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8回头练5作业
1.党的十九大指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 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 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这是因为 B 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现代文化优于传统文化 ③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实践发展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 力作。这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在 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 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 本标准,①③符合题意;任何时期的文化都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②错误;④说法 正确但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 2.“没有底线的开放是瓦解,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 发展过程中 A ①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②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③中西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 ④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完全抛弃已有的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观点启示我们,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与 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③观点与 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并没有涉及中西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发展,而是强调文化的继承,排 除;④观点错误,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并不能完全抛弃已有的传统文化,排除。故本题答 案选 A。 3.漫画《姚明与“老夫子”》将两大角色跨越时空走到了一起,也给双方的爱好者提 供了一次了解对方的难得机会。漫画构思凸显了 A ①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②继承与发展的寓意 ③民族与世界的结合 ④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老夫子”代表着传统文化,“姚明”代表着当代文化,《姚明与“老夫子”》 将两大角色跨越时空走到了一起,启示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处 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①②符合题意;题中并未涉及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文化与 经济的关系,③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选 A。 4.“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为了中国人“劣根性”的集中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 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让人情何以堪!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 A ①在传承中国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荣辱 ③面向世界,吸收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 ④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①②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同时应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荣辱,入选;③④观点错误,文化创新应该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但并不是一味吸收西方文化,也不是改造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 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 A。 5.第十三届全国田径运动会于 2017 年 8 月 27 日至 9 月 8 日在天津举行,吉祥物“津 娃”,取材于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将杨柳青年 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卡通形象进行了有机整合,同时融入了极强的时代气息。这表明 A ①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②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的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吉祥物“津娃”,取材于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 天津特色,将杨柳青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卡通形象进行了有机整合,同时融入了极 强的时代气息。这表明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 又要体现时代精神,①②符合题意;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③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 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A。 6.油画传入我国已近百年,其画法已经融入到国画中。在近代,中国的画家把西方艺 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说明 D A.文艺作品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 D.各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促进文化创新 解析:A 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而没有涉及文 化创新无止境,排除;B 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没有涉 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排除;C 项观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而不是唯一途径,排除;D 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说明各民族文化交流、借鉴 与融合促进文化创新。故本题答案选 D。 7.下图为北京申办 2022 年冬奥会标志。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 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 2022,生动自然。北京 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 C 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 C.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 D.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 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 2022,生动自然”,可以判断 C 项正确; A、D 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B 项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 C。 8.喜庆十九大“艺韵北京”群众曲艺大赛及展演成功举办。由群众自编自演的 12 部 党的十九大主题作品,用京东大鼓、单弦、快板等说唱方式介绍了十九大期间的会风变化, 赞扬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中国走进新时代,唱出了新时代的北京风采。这一活动 B ①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②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③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 ④用传统的文化形式弘扬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有益尝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这一活动并没有经济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不符合题意, ①不选;这一活动是群众自编自演的,这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是文化发展的 推动力量,②正确;这一活动只是借用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来弘扬时代精神,并不是为 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③不选;这一活动用传统的文化形式弘扬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 的有益尝试,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B。 9.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 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 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发展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是因为 B ①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 ②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 ④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文艺创作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 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所以文艺发展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②③符合题意;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 键,①错误;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 失本色,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 10.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 是 C ①深入基层,立足社会实践 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 ③高举旗帜,引领先进方向 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② D.②—④—③ 解析:题中观点强调“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分别是强调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 人民群众和世界文化的关系,所以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①—④—②;材料不是强调高 举旗帜,引领先进方向,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 C。 11.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社会,尽管它也吸收了牧业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优势,但 它总体是适应农业社会的。所以,面对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要把传统文化完全不加改变 地保留下来是不可能的。上述观点认为 C 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②中国传统文化会阻碍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 ③传统文化的内涵稳定,基本特征则因时而变 ④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而不断革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材料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农业社会的联系,认为在现代信息社会传统文化需 要发展和变化,体现了①④;②不科学,如果传统文化不能顺应时代发展,会阻碍工业化、 信息化的发展,反之则能促进其发展;③错误,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保持稳定,具体内涵 则因时而变。故本题答案选 C。 12.清代政治家、文学家魏源说:“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音 tuò,意为竹笋的 皮壳)也。”这告诉我们 A A.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借鉴外来文化不能失去民族特色 D.在文化发展中要反对“守旧主义” 解析:食笋不是全部都吃,而是剥去硬皮留下内部嫩芯,比喻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不能全盘继承,A 项正确;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A。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 10 月 20 日至 11 月 19 日举办,来自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 近千个艺术团队以及近千万人民群众参与这一盛会。本届艺术节通过展示各国文化艺术的 优秀传统、最新成果,让人们领略世界各国艺术,感受世界各国艺术的魅力。同时借助艺 术节这一平台,让各国艺术家带来本国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优秀艺术作品进行交流,充 分展示不同民族艺术的独特风采和魅力,充分诠释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更好的促进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 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外来文化? 解析: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为更好的促进交流日 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外来文化,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 生可结合材料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原则、文化创新的途径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答案:①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 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 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面 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 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要反对拒绝外来文化的 “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古人曾把理想社会称为“大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这是当时人们的追求和理想。 对于这些思想,中国共产党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 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 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 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 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1)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2)现阶段,我国应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解析:(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意 义主要体现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 保证,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然后结合材料进行阐述即可。 (2)要进行文化创新主要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主体 等方面回答,即首先要立足实践,这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其次,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基本途径。再次,着眼于人民 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重视人民群众这个主 体的作用。最后,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然后结合材 料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1)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②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 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从“大同”的理想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十九大 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体现了这一点。 (2)①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这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紧 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等。②发扬中华民族优秀 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面 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尤其文 化建设突显了这一点。③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 践中汲取营养,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④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努力 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