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解析版
赤峰二中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文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年5月14日,为期5天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落下帷幕。文博会自2004年举办以来,历届累计总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出口成交额累计超过1300亿元。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综合国力的关系的相关知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自2004年举办以来,历届累计总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出口成交额累计超过1 300亿元。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④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和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相关内容,②③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 2.2019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听取意见和建议。指出,文艺创作要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这是因为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中国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文艺创作要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是因为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本题②④正确;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①把文化的作用夸大,排除;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排除;本题选A。 3.近年来,福州市开展“大手拉小手”“我们的节日”“好故事”“社区主题板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场景有机融合。这些活动可能产生的效果是: ①潜移默化地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 ②在参与过程中影响市民的价值追求 ③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④增强城市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会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在活动中人们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提升素养,故①符合题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场景有机融合可有助于市民在参与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故②符合题意;题干中的活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并不能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故③不符合题意;题中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公益活动,并不能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2019年5月在北京召开。习总书记在发言中强调,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在这次活动中思想政治上受到洗礼,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放在突出位置。从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角度来看,我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理由是 A. 理想信念是一种精神力量,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B. 理想信念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的目标确定和行为选择 C. 理想信念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决定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 理想信念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大意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B:从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角度来看,我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理由是理想信念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的目标确定和行为选择,B符合题意。 A:对理想信念要具体分析,崇高的理想信念能促进社会的发展,A说法错误。 C:理想信念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该说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他的理念信念,C说法错误。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人们心中闪亮。 5.近年来,贵州不断完善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的红色纪念体系,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开展实景演出、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特色小镇、组织多地巡展、建设“红军街”,带火了红色旅游,推动了革命文物的保护和革命文化的传承。这表明 ①革命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创造性转化活动使革命传统有了价值 ③融入现实生活能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 ④革命文物的保护性利用丰富了其内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传承。革命文物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结合当代生产、生活实际,对革命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既带动红色旅游发展,又推动了革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③正确。革命传统和文物是在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的,蕴含着特定的革命文化内涵和价值,对革命文物的保护性利用和创造性转化,是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要求和体现,②④错误。故选A。 6.诗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寓意。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意思是指乡音从小到老都没改变,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①正确;“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表明了优秀文化能够让人显示出更加优秀的气质,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④说法正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与文化对人的影响无关,②排除;③说法错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本题选D。 7.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将当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水内画引入校园,开设校本课程,并成立“内画工艺坊”兴趣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非遗”文化进课堂 ①表明了任何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③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全面发展 ④体现了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知识。将文化遗产项目衡水内画引入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表明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文化传承,②③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的特点,①不符合题意;④强调了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C。 8. 文明家庭区别于一般家庭的重要表现就是,他们更注重言传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告诉我们 A. 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 B. 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C. 文化决定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 传承家庭美德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答案】B 【解析】 【详解】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营造良好的家庭文明,建设文明家庭,是通过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表现,B选项说法正确。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选项说法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起决定作用,C选项说法错误;本题强调的是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并非强调传承家庭美德,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本题选择B选项。 9.诗人席慕蓉曾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时常困扰着游走在海外的人们。对海外游子而言,他们虽早已适应了他乡生活,但在面对文化层面上的激烈碰撞和身份认同的焦虑时,乡情又时刻萦绕脑际。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积淀在内心的乡愁是人们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 ②留存于内心的乡情文化是游子们的心灵归宿 ③异乡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内心的情愫 ④不同文化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在面对文化层面上的激烈碰撞和身份认同的焦虑时,乡情又时刻萦绕脑际”说明积淀在内心的乡愁是人们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留存于内心的乡情文化是游子们的心灵归宿,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主要是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③与题意不符。 ④:材料没有体现人们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10.中式英语词汇“addoil(加油)”被英国《牛津英语词典》收录,此前,《牛津英语词典》先后收录了“kungfu(功夫)”“guanxi(关系)”“tuina(推拿)”等中国特有的一些词汇。当“addoil”进入《牛津英语词典》时,“拓扑”“博客”等舶来词也在让中文变得丰富多样。这说明 ①中英文化的差异在逐渐缩小 ②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③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传播的相关知识。《牛津英语词典》先后收录了众多中国特有的一些词汇,这表明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②正确;而“拓扑”“博客”等舶来词也在让中文变得丰富多样,这表明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④正确;材料未体现中英文化的差异在逐渐缩小,故不选①;③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选C。 11.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这说明 ①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 ②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中的欧洲学院的做法,表明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①错误;③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2.2018年1月8日,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共同推出纪录片《唤醒时间的技艺》。该片纪录了故宫博物院与卡地亚的钟表保护修复专家携手修复六件故宫院藏钟表文物的合作历程,是双方共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里程碑的重要见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基础 ②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①错误;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②正确;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而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③正确;实现人类文化趋同的观点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C。 13.《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指出,不同文明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包容互鉴,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这是基于(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融合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④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④:不同文明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包容互鉴,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这是基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要尊重文化多样性,不体现文化融合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②与题意不符。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遵循原则) (1)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4.电影《时间去哪儿了》由金砖国家合拍,五位导演以各自巧妙的构思,分别讲述了一个充满爱与生机的故事,虽然题材和风格各异,却都在时间主题下殊途同归地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能够被不同国家和不同年龄的人分享。五国的电影故事 ( ) ①能够诠释共同的主题,是由于五国人民的生活实践具有相似性 ②殊途同归地展现情感,是由于五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③传播文化手段各异,是由于五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不同 ④被不同国家的人分享,是由于五国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有文化的个性,也有文化的共性。所以五国的电影故事能够诠释共同的主题,是由于五国人民的生活实践具有相似性,①正确。“殊途同归地展现情感”与经济的互补性无关,②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五国合拍电影,没有涉及传播文化的手段各异,③不符合题意。五国合拍的电影,能够被不同国家的人分享,是由于五国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5.2018年11月7日 至9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会议认为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科研院校、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应积极作为,共同推动互联网“共享、共治”。全球互联网治理应 ①充分发挥互联网作为文化传播主要途径的作用 ②充分发挥我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③加强各国文化交流以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④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参与互联网建设的文化素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会议认为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科研院校、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应积极作为,共同推动互联网“共享、共治”,说明全球互联网治理应加强各国文化交流以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参与互联网建设的文化素养,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错误,互联网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途径。②表述错误,我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不起主导作用。故本题选C。 16.即将600岁的故宫正在“逆生长”,变得越来越年轻、时尚:利用收藏的中外玩具,举办了玩具展,设计“萌萌哒”宫廷娃娃,以故宫经典IP为素材创作系列表情包,各种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成为市场爆款。故宫的成功得益于 ①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把精神力量直接转化为物质利益 ②传承与发展相统一,用文化创意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魅力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把文化创新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创新与市场需求契合,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故宫以故宫经典IP为素材创作制作系列表情包和各种文创产品,一经推出就成为市场爆款,可见,故宫的成功得益于传承与发展相统一,用文化创意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魅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把文化创新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故②③正确;精神力量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利益,故① 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故④错误。故选C。 17.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将于2019年9月7日晚在古隆中草庐剧场举行。开幕式文艺演出采用全新的艺术手法,创作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全面展示“三国文化”和襄阳“山”“水”“城”的韵味,串联特色艺术瑰宝,呈现上也加入了很多生活背景和时代元素,以展示襄阳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积淀。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呈现上也加入了很多生活背景和时代元素,以展示襄阳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文化积淀,这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①③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故选D 18.2019年新年伊始,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之际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以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中国。该要求强调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 ①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②在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实现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④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要坚定文化自信,以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中国,该要求强调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①④符合题意。 ②:②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 ③:应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错误。 故选B。 19.2019年春节贺岁档,中国制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迅速引爆观影热情和市场口碑。 “天下大同”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美好社会的一个共识,我们在《流浪地球》中感受到了一种全人类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的理念。这是中国的科幻有别于欧美科幻的不同的文化内核,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一部分。