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专题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①表现:自然界总是处在由 到高级,由简单到 的发展过程中。 ②原因: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 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 和发展。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 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 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和 ,是 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和运动: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 是前进和 的。 【答案】 1.(1)①低级 复杂 ②作用 变化 (2)社会形态 (3)知之较多 由浅入深 2.(1)前进 上升 新事物 (2)总趋势 上升 1.发展的普遍性 - 15 - 表现 阐释 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之中。从机械运动到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再到生物运动,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纵观历史的进程,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每个人的知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典例1】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滞时期;1978年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这主要说明 A.社会变化总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B.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变化就是发展 【答案】C 2.从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区别中理解发展的实质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绝不是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和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典例2】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由浅入深、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这表明 A.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B.数量变化的运动就是发展 C.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 - 15 - D.发展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运动 【答案】D 3.正确理解运动、变化、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类别 运动 变化 发展 区别 含义 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 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特点 (1)没有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性质和趋势 (2)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 (1)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的趋向性 (2)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 联系 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会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 【典例3】迅速发展的P2P网贷平台、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倒逼传统金融业开始审视自身的局限性。当前银行业更多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中,唯有调整发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这表明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③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④事物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银行业只有走出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调整发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这表明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事物在运动中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只有不断变革,传统的银行业才能走出困境获得发展,②③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④说法错误,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选C。 - 15 - 1.下面从猿到人的进化示意图说明 ①发展具有普遍性 ②自然界是发展的 ③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④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义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上述观点违背了 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 B.客观事物随着人的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C.法、势、事例、风气等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3.目前人们常用的电视、手机等显示屏大多采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LCD),是以两片玻璃为基板材料,很难弯曲折叠;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的柔性屏(OLED),将基板材料换成一片塑料薄膜,就变成可弯曲可折叠的柔性屏,未来的屏幕可随意变化。这表明 ①显示屏不同制作材料的特性是根据实践发展需要确定的 ②科研人员的想法和研究水平制约着显示技术的研究结果 ③创造改变条件可以推动显示技术发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④显示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15 - 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讲话中引用古语名句,这些古语名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列对古语名句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重视量的积累 ④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5.在我国医学领域,一种革命已悄然而至。长期以来以“心死亡”判定死亡的标准将被“脑死亡”取代。“脑死亡”不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已经有了首次的实践。当然,其中必然有阵痛,有疑惑,但这毕竟是科学和理性的选择,是对人的生命的最大尊重。“脑死亡”代替“心死亡”体现了 A.新事物和旧事物是根本不同的 B.新出现的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 C.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D.发展就是显著的运动、变化 6.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创业和农民增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 ③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促进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传统汽车将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开发是大势所趋。“十三五”时期,中国汽车制造业将面临“由大转强”的重要命题。这将决定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的地位。当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汽车企业均投入巨大的研发力量,并辅之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我国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在汽车产业转型中将会再次落入产业链的低端。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 15 - 1.(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我国领导人指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表明 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 ④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云南省姚安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下列诗句或俗语中属于发展的是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④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属中学2016—2017年高二月考)“进步不是一个笔直的过程,而是一个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再前进,进步中有失有得,有付出更有收获。”从哲学方法论看,这句话主要强调了 A.