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政治学科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65分)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 ①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设计 ③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 ④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天下情怀,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揭示了人类探索的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①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但不能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③表述错误。故选B。 点睛:正确区别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一般标准、最高标准和具体标准 ①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一般标准。 ②我们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个有利于”等是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具体标准。 2.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我国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度有序利用资源,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深入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这是基于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会随人的意识改变而改变 ③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④人只有在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我国要引导规范和约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深入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高国土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这是基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只有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材料强调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体现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3.为唤回碧水蓝天净土,2018年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发力。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地区通过持续开展强化督查,从企业超排整治、小锅炉整治到工地扬尘管控,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规律是客观,人们应遵循自然规律 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人们只有在改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人们应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④:为唤回碧水蓝天净土,2018年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发力,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这从哲学上讲是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应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惩罚。同时联系具有多样性,人们应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不体现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与题意不符。 ③: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因此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为解决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某地推出了环保鞭炮。其特点是:燃放后没有碎屑且不含硫黄,不仅没有刺鼻气味,还减少了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从哲学上看,环保鞭炮的诞生( ) ①显示了辩证否定观在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证实了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类实践发展有重要作用 ④充分说明了人们的创新思维源于人们的主观需求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环保鞭炮显示了辩证否定观在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证实了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类实践发展有重要作用,①③符合题意。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错误。 ④:为解决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该地推出了环保鞭炮,故④中“源于人们的主观需求”说法错误,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宋代文人在科举考试落第后,往往借助诗歌来表达心情。从这些落第诗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落第后的不同心境:或绝望至极,或愤世嫉俗,或乐观进取。同样的落第,不一样的心境,表明 A.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C. 意识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 D.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答案】D 【解析】 【详解】同样的落第,不一样的心境,说明每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 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故D正确;选项AB强调的是意识的产生,与题意无关,不选;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6.在保留周围平房原建筑面貌的基础上,内嵌现代木质结构,将古色古香和现代气息相结合……在旧城改造中,某地通过构建“房中房”和公共空间,在老旧四合院中为居民提供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实现了对老建筑的保护。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④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否定观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要求我们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某地在老旧四合院中为居民提供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居住条件,既保留了传统四合院的合理成分,也增添了现代生活的积极因素,体现了辩证否定观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要求我们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材料未体现①②两项。答案为D。 7.《资治通鉴》作为我国最伟大的著作之一,一直备受后世统治者推崇,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正道”,意思是说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解惑当时统治,这是因为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事物运动有其固有的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强调意识的作用,不是意识的本质。②符合题意,“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解惑当时统治”因为人可以发挥意识在主动创新性认识历史得失的本质和规律。③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解惑,不是改造。④符合题意,之所以可以“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解惑当时统治”是因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得失总结出规律。故选C。 【点睛】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2、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方法论:要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8.“全国文明村”河北省涉县后池村是一个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自古这里就有“地在半空中,路无半步平”的说法。然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向命运认输,在改革发展中他们转变思路、不等不靠,硬是用双手在石山里凿出了一条致富“通山路”,用新时代愚公精神写就了脱贫致富的故事。这进一步印证了 ①观念的存在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决定作用 ③脱贫致富离不开人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人的精神状态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河北省涉县后池村的人们在改革发展中转变思路、不等不靠,硬是用双手在石山里凿出了一条致富“通山路”,用新时代愚公精神写就了脱贫致富的故事。这进一步印证了脱贫致富离不开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的精神状态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③④符合题意。 ①:观念的存在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存在,①说法错误。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9.2018年12月12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中国农村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政府出台文件切忌“一刀切”和“下指标”。要适应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基层创造性,因地制宜有序推进。