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经常会用一些大众化、生活化语言来提醒和告诫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如用“补钙”“系扣子”来比喻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用“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来告诫不能脱离群众,要防微杜渐的重要性;用“照镜子、正衣冠”来形容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这些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深刻的哲学道理,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思想特色,这说明 A. 哲学一定是回应时代、扎根实践、关注人民的哲学 B. 真正的哲学来自于人类思想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 C. 真正的哲学必须是在学与用结合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哲学 D.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C 【解析】C:习近平总书记经常会用一些蕴含深刻哲学道理的大众化、生活化语言来提醒和告诫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思想特色。这说明真正的哲学必须是在学与用结合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哲学,C符合题意。 A:哲学一定是时代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但不是所有哲学都是回应时代、扎根实践、关注人民的哲学,A说法错误。 B: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来自于时代的社会实践,而不是来自于人类思想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B说法错误。 D: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管子》中记载:“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又复归于水。古代东西方学者都思考世界本原问题并提出相似的观点,原因在于: ①世界本原问题是哲学世界观的根本问题 ②一物与万物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③世界本原问题具有统一不变的形式 ④社会实践决定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从材料可以看出,古代东西方学者都思考世界本原问题并提出相似的观点,原因在于世界本原问题是哲学世界观的根本问题,这一问题是所有哲学家都无法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而社会实践决定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①④符合题意。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②说法错误。 ③:围绕世界本原问题具有多种形式,但可以归结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阵营,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个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名山大川总能出现一些令人惊奇的事情。2019年6月14日,黄山游客发现了难得一见的“佛光”奇观。佛家认为,只有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佛光,因为佛光是从佛的眉宇间放射出的救世之光,吉样之光。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这种思想属于 A. 主观唯心主义 B. 客观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答案】B 【解析】B: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材料中的这种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即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B符合题意。 A:“佛光”奇观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与题意不符。 CD:“佛光”奇观是唯心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C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4.2018年11月16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发布通报指出,山西省某市在错误理念指引下,打着大气污染治理的旗号“一刀切”地全面禁煤,使正处在供暖期的许多居民受冻,要求其立即整改。山西省某市的错误理念 ①源于人脑,是对客观存在的错误反映 ②受到立场、观点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③警示我们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④说明人们可以改变规律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山西省某市的错误理念受到立场、观点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没有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警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②③项符合题意;无论是正确理念还是错误理念都源于客观存在而不是人脑,①项说法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改变、创造或消灭,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④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体现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根据该同学课堂笔记中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顺序,②→①→④→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6.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偏好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高热量食物,甚至演化出了一套行为机制——当我们吃进高热量食物的时候,精密复杂的神经中枢会让我们体验到愉悦感。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抗肥胖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 ③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①③:神经科学研究的这一发现对于人们对抗肥胖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能够正确地认为事物,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①③符合题意。 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人脑与大脑并不等同,②说法错误。 ④:材料强调意识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不体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7.“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对荷花的描写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①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识内容的差异性 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对荷花的不同姿态的描述是由荷花的不同姿态决定的,同时也受朱自清本人的文学素养影响,这表明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识内容的差异性,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①④正确;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②错误,排除;③中的“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8.根据新时代党建的需要,“主体责任”首次写人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将以往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扩展到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这说明 ①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③认识在推翻以往真理的过程中向前发展 ④认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特点越来越凸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新时代党建的需要,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说明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①②项符合题意;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③项说法错误;认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9.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真理性的特点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广大青年的期望,体现了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③④符合题意。 ①:一切认识都源于实践,但认识有正确与错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分,①说法错误。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分,并非都具有真理性的特点,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10.2018年11月2日,著名的“酸性体质理论”的骗局被揭穿,其创始人罗伯特·欧·杨在美国受审。10多年来,该理论一直受到医学界广大学者的质疑,但其巨大的经济利益却使得商人和媒体对此大肆宜传,双方争论不断。对“酸性体质理论”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 A. 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 B. 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C. 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 D. 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实践能检验真理中的谬误 【答案】B 【解析】对“酸性体质理论”的不同见解,应坚持的正确观点是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项符合题意;材料不强调认识的反复性,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真理的条件性,C项与题意不符;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真理中并不包含谬误,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他们对同一客体的认识不具有同样的真理性,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1.