有不变性,D错误。‎ 故本题选C。‎ ‎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思政教育实践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科学布局、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要形成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共同体。”总书记的发言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分清主流和支流 ‎②用综合的思维来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③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中没有讲到矛盾,而是谈论思政课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作用,分清主流和支流的原理是认清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①说法错误。‎ ‎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也要“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着眼于教育的整体,综合看待教育的发展,②符合题意。‎ ‎③:“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科学布局、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各类学科之间要科学布局,而不是随意的渗透思想教育,要协调有序的发展,发挥思政课教育的最优作用,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中谈论的思政课与其他学科要同向同行,并不是凸显思政课教育在发挥关键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记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下图为高二某同学的笔记本,“记录区”用来在上课时快速记录,“整理区”用来课后归纳重点、补充疑问,“提示区”用来写下整个笔记的提纲或延伸说明。原始的记录→逻辑的整理 →关键的提示,这一方法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A.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B.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C.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D. 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该同学的笔记本是一个系统,由“记录区”“整理区”和“提示区”等要素构成,这一方法体现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B项正确;整个物质世界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但材料未涉及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的相关内容,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但材料未涉及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的相关内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也未体现必然与偶然的关系的相关内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要求;‎ ‎④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7.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下列属于发展的有 ‎①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②近日,IEEE对华为员工及华为资助的个人参与审稿作出无理限制 ‎③‎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失火 ‎④近日,国务院办公室开通“国家政务服务投诉与建议”小程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5G是新事物,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是有利于世界网络发展的新事物,①符合题意。‎ ‎②:“无理限制”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是不符合客观规律发展的,不是新事物,不是发展,②不符合题意。‎ ‎③:是一种损失,是文化标志的消亡,不是发展,③不符合题意。‎ ‎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投诉可以使用更加便捷的方式,国务院出台的小程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做法,是发展,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注意判断新事物的标准,不可以出现的时间、力量等进行判断,而是要看新事物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为标准。‎ ‎8.清明节是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但祭祖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交通拥堵、资源浪费、引发山火等,现在网上祭祖悄然流行,既省时间,又经济环保,为远方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这种方式很多人难以理解,认为这只是流于形式,对网上祭祖认识正确的是 ‎①网上祭祖符合事物的发展趋势,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网上祭祖作为新的方式,是对传统祭祖方式扬弃 ‎③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所以必然会战胜旧事物 ‎④网上祭祖不符合传统,不可能成为新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传统祭祖存在:交通拥堵、资源浪费、引发山火等弊端,网上祭祖省时、经济环保,符合现在发展的规律,是一种新的形式,拥有强大生命力,①符合题意。‎ ‎②:网上祭祖是对传统祭祖方式的改变,继承传统祭祖的核心精神和传统文化,但是又摒弃了传统祭祖的不良方式,采用省时、环保的方式,是对传统祭祖的扬弃,②符合题意。‎ ‎③: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形式,但是不是新事物,是形式发生变化,并不是在战胜旧事物,③不符合题意。‎ ‎④:网上祭祖是一种新型的形式,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既保留了传统,由符合时代,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9.古希腊晢学家芝诺的学生曾问:老师,您知识如此渊博,怎么还觉得自己很无知呢?芝诺顺手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说:“小圆是你们的知识,大圆是我的知识,这两个圆的外面就是无知的部分,所以我接触无知的范围就比你们广”。芝诺的说法蕴含的哲理是 A. 无知是达到有知的根本动力 B. 无知和有知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C. 无知是相对的,有知是绝对的 D. 无知和有知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A:无知和有知之间的矛盾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A说法错误。‎ B: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自己越是知识渊博,就是越感自己的无知,说明无知和有知之间是相互依赖的,辩证统一的,是矛盾双方,B符合题意。‎ C: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而不是说无知是相对的,有知是绝对的,C说法错误。‎ D:无知和有知是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0.下边人生哲理漫画给我们的积极启示有 A. 事物都有缺点和优点两方面,要学会宽容他人错误 B.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要着重看到他人的闪光点 C. 矛盾具有同一性,要有化干戈为玉帛的人生智慧 D. 认识具有差异性,要有底线思维,坚守做人底线 ‎【答案】C ‎【解析】‎ ‎【详解】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但不能把两点论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A表述错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B表述错误。原谅别人常常比指责别人更具有影响力,体现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矛盾具有同一性,没有涉及认识差异性,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点睛】漫画选择题的解题思路:‎ 第一步明确漫画的表意。 即画面直接反映的表层意思。明确漫画中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第二步明确漫画寓意。 即借助画面反映出来的隐藏在漫画表意背后的深层次的道理,它是漫画中心意图所在。把握漫画寓意必须把握漫画的标题、内容和文字信息,对漫画进行分析和综合,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表意到寓意的飞跃。第三步明确教材知识。 明确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解题离不开教材知识,因此在弄清漫画表意和寓意的基础上,必须回归教材,联想漫画所能折射的教材知识。第四步以干求肢。 一是与题干明显无关或与选择题要求不符的题肢肯定不选。二是本身正确且与题干有关的题肢存在选与不选两种情况:与题干有直接关系的正确题肢应选;与题干仅有间接关系的正确题肢不选。‎ ‎11.手机移动支付因其简单快捷方便贏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可如果手机丢失或者中木马病毒,就会威胁到用户资金的安全和信息安全。对此认识正确的观点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全面分析,分清主流和支流,不能忽视支流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④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中说手机的支付便捷和危险,是矛盾的双方,没有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①不符合题意。‎ ‎②:对于手机支付的看法,要全面的看问题,既要看到支付便捷的巨大优势,也要注意支付的危险,既要注重主流,也要重视支流,②符合题意。‎ ‎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③说法错误。‎ ‎④:支付的简单便捷和手机丢失后的危险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所以对待手机支付要辩证的看待,一分为二的看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马克思曾说:“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真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细致吗?”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B.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 矛盾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矛盾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材料中没有体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不符合题意。‎ B:材料中是锁和开锁,真与假的矛盾关系,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B不符合题意。