这说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把农民意愿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④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中国农村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政府出台文件切忌“一刀切”和“下指标”。要适应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基层创造性,因地制宜有序推进。这说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②符合题意。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或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③说法错误。 ④:材料不体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点睛】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唯心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10.经过对一根人腿骨化石的数据研究,古人类学家用碳-14等测定法把化石主人定位为1.4万年前生活在云南蒙自的马鹿洞人,这很可能是一个史前全新人种。该研究具有 ①社会历史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②自觉选择性,确定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是其最终目的 ③客观物质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直接现实性,人们永远也不能确认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古人类学家用碳-14等测定法把化石主人定位为1.4万年前生活在云南蒙自的马鹿洞人,这很可能是一个史前全新人种。该研究具有客观物质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该研究具有社会历史性,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仍然具有不确定性,①③符合题意。 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确定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并不该项研究的最终目的,②说法错误。 ④:意识并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一定会确认马鹿洞人是否为全新人种,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1.以时间为轴线传统作家年谱不能直观呈现作家的一生行迹。“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则打通时空维度,通过一张地图呈现唐宋诗词名家一生的行迹。与传统的作家年谱不同的是,现在人们只要点击路线图上的标记,这张“地图”就会呈现作家在何时何地经历了哪些事、写下了哪些文章。“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①对传统的作家年谱既肯定又否定 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唐宋诗词名家的人生轨迹 ③提高了唐宋文学的艺术价值 ④是人们根据客观实际建立的一种新的联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从材料可以看出,“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是人们根据客观实际建立的一种新的联系,是对传统的作家年谱的辩证否定,①④符合题意。 ②:“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了唐宋诗词名家的人生轨迹,而不是改变了唐宋诗词名家的人生轨迹,②说法错误。 ③:“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唐宋文学,而不是提高了唐宋文学的艺术价值,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2.由东京大学牵头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昴”天文望远镜的超广角主焦点照相机,制作并分析了宇宙暗物质的三维空间分布图。人们通过对暗物质分布情况的详细分析,可以研究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上述成果进一步证实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③人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材料中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而实践手段的更新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不体现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①与题意不符。 ③:材料强调实践手段的更新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不体现人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自觉选择性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观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主动创造性是指意识除了反映客观世界的现象等,还能自己创造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 13.迷彩服是一种利用颜色色块使士兵形体溶于背景色的伪装性服装。一方面,这些颜色斑块可以歪曲人体的线条轮廓;另一方面,一部分斑块的颜色与背景色近似一体,一部分斑块又与背景色差别明显,这从视觉上分割人体外形,从而达到伪装变形的效果。在近现代战争中,迷彩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这启示我们 ①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人们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会不同 ②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造并利用客观规律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人们利于迷彩服于背景色的伪装性广泛应用于近现代战争中,这启示我们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迷彩服最终将服务于军事,③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不体现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对同一对象的认识,①与题意不符。 ②: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但不能被改造,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人们对其本质的认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 14.(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认识与实践的知识。认识源于实践,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②符合题意。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不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③符合题意。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④表述错误。故选C。 15.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①主客观条件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恩格斯认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说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①项正确;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认识虽然有局限性,但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是可以认识和发现真理,②项错误;真理与谬误作为一对矛盾,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但这并等于说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项错误;认识对象是无限变体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④项正确;正确选项为B。 【点睛】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16.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成功获取的影像图,可广泛应用于中国和巴西国土资源勘查和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推动两国在防灾救灾、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合作。可见 ①科学仪器有助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②人类借助科学仪器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③科学仪器可以代替人对客观世界做出精确的反映 ④人类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从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成功获取的影像图及广泛应用可以看出,科学仪器有助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①④符合题意。 ②:人类借助科学仪器可以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但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因为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②说法错误。 ③:科学仪器可以帮助人对客观世界做出精确的反映,但不能代替人对客观世界做出精确的反映,因为科学仪器是不具有思维能力的,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17.经过6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领衔绘制出的脑网络组图谱,突破了100多年来传统脑图谱绘制思想,比传统的大脑图谱“布罗德曼图谱”精细4至5倍,为实现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的源头创新提供基础,更好地认识人类大脑。材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需要不断修正真理中的谬误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④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①选项错误,真理本身不包含谬误的成份。