这体现了 ①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③:“天下大同”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美好社会的一个共识,我们在《流浪地球》中感受到了一种全人类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全人类团结在一起的理念。这是中国的科幻有别于欧美科幻的不同的文化内核,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一部分。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核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不体现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①与题意不符。 ④:材料强调中国文化不同于欧美文化的地方,不体现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我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20.2019年2月10日,教育部等15个中央都委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对学生欺凌事件的种类和适用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给他人起有侮辱性绰号、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贬低或者侮侮辱他人人格言论等列入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学校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这一《实施办法》的依据是 ①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②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主观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充分的物质条件,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材料强调,学校欺凌事件,会影响被欺凌人的身心健康,为此,教育部等15个中央都委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试行)》,学校可以对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严重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在批评的同时给予惩戒,严重者可以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处分,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可见,这一《实施办法》的依据是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一个人“三观”的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①②正确。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客观的,不是观的,③错误。 ④: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1.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拉开帷幕。大型多媒体交响乐《良渚》在本届大会上进行首演,通过艺术与科技、世界与民族的完美融合,为嘉宾们呈现了五千年良渚文明的源远流长。另外,乌镇设置十余个5G基站,嘉宾可以通过5G网络+8K高画质的视频来观看相关节目。材料体现了 ①继承传统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②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③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服务于人民群众 ④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①错误;“嘉宾可以通过5G网络+8K高画质的视频来观看相关节目”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入选;继承传统,即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为嘉宾们呈现了五千年良渚文明的源远流长”体现了这一点,③入选;文化创新的立足点是社会实践,④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本题易混剖析:关于文化创新几个易混知识点 (1)文化创新的源泉不等于文化创新的渊源,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新与继承的关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3)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不是文化工作者。 2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 A. 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B. 一味地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C. 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 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符合题意,“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共同点。 B不符合题意,“一味地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守旧主义的特点。 C符合题意,“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点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不符合题意,“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正确的做法。 故选:C。 23.好评如潮的原创花鼓戏《茶树岭》,反映了新农村生活的变化,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通俗易懂,语言风趣,还采用了地方曲艺中的“渔鼓”“碟子”“莲湘”等民间文艺形式。该节目的成功在于( ) A. 发挥了大众传媒文化创造、共享的功能 B.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实现内容和形式创新 C. 立足社会实践融汇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D. 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文化传播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A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大众传媒自身不具有文化创造的功能。B正确,“反映了新农村生活的变化”是内容的创新,“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通俗易懂,语言风趣”是形式的创新,“采用了地方曲艺中的‘渔鼓’‘碟子’‘莲湘’等民间文艺形式”是对传统的继承。C不选,材料所述没有涉及“融汇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质”。 D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没有涉及“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文化传播发展”。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本题重点剖析:文化创新的要求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4)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是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5)文化创新必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必须克服 “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24.德国的产品质量可靠,日本的产品精致实用,美国的产品技术先进……这是一些工业强国注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给世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其实,工匠精神并不是国外的专利品,中国五千年农耕社会精耕细作的文化传统,以宁静致远的文化底蕴、格物致知的志业追求,通过商代的青铜器、汉代的玉雕漆器、唐代的彩陶丝织、宋代的木雕瓷器等,展示了匠人执着追求、工于极致的精神专注,演绎了中国人淡定志业、执着自信的文化秉性。由此可见 ①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②精良的制造工艺取决于严谨认真的文化特质 ③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 ④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演绎了中国人淡定志业、执着自信的文化秉性,③和④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文化差异,①与题意不符;精良的制造工艺取决于实践的能力和水平,所以②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取决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等)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由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对抓好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殷切期望。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答案】①人们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通过设立丰收节可以引起全社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和重视,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该丰收节的设立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③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该节日的设立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期待,满足了人们对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该丰收节的设立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作用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本题主要可以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角度分析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中囯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互联网的热播,吸引了众多民众,点燃了大众的诗词热情,风靡全国的古诗词热,从根本上看还是来自于古典诗词自身的魅力,诗词本身就具有易于传播的基因,这种基因能够穿越时空,较容易引起今人的共鸣。古诗词热也折射出大众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结果。 当诗词文化成为“爆款”之后,而要让诗词文化细水长流地传播下去,还需要真正有效地诗词普及和进一步地深入引导。诗词文化的普及,既要保证专业性,又能兼顾趣味性,让古代的诗词能走进今天读者的日常生活。