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2-1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案(2)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试要求]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b) 目题(一)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各自地位分别是什么? (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2017·台州模拟)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F) 点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2.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F) 点拨:对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图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特别提醒]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典例应用] (2016·浙江4月选考)世界上永远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远不可知之物。这种观点属于( ) A.彻底的不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不彻底的可知论 D.可知论 [解析] 材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可以认识的,所以属于可知论。 [答案] D 目题(二)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从生活实践上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认识和改造世界,归根到底都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从哲学上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①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并明确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必然结果。(F) 点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决定各种哲学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 2.不管何种学派用何种观点去研究哲学,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F) 点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三个角度把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由哲学的任务所要求的 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解决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主观和客观,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解决既是哲学的根本任务,也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是由社会实践所决定的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必然要遇到的最经常、最普遍、最根本的问题。能否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决定着我们实践的成败。实践要求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的哲学首先必须回答思维和存在这两类现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3)是由哲学的历史所证明的 全部哲学史证明,任何哲学家在建立自己的学说时,都不能回避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典例应用] 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解析]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主要表现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D正确。其他三项都不是其表现。 [答案] D 知识点一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王夫之认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休谟说,世界上存在的只有知觉和感觉,此外是否有真实的存在,那是不可能知道的。所处时空不同,阐述问题的角度不同,但他们却共同回答了( )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题干中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休谟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思维,同时认为“那是不可能知道的”,是一种不可知论,回答的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二者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②表述符合题意;设问限定语“共同回答了”, ③④不符合限定范围,排除。 2.(2017·台州模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解析:选C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其二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依据,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3.(2017·台州模拟)中科院研发出新型燃料组件及包壳材料,解决了铅基堆堆芯高份额燃料、高密度冷却剂、耐高温耐腐蚀结构材料等关键技术难题。这一成果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垄断,实现了第四代核裂变反应堆核心技术自主掌握。这表明( ) A.存在决定思维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解析:选B 材料主要反映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选B;A、D材料没有体现;正确的思维才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C是错误的。 知识点二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法、形而上学争论的焦点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解析:选A 计划属于思维,实际属于存在,这两者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是学生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遇到的并无法回避的问题,选A项。B、D两项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的说法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争论的焦点。 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于它是( ) A.历史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标志 C.一切哲学不能回避的而必须回答的问题 D.唯心主义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地位,是对教材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依据教材可知答案为C。 6.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了( ) A.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 解析:选D 一切哲学不能回避、首先弄清、必须回答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答案为D。 7.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益突显,如利用借助网络实施诈骗、犯罪等。这些现象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虚拟世界当中实现伦理道德的重新建构。这说明(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哲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批判和反思精神 ③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④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日益突显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促使人们反思,这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哲学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批判和反思精神,①②符合题意,答案为C;③④本身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 8.远古时代,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地震预测难以实现。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包括震源、震级等。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基本观点? (2)这两个基本观点的共同点是什么?在哲学上称之为什么?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解析: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不同看法折射出人们对思维与存在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看法。本题设问简单,只需运用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答案:(1)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反映了思维决定存在,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反映了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2)这两个基本观点都涉及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上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