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①是客观的,与人为无关 ②是多样的,随着时间、地点、条件而转移 ③是必然的,不可改变 ④是具体的,多变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与人为有关; ②④符合题意,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种联系是具体的,多变的; ③ 错误,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也不是不可改变的; 故选:D。 12.依法治国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罔顾国情、超越实际 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超越实际,不能墨守成规 ③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能“纸上谈兵” ④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洋为中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①④:依法治国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罔顾国情、超越实际,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洋为中用”, ①④符合题意。 ②:依法治国不能超越实际,也不能不能墨守成规,②错误。 ③: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即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通过知识的学习、传递获得的间接经验。选项③中不能“纸上谈兵”,要“事必躬亲”的说法否认了间接经验的重要,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3.“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②要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 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②④:“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意思是天下的灾难祸患,最难以解决的,是表面看来太平无事,其实有无法预料的隐患。坐在那里看着事情在变化,却不想办法去解决,恐怕事情就会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太平与隐患”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看着事情变化而不去解决,会使事情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说明要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材料不体现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①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积极方向转变。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14.漫画(陈子夏作)中的前后转变启示我们要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④发挥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②③:漫画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是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让全社会参与治理,会起到良好的效果,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不体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与题意不符。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材料不体现关键部分的作用,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点睛】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15.陕西榆林在治沙过程中,一方面和其他沙区一样种草植树,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本地沙区独特生态,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当地实现生态惠民的哲学依据是 ①运动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②系统既有整体性又有有序性 ③联系既有普遍性又有多样性 ④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一方面和其他沙区一样种草植树表明矛盾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本地沙区独特生态,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等,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故④符合题意;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精深加工业、沙漠旅游业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表明联系既有普遍性又有多样性,故③符合题意;①错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②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点睛】选择题考查的内容也不外乎三部分:识记、理解、运用。近年的考试中理解、运用的比重增加,很少看到识记的题型,识记已经渗入了理解和运用中。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可见,选择题也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技巧始终是技巧,不能代替基本功。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主要考查内容,否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养成好的习惯:做题习惯,如建立错题本,或在资料中对不同难度的题做不同的标记,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和做题经验。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只要我们能夯实基础,注重培养能力,善于总结和灵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高考中是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的 16.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是因为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斗争是解决社会各种矛盾的根本途径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矛盾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①②: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反映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也反映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①②符合题意。 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是解决社会各种矛盾的根本途径”说法错误,③排除。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1.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变。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17.是完成无报酬的社团工作还是承担一份带薪的兼职?是遵守交通规则还是闯红灯将病人送到医院?生活是复杂的,人们在履行自己的责任时,往往会出现冲突。关于如何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中选择,下列建议中合理的是 ①应具体分析不同责任的特殊性,优先考虑更为紧迫和重要的责任 ②当紧迫的责任和重要的责任发生冲突时,任何一种选择都是正确的 ③客观决定主观,因此责任的履行依赖于良好的外部条件 ④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应审视责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符合题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中作出正确选择,应具体分析不同责任的特殊性,优先考虑更为紧迫和重要的责任; ②表述错误,当紧迫的责任和重要的责任发生冲突时,应该抓住重点,作出正确选择; ③表述错误,认为“责任的履行依赖于良好的外部条件”的说法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符合题意,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因此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审视责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故选C 18.黑为墨,白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一一留白。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寥寥数笔丹青,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留有让人想象的空间。下列说法与留白的绘画技法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②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有黑点 ③在绝对的光明中,就像在绝对的黑暗中样,什么也看不见 ④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矛盾的相关知识。“水墨留白,虚实相生,惜墨如金,计白当黑,寥寥数笔丹青,于方寸之地勾勒天地,于无画处凝眸成妙境,留有让人想象的空间。”蕴含的哲理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在绝对的光明中,就像在绝对的黑暗中样,什么也看不见”蕴含的哲理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原理,①③符合题意;“最好的苹果酒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有黑点”蕴含的哲理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②不符合题意;“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蕴含的哲理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原理,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9.“创新理者为圣哲,创新术者为慧巧,创新益者为明智”,让全社会“皆创新之是图,无他志焉,无他思焉”,一百多年前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描绘的梦想在当下逐渐成为现实,建设创新型社会,是因为创新 ①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错误。 ②④:建设创新型社会,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②④ 符合题意。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错误。 故本题选D。 20.