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郓城县实验中学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消费者与劳动者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郓城县实验中学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消费者与劳动者

专题三 消费者与劳动者 制作人 于凤芝 ‎【考点定位】 ‎ 一、考点扫描 ‎1、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类型 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2、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发展生产的意义 ‎3、劳动者 劳动与就业 劳动光荣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维护劳动者权益 ‎【试题演练】(2010年高考·上海卷25·不定项)以下旨在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利的措施是 。‎ A 劳动者积极搜集就业方面的信息 B.中国农业银行为劳动者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C.国家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就业的条件 D.法律规定企业不得解除因工负伤职工的劳动合同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者权利的知识。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CD符合题意。A是劳动者自己的做法,与题意不符;B项属于积极就业政策,与题意不符。‎ 考点三、影响消费的因素 ‎【名师点睛】和消费有关的知识很多,我们要注意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展开。其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消费心理,消费观等知识点非常重要。‎ ‎【试题演练】(2011高考北京卷32)近期,我国批准成立了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和家庭提供消费贷款。消费贷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居民当前消费水平,是因其能 A.减轻社会不平等程度 B.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D.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 ‎【答案】C ‎【解析】本题比较简单,就是让我们分析消费贷款的作用。A说法错误,社会不公平程度不能靠贷款去解决;B夸大了消费贷款的作用;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贷款不能增加人们的预期收入。本题答案选C。‎ ‎【三年高考】 11、10、09高考试题及其解析 ‎2011年高考试题及解析 ‎1(2011高考广东卷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处于峰值,随后将不断下降,中国经济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过去。‎ ‎ (1)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6分)‎ ‎(1)劳动力转向卖方市场,工资水平上升;企业用工成本加大,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 ‎2(2011高考天津卷12)材料一 表2 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 三大产业结构比例★‎ ‎(2009年)‎ 研发经费占 GDP比重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2008年)‎ 中国 ‎10.6: 46.8: 42.6‎ ‎1.7%(2009年)‎ 中国/世界平均≈3.5‎ 世界平均 ‎3:28:69【来源:全,品…中&高*考+网】‎ ‎2.21%(2007年)‎ ‎★以各产业增加占GDP比重计算 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单一直徘徊在4.0—4.3%之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8分)‎ ‎【答案】(2)①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②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③失业人口无法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解析】(2)经济常识的劳动二重性知识在全国高考中曾经考过,主要是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知识来分析。‎ ‎3(2011高考浙江卷41)近年来,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一些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农民工。“用工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材料一 我国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绝对多数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很大。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差异巨大,中西部地区仍将保持一段时间的工资相对低廉的优势,一些东部企业逐渐向中西部扩张。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企业用工明显增加。‎ 材料二 表4不同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及增幅 ‎2008年 ‎2009年 增幅 东部地区 ‎1352元 ‎1422元 ‎5.2%‎ 中部地区 ‎1275元 ‎1350元 ‎5.9%‎ 西部地区 ‎1273元 ‎1378元 ‎8.2%‎ 图14 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单位:%)‎ ‎【解析】本题以东部民营企业“用工荒”等时政热点问题,彰显了政治学科关注社会生活的特色。综合考查了《经济生活》中劳动和就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生活》中政府职能等骨干知识点,同时在能力考查上既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目标和要求,又有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事物、阐释道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目标和要求,难度较大。‎ 第(1)问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读图表的能力。从表4看,既要看到东、中西部地区民工的觉得工资的比较,又要看到三者之间增幅的变化。从图14看,既要看到东部地区吸纳了农民工的绝对值,又要关注到2009年比例下滑这一趋势。因而农民工在这些区域内就业的比例下降,同时要看到省内外的变化。概括图表尽可能要全面、注意关键年份和数据的变化,往往就是要点所需。‎ 第(2)问要求考生既要知道这三位同学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而且要解读出三种观点的不同角度,分别从解决“用工荒”‎ 的主体、手段措施和宏观层面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论证,才能切中题意,避免知识的重复或无的放矢。‎ ‎4(2011高考安徽卷38)《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目标解读 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 表二 安徽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 指标 ‎2010年预计 ‎2015年目标 年均增长(%)‎ 财政民生支出(亿元)‎ ‎1096‎ ‎2403‎ ‎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5788‎ 力争31576‎ ‎>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5285‎ 力争10570‎ ‎>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151.5‎ ‎9500‎ ‎18‎ ‎(1)同学们围绕表中目标纷纷发表意见,请你谈谈提出上述目标的经济学依据。(8分)‎ ‎【答案】‎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扩大消 费特别是居民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考生若从统筹城乡发展、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等方面作答,可酌情给分)‎ ‎【解析】(1)表格题我们要特别重视文字的作用。这些指标中和财政有关,和收入有关,和消费有关,这个我们就能联系经济生活的知识进行作答了。‎ ‎5(2011高考北京卷38)培育优势产业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图11中的四种因素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这一分析框架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石模型”。