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新课标总复习讲义:必修4第14单元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讲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新课标总复习讲义:必修4第14单元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讲义

课时1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展示]‎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课前八分钟记忆 填一填,背一背,想一想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76页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76页 考点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 ‎[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本质: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性 ‎(1)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①物质概念 ‎[温馨提示]‎ 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 ‎②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 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 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 状态 不生不灭、‎ 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温馨提示] ‎ ‎(1)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共性的概括,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2)正确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 ‎②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 题组一 世界的物质性 ‎1.联合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50年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这说明(  )‎ ‎①保护生态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解析:人口增加和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压力,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②正确;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④正确;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不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①‎ 错误;题干体现了人类要尊重自然规律,但不涉及人类社会是如何产生的内容,③错误。‎ 答案:D ‎2.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 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解析:“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这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因此要正确把握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①④正确;②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③本身说法错误,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选D。‎ 答案:D 题组二 物质的概念 ‎3.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后来,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材料表明(  )‎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可知性 B.正物质和反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解析:材料中的实验验证了反物质的存在,说明不管是正物质还是反物质,都包含着一切物质所共有的客观实在性,B项正确。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项混淆了物质的可知性与客观实在性。意识有正误之分,C项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项中“主要标准”说法错误。故选B。‎ 答案:B ‎4‎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由此可见,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 ‎①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②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④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A.①③ B.②③ ‎ C.②④ D.①④‎ 解析: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排除。故选D。‎ 答案:D 题组三 全球多地连续出现极端天气 ‎2018年11月29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2018年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温和酸化、极端天气等并无弱化迹象,要实现控制全球升温的既定目标,必须做出前所未有的改变。‎ ‎5.有关报告称,2018年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温和酸化、极端天气等并无弱化迹象,这告诉我们(  )‎ A.人与自然是难以和谐相处的 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解析:A、B两项说法错误;题干强调的是自然灾害,这说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故选C项;D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C ‎6.科学家预测,在21世纪,气候变暖会带来的灾难数将以6倍的比率增加。地球两极的冰块正在大量融化,这是温室效应的结果,而它又将反过来加速地球气候变暖,使未来的人类在温室效应的热浪中“备受折磨”。这说明 (  )‎ A.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C.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解析:“温室效应”导致人们“备受折磨”,说明人们没有很好地与自然界相处,没有尊重自然,故选A项;B、D两项说法错误;C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A 考点二 哲学的运动概念 ‎[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运动 静止 区 别 含 义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变化;二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性 质 无条件的、永 恒的和绝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联系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温馨提示]‎ ‎(1)全面认识相对静止: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改变。‎ ‎(2)‎ 唯物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3)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要注意政策的调整与连续性,坚持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 问 题 物质的运动(重难问题 师生共研)‎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有些事物的运动是显而易见的,如奔驰的汽车、流动的河水;有些事物的运动是不易察觉的,如泰山在100万年间升高了几百米;还有些事物的运动虽然是快速的,但也不容易感觉到,如织女星看起来是不动的,其实,它以14千米/秒的速度飞奔,微观世界的许多粒子从“出生”到“衰变”,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亿分之一秒。‎ 从哲学角度看,材料中的“运动”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尝试解答]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总结提升] 正确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原理 理解 强调 误区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侧重强 调物质 离不开 运动 ‎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侧重强 调运动 离不开 物质 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 题组一 物质与运动 ‎1.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这为“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找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 的事实说明(  )‎ A.人脑是思维运动的物质主体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事物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了规律的客观性 解析:“大脑越用越灵”强调运动对物质的重要性,B项符合题意。A项强调物质对运动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C项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符合题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D项错误。