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是因为认识到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内在要求 ②改革开放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改革开放可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开放决定我国中国梦实现的进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由此可见,②③适合题意,排除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开放影响我国中国梦实现的进程,但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21.下列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观点的有 ①撸起袖子加油干 ②瑞雪兆丰年 ③喜鹊报喜 ④刮目相看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观点是联系观和发展观,“瑞雪兆丰年”体现了联系观,“刮目相看”体现了发展观,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强调实践的重要性,③属于主观臆造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观和发展观;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实质与核心是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是树立创新意识;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2.2019年7月正式公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把健康中国战略的理念和要求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供了有效抓手,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绘就了“路线图”和“施工图”,让全民健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幸福工程、民生工程。这体现了 ①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③价值观影响了人们的方向和行动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们行动的出发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群众路线、群众观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相关知识。 ①③:把健康中国战略的理念和要求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供了有效抓手,让全民健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幸福工程、民生工程。这既表明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方向和行动,又表明我国政府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③正确。 ②: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②说法错误,排除。 ④: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我们行动的出战点。④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B。 【点睛】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价值观对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3.从2019年1月开始,个人所得税扣除的项目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及赡养老人六项,这些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给人民进一步释放了红利。个税改革是基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③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考虑了个人负担的差异性,给人民进一步释放了红利。个税改革是基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状况需要通过个税调整予以调节,这种分配关系的调整顺应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①②符合题意。 ③: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不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③与题意不符。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非根本动力,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4.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吸引了众多目光。《规则》把“惩戒权”还给老师,并为老师提供了操作指南。面对熊孩子、小霸王,靠赏识教育、快乐教育远远不够。教育绝非“说不得”“碰不得”,惩戒有度,成长有路。把“惩戒权”还给老师反映了 ①要在砥砺自我中,实观人生价值 ②教育需要改革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②④:面对熊孩子、小霸王,靠赏识教育、快乐教育远远不够。把“惩戒权”还给老师反映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教育需要改革才能适应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把“惩戒权”还给老师的原因或依据,不体现要在砥砺自我中,实观人生价值,①与题意不符。 ③:材料强调教育需要惩戒,不体现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点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基本经济制度)。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及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其中25题12分,26题16分。共28分。 25.2019年新春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赞赏。电影的构思、讲述手法和拍摄技术等借鉴了好莱坞等西方经验,但又没有照搬照抄,而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它胜就胜在,将中国的“道”与西方的“术”有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视角和中国价值观赋予了《流浪地球》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精神和灵魂。尽管电影仍有不少瑕疵,有很大改进空间,但充分证明了中国电影正走上与世界一流水平作品相比肩之路。《流浪地球》换种方法告诉世界:愚公移球,中国人将子子孙孙努力下去,为更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这要求我们在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电影的构思、讲述手法和拍摄技术等借鉴了好莱坞等西方经验,但又没有照搬照抄,而是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②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视角和中国价值观赋予了《流浪地球》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精神和灵魂”这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既要看到《流浪地球》的成功,也要看到其不足。 【解析】本题以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成功拍摄和演出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可结合材料,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等方面,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视角和中国价值观赋予了《流浪地球》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精神和灵魂。电影的构思、讲述手法和拍摄技术等借鉴了好莱坞等西方经验,但又没有照搬照抄,而是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既要看到《流浪地球》的成功,也要看到其不足。 本题要求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视角和中国价值观赋予了《流浪地球》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精神和灵魂。电影的构思、讲述手法和拍摄技术等借鉴了好莱坞等西方经验,但又没有照搬照抄,而是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既要看到《流浪地球》的成功,也要看到其不足。 可运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知识,从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等方面,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点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问题的精髓):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26.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这对发扬五四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发扬五四精神。 【答案】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五四精神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要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弘扬五四精神就是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利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理想信念。五四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从而实现中国梦。 【解析】本题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为背景材料,考查人生价值观的相关知识。 可结合材料,从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分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发扬五四精神的原因。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发扬五四精神。 从材料可以看出,五四精神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有利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可运用人生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从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分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发扬五四精神。 【点睛】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是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二是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价值观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中遭到失败。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