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2020-2021 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课时主干与逻辑 点:个人的收入分配(微观分配理论)。 线: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个人、企业、国家三者的分 配关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促进社会公平。 面:我国的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1 我国的分配制度、2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4 社会公平的表现 5、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提高效率、6 分配制度与分配机制、7 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影 响 8 收入分配对生产经营的影响、9 收入分配与新发展理论协调共享发展的关系、10 收入分配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的关系、11 收入分配与基本经济制度。 二、知识点梳理 1.生产决定分配(客观必然性) 2.按劳分配 含义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 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形式 ①工资、奖金、津贴(国家机关、公有事业单位、公有企业、公有控股企业中) ②联产计酬(农业集体经济中) 必然性 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作用 ①体现效率: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公平: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地位 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提醒 ①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 配,还存在按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 ②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必然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的效率问题,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这些效率密切相关。 3.按要素分配 (1)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对应形式 劳动要素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资本要素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土地要素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管理要素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 技术要素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提醒 按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按要素分配既可以与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也可以与公 有制经济相适应。 (3)意义 ①体现公平: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 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体现效率: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时政热词】“三权分置” (1)我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保护农民承包权益,坚持依法 自愿有偿流转经营权,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 格局。 (2)“三权分置”使得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获取要素参与分配收入,收入分配 方式多样化。 4.正确认识各种收入 劳动收 入 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包括按劳分配收 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等 非劳动 收入 分为三类,即非劳动要素收入、政府转移支付和捐赠。非劳动要素收入是指通过 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包括分红、利息、租金、 出售专利等获得的收入 提醒 ①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②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时证热词 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 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 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5.多角度把握注重社会公平的原因及措施 (1)原因 角度 具体经济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 率的积极性 社会再生产 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分配政策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新时代要求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新发展理念 坚持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要求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措施 角度 具体措施 生产与分配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根本途径) 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重要 举措 初次 分配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 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 步提高 再分配 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 分配差距 6.表格法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 再分配 范围 物质生产部门内部,主要为工业企业 全社会 主体 主要是企业 国家、政府 手段 市场机制决定 政府调控机制,税收、政策、法律 目的 提高效率、体现公平 主要是更加体现公平 举例 企业职工工资、按劳分配收入和按要素分 配收入,都属于初次分配 事业单位工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 会保障制度等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 图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 7.效率和公平 效率 公平 是什么 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 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 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为 什 么 关系 角度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 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 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 可能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 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 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 极性 必要性 角度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 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 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 民 怎 么 样 总体 思想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具体 策略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 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提醒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效率强调的是生产和财富的增加,公平强 调的是产品的分配和使用。 考向一 生产决定分配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关系: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关系:分配制度是适应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而提出的,即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作用: 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这一制度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了各个社会阶层的积极性,调动了一切创造社 会财富的源泉和动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分配制度的作用: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充分保证。 【典例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这是由 客观的经济条件决定的。这里的“客观条件”是指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我国经济成分中占主体地位 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样化的经营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决定按劳分配的客观条件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 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故选 C。 考向二 完善分配制度 1.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 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理顺国家、 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此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调节和整顿收入分配。(低、中、高、 合法、非法) 4.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5.个性问题: 行业收入差距——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 缩小城乡差距。 区域收入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缩小区域差距。 【典例 2】60 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 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故 D 正确。 考向三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类别 对应形式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按 生 产 要 素 分 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典例 3.1】小华的爸爸是某外资公司的高管,妈妈在该市的工商银行当营业员,爷爷奶奶在农村种 责任田。材料中小华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取得收入的相应分配方式分别是 A.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 C.按管理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 D.按技术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题中小华的爸爸是某公司的高管,其取得收入的分配方式是按管理要素分配,而 不是按劳分配,小华妈妈是工商银行营业员,工商银行是公有制经济,其取得收入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 爷爷奶奶在农村种的责任田属于集体经济,是按劳分配。