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8回头练6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8回头练6作业

‎1.自古以来,儒家文化就强调“民为邦本”,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更是深受“民本”思想教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203次提到“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④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才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解析:自古以来,儒家文化就强调“民为邦本”,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更是深受“民本”思想教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心系人民的初心和情怀。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同时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2.陶寺遗址发掘报告的发布,佐证了五千年中华文明。我们今天所沿袭的文字、立法、礼制、法制、教育,所遵从的道德规范和审美矩度,都可以在陶寺遗址中找到雏形。由此可见 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C.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社会发展 D.传统文化面临现代文明冲击 解析:本题考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我们今天所沿袭的文字、立法、礼制、法制、教育,所遵从的道德规范和审美矩度,都可以在陶寺遗址中找到雏形”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实际,排除;传统文化也有糟粕,排除C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3.《四库全书》系统地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丛书。其内容涵盖甚广,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医学、天文、地理、艺术、科技、农业、占卜等,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其文化价值表现在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从中能够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识 ‎④从中能够看到历史和现实的所有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四库全书》系统地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的丛书,其文化价值表现在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中能够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③④观点与题意不符,《四库全书》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并不能从中看到历史和现实的所有文化,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4.“扶”的甲骨文(伸手抓持的人),表示一个人伸手搀着另一个人。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突出搀扶的手。“扶”字出现得这么早,可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人们结伴劳作,人与人相互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相互扶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团结勤劳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中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①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只有先进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④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扶”字的甲骨文可知,汉字出现很早,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及孕育的相互扶持的传统美德,②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 ‎5.苍穹、草原、毡包、骏马、牧歌组成的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模式,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同时也为人们了解人类文化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开阔的视野。这主要体现了 ‎①不同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是中华文化生态观的重要理念 ‎③文化多样性就是指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存模式,展现了人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非凡创造力表明不同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同时体现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是中华文化生态观的重要理念,入选;③④观点错误,文化多样性包括地域文化多样性,二者并不等同,文化多样性并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6.“礼”由初民的祭祖仪式发展而来,经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反复改铸,终至形成完整的哲学体系与礼仪程序,一直有力地规范着人们的心理情操、是非观念及生活行为。由此可见 ‎①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④礼仪是时代精华的集中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礼”由初民的祭祖仪式发展而来,经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反复改铸,终至形成完整的哲学体系与礼仪程序,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说明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其具体内涵因时而变,具有相对稳定性,②③符合题意;①表述不准确,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别,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错误,夸大了礼仪的意义和作用。故本题答案选C。‎ ‎7.中国文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梅高洁傲岸,兰优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可见 A.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 C.中国人热爱自然,自古就有保护环境的好传统 D.中国人善于实践,从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可以判断A项正确;B项说法正确,但是上述材料体现不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特征,而是博大精深的特征,排除;C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不相符合,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8.‎2017年9月4日晚,在福建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以大海为主线,围绕“扬帆未来”主题,通过钢琴与提琴对话,在《大海啊,故乡》的乐曲中,背景呈现出中国大雁塔、埃及金字塔、巴西面包山、几内亚独立纪念碑、俄罗斯夏宫、墨西哥玛雅文明遗址、印度拉克什米维拉宫、塔吉克斯坦索莫尼雕像、南非自由公园、泰国大皇宫、中国天坛,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由此可见 ‎①不同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 ‎②中华文化能够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 ‎③金砖国家对中华文化有强烈归属感 ‎ ‎④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 ‎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中金砖国家的文化中都含有对故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说明不同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①正确;本次会晤文艺晚会内容中含有不同金砖国家的文化,这说明中华文化能够兼收并蓄、求同存异,②正确;“金砖国家对中华文化有强烈归属感”这一观点错误且材料没有体现,③不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A。‎ ‎9.栩栩如生的剪纸、巧夺天工的刺绣、自由翱翔的风筝、精美绝伦的掐丝……随着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脚步的不断加快,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海外赢得了大批“粉丝”。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利于 ‎①在世界上占据主导地位 ②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④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②④符合题意;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并非占据“主导地位”,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是引进来的意义,①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0.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④文学典籍浩如烟海,良莠难辨 A.①② B.③④ ‎ C.②③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②③符合题意;①中的“难以逾越”说法错误,排除;④中的“良莠难辨”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1.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流传至今的京剧、文房四宝、剪纸等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既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①符合题意;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是社会实践,②错误;京剧、文房四宝、剪纸等“中国元素”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极具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博大精深,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12.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上述材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 ‎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材料中国画艺术的异彩纷呈、内涵丰富,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生存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黄梅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有各自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许多审美风格的覆盖。‎ 材料二 从上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曲一一拥抱。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曲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了西方经典曲目受到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属于体现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没有分析之前,要明确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有时包容性也可以认为是中华文化的特征,然后可以根据材料进行说明即可,难度不大。‎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属于认识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明确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包容性。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以从包容性的含义、包容性的表现以及包容性的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答案:(1)①‎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戏曲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年兴盛史,生存繁衍至今,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存活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特征。②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特征。中国戏曲的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①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中国戏曲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国戏曲吸收西方话剧、歌剧等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④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体现了这一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1日‎,我们迎来了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 ‎ 20年来,香港仍然保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保持了包容的形象,仍然得到了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近10年居住在香港的法国人翻了一番,有2.5万之多,俨然成为了全亚洲最大的法国人群居地。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如此钟爱香港足见香港之独特的魅力。香港中西方文化荟萃,承担起中西方文化在此融合的重任,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和帮助。‎ 风雨兼程20载,浓墨重彩谱华章,在“一国两制”的基本框架下,久别重逢的中华儿女始终坚守民族团结之根本,香港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也愈加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运用文化包容性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香港仍然保持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色”的理解。‎ 解析:本题可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香港文化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有利于增强香港文化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做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的角度进行回答。‎ 答案:①得益于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②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香港文化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有利于增强香港文化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做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