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长庆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陇东分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庆阳长庆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陇东分校)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政治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文化生活现象的是 A. 2017年天猫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成交额达1682.69亿元 B.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玩具总动员”园区于2018年开幕 C. 2018年底快递收发将全面实名制,用“超级飞侠”寄件将成为历史 D.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在北京召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现象。A:双11全球购物狂欢节成交额达1682.69亿元属于经济现象,A不符合题意。‎ B:上海迪士尼乐园将开幕属于文化现象,B项。正确。‎ C:快递收发将全面实名制属于经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十九大在北京召开属于政治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湖南湘西州考古工作者在泸溪县浦市镇发现了一处“高庙文化”遗存。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土了一大批螺蚌壳、石器、骨器、陶片等,进行现场发掘指导的研究员介绍,这一重要发现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考古学支撑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8000年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在土家族人民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②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它是土家族文化的物质载体 ‎④它是文化中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考古工作者在“高庙文化”遗存出土了一大批螺蚌壳、石器、骨器、陶片等,这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考古学支撑的人类活动历史上推至8000年前,这说明了它是在土家族人民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土家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故①③正确,;材料中的文化遗存,不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故②错误;文化中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材料中的“高庙文化”遗存不是文化中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故④错误。故选D。‎ ‎3.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位于浙江新昌的天姥山古驿道,是古代文人墨客心中的一座高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450多位文人墨客,都曾在那里游历吟诵,留下了一大批灿若星河的诗作。走进唐诗之路沿途的班竹村,立刻被诗风遗韵包围起来。班竹村巧打唐诗文化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高峰时日接待游客量有六七万人。靠发展文化旅游,现在村民年人均分红有5万多元。这体现了 ‎①经济发展取决于文化 ‎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③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 ‎④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经济决定文化,故①错误;班竹村巧打唐诗文化牌,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高峰时日接待游客量有六七万人,靠发展文化旅游,现在村民年人均分红有5万多元,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故②③正确;材料没体现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在成功举办1988年汉城夏季奥运会的30年后,韩国人用两个多小时的平昌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传递奥运精神的永恒主题--和平。朝韩代表团第四次手举“朝鲜半岛旗”并肩入场,并组成联合冰球队。这让一度剑拔弩张的朝韩关系得到缓和,给了双方难得的对话契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奥运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由一定的政治关系决定的 ‎②要充分发挥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政治的促进作用 ‎③奥林匹克精神借助奥运会这样的物质活动得以传承 ‎④奥林匹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错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②正确,朝韩代表团第四次手举“朝鲜半岛旗”并肩入场,并组成联合冰球队。这让一度剑拔弩张的朝韩关系得到缓和,给了双方难得的对话契机。说明要充分发挥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政治的促进作用。‎ ‎③正确,韩国人用两个多小时的平昌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传递奥运精神的永恒主题--和平。说明奥林匹克精神借助奥运会这样的物质活动得以传承。‎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奥林匹克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无关。‎ 故选B。‎ ‎5.今年7月份以来,平原监狱按照统一部署,全方位扎实推进“学习新思想,感受新时代,立志做新人”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监狱实际,学习警察教师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三新”主题教育视频讲座。据悉,“三新”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不仅以新时代的光芒为服刑人员照亮了人生新征程,而且为监狱的长期安全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表明 ‎①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无法抹去的 ‎ ‎④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监狱通过推进“学习新思想,感受新时代,立志做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为服刑人员照亮了人生新征程,为监狱的长期安全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表明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故②④正确;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具有强制性,故①错误;材料没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故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文化塑造人生理解:‎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对人有哪些影响?)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的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化幸福的生活。 ‎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6.‎2017年10月21日,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比赛南宁市内绕圈赛鸣枪开赛。比赛当天,在赛道的沿途和终点等地安排独具民俗文化特色的表演活动,为选手鼓劲加油,堪称最具壮乡风情的赛道.南宁市借助自行车世界巡回比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 ‎①旨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②将对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物质性影响 ‎③引导人们弘扬体育精神,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④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扩大城市对外开放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作用、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③④:南宁市借助自行车世界巡回比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能够引导人们弘扬体育精神,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扩大城市对外开放度,③④项符合题意。‎ ‎①: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①排除。‎ ‎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将对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但不会是直接的物质性影响,②项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D。‎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7.2018年1月的“月全食血月十超级月亮十蓝月”是难得一遇的三合一的天文奇观。