故选 C。 【典例 3.2】现在许多地方允许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保守技术秘密与知识产权的 情况下,跨单位兼职,多职多薪。技术人员的兼职收入属于 A.管理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B.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 C.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D.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答案】D 【解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 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材料中技术人 员的兼职收入属于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选 D;其余三项不合题意。 考向四 兼顾效率与公平 效率 公平 是 什 么 含义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 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 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为 什 么 两者关 系角度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 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 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 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 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必要性 角度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 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 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 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怎 么 做 总体思 路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 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具体策 略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 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不断迈进 【典例 4】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 A.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二者的对立已经消失 B.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都是以提高企业和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基础,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答案】C 【解析】A 错误,效率和公平也存在矛盾,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B 错误,我国收入分配既要提高 效率,又要促进公平;D 错误,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故应选 C。 考向五 正确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 收入分配制度关系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新常态下,深化收入 分配制度改革既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比例,又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 经济增长。 从整体而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从根源上缩小贫富差距的办法。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宋晓梧认为,要想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就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依照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 提出的三次分配理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可划分为初次、二次和三次,初次分配即居民的个 人工资、奖金、财产转让等形式的劳动报酬;二次分配则是政府的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形式;三次分配 主要是慈善、捐赠和救济等收入。其中,初次、二次分配是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收入 差距的主要原因。初次分配要注重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收入占比,二次分配则要明确防止逆向转移的 出现。 收入差距的表现 国家宏观政策 区域收入差距,主要指东西部收入差距 统筹区域发展 行业收入差距,主要指垄断行业收入过高 加强对垄断行业的改革 城乡收入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财政对保障人民生活的支出 力度;由“国富”向“民富”转变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典例 5】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依然突出,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针对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 题,国家应该 ①加强企业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②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③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④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D 【解析】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我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所以② ③是正确的。“加强企业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的说法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是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①错误;同步富裕是无法实现的,会导致平均主义,④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选 D。 考向六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 初次分配 再分配 区 别 含 义 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 配,即一个物质生产过程结束后,生产部门即 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在企业、国家和劳动者三方 之间进行的分配 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 社会进行再次分配 手 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 市场机制形成,生产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决 定,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 范,不直接干预 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 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 目 的 提高效率、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收入存在 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 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 正过来 注重公平、兼顾效率。再分配要更加 注重公平,但如果再分配调节力度过大, 出现奖懒罚勤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 的公平性,也会损害效率,最终影响再分 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 联 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阶段,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重 视效率又促进公平,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利于 促进社会和谐 【典例 6】我国不断深化分配改革,努力实现收入分配格局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就要 ①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②取缔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 ③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 ④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①错误。规范收入分配秩 序,要求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②说法错误,③④说法正确。故选 D。 考向七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 20 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兹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它是比例数值,在 0 和 1 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低于 0.2 收入绝对平均 0.2~0.3 收入比较平均 0.3~0.4 收入相对合理 0.4~0.5 收入差距较大 0.5 以上 收入差距悬殊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通常把 0.4 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 “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 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 0.24 到 0.36 之间,美国偏 高,为 0.4。2010-2015 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 0.481 下降到 0.462,但以基尼系数的国际标准来衡量, 我国收入差距已经非常明显,贫富差距严重。 【典例 7】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若低于 0.2 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 表示比较平均,0.3~0.4 表示相对合理,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目前中 国的基尼系数为 0.46,城市的基尼系数是 0.34,农村的基尼系数是 0.37。这表明我国在收入分配上 ①收入差距较大 ②收入差距悬殊 ③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 ④城乡作为两个部分自身的差距不是很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把我国的基尼系数与材料相比较不难看出,②应排除。故选 C。 1.【2020 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随着经济活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对提高生产 效率的乘数作用凸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 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增列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旨在 ①增加企业要素收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 ②肯定和实现数据要素的价值,尊重数据的权属 ③顺应各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上升趋势 ④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旨在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应用和发展。