‎ C:真与假,锁与开锁之间的矛盾关系,促进二者不断地完善,事物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符合题意。‎ D:材料中阐述是矛盾运动促进事物发展,没有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3.‎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广大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这说明 ‎①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②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 ‎③矛盾是斗争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④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①说法错误。‎ ‎②:中国的发展,会伴随着很多种矛盾,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在斗争和同一中发展中国事业,实现中国梦,②符合题意。‎ ‎③: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③说法错误。‎ ‎④:“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说明中国事业在矛盾中不断发展和壮大,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4.习近平会见来京述职的香港特首时,引用“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精神来肯定林郑月娥带领香港特别区政府一年的工作。“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启示我们 A.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克服困难 B. 正确对待问题、不回避矛盾 C. 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D.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B:香港特别区政府一年的工作“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问题、不回避矛盾,B符合题意。‎ A:发挥主观能动性可能克服困难,A说法绝对。‎ CD:材料未涉及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5.一位神经科学教授经过调查后发现:中国人在处理汉语时主要使用左脑的额中回,它是大脑中负责运动的区域。人脑中负责处理英文的则是左脑的颞项区,它是大脑中负责听的区域。另外中英文本身也有很大差别,汉字是象形文字而英文则是表音文字,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学习英文需要多听,学习中文则需要多写。该教授得出的结论所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③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④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相关知识。‎ ‎【详解】①:解决矛盾的关键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①说法错误。‎ ‎②④:该神经科学教授经过调查后发现中国人在处理汉语和英文时,使用的大脑部位有所不同,并由此认为儿童学习英文需要多听,学习中文则需要多写。该教授的结论表明事物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矛盾具有特殊性,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④符合题意。‎ ‎③: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6.“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 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 B. 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C. 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 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AD:材料中“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点明主要论述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对事物的作用,没有涉及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AD不符合题意。‎ B:材料中“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公有性”“主体作用”等体现了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是由控股决定,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符合题意。‎ 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7.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这一要求 ‎①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认识问题 ‎②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③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为局部总能推动整体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从整体、系统和内部结构的优化上进行发展,建设新区,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①符合题意。‎ ‎②:确定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抓住发展重点,同时协调京津冀的发展,是两分法,②符合题意。‎ ‎③:共性与个性是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材料中没有点出进京津冀的特点和共性,③不符合题意。‎ ‎④:局部不一定总是推动整体的发展,要看局部的优化组合,1+1不一定大于2,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8.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重点是抓住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这一要求 A. 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B. 反映了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C. 坚持了一点论与均衡论相结合的方法 D. 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重点是抓住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这一要求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A符合题意。‎ B: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结合体现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不体现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B与题意不符。‎ C: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材料不体现一点论与均衡论,要反对一点论与均衡论,C说法错误。‎ D: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要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不忽视对次要矛盾的解决,要统筹兼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坚持重点,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要坚持重点论,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19.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地处煤炭矿区,过去靠挖煤为生,但“富了口袋,空了脑袋”,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地成为短板。当地干部群众认准“文化兴村”这条路.以文化引领精神文明,一走就是整整30年。该村的做法 ‎①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推确的把握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方向 ‎②把握了主要矛盾,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中心工作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用精神文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④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不懈地抓好该村农民的精神面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地成为短板”,体现的是主要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①不符合题意。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以精神文明为中心,②表述错误。“当地干干部群众认准‘文化兴村’这条路,以文化引领精神文明”,体现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用精神文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③符合题意。该村的做法也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不懈地抓好该村农民的精神面貌,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1)深刻理解含义: a.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它强调的是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再通俗地说,主矛是个完整的矛盾) b.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它强调的是同一矛盾中,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一方是主要方面。(再通俗地说,矛主是矛盾的其中一个方面) (2)把握关键性词语:(★) a.主要矛盾常常用这样的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等。 b.矛盾的主要方面常常用这样的词语:性质、本质、主流、方向等。 ‎ ‎---如果材料中出现“中心”“重点”“关键”“重要”等词语,一般要用主、次矛盾的原理来分析;如果材料中出现“主要的”“次要的”“主体”“主导”“本质”“总的看”“利大于弊”等词语,则一般要用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原理来分析。 (3)明确命题旨意:——方法论(★) a.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怎样集中力量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点,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 b.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适用于“看问题”,认识事物。在事物存在的利与弊、优与劣、功与过、长处和短处等方面,针对事物的性质作出评价与判断,强调对这个事物当前状况的认识。(★)处为区别两者的常用方法。 当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是互不相干的,也有联系。 