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

‎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实验班)‎ 政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古代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钱币校量制度的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年)。2016年3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证明这一校量方式最晚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一公元8年),这一发现将“千文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1 000余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兼收并蓄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史料文献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出土文物承载着我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出土文物承载着我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③④适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①是错误的;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 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③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④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 28 -‎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文字是人民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故排除;题肢②说法正确,但不是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的原因,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汉字的作用 ‎【名师点睛】汉字的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这里要注意的是,有时,选项说“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这种说法夸大了汉字的作用。要引起考生注意。‎ ‎3. 鸦片战争后,英美等列强曾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同时,商人、传教士纷纷在此建公馆、教堂、洋行、医院、学校,形成了集教会、教育、医院、民间戏曲等多元文化于一身的鼓浪屿文化,至今仍有千余幢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被保存下来,鼓浪屿因此有。'万国建筑博览园”之称。你认为鼓浪屿申遗比较恰当的宣传词应是 A. 精神的火炬、文化交流的圣殿、丰富的人文资源 B. 独特的魅力、世界文化的交融、多彩的异国风情 C. 流动的艺术、历史发展的见证、优美的风景名胜 D. 凝固的艺术、文明演进的缩影、独特的人居环境 ‎【答案】D ‎【解析】A项中“文化交流的圣殿”说法过于夸张,不选;B项中“独特的魅力”一般是指本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而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建筑是凝固的艺术,C项中流动的艺术说法不妥;D项中“凝固的艺术、文明演进的缩影,独特的人居环境”均与材料所述相符,故本题答案选择D。‎ 考点:传统文化继承的集中表现 ‎【特别提示】传统文化不等于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传统文化是相对于文化的传承性而言的,强调历史形成,保留在今天。‎ ‎4. 古老桑皮纸制作、普氏野马钢铁雕塑、小馕人等30多个非物质文化项目在第二届新疆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集中亮相,为观众带来了一次穿越时光的文化盛宴。此次文化博览会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力量”为主题,以创意和科技为核心,210家中外文化企业在572个展位上尽显独特魅力。此次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①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途径 ‎②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 28 -‎ ‎④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此次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途径,210家中外文化企业在572个展位上尽显独特魅力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说法错误;材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而未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应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D。‎ ‎【点睛】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化传播的手段的区别:‎ 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交往活动。它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必须有行为、动作。‎ 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从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古代的各种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必须是媒介。‎ ‎5. 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招生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下列对教育认识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都正确的认识到教育的文化力量,故 ①③符合题意;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故 ②错误;年轻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故 ④错误。故选B。‎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化传播的途径、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的认识。‎ - 28 -‎ ‎6. 音乐家赵季平在乐坛耕耘五十多年,创作出交响乐《和平颂》,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和影视配乐《红高粱》《大宅门》等多部经典之作,他认为一部好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的就是生活。这表明:‎ ‎①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②音乐的发展取决于音乐创作方法的创新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有价值的文化 ‎④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一部好作品的诞生,离不开的就是生活,这表明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是音乐创作的源泉,①正确;音乐的发展并不取决于音乐创作方法的创新,②不选;人们创造出音乐作品并在生活中享用它,这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有价值的文化,③正确;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文化创新的根基是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必须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7. 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 ‎①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 ‎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 ‎③高举旗帜、引领先进方向 ‎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 A. ④一③一① B. ①一③一④ C. ①一④一② D. ②一④一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途径、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勤接地气,就必须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进去”,聚焦内心,就必须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出去”,扩大影响,就必须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①一④一②的顺序正确且符合题意;③在材料中未涉及,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8.‎ - 28 -‎ ‎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十几年来,该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多位人物,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②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 ‎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作用的知识。举办《感动中国》节目的意义在于感受、传递道德的力量,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故选项①④正确。选项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全面理解文化的作用:(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会促进其发展,反之,会阻碍其发展。‎ ‎(2)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民族及国家历史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①对国家而言,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对民族而言,只有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对个人而言,健康的、先进的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我国民间美食作为窗口,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杂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在对着屏幕咽口水的同时,不难发现,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介绍的更多的是劳动者如何对食材进行采掘、加工、制作。自开播后,该片就力压众多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成为同时段全国收视冠军。由此可见:‎ ‎①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②文化创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③弘扬主流文化就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④文化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 28 -‎ ‎【解析】试题分析:题肢③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文化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内容,故排除。《舌尖上的中国》力压众多电视剧和娱乐节目,得益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故题肢①②正确;故答案选B。‎ 考点:文化创新 ‎10. “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应该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故排除。题肢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名师点睛】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定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实力和文化竞争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⑦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1.