冇关诗词普及的书籍应该有细分的读者意识,根据面向的受众来决定内容。比如给小学生选的篇目,与给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所选的必然会有很大不同。能否给到不同受众最适合的、有针对性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及的效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古诗词热风靡全国的原因。 (2)某学校开展“诗词文化普及”演讲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明确,朗朗上口,宣传性强。 【答案】(1)①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中囯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互联网的热播使得古诗词更加生动形象;②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互联网的发展让古诗词的表现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③古诗词本身就具有易于传播的基因,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能够激发人们对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容易引起民众的共鸣;④种类古典诗词节目采取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了人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 (2)①走进中华诗词,沐浴诗意文化;②品中华传世经典,承先贤圣者智慧;③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古诗词热风靡全国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大众传媒的作用、科技发展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古诗词文化所蕴含的民族性特征、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等方面,说明《中囯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诗词类节目借助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激发了人们对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起民众的共鸣,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 第(2)问可围绕主题,从品读中华传世经典,承载先贤圣者智慧、走进中华诗词不就哲理,沐浴诗意文化品人生等方面,拟定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 【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古诗词热风靡全国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囯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诗词类节目借助电视、互联网的热播使得古诗词更加生动形象,让古诗词的表现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同时古诗词所蕴含的民族情感能够激发人们对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容易引起民众的共鸣。 可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从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古诗词中的优秀传统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采取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古诗词热风靡全国的原因。 (2)某学校开展“诗词文化普及”演讲活动,本题要求请你为该活动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明确,朗朗上口,宣传性强。 要围绕“诗词文化普及”演讲活动这一主题,从诗词文化的意境美、情感美等方面,引领人们走进中华诗词,沐浴诗意文化,传承先贤智慧,提高自身品行。拟定宣传标语。 【点睛】文化传承与创新: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框架内,中国在全球治理、国际秩序、国际安全合作、热点问题解决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新方案,在机制创新、规则制定、议程设置、规划实施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现了中国智慧的深邃与博大,体现了中国方案对于世界和平、发展与稳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2016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包括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内容的第2274号决议,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普遍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就像是来自东方的使命,和西方完全不同的是,它不掺杂欧美的殖民主义、价值观以及政治干预。这一来自东方的使命是服务和关照全世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 中国方案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与赞同,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方案的意义。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中国方案能够增进民心相通,经济发展和政治互信。②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案的普遍支持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和智力支持。④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可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说明中国方案能够增进民心相通、经济发展和政治互信,以此说明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与赞同的意义。 【详解】中国方案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与赞同,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方案的意义。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方案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能够增进民心相通、经济发展和政治互信,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和智力支持。 可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说明中国方案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与赞同的意义。 【点睛】推动文化交流的作用或意义: 推动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增强各国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有利于各国相互尊重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27日,是中国农历猴年的大年三十,也是中法建交53周年纪念日。伴随着庆祝中法建交各项活动的开展,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中国和法国,亚洲和欧洲,一起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建“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标志着中欧两个文明的再度交汇,汇聚成“思想的丝绸之路”。“思想的丝绸之路”一旦碰撞出新的火花、放射出新的光芒,必将照亮整个世界。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国在建设“思想的丝绸之路”中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答案】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态度、原则都可以)②立足新的实践,创新合作模式,谋求新的发展机遇。③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传递、沟通和共享方面的强天功,加强文化交流。④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⑤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让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与活力。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汲取欧洲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和法国,亚洲和欧洲,一起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建“新丝绸之路”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 可结合材料,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立足新的实践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传递、沟通和共享方面的强大功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方面,说明中欧通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创新的合作模式,在共建“思想的丝绸之路”中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国在建设“思想的丝绸之路”中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和法国,亚洲和欧洲,通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一起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建“新丝绸之路”。这是中欧两个文明的再度交汇的“思想的丝绸之路”,一旦碰撞出新的火花、放射出新的光芒,必将照亮整个世界。 可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立足新的实践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交流中的作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方面,分析中国在建设“思想的丝绸之路”中应作出怎样的努力。 【点睛】我们应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1)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正确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或途径),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媒体),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5)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6)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