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B.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勇于面对和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 C.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 D.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6—2017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决策最为重要的参考之一。大数据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多层次的政策制定、学习方案与评价方式、教学质量的改进等教育全过程。这说明 ①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 15 -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6—2017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双11”促销抛出了“狮羊论”。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开展一次革命性的颠覆,“就像狮子吃掉森林里的羊,这是生态的规律……新经济模式已经有点狮子的味道”。下列诗句与“狮羊论”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冬霜茅枯无情去,春风草青百花开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3D打印是指基于离散材料逐层堆积的成形原理,依据产品三维CAD模型,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特制材料逐层堆积固化,制造出实体产品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是一项融合了计算机软件、材料、机械、控制、网络信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技术。3D打印技术体现了 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的功能 ③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功能的优化趋向 ④勇于创新,突破现有的理论束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稳步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 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技术极为复杂、难度极大的工程,需要许多高新技术的支撑。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这一过程历经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而每一次飞行都会运用一些新技术,解决一些老问题;每一次验证的技术都比上一次更先进,更完美,中国人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航天梦。 - 15 - 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1971年,苏联3名宇航员在飞船气压阀失效时因为缺乏航天服的保护而死亡;1986年和2003年,美国“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多名宇航员罹难……但是,牺牲从来没有阻挡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没有人知道太空有多辽阔,同样没有人知道我们能走多快多远。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相关知识,说明人类对太空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原因。 (2016·上海政治)创新驱动发展要依靠知识创新,而知识产权在保护、促进知识创新中起重要作用。用好知识产权这个重要杠杆,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这说明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 A.根据 B.条件 C.源泉 D.结果 - 15 - 公平而有质量: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强烈共鸣。“公平”“质量”两个词,彰显出党和政府缩小教育鸿沟的决心,概括出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新使命,明确了教育改革征程的新方向。 更好的教育来自对公平的持续坚守 教育公平、均衡的实现,是社会不变的期盼。学前教育入园难、中小学择校热、城乡教学质量差距大……人们希望,政府能继续啃下这些“硬骨头”,努力减少教育不公平现象。 “公立幼儿园要提前大半年报名,私立幼儿园要提前一年半报名……”孩子还没有出生,怀孕5个月的彭女士已经开始考察住所旁边的多家幼儿园。“在北京,要有户口才能上公立幼儿园,而且需要提前排队报名。希望政府进一步增加投入,解决民众在家门口上放心幼儿园的问题。” 从小升初择校热到课外补习热,折射出教育均衡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广州小学家长张女士无奈地说,我们也并不想让孩子的课余时间都被课外补习班充斥,但是重点学校、重点班都要考,都要看排名、竞赛证书,我们不去上就与好学校无缘。希望国家真正落实教育均衡,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不要让大多数家长以牺牲孩子童年、快乐为代价去抢少数的优质教育资源。 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也是广大农村群众的深切期盼。浙江省德清县雷甸镇中心小学校长陈云希望,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享受到更优质教育。同时从体制上入手,培养一批农村学校优秀教师,并留住这些教师长期在农村任教。 辽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朝阳镇大河南小学王佳妮是这个仅有2个老师、13个学生的村小三年级小学生。她说:“我们学校很小,没有城里学校那些先进的电脑、活动室。我希望来支教的志愿者叔叔阿姨能给我们多带一些书,给我们多上一些美术课、音乐课,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5年超过4%,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有投入才能有规模、有质量、有水平。”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说,希望投入能更加“扶弱补短板”。 更好的教育来自对质量的不懈追求 - 15 - “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九大报告对教育质量设立的新目标回应了民众的现实需求。 “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但学生课业负担却越来越重。”不少家长这样对记者说。衡量“好教育”的标准到底是什么?目前政府和社会仍然以升学率、分数作为主要指标,这导致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仍然是功利的,这需要教育部门切实引导改变。 十九大代表、辽宁盘锦市高级中学年部党支部书记、主任杨丹说,新的高考政策设计初衷非常好,引导大家去思考小学、中学各阶段的教育目标,让孩子从小树立职业规划,清楚自己的方向,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教育应该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大学生创业企业“辅导君”董事戴立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作为中国在线教育的先行者,“辅导君”团队深受鼓舞。 “互联网教育天然具有分布式教学、面向全世界提供服务的特点。大凉山村级小学的留守儿童,只要教室里有一根网线,就能通过网络平台与名校的哥哥姐姐实时交流。我们希望充分调动全社会优质闲散教育资源,为两亿中小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尽绵薄之力。”戴立说。 “‘双一流’应完善动态评选,有‘准入’有‘退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王炎龙建议,应不断完善改革高等教育学科评价机制,考虑学科建设布局的区域协调发展。 杭州大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明权说,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未来科技,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学习方式。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小班化”一时难以全面铺开,我们期盼借科技之力,加速个性化教育的趋势,让教育变得更温暖。 更好的教育根本是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教师和家长的广泛共鸣。 “现在最不好做的是小学老师,因为多种原因,一些老师不敢批评学生,难以纠正家庭宠爱孩子带来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带到初中,就更难纠正了。”十九大代表、辽宁营口市第六中学教师丁唯秀说,立德树人教师是主导,十九大报告提出“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教育部门和社会舆论都应该保护教师的工作权,家长也应正向配合教师工作,共塑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广东小学学生家长、教师家属程先生说,当前教师的付出与收入还是有差距。作为小学班主任的家属,感觉这份职业不仅责任重大,而且非常辛苦。希望政府在改善教师待遇方面加大力度,在编制上、收入上,让教师有更多获得感。 - 15 - 杭州一位“二娃”母亲说,现实中,有些老师习惯了被家长“放在眼里”,甚至会暗示家长对其“表示表示”;有些家长自身信奉“不送礼不好办事”,选择主动输送“糖衣炮弹”;有些家长虽对这种“表示表示”深恶痛绝,但不得不随大流,因为“不送礼,心不安”……真心期盼这种怪圈能早日被打破。健康的家校关系需要制度环境,也需要良好的社会土壤。 【备考指南】 材料涉及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的知识有: 1.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2.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1)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 (2)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 (3)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3.