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榆林二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1.在《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题“体味文化”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围绕“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观点,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 齐云山自然风景不属于文化现象 B. 非意识形态的东西不属于文化 C. 人类精神产品与物质载体不可分离 D. 文化取决于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故齐云山的自然风景不属于文化现象,A正确。 B: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故简单地表述“非意识形态的东西不属于文化”是错误的,排除B。 C: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但是物质载体不依赖于精神产品,故表述“不可分离”是错误的。C排除。 D:“取决于于人们的主观需要”的表述错误,排除D。 故本题选A。 2.人文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从书的视角,看城的故事。该片分别以一本书为契机,切入伦敦、柏林、北京、上海等城市,带领观众去探索城市里人的故事,去审视产生这部作品的城市空间及其历史文化,并获得“特殊的美感”。这主要说明 A. 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 B. 文化是人创造的又为人所享受 C. 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D. 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错误。 B:用书去探索城市,拍摄纪录片,这体现了人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卫视播放给关注带来体验和美感,这体现了人们享受文化,B符合题意。 C:材料不是强调精神产品与物质载体的关系,C不合题意。 D:材料没体现出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在交通阻塞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爆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②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③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司机的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因为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司机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①④项正确且符合题意;汽车文化能够影响但不能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②项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我们应主动向上的学习优秀文化,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远离避免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知识对我们的影响。 4.下面图示表示的是文化、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中华文化,又包括其他民族文化,既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当代文化,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故选项D适合题意;选修A、B、C没有正确反映中华文化、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故排除。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文化、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名师点睛】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5.小说《哈利·波特》英文原版中惊现中式英语“longtimenosee”(很久不见),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新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让人感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正在不断突破经济领域。目前,已有245个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这说明 ①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 ②不同的文化在传播和交融中逐步趋同 ③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其它民族文化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文化多样性。已有245个汉语借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让人感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正在不断突破经济领域,这说明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错在“趋同”;认同其它民族文化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世界文化多样性: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6.“互联网+政府”,主要体现在:一是信息采集、信息监控等技术手段上的创新创意,信息通过互联网被采集、输送、大大舒缓信息传递的资金、人力、时间成本;二是“互联网+政府服务”的概念,体现了简政放权中放管结合的理念,让政府的服务功能得到提高。材料表明在信息时代互联网 ①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共享性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是信息的传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符合题意,“信息通过互联网被采集、输送、大大舒缓信息传递的资金、人力、时间成本”,表明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共享性,是信息的传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 ②不合题意,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的是教育; ③表述错误,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途径。 故选:C。 7.2019年4月29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幕。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这表明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有利于 ①展示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与广泛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既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有利于展示文化多样性,丰富世界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①④两项符合题意;我们要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要尊重外域文化,而不是“广泛认同”外域文化,②项观点错误;材料未涉及丰富文化传播手段,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 【点睛】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③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8.运用传统工艺做成的青花面盆,已经通过电商销往遥远的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千年窑火在新时代依然充满活力。由此可见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③大众传媒可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④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电商将青花面盆销往中东国家;结合现代3D打印技术,用改良瓷泥打印出种种奇思妙想的陶瓷作品,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文化的进步,文化对现代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强调现代技术的发展促使瓷都景德镇焕发了新的生机,不体现大众传媒的作用,①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 9.莫言说,“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这说明 ①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创作源泉之一 ②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①错误。 ②:题中“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体现了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必须以我为主,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反映的不是“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③不符合题意。 ④:题中“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强调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有相似或相通之处,可以进行交流、借鉴,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B。 10.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以汉服文化为背景材料,注意关键词“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所以,②④的说法是正确的,①在材料中未能体现出来,③也未能在材料中体现出来。故本题选B。 【点睛】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在中华汉字和史书典籍。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 11.国务院要求各地严格保护历史建筑,严禁随意拆除和破坏已确定为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不得拆真遗存、建假古董;要在保持历史建筑外观、风貌等特征基础上,合理利用,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这一要求 ①旨在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留住城市文化特色 ②旨在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③有利于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④有利于承袭传统建筑文化,维护城市历史格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强调要对历史建筑既要保护好又要利用开发好,这样做有利于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留住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形象,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题干中举措并不能丰富传统建筑内涵;④ 错误,传统文化由精华和糟粕,并不能全部承袭有利于承袭,也不是为了维护城市历史格局。故本题答案为C。 12.清末,英美烟草公司将西方当时最流行的广告手段引入中国,他们在倾销牟利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广告由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步伐。西方的主题与东方文化相互渗透,创造了一个历史时期特殊的广告文化现象。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传播推动了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 ③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美烟草公司将西方当时最流行的广告手段引入中国,他们在倾销牟利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广告由传统走向近现代的步伐”,说明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①符合题意。 “西方的主题与东方文化相互渗透”说明了文化传播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繁荣,③不符合题意。文化具有两面性,优秀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 【点睛】解答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排错法。