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相和”“六尺巷”的故事世代称颂。今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己及人,善心善行”的新型人际关系仍然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践行友善。这体现了传统文化:‎ ‎①在世代相传中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方向 - 28 -‎ ‎③对我们的交往方式有深刻影响 ‎④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源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友善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仍被践行着,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具有相对稳定性,①正确;传统文化并不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方向,②不选;友善这个传统美德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人际关系,这说明传统文化对我们的交往方式有深刻影响,③正确;优秀传统文化才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源头,④不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12. 北京朝阳区公共图书馆设立微信公众号,读者有想看的新书,可以在微信中点书名,图书馆则根据读者提供的书名采购新书,并优先配送至读者家附近的社区文化中心。此举能 A.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B.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C. 满足广大读者的各种文化需求 D.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答案】B ‎【解析】北京朝阳区公共图书馆的措施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体现,它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无关,A项不选;北京朝阳区公共图书馆的措施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体现,它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B项正确;此举并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各种文化需求,③不选;北京朝阳区公共图书馆的措施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体现,并不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不同:一般来说,文化事业是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机构。而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从性质看,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以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文化产业具有经营性,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13.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注重家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这是因为:‎ ‎①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②弘扬传统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 28 -‎ ‎④只有优秀文化才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②排除;文化影响人,并非只有优秀文化才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④排除。选项①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14. 清明节不能只当成是扫墓的节日。我国有些地方的清明节还有与众不同的风俗。如有的地方清明节有采地菜、做米果、吃青团的习俗;还有的地方在清明节有放风筝的习俗,人们把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然后放飞;此外还有植树、荡秋千等习俗。这说明:‎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各民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④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各地清明节的风俗不同,这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①正确;材料中各地清明节的风俗不同,这说明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②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区域文化的不同,并不是民族文化的不同,各民族文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15.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在荧屏上大放异彩,成为一道靓丽风景。这意味着:‎ ‎①大众传媒可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 ‎②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③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当代电视人的崇高使命 ‎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得以彰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知识。选项①中挖掘商业价值的说法错误,排除;选项③中的全面继承的说法错误,故排除。选项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16.‎ - 28 -‎ ‎ “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国家主席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吸收外来文化会消除文化的民族特色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习近平对“去中国化”进行批评,是因为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①③构成本题的原因;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文化可以交流、借鉴与融合,②中的“消解”说法错误;④说法太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创新 ‎【名师点睛】关于文化创新要注意以下两点:‎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不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而基本途径一是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二是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2)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前后两个发展过程。‎ ‎17. 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与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无关,故排除选项①;选项②说法错误,因为上述材料并不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故排除;选项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考点定位】文化的交流 - 28 -‎ ‎【名师点睛】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原因 ‎ ‎①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文化因不同而交流,因交流而精彩。 ②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要求。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只有加强交流才能取长补短,发展自己。 ③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要求。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又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 态度 ‎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原则 ‎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 途径与手段 ‎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大众传媒 ‎ 任务 ‎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 ‎18. 饱经沧桑的海口骑楼镌刻着历史的印记。随着商业开发的扩大,骑楼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好骑楼,正确的做法是:‎ ‎①修旧如旧、禁止利用 ‎②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④社会主导、市场运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 28 -‎ ‎【解析】试题分析: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①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是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对传统文化不能由市场运作,④错误。答案为C 考点: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19. 近期,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让坦桑尼亚老百姓了解到中国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但是该剧在翻译成斯瓦西里语时,“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④文化交流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体现了文化传播和交流,说明了大众传媒的重要性,②适合题意;“小叔子、小舅子、小姑子、妯娌等”称呼只能简单处理为“哥哥、姐姐”,说明了这些称呼有鲜明的民族特色,③适合题意;题干体现了文化差异,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①不适合题意;题干没有说明文化交流的“以为为主”的原则,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大众传媒的重要性、文化的民族性 ‎20. 斯瓦西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A.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 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 C. 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 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答案】C - 28 -‎ ‎【解析】试题分析: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说明了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C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A不符合题意;对传统文化需要批判地继承,B错误;材料未涉及优秀文化的作用,故排除D;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 ‎21. 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A. 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 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 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故宫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多款产品热销,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说明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C正确;文化继承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不能说是为了发掘其经济价值,A错误;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而不是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B错误;“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材料中没有体现,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审清题意,其次把握好设问,最后采用排除法,把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 ‎22. 