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江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江苏)

第2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考点展示]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其特点(2012、2013、2014、2016·选择,2017·简析);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2016·选择,2017·简析)。‎ 考点1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及其特点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内涵 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 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的文化影响 角度 侧重影响的过程和无形性,强调影响的方式 侧重影响的效果和持久性,强调影响的时间 特点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短期内一般不会改变 注意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并不都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求 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素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标志词语 无形中、熏陶、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 难以改变、保持、“乡音无改鬓毛衰”、经年累月、难以抹去等 联系 二者密切联系,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人们长久地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不知不觉受到影响,这种影响一旦内化为人的态度和信念,就会形成惯性和定势思维,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典例1 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答案 D 解析 题干强调大学生精神家园里的心灵的重要性,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化素养里的重要性,D正确。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说法本身不准确。材料强调的是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没有体现二者的相互促进,B不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C不选。‎ 跟踪训练1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就告诉我们(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②特定的文化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都是被动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题干没有强调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①不选。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主动的,④错误。‎ 考点2 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1)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基本 内涵 强调优秀文化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或一定形式的文化活动,使人的知识领域不断拓宽,思想水平不断提高 强调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主要表现为改造世界的精神状态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侧重点 侧重广度,强调人格的完善,强调人的主观领域,人的主观精神感受 侧重力度,强调力度的加大,强调在具体行动中文化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 侧重综合素质,强调人的核心素质的提高,使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统一性 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利于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激发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从而丰富精神世界,二者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点拨 不同性质的文化均会对人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指优秀健康的文化。文化对人的塑造并非是“决定性”作用。‎ ‎(2)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闪记 一句话概括文化对人的影响 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从而塑造不同的人生,我们需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典例2 (2017·江苏高考)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 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答案 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经典诗歌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经典诗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析 本题是一道说明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典诗歌属于文化的内容,经典诗歌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说明文化对人有一定的作用。因而要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学生可从文化影响人的方式——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的特点——能对人产生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 跟踪训练2 (2016·江苏高考)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材料的主旨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符合这一主旨的只有①②。‎ ‎       15.综合考查文化的作用 典例3 (2017·全国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审题与解答 审设问 知识范围 文化作用的知识 设问指向 弘扬创新精神(先进文化)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 审材料 有效信息 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 考查知识点 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的作用 写答案 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跟踪训练3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 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美食承载着亲情乡情友情,能够维系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后,无数食客闻风而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3)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品尝各具特色的家乡美食,引发了对家乡、民族、国家的热爱,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实质是考查文化的作用。结合材料信息,我们可以从文化的精神力量、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如何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 文化的作用包括对社会和对人两大方面,国家对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视,本考点在高考中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常见设问方式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文化的作用的?‎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材料中做法的原因(意义)。‎ 常用答题语言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5)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6)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失分点1 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提醒 文化只是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是起决定作用,不能夸大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影响。‎ 矫正训练1 ‎2017年2月8日,“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一套播出,这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道德的提升,是拨动心灵深处的弦。这体现了(  )‎ ‎①特定的文化氛围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优秀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③优秀文化以特有的方式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优秀文化必是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精神的洗礼”“道德的提升”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拨动心灵深处的弦说明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①③符合题意。