‎ 答案:B ‎2.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解析:“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是说法度、事例、风气都是运动变化的,说明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A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D项错误,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答案:B 题组二 运动与静止 ‎3.下列与“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所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 ‎①昨日去兮,杨柳依依。今日来兮,雨雪纷飞 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A.①④ B.②③ ‎ C.①③ D.②④‎ 解析:题中观点体现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①③蕴含的哲理与此一致,当选;②强调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④体现了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C ‎[方法技巧]  巧解引文类选择题 解答引文类试题一般把握三步:第一步明确名句内涵,一般结合材料背景,粗略了解名句的具体含义。还可以通过抓取关键词,明确表达主旨。第二步对应教材,明确名句所体现的教材知识。第三步链接题干与题肢,对应教材,选取答案。‎ ‎4.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下列观点正确反映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是(  )‎ A.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江河竞注而不流 C.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答案为A项;B项是只看到相对静止而否定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C项是否认物质是运动主体的唯心主义观点;D项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答案:A 题组三 中央政治局部署经济工作 ‎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面对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5.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  )‎ A.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运动属性与物质载体的统一 C.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D.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解析:“稳”即相对静止,“求进”意指运动的绝对性,答案为A;B、C两项不为材料所反映;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不具有统一性,D项错误。‎ 答案:A ‎6‎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下列与“稳中求进”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解析:“稳中求进”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④蕴含哲理与此一致,当选;①体现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排除;③体现了发展的观点,排除。‎ 答案:C 考点三 物质运动的规律 ‎[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 ‎1.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温馨提示] ‎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温馨提示] ‎ ‎(1)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2)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2)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3)方法论要求 ‎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温馨提示] ‎ 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抓重点·析难点——互动探究]‎ 问 题 规律的客观性(重难问题 师生共研)‎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发展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联系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分析应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尝试解答]①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总结提升] ‎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 ‎[练题组·链热点——直通高考]‎ 题组一 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1.我国的诗词歌赋往往蕴含丰富的哲学道理。荀子曰:“‎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解析:从诗句中“常道”“常数”“常体”我们能够看到材料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D项与其寓意相近。A项强调了立足点不同,人们的认识和感觉就不同,B项强调了动与静的对立统一,C项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均与题意无关。故选D。‎ 答案:D ‎2.众所周知,饮茶有利于健康。一般而言,身体健康,身强力壮的体力劳动者、年轻人可以饮用各类茶叶,其中以饮绿茶和青茶为宜。对于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最好不要饮茶,因为茶叶中的生物碱,尤其是咖啡碱和茶碱,都有兴奋作用,能增强心肌的机能,多喝茶或喝浓茶会促进心动过速,从而给冠心病患者带来危险。由此可见(  )‎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B.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C.物质有规律的运动是普遍存在的 D.规律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解析:材料旨在表明饮茶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这表明只要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规律就会发挥作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答案为D;A、B、C三项均与材料中心无关。‎ 答案:D 题组二 发挥主观能动性 ‎3.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如皋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解析:自然界是客观的,A项错误;B项的观点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也是客观的,D项错误。故选C。‎ 答案:C ‎4.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暖,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春小麦生长期缩短,产品和品质都有所下降,而冬小麦则更加适宜种植了。气候变化还适宜棉花、葡萄等喜温作物的生长,而对马铃薯等喜冷作物却不利。这就使农民不得不对原来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该地区种植结构的调整(  )‎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农民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②从根本上说是由当地政府的政策决定的 ③是建立在变化了的实际基础上的 ④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A.①② B.②③ ‎ C.①③ D.③④‎ 解析:根据气候变化调整种植结构,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和按客观规律办事,故选③④。①错误,调整种植结构的“决定”是由农民做出的,但是这个“决定”是建立在客观实际基础上的,所以,从根本上说还是客观决定主观;②不选,政策也属于意识范畴,不能起决定作用。故选D。‎ 答案:D ‎[方法技巧] 与“规律”有关的热点类题目的命题依据及答题技巧 规律是高考试题命制的高频知识点。其中,规律的客观性是重点考查对象。试题多以贴近生活的事例、古诗词、俗语、漫画等为背景,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加以考查,也有个别地区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命制;既有专门针对该知识点的考查,又有结合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知识点的综合考查。‎ 解答与规律有关的试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改变和消灭,但人可以改变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二是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利用规律的条件。‎ 题组三 首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 ‎2018年12月1日至2日,首届“创新·生态·共赢”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在北京举行,中高会绿色产业发展联盟同期成立。绿色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对探讨中国绿色发展新方式、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建设“绿色中国”‎ 具有重要意义。‎ ‎5.