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必修) 解析版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期中考试政治(必修)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A. 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家的事情 B. 世界观就是哲学 C. 哲学是正确的世界观 D.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A是世界观和哲学的区别;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不正确,D是正确的;哲学也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是正确的哲学,C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 考点: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2.下列关于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哲学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 B.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C.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D. 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答案】D 【解析】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是错误的;具体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 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是错误的;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是错误的;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D是正确的,适合题意。 【点睛】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3.现阶段很多人开始逐步接受“绿色生活”理念,并加入到“绿色餐饮”“绿色出行”“绿色住宅”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艺术升华 【答案】A 【解析】 现阶段很多人开始逐步接受“绿色生活”理念,并加入到“绿色餐饮”“绿色出行”“绿色住宅”等行列。这反映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A项符合题意;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B项说法错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项说法错误;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但不是对具体生活的艺术升华,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二者的辩证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他才能在科学研究上不迷失道路。”钱学森这段话告诉我们 A. 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B. 科学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 C.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D.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然后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体现了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项符合题意;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A项观点错误;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并非都是自觉,B项观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没有涉及到“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 【点睛】正确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 具体科学 区 别 研究 对象 整个世界 某一特定领域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联系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问题。 A.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 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D. 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 【答案】B 【解析】 【详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A项不合题意;“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和“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C、D两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点睛】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 (1)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从属的。 (2)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中总是贯穿和渗透着本体论。 6.下面漫画“宝宝快跳”中父母的做法启示我们 ①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②要坚持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要正确对待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④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世界毫无意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漫画中的父母不顾宝宝实际,为宝宝设置了不合理的跳高目标,启示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从实际出发,反对唯心主义,不顾实际,主观臆断。同时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存在决定思维,①③符合题意。题干不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与否问题,②不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且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A。 7.2015年3月10日,中国科学院称,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枚5亿年前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海绵化石。该发现将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6000万年。这一科学发现佐证了 ①发现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物质具有主观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科学家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佐证了进化论的观点,否定了上帝或者其它神灵造物的谬论,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②项符合题意;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存在过,人类能够发现和认识它们,并探索生物演化的规律,说明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世界是可知的,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项符合题意;认识的目的是实践,不是发现真理,①项观点错误;物质是客观的,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 8.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王夫之认为:“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把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 B. 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C. 把主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 D. 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把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A适合题意;B、C、D三项均是唯心主义观点,不合题意。答案选A。 9.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下列说法中与王夫之的观点基本一致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行谢则神灭”——范缜 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④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朱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王夫子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①③项与王夫之的观点基本一致;②④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与王夫之的观点从根本上是对立的;正确选项为A。 【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 —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C.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 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答案】C 【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表述,是指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项符合题意;ABD项均表述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物质范畴”就是对物质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的概念,既属于意识的范畴,也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对物质客观实在性的反映。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即: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实在,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11. 从内容上看,意识是 A.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人脑的机能 C.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 是世界的本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内容上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故该题选C;AB与“从内容上看”不相符;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唯物主义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唯心主义观点,D与题意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内涵。 12.