‎ 失分点2 混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两个特点 提醒 “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强调影响的时间。‎ 矫正训练2 几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延续的“年廿八,洗邋遢”的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这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  )‎ A.深远持久 B.源远流长 C.潜移默化 D.博大精深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几百年来”,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A当选;B、C、D与题意无关,均排除。‎ 失分点3 误认为任何文化都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提醒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矫正训练3 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9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不选, 因为文化具有双重性,只有优秀的文化、先进的文化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③说法过于绝对化;我们之所以开展读书活动是因为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②符合题意;开展读书活动是因为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④符合题意,选B。‎ 失分点4 把文化对人的影响理解为决定作用 提醒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取向,但不起决定作用。‎ 矫正训练4 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  )‎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③观点错误;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观点错误。‎ 热点聚焦22 礼让斑马线 文明伴我行 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 ‎[背景扫描]‎ ‎“斑马线”被称为行人的“安全线”“生命线”‎ ‎[命题猜想]‎ 斑马线不仅仅是一种交通标志,还是承载了生命权的标识,是一个城市交通文明的“放大镜”。近期全国各地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高考中可以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来考查。‎ ‎[命题预测]‎ ‎。然而,部分机动车驾驶员无视斑马线的存在,为了自己的便利快捷,不惜在斑马线上与行人抢时争道,使得“生命线”屡成“夺命线”,行人横穿马路被撞飞的交通惨剧时有发生。‎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指示精神,各地交管部门联合相关机构积极开展“礼让斑马线”交通安全宣传整治活动,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驾驶员提高安全意识,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同时,也倡导广大行人不要横穿马路或闯红灯,做到相互礼让,共创文明交通秩序。‎ 斑马线虽然不宽,却是衡量道德素质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是交通参与者,如果你是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不横穿马路,是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也是一种文明出行的表现。如果你是机动车驾驶员就为斑马线上的行人轻轻地踩一踩刹车,面对行动不便的人,即使信号灯已经变了,请再耐心等待他们几秒钟,你的减速和等待是对他们最好的照顾和关怀。让“礼让斑马线”成为城市随处可见的文明风景。‎ ‎[考点对接]‎ 信息点①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信息点② 开展“礼让斑马线”交通安全宣传整治活动,可以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引导人们自觉遵守交通秩序。‎ 信息点③ 开展“礼让斑马线”‎ ‎1.如果你生活在济南,近期街头的一些变化一定引起了你的注意。路口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非机动车按章通行、行人绿灯快速通行……这些文明通行的行为越来越多,这一切与济南交警倡导的“做文明有礼济南人”活动密切相关。倡导全市公民践行“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的文明风尚。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 ‎①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②文明礼仪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人民群众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④精神文明建设中要不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②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错误,题目中强调的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2.有些驾驶员因交通阻塞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爆粗口,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 ‎①汽车文化决定着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②健康的汽车文化能提升驾驶员的文明素养 ③驾驶员的文明素养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④文明驾驶是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文化影响人,而不是“决定”,①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当选。故本题选C。‎ ‎3.虽然青岛是山东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但道路文明程度仍然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相差甚远。站在没有红绿灯的人行道前,你只能看到一辆辆车呼啸而过。如果你胆敢踏前一步,刺耳的喇叭声会瞬间响起。这说明(  )‎ 交通安全宣传整治活动,有利于对人的观念、行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有利于创建文明交通秩序。‎ 信息点④ 公民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自觉参与交通文明实践活动,引领和传播文明新风尚。‎ 信息点⑤ 要想“礼让斑马线”既治标也治本,要不断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 ‎①公民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自身素质 ②我们要克己复礼,全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③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我们要放眼全球,学习借鉴外来优秀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性继承,②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路礼让一路安,万里文明万里畅。2017年3月开始,扬州市开展了以“安全文明出行,共建扬州规矩”为主题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开展这一工作是基于(  )‎ ‎①文明礼仪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人民群众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文化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扬州市开展了以“安全文明出行,共建扬州规矩”为主题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工作,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文明风尚的践行者,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文化活动,③④正确。①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②材料未涉及。‎ ‎2.生活中许多词语来自佛教文化,如大千世界、一厢情愿、十八层地狱、三头六臂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脱口而出的常用词。“耳熟能详、脱口而出”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是(  )‎ A.深远持久 B.潜移默化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答案 B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生活中许多词语来自佛教文化”体现了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故选B。‎ ‎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手游《王者荣耀》让不少中小学生沉迷,虽然开发团队想出了限制登录时间、父母一键禁玩等法子,但玩家很快便能找到破解办法。家长与其围追堵截,不如引导孩子对多彩的现实世界着迷。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学生应主动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来提高文化素养 ‎②家庭应创设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来影响学生成长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可以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是解决学生问题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文化有优劣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故③错误,④错在“关键”,故不选。