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 ‎①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规律 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④绿色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③ B.②③ ‎ C.②④ D.①④‎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坚持绿色发展,体现了尊重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①③正确;②不符合题意;④错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而不是为“根本出发点”。‎ 答案:A ‎6.中国古人强调“天人合一”,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周易》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些观点对城镇化建设的哲学启示是(  )‎ ‎①利用自然首先要改造自然 ②利用自然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 ③改造自然要保持自然的原貌 ④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解析:“天人合一”的意思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方法论上看,启示我们利用自然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④正确,故选D。①错误,利用自然首先要尊重自然。③错误,改造自然不是要保持自然的原貌。‎ 答案:D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80页 ‎ 1.(2018·浙江卷)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②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③‎ 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④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说明生态环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我们应该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规律,而不是运动,①排除;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不能改造规律,③错误。‎ 答案:D ‎2.(2016·高考全国卷Ⅱ)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的知识。“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说明他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①③当选;军事行动的出发点是客观存在的实际,而非真理性认识,故②错误;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不起决定性作用,故④错误。‎ 答案:B ‎[考题感悟] ‎ ‎1.关于物质的概念多结合最新科学研究或者一些风俗人情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复习时注意把握物质的内涵与外延。‎ ‎2‎ ‎.物质与运动、静止的关系在高考中多结合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哲学故事、成语故事、名人名言、古诗词,设置选择题。由于唯物论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矛盾观紧密联系在一起,高考时往往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考查,解答问题时需要有意识地联系相关知识。‎ ‎3.规律是近年来高考的高频考点,高考多以漫画、名言警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现等事例为背景材料,设置选择题或者体现类、措施类、原因类非选择题。在备考中注意全面把握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掌握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发展观、矛盾观等知识的内在联系。‎ 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299页 一、选择题 ‎1.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探究这些事物的属性和本质,这些事物(  )‎ A.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B.不存在共同的属性和特征 C.都具有主动创造性 D.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属性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A项正确;B项否定了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的共性,排除;C项错误,主动创造性是意识活动而不是物质的特点;D项否定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答案:A ‎2.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  )‎ A.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 解析: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但与人类的活动无关的说法则是错误的,B 项不选。D项中“不可捉摸”说法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体现的是自然界的客观性,A项正确。‎ 答案:A ‎3.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然而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  )‎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④ B.①③ ‎ C.①② D.②④‎ 解析:②③不符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题意要求。①④正确且切题,故选A。‎ 答案:A ‎4.在西方,芝诺提出了“飞矢不动”的理论,迷惑了很多人。下列对芝诺的“飞矢不动”理论评价正确的是(  )‎ ‎①承认了事物包含相对静止的一面 ②承认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 ③认为飞矢在同一瞬间离开这一点向新的一点运动的趋势 ④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解析:飞矢在某一瞬间只在这一点而不在另一点上,从一定意义上讲,承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①正确;“飞矢不动”把飞矢在某一点的静止绝对化,从而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不变论,④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5.你买了电影票,就算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就是你的沉没成本。看电影时发觉不好看,但你怕浪费钱还是忍着看完,结果既浪费时间还弄得心情沮丧,这就是“沉没成本谬误”的典型表现。从哲学角度看,“沉没成本谬误”对个人生活的启示与下列谚语相一致的是(  )‎ A.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B.别为已经打翻的牛奶哭泣 C.每事浅尝辄止则一事无成 D.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解析:“沉没成本谬误”体现的哲理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别为已经打翻的牛奶哭泣”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B入选;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强调事物前后的联系,而没有体现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每事浅尝辄止则一事无成”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故排除。‎ 答案:B ‎6.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逝世,他曾预言,称人类可能在2600年之前就会灭绝。他认为,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霍金的预言表明(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都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B.物质和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客观规律是普遍永恒的,人类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解析:霍金认为,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这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变化发展的,D正确;霍金的预言不一定正确,故“思维都能够正确反映存在”的表述不科学,A排除;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所以“物质和意识是密不可分的”观点错误,B排除;客观规律是普遍的,但不是永恒的,规律是不能改变的,C排除。‎ 答案:D ‎7.你坐电梯时,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不在生长;你坐在山巅,望着远处的风景,风景是静止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题中的观点(  )‎ ‎①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②否认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③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认识到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解析:你是静止的,但又无时无刻不在生长,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正确;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说明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④正确;材料并没有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也没有否认绝对运动,①②排除。