最新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糖分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症。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脑中,异常的蛋白质聚集成斑块,乱成一团,逐步损伤大脑,导致严重的认知衰退。这再次佐证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答案】A 【解析】 题目中,假如过多的糖分的摄入会使我们的大脑乱成一团,导致严重的认知衰退。这再次佐证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故A选项入选。B选项错误,实践是意识的源泉。C、D选项与题意无关。 点睛: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意识反映的客观对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13.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工作难免给年轻人带来的压力。他们借助“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这些“佛系”观念,舒缓内心的焦虑和抑郁,找寻力量温暖内心。这主要体现了 A.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直接现实性 C. 主体和客体的作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 D.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现在的年轻人借助“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这些“佛系”观念,舒缓内心的焦虑和抑郁,找寻力量温暖内心。这主要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项正确;A、B、C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选D。 14.据央视网报道,“洪荒之力”、“友谊的小船”、“吃瓜群众”、“全是套路”等当选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每个网络流行语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思考。这说明 A.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 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洪荒之力”、“友谊的小船”、“吃瓜群众”、“全是套路”等当选2016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每个网络流行语都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思考。这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故C选项表述正确入选。A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意识的起源与作用。故排除B、D。 15.“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人能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 A. 客观物质性 B. 直接现实性 C. 社会历史性 D. 主动创造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意识活动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D项符合题意;我们要正确区分意识活动的特点和实践的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A、B、C三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16.有人在读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 客观物质性 B. 能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直接现实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愚公生活的年代,没有炸药和挖土机、汽车,故他不会使用这些东西。B说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实践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践的基本特征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17.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④知是行之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哲学寓意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参加实践的重要性,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项符合题意;“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哲学寓意是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②项不合题意;“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③项符合题意;“知是行之始”哲学寓意是认识是实践的开始,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18.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地区间抚养比差距扩大,省际间养老保险基金不平衡的问题日益严重。日前国务院决定自2018年7月1日起,在不增加社会整体负担和不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基金,对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度调剂。这一举措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味着社会发展取央于政策的调整 ③做到了在运动变化中把握事物联系 ④表明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务院根据我国变化了的国情提出对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度调剂,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了在运动变化中把握事物联系,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政策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意识有正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故本题答案为B。 19.2016年2月,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一重大发现印证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一扇大门。从认识论角度,这说明了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C. 联系具有客观性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D 【解析】 A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B选项是从唯物论的角度阐述的。C选项是从辩证法的角度阐述的。题目中,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一重大发现印证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一扇大门。从认识论角度,这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D选项入选。 点睛:正确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2)实践处于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20.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在贵州启用,首批观测目标将锁定在银河系边缘,通过收听来自太空深处的无线电波,探索恒星起源的秘密,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材料主要体现了 A.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并指导实践 D. 实践是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答案】D 【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了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超级天眼”能帮助人们探索恒星起源的秘密,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 D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认识工具的重要性,ABC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21.下图漫画蘊含的哲理是 A. 真理是客观的 B. 真理是有条件的 C. 认识具有反复性 D. 认识具有上升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真理的知识。 【详解】多跨一步,是变成非,体现了真理的条件性,B项符合题意;多跨一步,是变成非,体现了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谬误,没有体现真理的客观性,A项不合题意;是变成非,说明条件变了,正确的认识变成错误的认识,所以没有涉及认识的反复性和上升性,C、 D两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22.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句话说明 A.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永无止境 D.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说明我们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C符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与题无关;B说法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 点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注意理解。 23.“2018年下半年,运气最好的星座是双子座。”这一观点违背了联系的 A. 普遍性 B. 多样性 C. 客观性 D. 主观性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材料中认为“2017年下半年,运气最好的星座是双子座”的观点把运气好坏和星座联系在一起,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违反了联系的客观性, 选C;A和B与材料无关;D错误,因为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具有主观性。 【点睛】在联系的观点上,同学们最容易出差错的有两点:一是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着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从而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如果人们试图建立新的联系,就是对联系客观性的否定。为此我们必须明确: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 24.苏州、南通和新加坡三方决定,在苏通长江大桥北侧40平方千米左右的区域内建成—个融生产、生活、商贸、居住于一体的生态保护示范区、综合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化城区。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 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D.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的相关知识。在苏通长江大桥北侧40平方千米左右的区域内建成—个融生产、生活、商贸、居住于一体的生态保护示范区、综合产业示范区和现代化城区。