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和意义 ①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把握这一知识点时,应抓住“实质”“前进和上升”“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等关键词去理解发展的实质。 ②发展的意义:因为有了发展才有了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了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2)从三个方面理解“发展的实质” ①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发展的。 ②发展不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如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等,而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掌握发展的这一实质内容,也才能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划清界限。 ③要把发展的实质,关键是认识到变化的方向,辨别其是上升的、前进的还是下降的、倒退的或者是重复的、循环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 (3)发展观的原理和方法论 ①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15 - ②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反对僵化保守的思想和静止的观点,客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不良习惯。 K基础 1.A 【解析】从广义上讲,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猿到人的进化说明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①②正确,④排除。③是自然界发展的原因,这在示意图中体现不出,排除。 2.D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材料是用静止观点看问题,属于形而上学,故D符合题意;A、B、C说法错误,排除。 4.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体现的哲理是重视量的积累,①对应错误。②③对应正确,符合题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说明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对应错误。故选C。 5.C 【解析】长期以来以“心死亡”判定死亡的标准将被“脑死亡”取代,“脑死亡”是对人的生命的最大尊重,这说明事物是永恒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排除;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D说法错误。 6.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表明人类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③符合题意。这一融合有利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这表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①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联系是普遍的,也是有条件的、客观的,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④说法错误,实践是促进认识发展的动力。故选B。 - 15 - 7.【答案】①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争使我国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传统汽车将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是大势所趋。 【解析】本题立足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紧迫性,考查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材料,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然后结合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具体内容进行解读,实现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K能力 1.C 【解析】题目中,30多年来,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这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发展具有普遍性;故②③符合题意。①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④表述错误,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与变化。选C。 2.C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发展代表着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趋势。从方向上看,事物的运动、变化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后退的、向下的,而发展只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故①②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③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排除。选C。 4.D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说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①表述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③表述错误。“大数据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多层次的政策制定、学习方案与评价方式、教学质量的改进等教育全过程”,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②④正确。故选D。 5.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知识。“狮羊论”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①②符合题意。“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③不符合题意。“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强调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的联系,④ - 15 - 不符合题意。故选A。 6.C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观和发展观。“3D打印是指基于离散材料逐层堆积的成形原理,依据产品三维CAD模型,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特制材料逐层堆积固化,制造出实体产品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体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①符合题意;“是一项融合了计算机软件、材料、机械、控制、网络信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技术”体现了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功能的优化趋向,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整体影响部分,②不符合题意;片面地说“突破现有的理论束缚”是错误的,排除④。故选C。 7.(1)①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每一次飞行都会运用新技术来解决一些老问题,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②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每一次的成功,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从“神州一号”到“神州十一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中国稳步进入空间站建设阶段,体现了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人类对太空的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太空在不断变化发展,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也应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类要在探索太空的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真理。不断检验和发展真理,把对太空的认识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2)本问考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人类对太空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原因。解答时首先要注意的是本问的知识主要包括: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人类对太空的认识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 - 15 - K真题 B 【解析】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条件,故B符合题意;国内外现实的客观实际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依据,A不选;社会实践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源泉,C不选;保护知识产权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与条件,不是它的结果,D不选。 - 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