即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将题干选项内容联系起来,作分析判断,排除含有错误选项的题肢,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排异法。即找出虽然表述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不统一的选项,然后排除含有该选项的题肢。3 . 综合法。即解题过程中,往往单纯使用某一种方法解题较为困难,而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效果则较为理想。 13.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这说明 ①汉字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影响 ②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③汉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是一脉相传的历史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说的是方块字“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这说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也说明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②④符合题意。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①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4.以传统的农历作为基础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台湾属于法定纪念假日。在民间,由中国大陆流传而来的庙宇文化在台湾发扬光大,台湾的城隍,妈祖,关圣帝君等祭典活动成为台湾特殊文化。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可以与台湾文化求同存异 ③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可以平等交流、借鉴与融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民间,由中国大陆流传而来的庙宇文化在台湾发扬光大,台湾的城隍,妈祖,关圣帝君等祭典活动成为台湾特殊文化。这表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①③适合题意;本题没有体现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选A。 15.经国务院审批,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良渚古城遗址以规模宏大的古城、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玉器,实证了5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由此可见,良渚古城遗址 ①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见证 ②集中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的成果 ③是维系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目中,良渚古城遗址以规模宏大的古城、功能复杂的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等一系列相关遗址,实证了5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由此可见,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见证,其作为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①④选项正确。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错误。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6.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胜利贯通,这是一座人类建设史上迄今为止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的跨海公路桥梁.被眷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情况下,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港珠澳大桥的成功说明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①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②体现了我国科技具有强大的民族性 ③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④佐证了中国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特点的相关知识。珠港澳大桥的成功说明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题肢①和题肢③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我国科技的民族性,题肢②与题意无关,排除;珠港澳大桥的成功修建佐证了中国当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但不能断定长期处于世界前列,题肢④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17.“藏医药浴法”是我国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2018年11月28日,“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②印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④有利于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②④符合题意,“藏医药浴法”是我国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印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③说法错误,“藏医药浴法”申遗成功不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故选C。 18.2018年5月,国家文物局启动AI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邀请名人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利用 AI技术激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陈列品等形式,将静态的文物赋予有生命的文化传奇。国家文物局的上述尝试 ①激活了文物承载的精神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②与时俱进的更新文化传承形式,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维护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打破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④创新了文化传承方式,利于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④:国家文物局通过AI技术激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陈列品,将静态的文物赋予有生命的文化传奇,该做法创新了文化传承方式,激活了文物承载的精神文化,有助于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①④选项正确。 ②:国家文物局的做法没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②错误。 ③:国家文物局的做法不能打破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9.2019年7月下旬,内蒙古金莲川赏花节暨锡林郭勒“两部马道”穿越活动即将在元上都遗址旅游区盛大开幕。元上都是内蒙古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在全力做好元上都遗址保护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下列对元上都遗址保护的看法合理的是( ) ①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民族文化遗产是体现民族文化包容性的载体 ③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文化遗产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元上都是内蒙古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对元上都遗址保护,是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说明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元上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④符合题意。 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而不是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①说法错误。 ②:民族文化遗产并不是体现民族文化包容性的载体,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0.《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A. 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B. 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 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答案】A 【解析】 B选项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表述错误,文化作品也有腐朽、消极的。D选项表述错误,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等诸多的著作都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结晶,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了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定位】中华民族精神 【知识拓展】民族精神与国际竞争的关系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随着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包括物质力和精神力。 (2)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一个民族特质的体现,民族形象的表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1.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下列古诗句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①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③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④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②③符合题意。“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都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2.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弘扬,民族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材料主要告诉我们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民族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表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②不合题意,“主心骨”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材料没有涉及; ③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复兴呼唤民旅精神,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旗精神,必须继承和友扬优秀传统文化。 故选:C。 23.2017年1月17日,中国男子冰球队U20国青队在新西兰举行的世锦赛丙级比赛中夺冠。颁奖时,现场因故未能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队员自发齐声清唱《义勇军进行曲》,令全场动容。这告诉我们() A.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C. 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D.