①不选。允 许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数据的要素价值的肯定,促进数据相关产业发展。②正确。不同的生 产要素在不同的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同的。③不选。将数据纳入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可以产生更 多的职业岗位,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发展。④正确。故本题选 B。 2.【2020 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 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作出了全面的和新的概括,即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制度是 ①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充分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②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也是所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④我国社会生产关系整个体系的系统表述,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①错误。公有制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多种分配方式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激发了经济活力, 因而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②正确。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不是所有市 场经济的特征。③不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作出了全面的和新的概括,有利于更好 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④正确。故本题选 C。 3.【2020 年南平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测】所谓“橄榄型”社会,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中极富极 贫的很少,中间阶层却相当庞大。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中间阶层的壮大有助于舒缓贫富差距蕴蓄的对立情 绪、以及由此衍生的系列社会问题。为打造“橄榄型”社会,我们应 ①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③行使政府初次分配的职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④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所谓“橄榄型”社会,是指极富、极贫的少,中间层人数多,要打造该类型社会,需 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①②正确。政府的分 配属于再分配,③错误。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 A。 4.【江苏启东市 2019-2020 高三下学期学生素质调研】2019 年,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 5%左 右,这是国家自 2005 年以来连续第 15 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预计将有 1.18 亿名退休人员受 益。这一措施有利于 A.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和机制 C.发挥再分配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D.发挥社会保险规避风险的作用 【答案】C 【解析】题目强调的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不属于劳动报酬,A 不合题意。材料没涉及按要素 分配的体制和机制,B 不合题意。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主要由财政补贴,有利于 发挥再分配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公平,C 符合题意。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 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商业保险具有规避风险的作用,D 错 误。故本题选 C。 的 5.【昆明市 2020 届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2020 年 1 月 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 正案)》正式实施。该修正案最大的亮点是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取消了多年来集 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进入市场流转的限制。该修正案的实施将进一步 ①激活农村土地要素配置,完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 ②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权利 ③巩固和完善农村经济制度体系 ④推动集体土地所有权上市流转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修正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激活农村土地要素配置,完善 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巩固和完善农村经济制度体系,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①③符合题意。该修正案的实 施将进一步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而不是改变农村基本经营制度,②说法错误。该修正案的实施将进一 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而不是推动集体土地所有权上市流转,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 6.【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三 3 月(在线)调研】针对我国实体经济增速下降明显,运 营成本快速上涨,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等问题,我国采取多种措施,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下列措施中, 可以激发我国实体经济活力的有 ①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机制,使按要素分配成为实体经济领域的主要分配方式 ②发挥税收调节作用,通过结构性减税,减轻各类实体经济负担 ③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在实体经济领域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④充分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引导资源合理流向实体经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可通过发挥税收调节作用,通过结构性减税, 减轻各类实体经济负担。要充分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引导资源合理流向实体经济,②④符 合题意。在公有制实体经济中,按劳分配仍然是主要分配方式,①说法错误。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 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③错误。故本题选 C。 【点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 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 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 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7.【广东广雅中学 2020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鼓励勤劳致富,健全劳动、 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中央首次提出数据可作为生产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一创新 ①确保了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 ②有利于我国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③表明数据已成为我国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④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数字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支柱。有效的数据是生产力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推动许多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中央首次提出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③正确。中央首次提出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 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 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符合题意。这一创新有利于推动 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但“确保”说法过于绝对,①说法错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创新有利于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有利于 我国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说法不全面,排除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8.【2020 届湘赣皖·长郡十五校高三联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 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的机制。”数据要素参与分配首次得到确认。这一 重大创新了 ①首次以经济利益的形式肯定了数据所有者的劳动 ②肯定了数据与其他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同等重要的作用 ③有利于优化数据要素这一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配置 ④保障数据要素按其创造的商品价值参与分配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答案】C 【解析】①:数据要素首次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数据所有者的劳动积极性,是对数据所有者 劳动的肯定,①正确。②: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否同等重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②说法错误。③: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优化数据这一资源的配置,提高其使用效率,③正确。 ④: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是按其创造的商品价值来分配,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 C。 9.【黑龙江省大庆一中 2020 届高三三模】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自愿性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献等慈 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慈善总会接受社会各界捐赠 款 41.3 亿元,有效地缓解了当地人、才、物紧涨的局面。