‎ 答案:D ‎8.国家卫健委2018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结合我国实际和青少年自身发展情况,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并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材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都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直观反映 C.客观规律是普遍永恒的,人类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解析:根据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的情况,有关部门制定相应实施方案,说明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D正确;思维未必都能够正确反映存在,A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而非直观反映,B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C错误。‎ 答案:D ‎9.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员、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黄三文领导的科研团队历经5年的研究,发现了黄瓜苦味合成、调控及驯化的分子机制。这项研究揭开了黄瓜变苦的秘密,为将来培育无苦味黄瓜新品种和开发合成抗癌药物——苦味物质葫芦素迈出了关键一步。这说明(  )‎ ‎①黄瓜等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是可以被改变的 ②尊重黄瓜生长规律是发现黄瓜变苦的基础 ③创造、改变条件可以使事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④生物科学发现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原因 A.①③ B.②③ ‎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科学家能够发现黄瓜变苦的秘密,是在承认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实现的,②正确;人类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良黄瓜、用葫芦素治疗癌症,体现了③;人类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不能改变规律,排除①;④错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故选B。‎ 答案:B ‎10.荀子在《天论》中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注:从,顺从,听命。孰与,哪里比得上。制,控制,掌握)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人不能服从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人不但要尊重客观规律,更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C.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规律,使之为人类服务 D.在人与自然之间,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要遵循规律,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们服务,故选B项。A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在“改造规律”,D项错在“人的需要和自由是第一位的”。‎ 答案:B ‎11.爱因斯坦曾经说他相信有上帝,但是相信的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他不满意玻恩和海森伯对量子性质随机性和不可精确预期性的诠释,说了一句名言:“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对爱因斯坦世界观的正确理解有(  )‎ ‎①爱因斯坦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规律性 ②爱因斯坦倾向于世界具有统一性 ③爱因斯坦相信客观世界受规律支配 ④爱因斯坦没有清晰一致的世界观立场 A.①③ B.①② ‎ C.②③ D.③④‎ 解析:爱因斯坦相信的上帝不是人格化的神灵,而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内在统一的基础,他倾向于世界具有统一性,②符合题意。“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表明,爱因斯坦否认世界的运动变化是随机的、偶然的,认为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去探究自然和宇宙的规律,选择③,排除①。材料体现出爱因斯坦认同世界有内在统一基础,有内在规律的基本看法,④说法错误。故选C。‎ 答案:C ‎12‎ ‎.有专家指出,除非人类认识到自身行为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采取切实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否则,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界将“不再存在”。这提醒我们必须(  )‎ A.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B.从根本上控制自然界的变化 C.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自然规律 D.放弃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更不能被改变,C项说法错误;B项中“控制”一词不合实际;材料中专家的观点不是要求人们“放弃”工业化发展道路,而是要走科学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所以D项错误,故选A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学第一课》是自2008年起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2018年《开学第一课》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通过“梦想、奋斗、探索、未来”四个篇章,在“创造精神”指引下,探讨梦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奋斗的重要和未来的美好,以充满前瞻性和未来感的设计,引领广大中小学生感悟创造精神的魅力和重要意义,鼓励孩子们锻炼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培育创新精神,在新的时代节点上,更好地向未来出发。‎ 请围绕今年央视《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和四个篇章关键词,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写出相关哲学感悟,激励自己更好地向未来出发。‎ 答案:①懂得世界的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探讨梦想的崛起,做到把主观梦想与社会客观实际相统一。②把握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未来设计的前瞻性,与时俱进。③把握物质世界的规律性,遵循客观规律,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中国人民正在强起来。在这样的时代节点上,以“强起来”为主题的大型政论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走进了电影院,并以近3亿的票房成绩,创造了影院纪录片的票房纪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现象级的舆论热点,为新时代的到来奏响了电影序曲。‎ ‎《厉害了,我的国》的感染力,来自于其对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坚定肯定,来自于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准确把握,也来自于其将新闻性、文献性、政论性与抒情性融为一体的美学风格,既大气磅礴又娓娓道来。影片中,精准扶贫的年轻藏族女干部动员群众脱贫搬迁的细节,FAST工程总工程师临终前的最后一次采访等,都为宏大主题提供了有血有肉的事例。事实、数字、影像共同完成了大国崛起、中华复兴的主旋律表达。大量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新信息、新观念,同时给观众带来了情感上的冲击和精神上的共鸣,许多观众在观影后,都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表达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厉害了,我的国》在高度市场化的电影市场中获得的巨大成功说明,并不是政治教育就一定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只要找到与大众共鸣的形式和内容,政治教育就可以入情入理,完成宣传动机与传播效果的有机结合。《厉害了,我的国》的成功还在于,它尊重传播规律和市场规律,在推广发行模式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类宣传资源,有效打开了市场的大门,同时又将观影者的积极反响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传播、扩展,在舆论场上成功地完成了“议程设置”,从而带动了更多的单位、个人、团体的主动观影,影院主动增加放映场次以及许多观众自愿购票观影,形成了《厉害了,我的国》文化传播现象。‎ 运用“规律”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厉害了,我的国》积极探索推广发行模式的哲学启示。‎ 答案:①《厉害了,我的国》积极探索推广发行模式启示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厉害了,我的国》的推广发行模式尊重传播规律和市场规律,启示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厉害了,我的国》在推广发行模式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启示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