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传承,古为今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 28 -‎ ‎【解析】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因此需要精神传承,①正确;这一结论并没有看到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②不选;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所以需要精神传承,③正确;对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传承,古为今用不是该结论体现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点睛】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看待,批判继承。因为传统文化也有糟粕,所以传统文化必须被继承,全面继承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3. “小伙伴”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热词。其实,“伙伴”最早是军事用语,士兵十人共用一个灶吃饭,称为“火伴”。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从同灶吃饭的士兵扩展成了同伴。材料说明 A. 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B.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C.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 网络文化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重点强调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火伴’被写作‘伙伴’,词义也发生了变化”文字属于文化范畴,因此体现了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迁,故A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不符合题意,题中体现了汉字及其词义的变化,但没有体现汉字的重要性,排除;C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但没有强调博大精深,排除;D不符合题意,题中强调的是变化,而不是对生活的反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文化与社会实践的辩证关系 ‎24. 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茂腔动漫剧,既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深受观众喜爱。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 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 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答案】B - 28 -‎ ‎【解析】材料只是体现了茂腔这个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并没有呈现多民族文化,A项不选;由茂腔经典剧目《墙头记》改编制作而成的动漫剧深受观众喜爱,这说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B项正确;社会实践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不同地方的文化存在着共性,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 ‎25. “猜谜语、出谜语”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源远流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举办首届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深受观众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③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继承与创新。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根本动力,科技进步是主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①表述不严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我国谜语对世界的影响问题,②与题意不符;“猜谜语、出谜语”这种文化活动属于文化表现形式,通过谜语,推动中华文化发展,体现了③;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是对传统谜语的创新,④符合题意。答案选C项。‎ ‎26. 中央财政将用3年时间投入100多亿元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首批327个传统村落的16.8亿元补助金己拨付到位。此外,中央财政还投入7亿元用于这些村落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其直接意义在于:‎ ‎①使中华文化更加源远流长 ‎②保护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③推动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④使文化继承的资源更加广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传统村落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中央财政加大这些村落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保护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使文化继承的资源更加广泛,②④适合题意;①③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文化的多样性 ‎27.‎ - 28 -‎ ‎ 2016年6月1日,今年国内首个青少年上网安全报告《2016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分析白皮书》正式发布。数据显示,近80%的青少年在上网期间接触过不良信息,其中,诈骗、色情和暴力为青少年接触最多的不良信息类型。因此,文化建设应当:‎ ‎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 ‎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文化竞争力 ‎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商业化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接触到不良信息,这说明我们的文化建设应当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①正确;因为80%的青少年在上网期间接触过不良信息,因此有必要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②正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无关,③不选;材料反映传媒商业化给社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因此“促进传媒商业化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④不选。‎ ‎28.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这对有关单位的要求是:‎ ‎①取缔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管控网络上言论 ‎②构建良好网上舆论氛围,让网络形成一个声音、一个调子 ‎③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④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对有关单位的要求是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故③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①说法错误,对腐朽文化要予以取缔,对落后文化加以改造,排除;②中的“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9.‎ - 28 -‎ ‎ 《故宫日历》通过大量故宫藏品图片,让普通民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千年风景;节气、物候、时令要素的增加,也让现代人重新感受传统文化之美。2016年的日历发行仅一个月就占据了各大书店和电商图书销售榜前列。《故宫日历》:‎ ‎①提高了文物收藏价值,保障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弘扬了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把握了市场脉搏,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故宫日历》是一种展现古代风景和传统文化之美的商品,并不能提高文物的收藏价值,也不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排除①,也没有体现民族精神或者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排除②;《故宫日历》的畅销,说明了它能满足大众审美,也把握了市场脉搏,它让现代人感受到了传统之美,能滋养人们精神世界,并且激发文化自信,③和④正确。所以选D。‎ ‎【考点定位】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名师点睛】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民如意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起到积极的作用。‎ ‎30. 央视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该片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智慧、生活和梦想,通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文化美感的中国式故事。中国式故事 A. 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B. 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C. 是大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理论支撑 D. 是中华文化主导世界文化的理论准备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中国式故事并没有体现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A项不选;中国式故事充满中国智慧、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文化美感,这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B项正确;中国式故事并不是理论支撑,C项不选;中国文化主导世界文化观点错误,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 28 -‎ ‎【点睛】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1. 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我国以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或标志性符号来命名航天器或空间探测器,是近年来的一个常见做法,因此我们在太空中真的看到了“嫦娥”、“悟空”、“墨子”。这一做法:‎ ‎①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完全肯定 ‎②践行和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充分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我国以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或标志性符号来命名航天器或空间探测器,这一做法并不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完全肯定,①不选;这一做法并不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②不选;以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或标志性符号来命名航天器或空间探测器,这一做法充分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唤起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32.