④选项的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我国科络组图谱,为实现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的源头创新提供基础,更好地认识人类大脑,这说明了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故②③选项入选。选D。 点睛:真理与谬误 (1)真理与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就是真理,而不是谬误,二者的界限不容混淆。 (2)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相互转化,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超出了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18.2018年12月26日,济青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将进一步优化区域高铁路网结构,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对密切山东半岛与北京、上海、石家庄、太原等地的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人们充分利用规律就能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由人们的不同需要决定的,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会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济青高铁的开通进一步优化区域高铁路网结构,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密切了山东半岛与北京、上海、石家庄、太原等地的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会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①④符合题意。 ②:改造客观世界除了认识的利用规律以外,还必须具备各种条件,②说法错误。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是由人们的不同需要决定的,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9.有关专家指出,人们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大数据之“大”不在于数量之“大”,更多的意义在于人类能够通过对大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和“大发展”。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们能够把握大数据与新价值之间的有利联系 ②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实现从大数据到新价值的创造 ③从大数据到创造新的价值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建立起人为事物的主观联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符合题意,人类能够通过对大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和“大发展”,说明人们能把握大数据与新价值之间的有力联系,同时说明从大数据到创造新的价值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②说法错误,观念的创新只能影响而不能实现从大数据到新价值的创造; ④说法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故选:C。 【点睛】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0.绿化治沙要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注意树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甚至要考虑是选择种树还是种草。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明确任何事物间都存在联系 ②要自觉创造对事物有利的联系 ③要重视事物长远的和本质的联系 ④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绿化治沙要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注意树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甚至要考虑是选择种树还是种草。这启示我们要重视事物长远的和本质的联系,做到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③④符合题意。 ①: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间都存在联系,因为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说法错误。 ②:要自觉创造对我们自身有利的联系,而不是创造对事物有利的联系,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1)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3)意义: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 (4)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1.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三地必须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自觉把工作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这告诉我们 ①要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统筹全局 ②要重视部分的作用,以推动整体发展 ③要牺牲局部,以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符合题意,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三地必须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自觉把工作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体现了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全局,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不合题意,材料是强调整体的作用; ③表述错误,不是要牺牲局部,而是要搞好局部,以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故选B。 【点睛】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同时又是相互作用的。整体离不开部分,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者部分。 (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容来看,其方法论应包括多方面的要求。 其中有两点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 一是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做法是从整体出发,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像人们常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 二是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这点方法论要求主要是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反对裂主义和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形而上学思想。 2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这主要说明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事物的发展是人们主观努力的结果 ③意识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主导事物的发展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话主要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的量的积累,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①④符合题意。 ②:事物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主观努力,但还需要其他条件,并不是只要主观努力就能取得想要的结果,②说法错误。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在特定条件下也不能够主导事物的发展,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发展的状态):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原理内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方法论)(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23.“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我国对民族地区的扶贫要找准贫根,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扶贫方式需要从“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向“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这启示我们要 ①立足局部,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 ④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认清事物的主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③:我国对民族地区的扶贫要找准贫根,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扶贫方式需要从“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向“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这启示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②③符合题意。 ①:要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局部,①说法错误。 ④:对民族地区的扶贫要找准贫根,强调的是抓住主要矛盾,不体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D。 【点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强调整体) (2)(原理内容):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强调部分) 24.