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信阳高中、商丘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月)政治试题 Word版
信阳高中 商丘一高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卷 高二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1.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人类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这是因为( ) ①哲学社会科学正确预见并指明了社会的前进方向 ②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③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智慧 ④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据此回答2—3小题。 2.这一科学论断,是对时代发展、人民期待的精准把握和呼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下列观点与材料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A. 存在即被感知B. 气者,理之依也C.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D.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3.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全新判断表明 ①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在不断推翻已有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中向前发展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 ②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③以实践的观点为其基本观点,以解释世界为其最终的任务 ④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A. ①③ B. ①② C.③④ D.②④ 5.2018年1月31日晚,天文预报的月全食如期来临,月亮女神上演了“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让众多天文爱好者大饱眼福。天文预报准确预测月全食表明( ) A. 思维先于存在 B.存在是世界的唯一本原 C. 思维是派生的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6.“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恩格斯这一论断说明( ) ①自然科学是唯物主义的基础和前提 ②自然科学为唯物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 ③唯物主义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④唯物主义为自然科学提供世界观指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统计数字显示:2016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全年销量累计近9万台,占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1/4。预计2018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12.7万台左右。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人能够“自动”调节,寻找目标并完成任务。因此,有人说“机器人也是有意识的”。这种观点否认了( ) ①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②意识不仅仅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④意识是生物特有的能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8.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 ①滴水穿石 ②根系沃土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 ①→②→④→③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④→③ D. ③→①→④→② 9.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2018年7月12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办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4 557.6万人次受灾,20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18.9亿元。专家强调,防御天灾,不能指望“天帮忙”,只能依靠“人努力”。这要求我们( )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灾害做到早预防、早处置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形势变化加强救灾减灾能力建设 ③制定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④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让监测预警信息“跑赢”灾害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我国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提高效率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本次国家机构改革体现了( ) ①发展的实质是扬弃,要对原有国家机构进行扬弃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优化职能配置以提高效率 ③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提升对国家机构职能的认识 ④调整生产关系,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十九大报告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与经济、政治、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了更好的对接,有利于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上述调整说明( ) ①现代化奋斗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拓展 ②认识是具体的,在循环反复中实现发展 ③认识的变化将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真理在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2018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现代海军题材影片《红海行动》票房高达36.46亿人民币,《红海行动》将成熟的电影工业与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相融合,将主旋律与商业化高度融合,成功塑造了有家国情怀的“中国式军人”形象,让观众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这告诉我们( ) 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产品会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鲜明的影响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3.RNA剪接的异常可以导致多种人类疾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博士的团队,应用近年冷冻电镜的技术突破,结合前人对剪接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研究,首次阐明了剪接体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为治疗剪接体相关的人类疾病提供了结构框架。这表明( ) ①对剪接体的正确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RNA的性质 ③先进的研究技术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④前人的研究成果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不是简单地减少户数,也不是单纯地做大规模,而是为了内强企业素质、外优市场表现;为了行业产业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为了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可见,“减户数”与“重组的内涵和实效”的关系可以理解为( ) ①“减户数”寓于“重组的内涵和实效”之中,并通过“重组的内涵和实效”表现出来 ②“减户数”与“重组的内涵和实效”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③“减户数”与“重组的内涵和实效”既对立又统一,双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④“减户数”和“重组的内涵和实效”相互区别,“重组的内涵和实效”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减户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5.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强调,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布局的要求还不安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由此可见,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 ①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推动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④说明了矛盾难以避免和解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面向未来,更多的新技术新应用、更激荡的产业变革、更全球化更复杂的生态链……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速变化的时代,各种机会与挑战以更快的速度扑面而来。面对新时代,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应当( ) ①支持新出现的事物,促进交互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革命变革 ②敢于自我否定,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业务运营效率 ③摆脱客观实际限制,通过技术创新,催生新的需求与体验 ④在批判性思维指引下,把握技术创新与商业变革的新趋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你玩王者荣耀吗?你看网剧吗?你有爱豆吗?你看直播吗?你接受得了喊麦吗?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媒体迭代,以及粉丝文化的盛行,一些令人咋舌的文化现象正在上演,这是精神鸦片,还是新文化挑战?动辄爆发的口水大战使人们在非此即彼的指责中越陷越深,对此,我们应当( ) ①承认矛盾普遍性,寻找正确方法解决争议 ②要分析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具体特点 ③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支流 ④抓住重点,集中主要的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8.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当日,结合“京沪干线”与“墨子号”的天地链路,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这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已构建出首个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体现了( ) ①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制约建立新的具体事物的联系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改造客观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本身固有属性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人们可以利用量子科技新技术创造新的物质具体形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时期,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保持持续增长势头。这段话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③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寂静的,还有孩子敲打门窗的声音——寂静是敲打出来的。”和这句诗的意境最吻合的是 A. 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 B. 心如潭水静无风,一坐数千息 C. 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1.“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毛泽东同志这句名言强调中国共产党要( ) ①相信群众,意识到人民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依靠群众,坚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 ③坚持信念,发挥人民在社会变革中的领导作用 ④坚定立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22.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从中我们深刻领会到( ) ①伟大的团结奋斗精神有助于实现伟大的梦想 ②每一个人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个人只有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建立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2019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和互联网,发表了二O一九年新年贺词.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努力奉献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4.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家风好,就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坏,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 ②文化往往是无形地塑造人的品格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 ④人只能被动接受家风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5.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里约奥运会吉祥物 ②武夷山自然风景 ③万里长城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6.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这说明了(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 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 C. 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D. 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二、非选择题(共48分) 27.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时代大势所趋,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宪法保障。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在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这是我国法治实践的一条基本规律。 自1954年首部宪法通过,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我国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进行了5次修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五次修宪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监察委员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入宪。 结合材料,阐述2018年我国第五次修改宪法的辩证唯物论依据。 28.近年来,某中学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8年以来,学校组织了多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篮球、足球等体育比赛及经典诵读比赛等。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校园文化气息,又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角度,分析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理由。 2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频繁出现的原因。 30.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困扰,圆了温饱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 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既存在一些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也存在着个别省份的特殊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请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卷 高二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B C D D B A A A C B C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C A D A D D D C B C A A C 二、非选择题(48分) 27.(9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宪法修改是时代大势所趋,做到了从实际出发;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修宪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有力宪法保障; ③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宪法修改遵循了宪法法律发展规律。 本题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论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8.(12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③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 ④健康的校园文化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9.(12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国家的性质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③党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入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出最高的价值追求。 30.(15分)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又面临一些新问题。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 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要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因此,我们在认识问题时,必须坚 持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在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时,既要看到全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又要看到各个地方的特殊问题。 ⑤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坚持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时,既充分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样就抓住了发展这一本质及主流;同时还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样就抓住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做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