‎ ‎(1)运用《经济生活》中相关知识,说明图11中所列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什么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13分)‎ ‎【答案】(1)①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能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产业发展:技术进步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活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②‎ 消费需求是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1)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虽然不太容易理解,但是资源、劳动力、技术、需求等都是经济生活常见的概念。为什么对生产重要,就是让我们分析它们的作用;‎ ‎6(2011高考江苏卷37)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让夕阳更红”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关注养老困境 同学们了解到,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养老院费用相对较高,多数老人希望在家里养老,但大多数子女因忙于工作使老人的不到妥善照顾,所以空巢老人逐渐增多。政府为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一方面加大投入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养老事业,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企业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养老服务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6分) (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传统养老观念制约了养老消费需求的扩大。居民消费受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制约,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制约了养老消费需求的形成。‎ ‎7(2011高考四川卷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投资率是总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消费率是最终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投资、消费、出口被喻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与消费为内需,出口为外需)。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投资率约23%,消费率约75%。 ‎ ‎【解析】C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天津的做法都是使人生活得更好,①入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讲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材料并未涉及此,故排除②;天津的做法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故③④入选.‎ ‎2(2010高考·浙江卷25)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共低收入者租用的廉价房等。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 ‎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考生对价格对消费的影响,以及对替代品、互补品的理解。商品房和廉租房与商品房是互为替代品,政府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共低收入者租用的廉价房等就是为了抑制商品房的过热,故①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②说法绝对化。‎ ‎3(2010高考·浙江卷41)‎ 材料—‎ 材料二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力推“家电下乡”,建立和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文化上,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戏送书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一系列文化工程,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1)指出材料一中图13、表7的经济信息。(6分)‎ ‎(2)根据材料一的信息,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浙江省政府有关经济举措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作用。(14分)‎ ‎【答案】(1)图13显示,2005—2009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在增长,但前者大大高于后者。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二都的差距有缩小趋势,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速波动较大。表7显示,2009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纯收入来源多样化;工资性收入比重大大高于其他项的比重。‎ ‎5(2010年高考·上海卷36)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图1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分析说明图1、图2之间的相互关系。‎ ‎(3)电脑普及率将呈何种发展趋势?从不同角度举出两条理由。(3分)‎ ‎【答案】(1)三种家电中,彩电普及率最高,(1分)总体呈上升趋势,最近两年略有下降。(1分)冰箱普及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接近100%时,增长趋缓。(1分)电脑普及率增长迅速。(1分)‎ ‎(2)联系图1、2,1990-2008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家电普及率都呈增长趋势。(1分)说明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1分)家电普及率提高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动力功能,从而为居民收入提高创造条件。(1分)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同时,各种家电普及率增长速度不同,电脑增长速度最快,(1分)说明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在优化,发展性、享受性消费比重逐步扩大。‎ ‎(3)考生回答可以使“呈增长趋势”,也可以是“呈下降趋势”。陈述理由应围绕收入水平、生产成本和消费需求等角度展开。(3分)‎ ‎6(2010高考·福建卷39)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对此,某报记者就“我心中的幸福”采访了不同人群,以下是他们的看法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从农民工、家庭主妇和企业家对幸福的看法中任选一种,就实现他们“心中的幸福”提出你的合理建议。(12分) K^S*5U.C#O ‎【解析】本题以“两会”提出的人们生活有“尊严”为素材,体现的是党和国家重视民生的民本思想。本问考查经济模块,需要注意审核题目,抓住关键词“任选一种”,答案应该跟随选取的角度不同有所侧重,既有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建立保障体系等共性,又应该根据选取角度提出个性。‎ ‎【答案一】(农民工):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农民工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答案二】(家庭主妇):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物价,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企业要依法诚信经营,生产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消费者要了解市场,懂得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参与监督,共同培育良好的市场秩序。