它是如何形成的呢?那些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满脸皱纹的老人可能会想起“天狗吃月”的传说,那些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年人可能会讲一段科普知识,而那些中小学生可能在优酷或其他软件中寻找一段月全食的形成动画。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文化素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人们的文化活动往往带有各自的时代印记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③符合题意,那些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满脸皱纹的老人可能会想起“天狗吃月”的传说,那些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年人可能会讲一段科普知识,而那些中小学生可能在优酷或其它软件中寻找一段月食的形成动画。说明文化素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的文化活动往往带有各自的时代印记;‎ ‎④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故选C。‎ ‎【点睛】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 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思维方式与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关系)‎ ‎8.“对不qǐ,今天我zhuàng shāng一位弟弟……”,深圳一名七岁小学生骑单车撞倒三岁娃娃,因沟通不畅未作处理各自回家。当小学生的妈妈下班知晓后,让他手写夹杂着拼音的道歉书,在全小区张贴寻找被撞的孩子,最终成功找到伤者并登门道歉。这封致歉信在贴出后,引起网友点赞。妈妈的做法获得点赞的原因是 ‎ ‎①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②良好的家风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优秀的道德品质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④与人为善的行为能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这位妈妈的做法获得点赞,原因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小培养孩子与人为善,这种行为能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弘扬正能量,①④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②项说法错误;优秀的道德品质作为精神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但不能起决定作用。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这种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从事文化活动,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的。(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9.‎ ‎“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联合文艺演出在西安明城墙瓮城内举行,来自中国和法国的多位艺术家向观众呈现了融合多元艺术元素的精彩节目。融合了中法文化的《霓裳羽衣舞》、《梁祝的沉思》、《黄河》等文艺节目赢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中法文化论坛文艺演出的成功,得益于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 ‎②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统一 ‎ ‎③优秀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 ‎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法文化具有共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来自中国和法国的多位艺术家向观众呈现了融合多元艺术元素的精彩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可见,中法文化论坛文艺演出的成功得益于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故①正确;材料中,融合了中法文化的《霓裳羽衣舞》、《梁祝的沉思》、《黄河》等文艺节目赢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法文化具有共性,故④正确;文化在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渐趋融合,而不是统一,故②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故③错误。故选C。‎ ‎10.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路”是我国参加的第一个跨国申遗项目,包括中哈吉三个国家共33处遗产点,中国段部分涉及陕西、河南、甘肃、新疆四省区20多处遗产点。截止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达53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举的原因有 ‎ ‎①延续文明血脉,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留住文化记忆,世界遗产是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方式 ‎③把脉文化内涵,坚守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民族性 ‎④打破社会历史限制,满足当代人民的文化需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民族节日是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方式,故②错误;社会历史的限制不能被打破,故④错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举的原因有延续文明血脉,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把脉文化内涵,坚守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民族性,故①③正确。故选C。‎ ‎11.2018年,“欢乐春节”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座城市举办了包括专场演出、广场巡游、庙会、影视播放、美食互动等10多个门类的2000多项文化活动,海外受众超过2.8亿人次。我国打造“春节品牌”活动的文化价值在于 ‎ ‎①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②推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③促进文化融合,实现世界文化趋同 ‎ ‎④开拓国际文化市场,输出中华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欢乐春节”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座城市举办了多项有关中华文化的文化活动,这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故①②正确;文化具有多样性,世界文化不能趋同,故③错误;我国不搞文化霸权主义,输出中华文化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做法,故④错误。故选A。‎ ‎12.作为中国在海外创建的第一家文化中心,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成立已30年,在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热爱中国文化的当地人.该中心主任松雁群认为“让当地人来讲中国故事,比我们自己讲,发散范围大得多,效果好得多。”当地人讲中国故事 ‎①为当地文化融入中国文化,提升了两国文化交流效果 ‎②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促进了中华文化创新 ‎③实现了中华文化的本土化表达,推动了中华文化传播 ‎④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热爱中国文化的当地人,用当地人讲中国故事,这实现了中华文化的本土化表达,推动了中华文化传播,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故③④正确;当地人讲中国故事并不是要为当地文化融入中国文化,故①错误;当地人讲中国故事主要强调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这与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促进了中华文化创新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 ‎(1)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 ‎(2)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 ‎(3)中外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3.古装剧《延禧攻略》引发网友热议,该剧以贴合历史的改编、简约细腻的美感,成为暑期档“爆款”。除了考究用心的清宫布景、古典素雅的“莫兰迪”色调外,有细心的观众发现,剧中有不少非遗元素!刺绣、昆曲、缂丝、绒花、打树花……透过荧屏让年轻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延禧攻略》中的传统文化受到广大青年的追捧是由于 ‎①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的源泉 ‎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①错误;传统文化有优秀的也有落后的,笼统的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是错误的,故④错误;古装剧《延禧攻略》该剧以贴合历史的改编、简约细腻的美感,以及透过荧屏让年轻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从而受到观众的喜爱,可见,《延禧攻略》中的传统文化受到广大青年的追捧是由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故②③正确。