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限时规范特训:4-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时下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专家提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网络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责无旁贷。对此我们的正确理解是 ( ) ①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②我们必须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能力,自觉抵制网络文化 ③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④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是文化建设的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自觉抵制网络文化的说法错误,排除②;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不是文化建设的方向,我国现阶段文化建设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方向,④错误;运用排除法可选出①③,故答案选B。 2.任何一个民族,其文化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们要有文化自觉,随着时代的前行而不断完善自身文化。以下做法能体现文化自觉的是( ) ①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村落,寻回失落的“乡愁” ②习近平主席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③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 ④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促进传统戏曲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自觉的有关知识。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①④体现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应入选。②是文化自信的表现,③是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表现,均不符合题意。 3.近年来,许多综艺节目不仅热衷于引进版权、模式,就连节目组工作人员,甚至细到节目里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都要原装引进,生怕一丁点的“土味”影响了“舶来品”的整体格调。这一现象警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 ①要充分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 ②应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③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④要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自信。①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可选;②③是文化自觉的体现,与题意不符。 4.《理解中国》丛书于2016年4月12日在英国伦敦图书博览会成功发布。丛书通过梳理及介绍中国道路、理论和制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总结出来,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理解中国》丛书在英国成功发布(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展示了中国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表明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分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知识。《理解中国》丛书在英国成功发布,可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入选;丛书通过梳理及介绍中国道路、理论和制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总结出来,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③入选;材料未涉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排除;④错在“消除”上。 5.曲艺、木偶戏及皮影戏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但在当代,也面临着演出市场萎缩、观众老化、领军人才和后备力量不足、体现时代风貌和审美特征的剧目为数不多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当( )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③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人们对曲艺、木偶戏及皮影戏等传统文化有认同,但这些传统文化尚不能与时俱进,这需要我们立足实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故选①;在继承这些民族艺术瑰宝的同时,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故选④。②③与题旨不符。 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要求: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自信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责任的主动担当 ②文化自觉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③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背景,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知识。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①②说法错误,排除。③④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符合题意。 7.中国自古就重视文化立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它不仅影响个人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深刻影响国家的治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国家治理的作用体现在( ) ①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有利于增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③有利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优秀传统文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为背景,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②中“中华文化的优越性”说法不妥,故排除。我们应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说法错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容,因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的作用,①④符合题意。 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提出,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表明( ) ①文化生产要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 ②文化生产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③文化企业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担当 ④文化产品应走向主旋律,保持先进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文化企业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表明文化企业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担当,文化产品应走向主旋律,保持先进性,③④当选;①②不符合材料主旨。 9.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振兴,最终取决于思想文化的振兴。当今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必须( ) ①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③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 ④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捍卫中华文化的话语权、领导权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 C 解析 文化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教育对文化有选择、传递、创造和教化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②③当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坚持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①错误;我国应与各国实现文化领域的平等交流与相互借鉴,通过加强宣传和传播扩大我国在国际文化领域的影响,但是不谋求文化领导权,④错误。 10.“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某省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注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长效机制,对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扶持。这一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该省( ) ①保障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②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获得明显改善 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与均等性 ④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本省的支柱性产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相关知识。材料说的是某省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的举措,涉及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所以①应选;②与题意不符;“对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扶持”说明③可选;材料涉及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④排除。 11.近年来,W市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或扩建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工程,精心打造“名家论坛”,邀请梁晓声、易中天、李培根等一大批名流大家开展了数百场公益性文化讲座,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开阔了文化视野。这说明该市( ) ①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③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弱化大众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该市的一系列文化发展举措旨在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③当选;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产业,①不当选;④错在“弱化大众文化的影响力”。 12.“创建文明城市,需要人人参与。”这是家喻户晓的创建文明城市标语。文明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在“互联网+”思维中新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公益”,将人们微小的爱心通过“互联网+”汇聚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互联网+公益”这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互联网下的新形式 ②只有不断提升科学文化素养才能投身“互联网+公益”活动中去 ③“互联网+公益”文明活动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④“互联网+”思维能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互联网+公益”为背景考查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知识。能否投身“互联网+公益”活动中去与科学文化素养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②说法错误。“互联网+”只是一种新形式,可能产生正能量,也可能传播落后文化或腐朽文化,④认为其必然促进社会发展,说法太绝对。①③符合题意,入选。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材料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材料二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逐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影响。 答案 (1)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②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事业。 (2)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人的教化和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②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会普遍延长公民接受基础教育的时间,能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文明程度,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③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改变人们的实践方式,增强人们的创新能力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④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有利于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建设。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的重要性及影响。第(1)问,结合材料,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等方面予以解答即可。第(2)问,首先可以指出教育的地位、作用以及教育作为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进而指出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对人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影响,对人们创新能力、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和社会改善等的影响即可。 14.(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依托科技和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科技与教育实现了完美结合,“互联网+教育”正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名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大餐的同时,我们也要面对“互联网+”的挑战,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是核心目标,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技术手段。因此,我们要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互联网,而非任由技术胡作非为,让教育自身褪了色。不能过分夸大互联网的变革作用,要积极防止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现象对教育造成负面影响,要及时通过健全法律、加强监管等方式净化互联网环境,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依托科技和教育,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在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今天,就发展“互联网+教育”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答案 (1)①现代信息技术是大众传媒的依托,二者的结合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②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推动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2)示例:制作优秀教育课件或视频,供网上学习;利用手机微信自媒工具,及时与教育专家直接交流。 解析 第(1)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依托科技和教育,就是要分析科技和教育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解答本问,需要梳理文化生活中与科技、教育相关的知识,如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作用、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等,然后把材料与上述知识点结合起来逐一分析即可。第(2)问,就发展“互联网+教育”提出具体建议,就要考虑怎样把自己融入“互联网+教育”中,建议要具体并切实可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