‎ ‎【答案三】(企业家):国家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家要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处理个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2009高考试题及解析 ‎1(09全国卷Ⅱ38)材料二:表2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构成统计 年份 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 ‎(1978年=100)‎ 食品支出%‎ 交通通讯 支出%‎ 文教娱乐用品 及服务支出%‎ ‎1985‎ ‎268.9‎ ‎57.79‎ ‎1.8‎ ‎3.9‎ ‎1990‎ ‎311.2‎ ‎58.80‎ ‎1.44‎ ‎5.37‎ ‎1995‎ ‎383.6‎ ‎58.62‎ ‎2.58‎ ‎7.81‎ ‎2000‎ ‎483.4‎ ‎49.13‎ ‎5.58‎ ‎11.18‎ ‎2005‎ ‎624.5‎ ‎45.48‎ ‎9.59‎ ‎11.56‎ ‎(1)根据表2描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 ‎【参考答案】(1)从长期趋势看,食品支出比重下降,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上升。 这说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的比重下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提高,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消费质量提高。‎ ‎【解析】第(1)问读图通过纵向比较不难看出变化的趋势从而概括出消费结构改善,消费质量提高; ‎ ‎【考点定位】以改革开放30年农村的变化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经济常识中的消费结合的变化 ‎2(上海单科政治3)小黄在网上购得《高考1977》电影票,去电影院观赏了这部感人的影视作品,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小黄的行为属于 A.生产活动与交换活动 B.交换活动与分配活动 C.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 D.交换活动与消费活动 ‎4(09江苏卷8)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随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故A项正确;其余各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影响消费的因素。‎ ‎5(09北京卷25)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通过多条路径对他国经济产生影响。发生在美国的下列经济现象,会形成一条连贯的路径,将危机传导到他国。‎ ‎①消费下降,消费资料进口减少 ②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 ‎③生产下降,生产资料进口减少 ④融资困难,企业倒闭增多 这条路径是 A. ①→④→③ B. ②→①→④ C. ④→①→② D. ④→②→①‎ ‎【答案】D ‎【解析】本题的立意和角度很让人称道,估计金融危机的题大家做了不少,但是出的如此巧妙的题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实际上本题是在考查金融危机爆发的整个过程:先出现哪些现象,然后出现哪些现象,最后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金融危机,顾名思义,首先一定是金融机构的信贷出现了问题,紧随其后的是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导致倒闭,那企业倒闭的直接后果是工人的失业,然后是居民收入减少和消费水平的下降。根据这样的因果关系我们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金融危机爆发的连锁影响,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6(09全国卷Ⅰ39)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结合材料,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2分)‎ ‎7(2009·重庆,24)某女士购买了一条电视广告中推介的纯金项链,可没戴多久项链上的颜色全掉了,原来是一条镀金项链。该女士要求厂家退货,遭到拒绝。厂家 ‎ A.违背了诚实信用和平等原则 B.违背了公平交易和自愿原则 C.侵犯了该女士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D.侵犯了该女士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答案D 解析:消费者的基本权利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遭到侵犯,作为消费者要懂得用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8(2009·全国Ⅰ ‎,25)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①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 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十分灵活,贴近生活,最容易迷惑学生的就是选项①,也是学生错误最多的。因为在小明和他爸的这次消费中,该餐馆应纳税额是:200×5%=10元,不开发票,就意味着餐馆偷税10元。如减去4元的饮料成本,应是餐馆在偷税的基础上多获得6元的收益,但餐馆偷税额仍是10元,这是不变的。另外,消费不开具发票,也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所以本题选 B。‎ ‎9(2009·上海,34)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在经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后,这部法律的颁布与实施无疑为13亿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固了法律保护的屏障。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国家为什么要特别重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2)《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对食品经营者具有什么作用?‎ ‎(3)林先生从超市购买了一罐进口奶粉,食用时发现有异味。请选择一种维权方式,帮助林先生设计解决此事的简要方案。‎ 答案 (1)相对经营者而言,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消费者所能掌握到的相关信息不完全;作为个体,在解决与经营者的纠纷时,消费者在多个方面都势单力薄。‎ ‎(2)具有强制性的约束作用,使经营者必须依法经营,保护依法经营者在竞争中得到更好发展。(若从企业的具体行为角度作答也可)‎ ‎(3)略。‎ 解析:第一问是在问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我们要注意选准角度;从法律颁布的角度讲,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当然有很大的帮助。第三问要求考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两年模拟】 11、10名校模拟题及其答案 ‎1(甘肃兰州市2010届高三一诊25)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必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保障是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根本性措施B.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应有的权利 C.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D.社会保障体现社会互助和社会公平 ‎【解析】:A社会保障不是提供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根本性措施,B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C课本说法正确,入选,D项错在互助的说法运用不当。‎ ‎2(福建厦门市2010届高三3月质检26)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图8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增加 B.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 C.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增加 D.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价格的变动对供求关系的影响,一种商品价格提高,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与需求是反比的关系,如图所示;而生产者会在利润的驱使下,增加这种商品的供求量,所以价格与供求是正比的关系。选A。‎ ‎3(湖南湘潭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26)一套住房所需要的钢材要远远多于服装、彩电、冰箱,等产品,一部小汽车需要的材料和零件也远远多于自行车、手表、空调等产品。房地产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往往带动重化工业部门以超常的速度发展。这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 B.企业生产必须节约资源,降低消耗 C.