故选B。‎ ‎14.法家是战国时期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他们提出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表明 ‎①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有利于实现文化创新 ‎③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的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法家他们提出的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表明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的同时具体内涵又因时而变,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有利于实现文化创新,②④符合题意。‎ ‎①: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①说法错误。‎ ‎③:③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表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故本题选B。‎ ‎【点睛】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存在、发展和创新的根基,就容易淡化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利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15.川剧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但近年来,日渐式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二是缺乏优秀的戏剧本创作,内容老套。据此,为传承和弘扬川剧艺术,我们可以 ‎①全面继承川剧艺术,推动其创新性发展 ‎②让川剧艺术进校园,培养青年传承人才 ‎③川剧注入时代精神,创新川剧内容形式 ‎④申报文化遗产,挖掘川剧的经济价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①:“全面继承”表述错误,①排除.‎ ‎②③:依据题干中关键信息可知,为传承和弘扬川剧艺术,我们可以让川剧艺术进校园,培养青年传承人才,为川剧注入时代精神,创新川剧那种形式,②③正确。‎ ‎④:“经济价值”表述错误,应为文化价值,④排除。‎ 故选B。‎ ‎16.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中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大众传媒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 ‎④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体现了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符合题意,争取到2020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30万人次,致力于欧中关系研究,说明互派留学生是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有利于文化传播。②表述错误,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学生不是大众传媒; ③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商业贸易。故本题选C项。‎ ‎【点睛】教育与文化交流 ‎1、文化交流合作具有文化创新的意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17.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发展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①文艺发展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②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 ‎④优秀的文艺作品源于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文艺发展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②符合题意,之所以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符合题意,因为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所以文艺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④表述错误,文艺作品源于实践。故选B。‎ ‎18.中国电影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严肃表达,市场反响也愈发热烈。取材真实事件的《我不是药神》形成了“贴地飞行”的核心竞争力。它的故事核来自现实生活,艺术手法源于创作者的苦心设置,不管表面看起来多么“贴地”,精神指向最终是“飞行”的。给予我们启示:长久以来现实主义创作与商业成功不可得兼的矛盾并不存在,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创作者的自我设限,现实主义创作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生长空间。据此,对电影发展的启示有 ‎①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 ‎②立足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在内容与形式上创新 ‎③顺应时代要求、立足人民群众需要 ‎④电影产业可以做到“叫好”与“叫座”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严肃表达的《我不是药神》的故事来自现实生活,其艺术手法源于创作者的苦心设置,不管表面看起来多么“贴地”,该影片的精神指向最终是“飞行”的,因此,受到市场热烈反响,可见,对电影发展的启示有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顺应时代要求、立足人民群众需要,故①③正确;应该立足于社会实践,满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立足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的说法太绝对,故②错误;④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无论是铡刀、牛槽等传统农耕用具,还是饺子、馒头等乡村特色饮食,经过胶东莱西农民李泽志一支画笔,就变成了一幅幅雅致有趣的写意画,让更多的人对逐渐消失的农耕文明育所认识,李泽志也被誉为“中国农耕文化民艺画创始人”。李泽杰的成功表明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育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如实反映社会生话的状况 ‎③文艺创作的根本途径在于立足群众的实践活动 ‎④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普通的农家用具及饮食,经过李泽志的写意创新,农耕文明趣意盎然,表明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艺创作的根本途径在于立足群众的实践活动,①③项符合题意;优秀的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状况的艺术升华,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和动力,②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0.‎ 沈绣是清末刺绣艺术大师沈寿吸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革新中国传统刺绣针法和色线用法而独创的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仿真绣技艺,开创了中国刺绣艺术的一代新风,在刺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艺术地位。材料表明,文化创新的过程是 ‎①坚持“西学为本、中学为用”的文化融合过程 ‎②开展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的过程 ‎③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④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表述错误,应该是坚持“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文化融合过程;②表述错误,错在“消除”,不利于文化的多样性的发展;③符合题意,“吸收西洋油画的光与影、明与暗的绘画理念”体现了文化创新的过程是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④符合题意,材料中“革新中国传统刺绣针法和色线用法而独创”体现了文化创新的过程是改造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故本题答案为D。‎ ‎21.2018年4月,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法国预选赛圆满落幕。参赛选手们首先进行自由演讲,讲述自己与汉语和中国的故事,并在才艺表演环节通过声乐、舞蹈、乐器演奏、武术、太极拳等展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理解。目前,法国有超过10万人学习汉语,在中国学习法语的人数也已达到13万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将汉语作为初高中生的正式学习科目,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汉字的传播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③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④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正是因为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将汉语作为初高中生的正式学习科目,故①③正确;各国要尊重中华文化,但不一定要认同,故②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故④错误。