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启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需要 A. 培育“四有”公民 B.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C.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D.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启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展道路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C项正确;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材料要给我们的启示,A、B、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33.‎ - 28 -‎ ‎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下列对文化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②文化自信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③文化自信决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④文化自信表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信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这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选B。①不选, 因为我们自身的文化也可能有糟粕;③夸大了文化自信的作用。‎ ‎【考点定位】文化自觉 ‎【名师点晴】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34. 2016年1月26日,“文化点亮世界”系列活动在京启动,此次活动计划利用四年时间,母两月聚焦一个“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让中国文化真正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外城市进入中国大众视野。开展此系列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推动文化传承与保护,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推动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促进世界文化逐步同一 ‎③带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壮大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 28 -‎ ‎【解析】让中国文化走进沿线国家,让国外城市进入中国大众视野,这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承与保护,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正确;“世界文化同一”的说法错误,违背文化的多样性原则,②不选;开展此活动并不能起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作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需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③不选;此系列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壮大沿线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文化交流与传播 ‎【名师点睛】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前提;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故不能让世界文化“同一”。‎ ‎35. 2016年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从文化角度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 ‎①奏响文化主旋律,实现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增强其民族性与继承性 ‎③坚持洋为中用,充分吸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 ‎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从文化角度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增强其民族性与继承性;同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故选项②④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①说法错误,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应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而不是多元化,排除;选项③不符合题意,坚持洋为中用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哲学与生活:‎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②‎ - 28 -‎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6. 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的“体”有多种形式,从大的方面讲,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处理好“魂”与“体”的关系,就必须:‎ ‎①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系体系统领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③不断加强文化载体建设,提高文化传播力 ‎④大力发展各种性质的文化产业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37. 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 28 -‎ ‎【解析】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因为不同文艺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大众不同层面的需求,各种文艺形式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故①④表述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不体现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排除②选项。题肢③说法错误,“限制”说法错误,不利于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38.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复杂变化,积极和消极的现象都有。这要求:‎ ‎①文化消费者要提高辨别能力 ‎②文化经营者要提高职业道德 ‎③国家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④社会要严格控制文化生活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影响,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复杂的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要求文化消费者要提高辨别能力,文化经营者要提高职业道德,作为国家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不对,社会不可能要严格控制文化生活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解决文化生活中“忧”的措施。‎ ‎39. 如今,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屡见不鲜,他们利用相面、看手相、占卜算卦等方式为人们解答疑问,甚至通过电话、电脑提供“服务”。尽管政府明令严禁此类活动,但算命先生的生意异常火爆。对此现象,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在文化建设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B. 这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C.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D. 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政府不应干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落后文化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及对待落后文化的措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应该弘扬主旋律,尊重多样性,但这并不代表认可落后、腐朽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应该发展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所以ABD三项排除。故选C。‎ ‎40. 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吃什么补什么”流传广、影响大。在科技发达和文明进步的今天,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不少人还以食用和药用野生动物大补。这表明:‎ - 28 -‎ ‎①“吃野生动物大补”是落后文化的表现 ‎②对落后饮食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③吃野生动物既是科普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 ‎④对饮食文化中的糟粕,我们要鉴别并加以剔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吃野生动物大补”是落后文化的表现,①正确;对落后饮食文化要通过教育加以改造或剔除,并不是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②错误;吃野生动物既是科普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③正确;对饮食文化中的糟粕,我们要鉴别并加以剔除,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点睛】对落后文化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要正确引导、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弘扬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1. 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 ‎42.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退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 28 -‎ ‎①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③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④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训的故事》之所以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是因为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校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校训并不能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③说法错误;校训宣传不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本题属于直接考查知识型选择题,此类题主要是对教材知识进行直接考查,侧重于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考查的范围广,形式灵活,可以依托一定的材料进行考查,也可以脱离材料直接考查。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平时要牢牢掌握教材知识,对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关系、意义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另外,还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总结。‎ ‎43.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如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说明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文化,①符合题意。