1.都是讲矛盾发展不平衡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 2.主要矛盾当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地主要方面所规定地。 3.都是重点论所要把握的重点。‎ ‎20.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8--9月,国家连续出台思政课建设的文件强调,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重在启蒙道德情感。这启示我们 ‎①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促进教育的发展,完成教育的任务,要抓住关键课程,发挥思政课的德育功能,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①符合题意。‎ ‎②:思政课程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特点和学情,要依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高中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重在启蒙道德情感”,②符合题意。‎ ‎③: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③说法错误。‎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1.《创新中国》是世界首部全篇采用人工智能配音的纪录片。该片紧扣“创新中国”的宏大主题,讲述了中国创新在全球的定位,展现中国在当前技术革命浪潮中的大国风范和责任感。下列与该片主题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天道酬勤,春华秋实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③苟利于民,不必法古④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纪录片《创新中国》的主题在于创新。‎ ‎①:天道酬勤,春华秋实的意思是春天辛勤耕作了,到了秋天就会有好收成。只要勤奋就会有好结果,强调要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①不符合题意。‎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是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强调要有坚定意志品格,②不符合题意。‎ ‎③:苟利于民,不必法古的意思是说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强调只要坚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事业的原则,改革就应该推进,强调改革创新,③符合题意。‎ ‎④: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意思是聪明的人(往往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会)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强调要创新,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诗词名言(成语俗语)类选择题在哲学试题中比较常见,对诗词名言(成语俗语)的理解把握要结合语文知识,借助文言文阅读,古文阅读、诗文名言鉴堂能力,还要求对哲学的原理熟练理解与把握。 解题策略 解答诗词名言(成语俗语)类选择题,要注意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具体方法如下: 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解答时,考生需综合提炼题干材料所蕴含的主旨,依据此主旨,对接体中原理,选择相符合的题肢。排除错误选项,就是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或绝对化隐想的题肢加以排除。‎ ‎22.5G即将为我们开启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5G 是一个大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当前技术的演进,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无缝升级。‎5G技术的创新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坚持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②实践基础上的技术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以革命批判精神破除过去的观念和技术 ‎④新事物要吸取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中,这些技术可以完全向‎4G技术兼容,也需要一部分相对革命的技术,这表明要坚持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新事物要吸取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①④符合题意。‎ ‎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错误。‎ ‎③:我们要破除落后的观念和技术,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3.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 ‎③创新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在新事物中保留着旧事物的积极因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了创新与事物发展的关系。“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没有直接强调创新与发展间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体现了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符合题意。‎ ‎③: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点出创新对于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生产力,③符合题意。‎ ‎④:没有强调创新与发展的关系,点明的是创新与联系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4. 下列对世界看法既唯物又辩证的是 ‎①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②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 ‎ ‎③万物独化,物各自生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唯物论和辩证法,①既体现了要从实际出发,体现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了唯物和辩证的观点,②既体现了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又强调了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符合题意,③是唯物的,但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没有坚持辩证的观点,④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即唯物的观点,但是没有体现辩证,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错误,不选。故答案应选A。‎ ‎25.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一位“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经过反复试验,研制成无水清洗的废旧塑料自动化生产线,脏兮兮的废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表明 ‎①实践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②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以及创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一直受到污水排放问题的困扰,这推动了“草根发明家”的创新,表明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①正确切题。“草根发明家”转变思路是其创新成功的重要原因,表明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②正确切题。③夸大了认识的作用,观念创新不能决定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实践决定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正确指导实践,而不是能否应用于实践,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二、材料分析题(5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深得人民拥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地进步和发展,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如果存在短板,势必严重影响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备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①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明确了国家治理的发展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②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必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规定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整合、归纳的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结合材料加以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整体的地位作用功能、部分的地位作用功能。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整体的地位作用功能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明确了国家治理的发展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②部分的地位作用功能角度:联想主干知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必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垃圾分类,是每个人身边的小事,也是关乎社会文明的大事,更是影响中国绿色发展的实事。‎ 随着上海等地通过地方立法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正在从日常生活中的“选答题”变为“必答题”。如今在中国,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也是“攻坚战”。一场化垃圾分类为全民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正在中国各地展开。‎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谈谈如何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文明新时尚。‎ ‎【答案】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积极支持垃圾分类工作,健全垃圾分类法律体系,明确垃圾分类标准和具体做法。‎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正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人们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方面作出改变。