企业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D.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中心意思的准确把握。首先我们看到材料中通过住房和小汽车的需求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表明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所以D项符合题意。‎ ‎4(北京西城区2010届高三3月适应考试25)“70年代吃肚饱,80年代吃味道,90年代吃品质,今天我们吃健康”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巨大变化的真实写照。上述观点是通过 ‎ 来说明 。‎ A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B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C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 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 D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解析】:本题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很有创意,需要考生读懂题干表述的内容,我们通过不同时代人们消费的层次,即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选B。‎ 图5‎ ‎5(山东青岛市2010届高三一模17)图5为2005—2009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曲线图。正确反映该图信息的是 ‎①08-09年经济增长滞缓,消费价格下跌 ②07-08年需求不足,消费价格上涨 ③06-08年消费价格呈上升趋势 ④08-09年居民消费水平下降 A.①② B.②③ ‎ C.①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图标的阅读理解能力,②说法不对,需求不足,消费价格不可能上涨,所以排除;④的说法也不对,我们不能把消费价格的降低和居民消费水平下降联系起来,选C。‎ ‎6(浙江省2010届高三调研考试24)国家在《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中规定,食品命名“必须采用表明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某女士购买了“银耳燕窝百合泥”罐头食品,经检测发现其主要配料为苹果、银耳和百合,而燕窝根本就没有。企业的这种做法 ‎ ‎①既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又违背了企业道德要求 ‎②既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又损害了企业财产权益 ‎③既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又破坏了企业自身的形象 ‎④既损害了社会的长远利益,又减少了企业的近期收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②不符合题意,这样做没有损害企业的财产利益;④与材料意思不符,近期地看企业会获利,但是从长远看,这样做会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选D。‎ ‎【一年原创】 ‎ ‎1.改革的巨大成果之一就是: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在3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已经变成了事实。早富起来的一些人用现金购车,爱车族中的一些人贷款购车,还有一批人在持币观望,他们期待着汽车价格大幅度下跌,而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则是望车兴叹,连梦也不敢做。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从消费方式上看,这些购车的人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和贷款消费 ②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影响着人们当前的消费水平 ③物价水平是影响人民购买能力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 ④人们的收入差别过大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2011年将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之所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经济生活依据是 ‎①供求影响价格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④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而不具有决定作用,所以③项是不对的。材料中没有江苏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所以①也不选,国家大力扩大内需目的就是要促进经济增长,一位校服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所以选②④。故选D。‎ ‎4.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促进就业政府应该 ‎①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③改善对就业的公共服务,大力开展职业培训④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和领域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农村人口每增长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的消费需求。可见扩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键要 A提高城镇低收入家庭的收入 B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C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民收入 D提高全民获得社会保障性收入 答案:C 解析: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本题的切入点是扩大农村消费,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的消费需求有着重大而长远的意义,做本题关键是读懂题意,说的是农村人口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所以是要增加农民收入。‎ ‎8.“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答案:C 解析:选C。抓住关键词“虚荣心在作祟”,属于攀比心理。‎ ‎9.(不定项)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A.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B.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C.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D.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答案:AD 解析:树立正确消费观需要正确对待名牌,反对盲目崇尚或完全摒弃名牌的极端做法,故排除BC项。‎ ‎10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从10年来最高值8.7%回落到11月份的2.4%。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降低,意味着(  )‎ A.居民收入减少 B.居民购买力普遍提高 C.居民购买力普遍降低 D.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加大 答案:C 解析: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购买能力是负相关的。AD项无关。‎ ‎【母题特供】‎ 母题一: 考查劳动者相关的知识 金题引路:(2011高考广东卷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材料一: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处于峰值,随后将不断下降,中国经济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过去。‎ ‎(1)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6分)‎ 金题引路:(2011高考天津卷10)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几十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以上,致使以往乘坐的人大多改成动车。 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乘客坐动车这表明的是消费方式的改变,这是有生产决定的,由于人们改成动车后,2011夏季航班的取消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①③项说法与题目无关。本题答案选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