网络语言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体现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④说法符合题意。②材料没有体现。③说法不对,不是重要标志。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大众传媒的作用。‎ - 28 -‎ ‎【名师点睛】本题以网络语言的出现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材料中“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 反映了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文化,体现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44. 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国家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这表明:‎ ‎①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 ‎②公民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非常重要 ‎③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 ‎④国家需要对商业性的大众传媒进行规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国家旅游局将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是政府对旅游文化管理的表现,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说明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李某的行为属于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的表现,与科学修养无关,排除②;材料中不道德的事件与大众传媒没有关系,排除④。答案选择B。‎ 考点:思想道德素养;中华民族精神。‎ ‎45. 2014年“十一”黄金周,全国电影票房达到惊人的10.7亿元。同时,电影品质进一步提升,主流价值观得到了广泛传播。材料表明:‎ A. 文化市场越繁荣越要加强管理 B. 经典文化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C. 市场化才能提高电影产品质量 D. 电影产业发展注重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答案】D ‎【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市场越繁荣越要加强管理,A项不选;经典文化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观点不正确,B项不选;市场化才能提高电影产品质量观点错误,C项不选;全国电影票房达到惊人的10.7亿元,同时电影品质进一步提升,主流价值观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体现了电影产业发展注重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故本题答案应为D。‎ ‎46. 103万青奥志愿者集体当选“感动南京”2014年度人物。他们以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义、团结友善的良好风尚,打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材料表明:‎ - 28 -‎ ‎①弘扬主旋律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③志愿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志愿者行动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材料中的志愿者以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义、团结友善的良好风尚,打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志愿者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①说法错误;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47. 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代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珠算成功申遗:‎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国珠算成功申遗并不是文化创新的体现,①不选;中国珠算成功申遗并不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②不选;中国珠算成功申遗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48. “红色”小短信,传递大文明。广东移动连续几年开展“红段子”(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手机短信)活动,这股传递健康和真情、传扬美德和理想、传播知识和文明的红色浪潮已经扩展到全国多个省市。红段子受到群众广泛欢迎,是因为 A. 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 优秀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 主旋律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 D. 优秀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化为物质力量 - 28 -‎ ‎【答案】C ‎【解析】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优秀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不是红段子受到群众广泛欢迎的原因,A、B、D项不选;红段子受到群众广泛欢迎,是因为主旋律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C项正确。‎ ‎49. 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 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C. 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 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答案】C ‎【解析】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全部认同,A项不选;认识世界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B项错误;材料表明古人就开始注重文化的自身建设,因此启示我们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C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并没有体现改造世界,D项不符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名师点睛】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50. “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首《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翻唱此歌,诠释经典,再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艺表演应该:‎ ‎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 ‎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④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文艺表演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文艺表演应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故③错误。①②④切题,答案选C。‎ - 28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 ‎51. 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文化市场消费潜力依然巨大。要挖掘本地的文化消费潜力,必须增强本地的文化自信。湖南省委省政府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一方面根据党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新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建设文化强省;另一方面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丈化强省提供强劲动力。湖南历来是一片文化的“沃土”,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湖南省委省政府对内注重深挖湖湘文化的思想内涵,对外提升“湖湘文化”品牌度,今年春节期间,湖南省文化厅调派精兵强将,安排数支小分队分赴澳大利亚、意大利、葡萄牙、保加利亚与捷克等地进行文化交流,通过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让更多的海外人士感受到中华文化与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措施推动了湖南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谈谈湖南省在文化强省过程中是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的。‎ ‎【答案】①增强文化自信,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根据党中央的新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使湖南的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增强了文化自信。‎ ‎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湖南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经济社会建设,为文化建设奠定实践基础,增强了文化自信。‎ ‎③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湖南省注重深入挖掘湖湘文化思想内涵,继承湖湘文化基因,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高湖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适当给分)‎ ‎【答必须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文化的对外交流,走出去,提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均不得给分】‎ ‎【解析】本题以湖南省建设文化强省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自信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 28 -‎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湖南省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使湖南的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增强了文化自信;湖南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经济社会建设,为文化建设奠定实践基础,增强了文化自信;湖南省注重深入挖掘湖湘文化思想内涵,继承湖湘文化基因,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高湖湘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了文化自信等方面来说明湖南省在文化强省过程中是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的。‎ ‎52.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敬德保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贵”“浩然正气”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侬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答案】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 ‎④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析】回答本题时注意答题范围为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试题类型属于原因类,所以关键是回答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学生可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 - 2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