‎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重视量的积累。动员全社会人人动手,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文明新时尚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谈谈如何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文明新时尚,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主要包括: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何推动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文明新时尚分析,注意解答时按照世界观、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组织答案。‎ ‎【点睛】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性和上升的趋向性。即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特区”迈向“先行示范区”,深圳再度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意见》确定了深圳的战略定位,即:高质量发展高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法治城市示范,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城市文明典范,构建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民生幸福标杆,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先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②中央决定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法治城市、提高民生幸福指数、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先行先试,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说明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首先明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内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然后再结合材料中的“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可持续发展先锋”等有效信息从中央决定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来回答。‎ ‎【点睛】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和题型,根据设问要求,检索知识库,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 第二步,以知识要点(特别是概念)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 第三步,把知识要点与对应的具体信息结合起来,对知识要点进行阐释。‎ 第四步,表述答案:知识要点+材料分析。‎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人工智能是核心推动力量。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一种新的虚拟劳动力,能够解决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很多企业采用人工智能机器,提升竞争实力,提升生产效率。在快速变化的复杂环境和超出人类极限的工作,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系统所代替,从而冲击劳动力市场;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考核、监督和改进行政机关效能,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人工智能在思维方式上给人类带来的变革是具有划时代性意义的,有其积极的一面,如促进思维方式的进步,但同时它也有其消极的影响,如盲目认同和过度依赖,这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结合材料并运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相关知识,辩证分析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更新生产技术,促进了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拓宽了劳动对象;但也会引起劳动就业问题。‎ ‎②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人工智能的推广,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并有效推动国家治理,但也对社会伦理、信息安全、法律等提出新挑战。‎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促进思维方式的进步完善,使得思维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它也有消极影响,对人类思维和教育带来新挑战。‎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人工智能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知识限定,可知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①材料中“多企业采用人工智能机器,提升竞争实力,提高生产效率。在快速变化的复杂环境中进行的工作和超出人类极限的工作,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系统所代替,从而冲击劳动力市场”,需要从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角度进行分析。‎ ‎②“人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考核、监督和改进行政机关效能,也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需要从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人工智能在思维方式上给人类带来的变革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如促进思维方式的进步”,需要从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它也有其消极的影响,如盲目认同和过度依赖,这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可以从其消极影响进行分析。‎ ‎【点睛】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相关知识,辩证分析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该题属于影响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根据知识限定,可知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创新的作用。根据设问中的“辩证分析”这一要求,在分析影响时既要分析积极影响,也要分析消极影响。解答本题,需要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进行分析。‎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水价一直偏低,不能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是导致现实中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包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举行了水价上调的听证会或相继出台了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方案。为此国家表示,调整水价对促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要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减少水价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节约水资源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目前我国正在全国开展全民节水行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水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综合上述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在水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上,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答案】①坚持联系的观点。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关系,趋利避害,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浪费、污染水资源的孤立地看问题的观点。‎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反对只顾眼前利益的僵化的观点。‎ ‎③坚持全面的观点。既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又要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既要利用价格杠杆调节水资源配置,又要充分考虑水价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反对在水资源问题上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考察知识的调用能力。‎ ‎【详解】从“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可得出,在回答时,是肯定辩证法的观点,否定形而上学大的观点的格式回答。辩证法是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是孤立、静止和片面的看问题。‎ ‎①坚持联系的观点。材料中可以得出水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待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要着处理好水资源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关系,趋利避害,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浪费、污染水资源的孤立地看问题的观点。‎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水资源的使用不是一代人的事情,是社会持续发展,人类持续生存的重要资源,所以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反对只顾眼前利益的僵化的观点。‎ ‎③坚持全面的观点。对待水资源不能不使用,也不能胡乱开发与浪费,既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又要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既要利用价格杠杆调节水资源配置,又要充分考虑水价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反对在水资源问题上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点睛】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之一,辩证法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是科学的。形而上学是用静止、孤立、片面的观点看待问题,是错误的。‎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