故选A。‎ ‎22.作为东亚文化的中心,中国史学曾对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周边国家史学的创立和发展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国史籍在周边国家一直广泛流传,《史记》一直被这些国家视为编写史书的范本。中国的史馆制度也不同程度促进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对官方修史的重视。中国古代史书的主要体裁如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也在中华文明圈内被广泛模仿。这些文献典籍 ‎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家园 ‎ ‎②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播的重要手段 ‎ ‎③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④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文献典籍为我国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见,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家园,故①正确;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故②错误;材料中,中国史籍在周边国家一直广泛流传,《史记》一直被这些国家视为编写史书的范本,中国的史馆制度也不同程度促进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对官方修史的重视,中国古代史书的主要体裁如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也在中华文明圈内被广泛模仿,这说明我国的文献典籍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故③正确;文字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故④错误。故选B。‎ ‎23. “十三五”期间,重庆旅游的“小目标”是立足山水都市、长江三峡、世界遗产、红岩联线等优势特色旅游资源,按照精致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要求,着力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重庆市立足优势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体现了 ‎①自然环境决定重庆旅游文化的形成 ‎②重庆旅游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③不同特色旅游资源长期共存中渐趋融合同一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重庆市立足优势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体现了重庆旅游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也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故②④正确。自然环境会影响重庆旅游文化的形成,但不起决定作用,故①错误;不同特色旅游资源长期共存中渐趋融合,而不是同一,故③错误。故选C。‎ ‎24.一个小儿醒目的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错误,大众传媒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正确,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正确,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④错误,大众传媒,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不包括汉字。 故选:B。‎ ‎25.‎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时指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凝聚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忘本来”就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 ‎②“吸收外来”就是要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开放包容 ‎③“面向未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化渗透 ‎④要坚持实践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担负文化使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习近平在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指出,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凝聚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不忘本来”就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吸收外来”就是要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开放包容,①②理解正确。‎ ‎③:我们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但不是进行文化渗透,③理解错误。‎ ‎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担负文化使命,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6.2017年中国话剧迎来了110周年。话剧来源于西方,但中国话剧经过11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这表明()‎ ‎①文化传播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借鉴外来文化必须以我为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②④:话剧来源于西方,但中国话剧经过110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门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②④适合题意。‎ ‎①:材料未涉及文化传播手段多样化,①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③排除。‎ 故本题选C。‎ ‎27.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发收视狂潮。《舌尖上的中国》对大江南北的各色美食生态的讲述,撩拨着观众的味蕾,勾起观众的乡愁,有的观众因此按图索骥购买食材,尝试制作相同的美食。这表明 ‎①文化源于实践,优秀文化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 ‎②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④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③: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大江南北的各色美食生态的讲述,撩拨着观众的味蕾,勾起观众的乡愁,有的观众因此按图索骥购买食材,尝试制作相同的美食。这表明文化源于实践,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优秀文化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不体现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②与题意不符。‎ ‎④:材料表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不体现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是什么?‎ ‎(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哪些?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4、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什么?‎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启发:我们应主动向上的学习优秀文化,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远离避免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知识对我们的影响。‎ ‎5、如何理解文化塑造人生?‎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28.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 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区域性。②③: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受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不是决定,①错误。‎ ‎④: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29.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如在饮食风味上,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饮食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④各区域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②④: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如在饮食风味上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饮食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各区域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不体现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①与题意不符。