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答案】B 【解析】 “现场因故未能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队员自发齐声清唱《义勇军进行曲》,令全场动容”,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故B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C不符合题意,排除;D说法错误,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高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考查侧重对其基本内涵、核心的准确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易错点: (1)民族精神由民族文化所孕育,又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二者不能等同。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集中表现,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精神没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24.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享有举世景仰的崇高地位,从诸子百家等思想巨匠、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到震撼人心的文化遗存、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无不体现中国人民伟大 A. 团结精神 B. 创造精神 C. 奋斗精神 D. 梦想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这三项在题目中均没有体现。排除A、C、D。 B:根据题目的表述,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从诸子百家等思想巨匠、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到震撼人心的文化遗存、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B正确。 故本题选B。 25.有分析人士指出,“颜色革命”给相关国家、国际地缘战略格局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颜色革命”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西方文化入侵在“颜色革命”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抵御西方“颜色革命”需要我们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 ②坚持“以我为主”,抵制西方文化在我国境内传播 ③加强中华文化对外输出,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发挥“主心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了“颜色革命”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西方文化入侵在“颜色革命”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抵御西方“颜色革命”需要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挥“主心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该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要抵制西方腐朽、落后文化,而不是全部西方文化;材料强调的是要抵御西方“颜色革命”,③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对外输出,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C。 【点睛】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必须发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的精神。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0分) 26.2019年4月至10月,被称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会在北京市延庆区举行。由于“世园会”能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国际影响和综合效益,吸引了世界上许多城市积极申办。迄今为止,“世园会”共举办了20多次,基本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举办。中国在昆明西安青岛唐山等地举办。此届办会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举办愿景】: “会徽、吉祥物是北京世园会视觉形象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宣传推介、市场开发的重要载体。宣传什么?推介什么?又要开发哪些市场?我们,不愿停留在为了办会而办会的层次上,而是希望借办会,广泛传播绿色理念,大力推动园艺走进生活,带动园艺生产消费、旅游休闲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1)“举办愿景”体现了哪些《文化与生活》的观点? 【文化盛宴】: 2019北京世园会将汇聚不少于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官方参展者,不少于100个国内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内外专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非官方参展者,吸引不少于1600万人次的参观者。深化相互交流,促进共赢发展,让绿色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让园艺成为创意的新载体,打造“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的文化盛宴。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打造“文化盛宴”的原因。 【答案】(1)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会徽、是北京世园会视觉形象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北京世园会办会理念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举办“世园会”有利于推动园艺走进生活,带动园艺生产消费、旅游休闲等绿色产业的发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世园会”能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国际影响和综合效益。 (2)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主题为“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世园会在北京市延庆区举行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1)材料中,“会徽、吉祥物是北京世园会视觉形象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宣传推介、市场开发的重要载体,故可以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大力推动园艺走进生活,带动园艺生产消费、旅游休闲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故可以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世园会”能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国际影响和综合效益,吸引了世界上许多城市积极申办,故可以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首先,可以从文化多样性的地位的角度,分析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其次,可以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角度,分析说明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最后,可以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的角度,分析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即可。 【点睛】全面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 原因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意义 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原则 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7.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是一种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结合材料,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说明应该怎样立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①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②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中华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让其中的优秀文化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③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要不断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着重考虑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一,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要对对中华传统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批判继承,让其中的优秀文化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其二,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即要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点睛】为什么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解答此类问题,应立足于全书的内容,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角度思考。具体包括:(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4)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5)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6)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基础,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28.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为思想政治课建设和青少年的培养提供了深厚力量。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培育要扎根中国大地,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答案】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青少年的培养要扎根中国大地,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思想政治课要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④文化创新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心骨“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材料中,青少年的培育要扎根中国大地,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故可以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为思想政治课建设和青少年的培养提供了深厚力量,故可以从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故可以从文化创新的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材料中,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故可以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立场: 发展性原则 文化创新必须与时俱进,跟随时代进步,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特征和要求 扬弃性原则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创新,要求我们首先要正确对待历史,尊重历史,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 创造性原则 我们进行文化创新不仅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要追求超越和升华,既要敢于创新,又要善于创新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特征。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