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重点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黄陵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重点班期末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①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闭幕 ②万达院线、中国电影等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不断上涨 ③《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制作精良的综艺节目热播 ④观众欣赏《流浪地球》等优秀的影视作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回顾改革开放的30年,人们经历了从摆地摊到下海经商当“老板”,从涉外婚姻到走出国门去留学等一系列变化,各种思想观念也因30年而不断碰撞而发展。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始终是同步的 ③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精神文化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3、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A.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4、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在各地人们过中秋的形式不一样,但吃月饼、赏月等仍然是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自身传承的特点 D.有形强制的特点 5、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 ) ①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根本不同 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由于三峡工程的修建,一部分库区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安家落户,他们落户的同时带去了当地人爱吃的火锅和一些风俗习惯。这说明( ) A.人口迁徙带来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B.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商贸活动带来文化的发展 D.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8、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表明( ) ①科技对文化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②科学技术在文化生产力中地位突出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④科技是促进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 A.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B.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C.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11、“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台眼看花爻。清明踏青塌饼儿,重五龙船斗南塘。七月七喜鹊咄巧食,中秋赏月走麻行。登高做节恁闹热,你讲看爽看不爽。”民谣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上面歌词中介绍的温州文化现象属于( ) A.传统文艺的继承 B.传统习俗的继承 C.传统思想的继承 D.传统道德的继承 12、近年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备受冷落,而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备受青睐。为此,有关专家和人大代表呼吁将重大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为传统节日立法。重视民族节日是因为( ) ①民族传统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②民族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庆祝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世界各国民族传统节日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趋势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3、纵观数千年文明史,中国人的黄金情结,中国人的买金故事,甚至于中国人对于黄色图腾特有的崇拜,都带着些“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悲壮与豪迈。中国人的黄金情结穿越千年延续至今,依然在这个银行卡遍地的时代影响着你我的生活。这体现了( ) ①文化能够超越经济政治而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文化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话剧是一种传统剧种,《万家灯火》以新的内容对其进行艺术创新而成为精品,《膏药张》《变脸》也同样是艺术创新佳作。这说明( ) ①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继承传统文化,才能推陈出新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5、“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易引发火灾。近年来,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不少地区出现了植树祭祖,既不失亲情,又彰显文明。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要( ) ①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全面继承,古为今用 ④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是( ) ①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7、被誉为五千年“国史”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第四次修纂工作预计2015年全部完成。国家重视史书典籍的修纂工作是因为( ) 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史书典籍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史书典籍记载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国文学艺术的这一特征反映的中华文化的特征是( ) A.博大精深 B.地域性 C.传承性 D.源远流长 19、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这表明( ) A.薪火相传、海纳百川 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中华文化推陈出新,批判继承 20、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 A.中华各民族使用的乐器都是不同的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D.不同的区域,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21、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里的“民魂”是指( ) A.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B.中国人的脊梁骨 C.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22、作为科学家,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告诉我们( )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 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把奋斗精神融于岗位、融于日常、融于人生。可以说,奋斗既是真理、是哲学,也是潜移默化的生命浸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发扬伟大奋斗精神( ) ①有利于培育以爱园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定力量 ③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 现在有些媒体提倡“娱乐至上”,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还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炒作”。这体现了( ) A.大众文化必然导致文化媚俗现象 B.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C.大众文化以大多数人的口味为基础 D.当今文化产品是一种“文化快餐” 25、每年高考前夕,有些考生和家长们求神拜佛,将榜上有名寄托于神灵的庇护。这说明( ) A.腐朽文化毒害人们的思想和灵魂 B.封建迷信的社会作用有利有弊 C.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D.落后文化在生活中仍依然存在 26、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除夕夜不可缺少的一道“文化大餐”。三十多年来,尽管每年的春晚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但却始终未能满足所有观众的不同口味。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大餐”也是一种“遗憾大餐”。这种“遗憾”从一个侧面说明( ) A.文化艺术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B.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失去了继续举办的必要 C.我国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D.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7、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和短信的发展,使得现在的读者都喜欢短文,喜欢有趣的、通俗的文化形式;漫画、卡通、武打等通俗影视有很多观众,流行歌曲的听众远远超过了交响乐的欣赏者。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生产只遵循市场规律,追求经济效益 ②文化市场要追求轰动效应、明星效应 ③大众文化应创新内容和形式,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④文化生产与创新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呼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8、中华文化在近代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 ) A.戊戌变法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9、奉行“全盘西化”论或 “文化复古主义”,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 ) 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30、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 )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全面吸收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 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应该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 ①公民就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②能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决定作用 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以抵御错误思想的影响 ④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2、“相山秀,南湖美,一片精致好山水,中国好人淮北多,阳光路上歌声飞……”层出不穷的“中国好人”在相城诞生,“好人文化”润泽着“精致淮北”建设,淮北也因此被誉为“好人之城”。弘扬“好人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 ) ①发挥传统文化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 ②承接地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③以身边的道德模范为榜样引领道德实践 ④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3、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已累计限制失信人购买飞机票1478万人次,限制失信人购买动车高铁票524万人次。中国正在织就一张越来越严密的失信惩戒网,惩戒的效力正在显现,失信者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因此,青少年要( ) 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③积极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 ④把重信守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4、习近平主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等系列新论断新理念。这是因为( ) ①理想指导人生方向,信念影响事业成败 ②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③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④理想信念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基础性工程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5、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 ) ①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②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③要发挥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的特殊功能 ④要努力改造腐朽文化,坚决抵制落后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36、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2分) 37、 在历史上,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如匈奴、鲜卑、契丹、辽、金、蒙、满等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8分) 38、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4年,创造了“一年十管”中国速度,“半个月内连续安装两节沉管”,“最终接头毫米级偏差”。港珠澳大桥的奇迹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全体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相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说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4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性?(6分) 39、今天的文化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同时也存在这样一些文化现象: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讲人情超越了社会公平甚至法律;邪教思想依然在传播;很多年轻一代生活态度极其不端正;崇洋媚外,鼓吹全盘西化;低俗文化大行其道等。一句话,我们的文化生活“喜”“忧”并存。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请你从国家和个人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当前文化生活中 “喜”“忧”并存的复杂现象?(10分) 答案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B C D B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D A C D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D B D C B C B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D B A B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计40分) 36、(12分) (1)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明清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3分)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3分)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3分)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3分) 37、 (8分) (1)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4分) (2)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4分) 38、(10分) (1)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4分)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2分)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2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分) 39、(10分) (1)国家:①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②凑响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④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6分,每点2分,答对任意3点得满分) (2)个人: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②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4分,每点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