这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D项正确;联系是有条件的,A项说法错误;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B项说法不科学,排除;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点睛】联系的特点 1.普遍性: 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整个世界都是联系的。 要求(方法论) :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包括自在事物(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建筑,一经建成便独立于意识之外)的联系。 要求(方法论) :①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多样性: 有直接与间接、内部与外部、本质与非本质(表面) 、必然和偶然、长远与眼前的联系。 要求(方法论)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5.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当雾霾天空气质量差时还需要开窗通风吗?专家建议可以选择一天污染物浓度较低的阳光好的午后通风换气,但阴雨天例外。这体现了 A. 联系具有多样性 B. 发展具有普遍性 C. 联系具有主观性 D. 联系具有整体性 【答案】A 【解析】 材料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项符合题意;B项与题意不符;联系具有客观性而不是主观性,C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联系的整体性,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6.从修身、齐家做起,而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大学》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A. 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B.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C. 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D.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从修身、齐家做起,而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之间的联系,体现联系的普遍性,选B;A不选, 因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才会对整体起到决定作用;C不选, 因为事物之间也有偶然联系;D不选, 只有各个部分以优化的结构组合在一起,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7.李克强用“骑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所以我们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这说明 A. 只有保持静止才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B.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C. 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 D. 事物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稳中求进,稳中有为。说明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B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不符;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被认识,但不能被改造,C项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运动与静止的区别和联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8.2018年4月1日,雄安新区在新时代的春天里迎来“周岁”。 一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围绕新区区位独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具备高标准高起点开发建设等基本条件,扎实起笔,创造了“雄安速度”、“雄安质量”。这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是 A. 意识是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 B.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实践决定认识 D. 办事情要根据自身基本条件构建新的联系 【答案】B 【解析】 问题要求的是唯物论启示。C是认识论,不符合题意。D是辩证法,不符合题意。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但不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基础。意识具有两面性,“推动”说法错误,A表述错误。雄安新区围绕新区区位独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具备高标准高起点开发建设等基本条件,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必修四四大板块的划分。板块一是唯物论,是教材第四、五课内容。板块二是认识论,是教材第六课内容。板块三是辩证法,是教材的第三单元内容。板块四是历史唯物主义,是教材的第四单元。 29.2017年11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此举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新时代。北斗三号工程自2009年开始启动建设,2015至2016年成功发射了4颗北斗三号试验卫星,完成了在轨验证;2018年前后计划发射1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年左右将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这表明 ①新事物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科学家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③科学研究需要重视量的积累从而为质变创造条件 ④科学实验做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将推动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发展的趋势和状态的相关知识。北斗三号工程自2009年开始启动建设,2015至2016年成功发射了4颗北斗三号试验卫星,完成了在轨验证;2018年前后计划发射1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年左右将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这一漫长的过程表明新事物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科学研究需要重视量的积累从而为质变创造条件,①③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关键,②说法错误;生产实践才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0.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形成一个新习惯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为21天效应。它启示我们,不管是养成好习惯还是改掉坏习惯,都需要不懈地坚持。这表明 A.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 量的积累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C. 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 要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 【答案】D 【解析】 材料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D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不符;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的变化,B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不体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的道理,C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或错误。(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错误 【解析】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因此,题中观点错误。 32.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 【答案】错误 【解析】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33.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答案】错误 【解析】 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 34.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答案】正确 【解析】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够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故本题判断正确。 35.真理在实践中反复接受检验,并不断地被推翻。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真理在实践中反复接受检验,并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不一定被推翻。故题中观点错误。 36.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故该观点正确。 37.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答案】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自在事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了,所以它们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题中观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 点评:注意联系是客观的,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8.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答案】错误 【解析】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不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39.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答案】B 【解析】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但是这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故该判断错误。 点睛:准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表现: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 (3)联系具有普遍性并非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两个具体的事物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40.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答案】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题目观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是客观的。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小题,共18分) 41.