由此可见,第三次分配是 ①对初次和再次分配的补充,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体系 ②政府意志的体现,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之手所推动 ③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体现社会成员更高精神追求 ④独立于政府参与,体现全体成员意志的分配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自愿性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献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 富进行的分配。说明对初次和再次分配的补充,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故①正确。第三次分配是人民 意志的体现,故②说法错误。第三次分配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故③正确。 体现全体成员意志的分配方式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故④不选。故本题选 B。 1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 2020 届高三二模】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 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自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中国共产党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下列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②发挥财政作用,完善社会保障 ③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 ④提倡奉献精神,回报社会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C 【解析】无论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而不是提倡效率优先,③说法错误,但符 合题意要求。要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不是促进收入分配的均等化,②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要求。材 料中强调的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自愿行 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提倡奉献精神,回报 社会,是对第三次分配的正确理解,与题意无关。③④说法正确,但不能入选,故排除。故本题应选 C。 11.【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2020 届高三第九次月考】2020 年 3 月 3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构 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 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这一要求 ①能够促进各种要素自主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②体现了只有市场才能配置资源,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 ③旨在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目的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 能够使各种要素根据市场需要自主流动,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①③符合题 意。资源配置也可以通过国家宏观调控,②错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变革,④ 错误。故本题选 C。 12.【四川省成都市七中 2020 届高三三诊】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十九届四中 全会指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 的机制”。确认数据要素参与分配 ①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②有助于完善分配制度,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③有利于激发数据要素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能够保障数据要素按其创造的商品价值参与分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确认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有助于完善分配制度,调动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数据 要素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②③符合题意。确认数据要素参与分配,可能会扩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①说法有误。确认数据要素参与分配,按照各自对商品价值的贡献参与分配,实现各自价值,并能够保障 数据要素按其创造的商品价值参与分配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④。故本题选 C。 13.【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2020 届高三 5 月调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 转化条例》。明确“将职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给他人实施的,从该项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者许可净收入 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七十的比例”。这一规定 ①强化了知识价值 ②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③符合生产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的分配机制 ④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将职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给他人实施的,从该项科 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者许可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七十的比例”。这一规定强化了知识价值,符合生产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 流,①③符合题意。《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没有体现按劳分配,②不合题意。材料中的规定不能 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公平,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 C。 1.(2018·江苏卷)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 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 年,我国有 22 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图 2 中(P 代表劳动力价格,Q 代表劳动力数量,D、S 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 分别表示变化 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最低 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劳动力价格直 线 P1 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BCD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 A。 2.(2018·海南卷)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①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选项中的“企业”不知道所有 制是公有还是私有,所以排除;②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公有制经济中的职工收入中的工资和奖金是按劳分 配,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就不是按劳分配,另外由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还有其他分配方式。③④说 法正确。答案选 D. 3.(2019年江苏卷,12)为加强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 负担,2018年我国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目录,2019年又对21个罕见病药品给予增值税优惠,同时降低并 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材料表明( ) 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较大提高 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③我国公民民主权利有切实物质保障 ④再分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发展理念、再分配的相关知识。给予增值税优惠,提高医保报销比例表明我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表明再分配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没 有表明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也不涉及公民的民主权利,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4.(2020·新课标全国卷Ⅰ)信息时代。数据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19 年 10 月,《中 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 决定》 首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 ①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 ②数据是最具流动性的基础性资源 ②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 ④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的 【解析】数据之所以被列为生产要素之一,是因为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即其广泛融入 生产过程,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④符合题意。该两个选项说法正确,但并不能表现出数 据在经济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则不能作为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的原因,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B。 5.(2020·天津卷)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某市发放了普惠型和红利型两种消费 券。普惠型消费券人人有份: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发放。发放红利型消费券 A.是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举措 B.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 C.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人民生活 D.有利于实现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增长 【答案】C 【解析】我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发放红利型消费券与完善我国的分配 制度无关,排除 A。发放红利型消费券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B 错误。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 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发放,其目的在于保障低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稳定,与“实现消费 升级,刺激经济增长”无直接联系,C 正确,D 排除。故本题选 C。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