‎ ‎4.一位企业家为了增进与客户的感情,感恩节这一天,他给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发了邮件表示感谢,没想到收到的回复特别少。一位希腊的客户干脆直接告诉他,他们根本不过感恩节。由此可见(  )‎ A.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答案 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不同的文化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故选D。‎ ‎5.刮痧是我国民间传统医学,历史源远,具有2 000多年的历史。电影《刮痧》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讲述了中西方文化冲突下的种种困境。中国人认为刮痧后出现红、紫、黑斑或黑疱这是正常反应,西方人认为是“虐待”,这种现象表明(  )‎ A.中西文化有差异没有共同性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观念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答案 B 解析 中西方对于刮痧后的反应不同,表明文化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B正确。中西方文化有差异也有共性,A错误。文化观念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人的价值取向,C错误。D不是对这种现象的反映,不选。‎ ‎6.有人问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你了解中国,那能不能告诉我们,怎么才能成功地在中国做生意?”他回答:“我并不知道所谓的成功法则,但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你要热爱中国,热爱中国文化。”这是因为(  )‎ ‎①文化与经济能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影响人的认识和实践 ③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 ④中法文化既有差异也有共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热爱中国文化才能在中国成功做生意,因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也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②正确。③是要求,不是原因。④不符合题意。‎ ‎7.“工匠精神”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能筑梦中国制造,这是因为(  )‎ ‎①文化影响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决定了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经济 ④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是决定,②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④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干主旨。‎ ‎8.校风是一所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关系到学生成长、教师发展与学校的未来。各级各类学校之所以重视校风建设,是因为(  )‎ ‎①校风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校风作为精神力量决定学校的发展 ③校风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形成良好的校风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校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①正确。校风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③正确。校风作为精神力量可以影响学校的发展,而不是决定学校的发展,②错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④错误。‎ ‎9.不知何时,有些中小学校采用音乐代替了枯燥原始的铃声。世界名曲、民族乐曲进入了校园,根据不同需要,提示学生上课、下课、进校和离校。学校的这种做法是为了(  )‎ A.拓展音乐课程,计时鉴赏并举 B.改革单一铃响,中西文化合璧 C.提醒作息时间,引导审美情趣 D.价值导向作息,告知时间节点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运用音乐代替原始的铃声,目的是避免计时的“枯燥”,A不选。世界名曲、民族乐曲进入了校园,体现了中西文化合璧,但这不是目的,B不选。材料内容不涉及价值导向,D不符合题意。‎ ‎10.“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阅读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文化影响人的行为选择和思维方式 ④阅读决定了一个人的气质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是决定,①错误。阅读对一个人的气质修养有影响但不是决定,④错误。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11.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说明(  )‎ ‎①书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②人的道德素养离不开书籍 ‎③书籍成就人的健全人格 ④书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题干没有涉及书籍与道德的关系,②不选;书籍中也有糟粕,③说法不准确。‎ ‎12.《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下列选项中,对核心素养认识正确的是(  )‎ A.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其核心与标志 C.培育核心素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D.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核心素养 答案 A 解析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不是国家倡导的核心素养的核心和标志,B错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C错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D错误。‎ ‎13.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②错误。不能认为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④夸大了优秀文化的作用。‎ ‎14.“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 ‎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④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②正确。这些文化节目和活动也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③正确。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①错误。人民的文化权益没有扩大,只有实现与否,④错误。‎ 二、简析题 ‎15.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答案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一校一品”活动有利于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2)文化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一校一品”活动可以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良好的文化素养,对自身的行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一校一品”活动有利于培养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升公民素质。‎ ‎(4)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校一品”活动,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6.现代社会是诚信社会,信用及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坚定基石。‎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十个“诚信之星”的先进事迹。在这些“诚信之星”中,包括诚信企业和诚信个人,有的以诚信铸造金字招牌,诚信经营、维护契约、公平竞争,靠信誉打造品牌,赢得发展优势;有的视诚信为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真诚做人、守信做事,以诚信彰显人格魅力和道德高度。‎ 这些“诚信之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人重信践诺、信誉至上的精神风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在全社会公开发布“诚信之星”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必将有力促进诚信文化建设,增强全体公民的诚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推动诚信社会、诚信国家建设。‎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诚信之星”先进事迹的意义。‎ 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发布“诚信之星”先进事迹,可以推动诚信社会、诚信国家建设。‎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发布“诚信之星”先进事迹,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 ‎(3)“诚信之星”的先进事迹可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发布“诚信之星”先进事迹,可以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模范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