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 材料一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80年代外语纳入总分引入标准化考,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不分文理科”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 材料二2018年江苏新一轮教育改革方案制定工作再次开展。江苏教育存在学生课业负担重,中考升高中比例低,参加高考人数少,江苏高校录取江苏高考人数少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省教育厅提出要科学决策,多措并举,增加中考选择的机会;要加强普通高中资源建设,扩大资源供给。 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1)《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2)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江苏新一轮教育改革方案是如何制定的?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对高考制度的改革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 ②认识和真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几易其稿,最终“不分文理科”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2)①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江苏敎育改革方案的制定应根据江苏本地实际情况。 ②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背景,组织两个设问,检测学生对规律和认识论相关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第一问难度较大,第二问难度不大。 【详解】设问一要求说明《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此为体现类试题,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材料信息来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人们对高考制度的改革只能来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去检验,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几易其稿,最终“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高考制度顺应了当前教育的实际,达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现了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设问二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江苏新一轮教育改革方案是如何制定的?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类型的说明类主观题。首先明确,“规律”对应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二是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江苏敎育改革方案的制定应根据江苏本地实际情况”,可以对接规律的客观性原理方法论;“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等,材料中的做法,可以对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42.李克强总理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倡导全民阅读不仅能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也有着深远意义。全民阅读”要落实到位,既需要公众个体积极参与。江苏省举办了首届江苏全民阅读节。图书、报刊、电子音像、数字、动漫、网络等出版发行单位,共设700多个展位,参展图书达15万种,安样知名作家与读者互动;围绕阅读推广这一主题,安排了讲书大赛、经典诵读、认领“漂流书亭”等104场各类文化活动;开放国家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地铁移动网络图书馆。 (1)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全民阅读的认识。 (2)结合材料,就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并指出其唯物论依据。 【答案】(1)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全民阅读不仅能提高国民素质,对于国家、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全民阅读可以图书展等形式,还可以通过建设移动网络图书馆等形式。 ③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全民阅读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2)宣传标语示例:开卷有益,文明生活。人人有书读,家家留书香。书香引领文明,阅读成就梦想。增文化底蕴,聚时代精神。共建书香家园,提高民族素质。传承文化圣火,提升文明素质。 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或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尊重规律)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全民阅读活动为背景,组织两个设问,检测学生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相关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第一问难度较大,第二问难度不大。 【详解】(1)设问一要求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对全民阅读的认识。设问要求调用的知识是辩证法,属于中观切口的说明类主观题。辩证法对应的知识点较多,所以需要结合材料取舍。据材料可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倡导全民阅读不仅能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也有着深远意义”,可以用联系的普遍性来说明全民阅读的意义;“开放国家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地铁移动网络图书馆”,可以用联系的多样性来说明;“‘全民阅读’要落实到位,既需要公众个体积极参与”,可以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来说明。然后整合成完整答案即可。 (2)设问二要求结合材料,就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并指出其唯物论依据。拟定宣传语一般要做到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应具有较强的生活传播性,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宣传的作用。营造全民阅读的生活氛围,既可以从公民自身的角度入手拟定宣传语,也可以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入手进行拟定。拟定后,要指出其唯物论依据。 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写下来。(本部分1题,12分) 43.2017年4月12日,是人类载入航天活动56周年纪念日。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航天探索向来伴随着高风险,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造成灾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包括航天员、空间应用、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八大系统的宏大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零瑕窥”“零失误”“万无一失”是各单位的一贯要求,不放过任何细节。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 材料二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材料三航天精神包含了艰苦奋斗、勇于攻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载人航天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是一种正义的行为,是青少年学生的良好榜样,有利于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什么能够成功? (2)材料二中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施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3)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弘扬航天精神的重要性。 【答案】(1)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各大系统,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团结协作,实现了整体优化。 ②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各系统、各领域始终坚持“零瑕疵”“零失误”“万无一失”,十分注重细节,有力保证了航天工程的成功。 (2)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证明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标准。 (3)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人能够主动的改造世界。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航天工程的发展和载人航天精神为背景,组织三个设问,检测学生对哲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设问对知识限定明确,第一问难度不大,第二问较为简单,第三问难度一般。 【详解】(1)设问一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什么能够成功。设问要求调用的知识较为具体,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类型的原因类主观题。该知识点包含两个小知识点,第一个是强调整体的重要性,然后结合材料说明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第二个是强调部分对整体的作用,然后结合材料说明注重细节,有力保证了航天工程的成功。 (2)设问二要求分析材料二中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施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类型的体现类主观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考生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等角度进行作答,注意结合材料。 (3)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分析弘扬航天精神的重要性。该设问需要调用的知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同样属于小切口深分析类型的意义类主观题。首先明确该知识点下的具体知识点,然后一一结合材料即可。具体来说就是,载人航天精神作为正确的意识指导我们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时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点睛】正确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 区别 内涵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具有的积极主动自觉的反映 又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表现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能动的反映和能动的反作 用 “想”、“做”、“精神状态” 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