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课堂设计》高一 思想政治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 (3)知道全面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4)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培养同学们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同学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自主预习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 (1)表现:城乡居民的 、 明显提高。千百年来始终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此得到解决,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 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 的历史性跨越。 (2)特点:总体小康是 、 、 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艰苦奋斗。 2.全面小康 (1)特点:高水平的、 、平衡的。 (2)具体目标 ①将成为 基本实现、 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②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明显改善、 良好的国家。 ③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 、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④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 的国家。 ⑤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从 、 、 、 、 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 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上升, 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3. 、 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深化拓展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更加坚实。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课堂探究 探究一: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1981~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思考:1.我国现在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中的几步? 2.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有什么样的变化? 【笔记】 探究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我们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小康社会?特点是什么? 【笔记】 随堂练习 《诗经·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 )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 C.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D.殷实的小康社会 2.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有( ) ①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②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③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④总体小康是我们的近期目标,而全面小康则是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A.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C.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中的重要内容。这一目标的提出( ) 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②是由我国的分配制度决定的 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进程认识错误的是( ) A.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B.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差距 C.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我国现阶段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A.只是一个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是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是一种远大理想,还需要几代人的长期努力 C.是“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后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 D.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 )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8.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哪些新要求? 课后提升 1.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难中之难。这告诉我们( )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是难以实现的 B.我国应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D.解决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 2.当前我们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点。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实现这一目标,对中西部比较落后的地区而言,要( ) A.着眼于GDP的增长,发展得更快些 B.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C.着眼于消除“三大差别”,缩小贫富差距 D.更快发展,率先发展 3.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12年2月8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00 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这也是时隔4个月之后,国内首次成品油调价。这次油价上调( ) ①有利于保障国内市场石油供应 ②有利于合理引导社会消费,促进节能减排 ③能够减轻对下游行业的影响 ④是对石油资源稀缺性的反映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2013年,我国政府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再次低于8%,这主要基于( ) A.减少贸易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B.合理分配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公平 C.减少货币发行量,促进物价稳定 D.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5.《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1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1)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 小康 小康 (2)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 发展很不平衡 2.(1)全面的 (2)①工业化 综合国力 ②生活质量 生态环境 ③民主权利 ④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民生 生态文明 1.(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科技进步 (3)工业化 城镇化 2.就业 社会保障 3.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课堂探究 探究一: 1.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我们生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结合具体生活。) 探究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小康社会是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是高水平、全面的、平衡的。其具体要求包括: (1)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2)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3)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4)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5)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随堂练习 1.A 2.B 3.D 4.D 5.B 6.D 7.A 8.(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这一点。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这一点。 课后提升 1.C 2.B 3.A 4.D 5.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