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辽河油田第二高中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表格内。(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是( )‎ A.继承传统 B.社会实践 C.借鉴他人 D.灵感和直觉 ‎2.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七十二贤”,扩大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影响。这表明( )‎ ‎①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源泉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教育在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 )‎ ‎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表明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8年暑期,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因其紧扣时代脉搏,生动展示与癌症做斗争的小人物们的故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并带动了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再度兴起。由此可见( )‎ ‎①文化创新必须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②文化创新必须反映百姓的心声 ‎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文化创作必须立足当代中国现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中英文化体验中心于2018年2月23日在英国伦敦成立,揭牌仪式后,来自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孔子学院的师生以及中英两国的艺术家与小朋友们表演了中国传统舞蹈、武术、二胡独奏和钢琴独奏等文艺节目。中英文化体验中心的成立( )‎ ‎①推动了文化传播,利于增进中英两国的友谊 ②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③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中英文化的统一 ④说明中华文化得到英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随着《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我国各地陆续免费开放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的人数大幅增加。免费开放博物馆有利于( )‎ ‎①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兴盛 ②实现某些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 ‎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④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经典咏流传》将中华经典诗词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通过鉴赏团的专业点评,挖掘诗词背后的时代故事,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此可见(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③科技的进步决定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每逢重阳佳节,有很多单位开展形式多彩的敬老活动。这表明( )‎ ‎①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古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应积极保护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9.2018年央视春晚继续沿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的直播模式。播出期间,通过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终端多渠道,海内外收看春晚的观众总规模达11.31亿,共同打造“东西南北中共度多彩中国年”的电视盛宴。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 ‎①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中华文化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百花齐放才有春色满园,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相映生辉 ‎③大众传媒服务春晚舞台,现代科技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④一城一故事一曲一传奇,深谙传统文化就会有文化自信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10.近年来,中国的图书、饮食、民俗等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地区对中国图书的翻译出版数量显著增加,欧美地区对中国文学类图书的翻译出版及多渠道传播也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2月9日(中国阴历腊月二十四),美国探索频道向全球推出了最新纪录片《华人新福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传播使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B.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C.传播手段的创新推动中华文化成为最优秀的文化 D.海内外都对中华文化有坚定地信心和信念 ‎11.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我国深受各地人民群众欢迎的歌舞主要有黄河以北各省的“秧歌”、西南各省的“花灯”、南方各省的“采茶”、东北的“二人转”、内蒙古和山西的“二人台”等。根据材料回答12—13题。‎ ‎12.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文化________特点(   )‎ A.受大众传媒的影响 B.不同的区域,文化一定不同 C.丰富多彩,具有区域性 D.通过社会体验获得 ‎13.我国文化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有(   ) ①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日渐趋同 ③我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明显 ④我国各地自然与社会情况千差万别,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4.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抵御外来侵略、抵抗疾病、自然灾害以及通过耕种、祭祀、庆贺等活动演变而来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①各个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②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个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70多年过去了,那场伟大远征的亲历者,正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表明(   )‎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 ‎③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 ‎④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   )‎ A.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力量 B.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力量 C.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D.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17.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 ) ‎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它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深厚根基。材料说明(   )‎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 ②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③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民族精神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9.2018年是汶川大地震10周年。在汶川大地震中体现出来的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至今仍在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相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红瓷又称釉里红,自诞生之日起,便以“薄如纸、透如镜、声如磬、白如玉”,瓷质细腻通透,器形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光亮,花面多姿多彩的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红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21.奉行全盘西化的观点之所以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是因为( )‎ A.没有把握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  B.全面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 C.割裂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D.颠倒了中西文化的关系 ‎ ‎22.关于文化自信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 ‎②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起着决定性作用。 ‎ ‎③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④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①② B.①③ƒ C.②④ D.①④‎ ‎23.为了实现银川市城乡文化同步,银川市开展送演出、送图书、送培训、送电影的“四送”活动,并开展文化志愿者下基层专场演出、非遗进农村等文化活动,将城市的优秀文化送到乡村去,实现了首府每个乡村文化全覆盖。银川市这样做是基于( )‎ ‎①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  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财富 ƒ ‎③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④文化决定中国能走上复兴之路 ‎ A.①② B.①③ƒ C.②④ D.③ƒ④‎ ‎24.习近平强调,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这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 )‎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群众各种文化需求 ‎ B.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 C.注重社会效益,不断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 ‎ D.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实再现社会生活场景 ‎ ‎2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下列选项能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是( )‎ ‎①中国“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颗月球背面软着陆的航天器 ②某社团倡议抵制西方文化并拒过西方节日 ‎③我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④某市政府在广大农村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6.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 “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发展繁荣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④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7.中国舞蹈家在美国的舞蹈专场,让世界看到了五千年中国文化的缩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海外演出场场爆满,吸引一批批新观众。材料告诉我们( )‎ ‎①应主动担当文化发展历史责任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应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 ④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8.习近平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这警示我们( )‎ A.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 ‎ C.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 ‎ D.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29.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 )‎ ‎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 ‎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30.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期,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必须( )‎ ‎①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②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创造性转化 ‎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④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捍卫中华文化在世界的领导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 文化学者于丹说过:“民族节日是一种信号,让所有属于这个民族的人会因为这个时候去共同进行一个仪式。”这表明( )‎ ‎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传统文化应得到弘扬 ④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新闻工作者必须( )‎ ‎①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化大众化  ②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牢牢把握正确舆论方向 ‎ ‎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④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3.( ),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A.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34.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而中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汉字的传承,这是因为汉字(  )‎ ‎①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 )的重大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B.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部好的作品应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用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材料二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总数量约为2500枚,多为战国时的经史类典籍,其中有与《尚书》相关的篇目,与《竹书纪年》相近的编年史书,与《礼记》相关的礼书,与《周易》相关的占书等。本卷收录讲述周初至战国初期史事的编年体史书《系年》,该篇完整书写于138枚竹简上,简背并有编号,全篇共约4000字,是目前已知战国竹简文献中最长的一篇。‎ (1) 结合材料一,谈谈材料包含了文化创新的哪些知识?(12分)‎ (2) 材料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4分)‎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度感动中国“年度致敬”奖——赛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建设者,五十多年来,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1) 结合材料一,谈谈赛罕坝机械林场三代建设者体现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8分)‎ 材料二: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中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2)结合材料二回答,当前,为什么必须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6分)‎ 政治答案 BCCDA/DDBAB/CCDCD/CDBDB/BDBBB/CDDDC/BCBD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1)结合材料一,谈谈材料包含了文化创新的哪些知识?(12分)‎ ‎ [答案]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艺创作者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艺创作者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艺创作者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 ‎⑤文化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答对4点即可得12分)‎ ‎(2)材料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征?(4分)‎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多为战国时的经史类典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有与《尚书》相关的篇目,与《竹书纪年》相近的编年史书,与《礼记》相关的礼书,与《周易》相关的占书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4分)‎ 37. ‎(1)结合材料一,谈谈感动中国人物——卢丽安体现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8分)‎ ‎(1)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答对4点即可得8分)‎ ‎(2)结合材料二回答,当前,为什么必须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6分)‎ ‎(2)①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②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要求。‎ ‎③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答对3点即可得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