‎ ‎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材料不体现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2)特点: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形成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点。‎ ‎30.习近平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要推出一大批讴歌党、讴歌袓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佳作,做到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表明 ‎①要由国家统一经营大众传媒,杜绝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②要奏响文化主旋律,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市场运行机制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④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选项中“国家统一经营大众传媒”的说法不符合事实,同时“杜绝”一词说法太绝对,故①错误;市场运行机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两面性,故③错误;材料强调,要推出一大批讴歌党、讴歌袓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佳作,做到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表明要奏响文化主旋律,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故②④正确。故选D。‎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事实。‎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让人震撼,令人动容,让人敬仰。‎ ‎②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持久深远的特点。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这些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将告诫人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努力奋斗。‎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信中国》在“央视”热播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对人影响。‎ 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持久深远的特点、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等方面,分析说明材料中的事实。‎ ‎【详解】‎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事实。可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这说明要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影响人;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持久深远的特点;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点睛】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①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思想道德修养。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这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积极接受健康有益的文化的影响,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应该怎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答案】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③加强文化交流,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措施类试题,题目限定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作答。针对材料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考生可从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角度去分析说明;‎ 针对材料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考生可从加强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角度去分析说明;同时针对设问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考生可从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点睛】措施类主观题的解题四部曲:‎ 一、抓主体,措施类的题,解题最关键的是明确谁是措施的实施者(主体),有几个措施的实施者答案就有几个角度,在表述措施的时要以题目设置的情景,站在不同主体角色的视角立场上回答不同内容,所答内容符合角色身份,一定要注意各司其职,切记不要越俎代庖,最后别忘对措施进行综合。‎ 二、定范围,要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是哲学中找对策,确定了范围,才能找到正确的答题方向。‎ 三、找措施,从教材中找措施。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从材料中找措施。①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如:种植单一的反面就是多种经营;技术水平低的反面就是发展高新技术,科技创新,科技兴国,用先进科技武装企业和职工;失业现象的反面就是扩大就业。②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正确做法,那么只需要对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加以概括并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答案就可以了。从当前时政热点、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措施。‎ 四、联材料,明确了主体、答题范围,找到具体措施后,要联系材料,组织答案,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必须与题的实际材料结合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3.金砖合作已经步入第二个“黄金十年”。中国在金砖国家的合作中,始终坚持凡事大家商量着来,保持开放、透明,追求互利、共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与任何人对抗的原则。2017年厦门金砖峰会,中国提出“金砖+”合作模式,打造开放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让更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事业中来,尽显中华之大气与开放。此次金砖峰会中,中国创造性地举办了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提到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愿景,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契合,相互对接,是开放包容理念的延续。‎ 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特点”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在此次峰会上展现“开放包容”理念的。‎ ‎【答案】‎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厦门峰会上,中国既展示了大国风范,打开开放之门欢迎各国的到来,又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在继承“金砖十年”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了“金砖+”理念。‎ ‎②中华文化有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国坚持开放、包容,打造多元的发展伙伴网络,又与联合国理念对接,表明中国能与其他文化和睦相处,又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文化。‎ ‎③中华文化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中国在金砖国家的合作中,坚持一律平等、百花齐放,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金砖合作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金砖合作的原则、前景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描述阐释事物、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要求考生用中华文化的特点的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在此次峰会上展现“开放包容”理念的,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调动中华文化的特征,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然后考生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加以分析即可。但是要注意材料中体现了中国在金砖国家的合作中,坚持一律平等、百花齐放,所以说明了中华文化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点睛】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