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命题探究(命题猜想)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命题探究(命题猜想)

文化生活命题探究(命题猜想)‎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知识点一】从文化的作用角度命题 一、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对综合国力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个别意义上文化的作用 ‎1.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传统文化的作用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3.中华文化的作用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4.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高考命题1】 文化的作用 ‎ “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同胞的衣、吃、住、行都具有十分突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侗族自治县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这表明(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答案】B ‎【高考命题2】传统文化的作用 ‎1月14日‎,山东省文化厅正式印发《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大行动》,旨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它(  )‎ A.具有相对稳定性 B.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是中华民族之魂 D.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答案】B ‎【解析】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A项;之所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B项当选;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C项错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两个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而非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舍去D项。‎ ‎【高考命题3】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为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先进人物事迹图片展等,展现了各行各业典型人物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的精神风貌,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  )‎ A.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B.发挥文化作为现代化建设中物质力量的作用 C.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D.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 ‎【答案】A ‎【高考命题知识点二】从文化的发展角度命题 一、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发展 ‎1.横向:文化传播 ‎(1)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④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封闭主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纵向:文化继承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要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移风易俗”,改造或剔除;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2)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社会实践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等。‎ ‎3.实质:文化创新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二、个别意义上的文化发展 ‎1.中华文化的发展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坚持包容性。‎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即文化强国建设。‎ ‎【高考命题4】文化的多样性 几年前,在‎12月24日晚平安夜前夕,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曾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假如开展一次以“学校(不)应该支持过洋节”为辩题的辩论赛,作为正方辩手,你认为下列观点可以采用的是(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过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文化趋同化,对传统节日与洋节应同样对待 ③过洋节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④重视我们的民族节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高考命题5】文化传播交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作文化冲突。‎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美籍华人在美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困扰。影片男主人公的儿子感冒,恰逢爷爷来美探望,于是爷爷使用了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刮痧,来治疗孙子的病。而这被美国人认为是不合儿童保护法的,于是福利院的人员将孩子强制抱走,剥夺了其父母的抚养权。‎ 法国漫画杂志《查理周刊》此前屡次刊发有关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争议漫画,触怒穆斯林。‎2015年1月7日,2名穆斯林枪手袭击《查理周刊》,杀死12人。袭击过后,《查理周刊》再度以穆罕默德为题发表漫画,在南亚地区引发诸多游行示威。‎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文化冲突。‎ ‎(2)请为我国文化安全宣传教育策划两项活动,并说明理由。‎ ‎【答案】(1)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通过文化交流使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③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例:开展专题讲座。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此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第(1)问,要求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文化冲突。解答时应围绕“应如何应对文化冲突”来展开。为了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他民族文化,既要尊重差异,又要理解个性;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坚持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要在文化多样性中交流、传播、借鉴,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世界文化繁荣与发展的需要。要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同时也要欢迎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来华传播。第(2)问,要求为我国文化安全宣传教育策划两项活动,策划活动时要写明活动背景(文化相互激荡、文化霸权)、活动目的(维护文化安全、增强文化安全意识)、活动主题(文化安全)、活动意义(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高考命题6】 文化创新 习近平主席“‎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在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部好的作品应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结合材料,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讲话精神”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 ‎【答案】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艺工作者,就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②‎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为文艺工作者进行文化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③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供了宝贵资源,文艺创作既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要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④在文化创作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既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高考命题知识点三】从文化建设角度命题 一、国家角度 ‎1.建设文化强国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1)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 ‎(4)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应积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4.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对于繁杂的文化市场,国家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对于落后文化,必须“移风易俗”,予以改造和剔除。对于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二、个人角度 ‎1.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2.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4.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加入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行列中。‎ ‎【高考命题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材料一:现在很多机构、单位,尤其是媒体,都利用微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传播信息和价值观;许多学者也通过微博发言,表达对社会的各种见解;重庆利用“红色微博”传播社会正面信息。微博中也充斥着“西化、淡化、俗化”等社会思潮,影响着网民的思想观、价值观。主流话语进入公共空间的程度,决定着公共空间与公共话语平台的品质。面对数亿网民,如何正确引导好网络文化的发展,不仅事关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成败大事。‎ 材料二:文明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但是微博上并不是一个温馨家园,造谣生事的,人身攻击的,污言秽语的,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伤害了我们,也在误导着我们。为了营造一个清新、文明的网络环境,让我们更好地相互学习与交流,传递正能量,我们就需要规范网络用语,拒绝网络脏话。‎ ‎(1)结合材料一,谈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家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微博的作用。‎ ‎(2)请你就此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答案】(1)①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借鉴和吸收国外优秀的现代文化;②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③对于微博中的负面因素,及时清理落后和腐朽文化,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及时加以调控;④提高微博参与者的素质,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2)例如:“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人人需要赞美,你我都不例外”,“礼仪是素养的体现”,“礼仪是成功的基石”,“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学礼仪,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敬人者,人恒敬之”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