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徽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①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 ②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③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④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人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说明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说明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 ②表述错误,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而日益显现,但不会发生改变; ③符合题意,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④表述错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故选:A。 25.新疆吐鲁番市是全国有名的高温地区之一。“热”,一度是吐鲁番招商最大的障碍。近年来,当地转换思路,积极发展“热极”旅游、沙疗保健、高温试车等新兴产业,使高温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热引擎”。“障碍”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主要得益于该市 ①充分认识和把握规律,积极改造自然条件 ②创新思维方式,推动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 ③把握矛盾特殊性,因地制宜需求发展途径 ④树立发展信心,消除阻碍发展的各种障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充分认识和把樨规律,积极改造自然条件; ②③符合题意,“障碍”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主要得益于该市创新思维方式,推动矛盾向积极方向转化、把握矛盾特殊性,因地制宜寻求发展途径; ④错误,不能消除发展的各种障碍。 故选:C。 26.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有些人认为改革的理论基础来自西方的供给学派。习近平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这表明 ①要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对立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 ④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看似一样,其实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这表明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被现象所迷惑,要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①④符合题意。 ②: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强调矛盾双方相互排斥,不体现矛盾双方相互吸引,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二、材料分析题。(27题21分,28题14分,共35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许多文化都认为自己是优越的文化,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不同的文化在传播、接触时,会产生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作文化冲突。 材料二近年来,文艺批评领域流行一种风尚,那就是以西方文艺理论为标准,度量中国文艺作品,阐释中国文艺实践,裁剪中国文艺审美。一些理论家、批评家总以为只有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先进、高明,中国的文艺作品只有合乎西方标准才是佳作,否则,无论大众如何欢迎,中国的文艺作品都是次品。中国人创作的文艺作品好与不好,本民族的读者、观众说好不算好,必须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来评判,人家说好才算好,这种奇怪现象早已为社会各界所诟病。 (1) 有人认为:“有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冲突。”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局限性。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近年来中国文艺批评领域中此种“风尚”为社会各界所诟病的原因。 【答案】(1)①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②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文化心态属于意识,是由社会客观实际决定的。 ③这种观点夸大了文化心态的作用,带有唯心主义倾向。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正确的文化心态不会引发文化冲突,相反对化解文化冲突有一定的作用; ⑤文化心态只是引发文化冲突的原因之一,引发文化冲突的原因还包括经济、政治、宗教等因素。 (2)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来评判中国文艺作品和文艺实践的作法,既走出了西方理论的适用范围,又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中国人创作的文艺作品好与不好,应该在中国的文化实践中由本民族的读者、观众来评判,主张用西方文艺理论来评判中国文艺作品,没有坚持文艺批评的正确方向,必然会对中国的文艺作品和文艺实践作出错误的评判。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文化冲突和文艺评价为背景材料,考查辩证唯物论、真理的相关知识。 第(1)问可结合材料,从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说明文化心态属于意识,是由社会客观实际决定的。这种观点夸大了文化心态的作用,带有唯心主义倾向,是错误的;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等方面,说明正确的文化心态不仅不会引发文化冲突,相反对化解文化冲突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指出文化心态只是引发文化冲突的原因之一,引发文化冲突的原因还包括经济、政治、宗教等因素。 第(2)问可结合材料,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等方面,说明这种所谓该观点用西方的文艺理论评价中国的文艺作品,走出了西方理论的适用范围,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然会对中国的文艺作品和文艺实践作出错误的评判。 【详解】(1)有人认为:“有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冲突。”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局限性。 从材料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许多文化都认为自己是优越的文化,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不同的文化在传播、接触时,会产生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作文化冲突。由此有人认为:“有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冲突。” 可从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等方面,说明文化心态属于意识范畴,是由社会客观实际决定的,认为有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冲突的观点夸大了文化心态的作用,带有唯心主义倾向。事实上正确的文化心态不会引发文化冲突,相反对化解文化冲突有一定的作用。而引发文化冲突的原因很多,还包括经济、政治、宗教等因素,文化心态只是引发文化冲突的原因之一,且不是决定因素,因此说该观点是片面的。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近年来中国文艺批评领域中此种“风尚”为社会各界所诟病的原因。 从材料可以看出,近年来文艺批评领域流行一种风尚,那就是以西方文艺理论为标准,度量中国文艺作品,阐释中国文艺实践,裁剪中国文艺审美。 可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等方面,说明这种所谓的风尚既走出了西方理论的适用范围,又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然会对中国的文艺作品和文艺实践作出错误的评判。 【点睛】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28.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我国应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答案】①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会加大环境保护的压力,片面强调保护环境也会一定程度影响经济的发展;但制定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规划能够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②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形成生态环境良好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为背景材料,考查对立统一的观点。 可结合材料,从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又相互贯通、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面,说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会加大环境保护的压力,片面强调保护环境也会一定程度影响经济的发展,但制定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规划能够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因此我们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形成生态环境良好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从材料可以看出,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会加大环境保护的压力,片面强调保护环境也会一定程度影响经济的发展,但制定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规划能够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我们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形成生态环境良好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从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又相互贯通、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面,分析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点睛】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积极方向转变。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