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阶段检测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六次阶段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在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军管会或人民政府普遍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以此作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初级形式……使之逐步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这说明新中国 A. 实现了人民直接参政的愿望 B. 准备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 C. 借鉴西方制度以建设政权 D. 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答案】B 【解析】根据“在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使之逐步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准备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故选B;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议制民主,“直接参政”表述错误,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借鉴西方的制度,排除C;1956年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排除D。 2.此次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66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 曾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B. 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将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 D. 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答案】A 【解析】根据“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66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结合所学,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故A正确;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4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3. 在“五四宪法”制定时,政协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引发了有关“两院制”的讨论。毛泽东认为把人民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据此可知,此后 A. 政协的职能发生重大转变 B. 政协与人大具有较强互补性 C. 人大与政协职能相互转化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待完善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不再代行人大的职能,故A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问题,没有涉及政协与人大的互补和人大制度缺陷问题,故BD两项错误;人大是中国的权力机关,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故C项说法错误。 4.1954年6月以后,全国各地报纸、杂志都以极大的篇幅登载阐明宪法草案的通俗文章,广播电台连续举办宪法草案讲座,各出版机关一共出版了1184万册宪法草案单行本和大量有关宪法知识的书籍。民族出版社还将宪法草案译成蒙、藏等民族文字。这些做法 A. 完善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了国家主人 C. 推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D.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宣传宪法草案知识,为群众了解和遵守宪法奠定基础,故该做法有利于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故选D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党制度,与材料中宣传普及宪法草案知识不符,排除A项;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了国家主人是指中国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即新中国的成立,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制度,与材料中广泛宣传宪法不符,排除C项。故选D。 5.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表明中国 A. 制定了最完备的民法典 B. 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C. 经济发展助推法治建设 D. 法律制度建设臻于完善 【答案】C 【解析】“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民法典的起草加快”“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一列法律法规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主要由于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助推法制建设,C正确。A中最完备说法绝对,排除。依法治国方略开始提出是1997年,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法律制度建设臻于完善,D错误。 6.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故B项错误;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D项错误。 7.1955年,中国与埃及签订贸易协定后,中非贸易额由1950年的1214万美元上升到1956年的4865万美元;中国与缅甸的贸易额从1950年的313万美元增长到1956年的4032万美元;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这一贸易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不结盟”外交方针的推行 B.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友好 C. 发展中国家经济存在互补性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外交准则 【答案】B 【解析】 “不结盟”外交方针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排除A;1955年周恩来在参加万隆会议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这一方针不仅推动了会议的进程,还在会后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故选B;材料并未涉及到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互补性,排除C;国际外交准则具体是指从事外交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各国所公认的、构成外交基础的、作为自身行动依据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今世界被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而不是各国,排除D。 8.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A. 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 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 试图去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D. 突破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答案】C 【解析】依据“20世纪 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可以看出当时中国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即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故C正确;20世纪60年代外交仍然存在意识形态的影响,排除A;B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不符合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外交史实,排除。 9.1973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作的外交政策报告中,没有在中国一章中谈及台湾问题,而是在亚洲一章中提到“台湾人民”,而不是“中华民国”。这说明 A. 中美两国有关台湾问题已经解决 B. 美国外交遵守“一个中国”原则 C. 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 D.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障碍已清除 【答案】C 【解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美国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外交政策报告中,在亚洲一章中提到“台湾人民”,而不是“中华民国”,说明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故C正确;A项中“已经解决”不符合史实,排除A;题干只涉及尼克松个人的坚持,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外交遵守“一个中国”原则,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表明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无法体现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障碍已清除,排除D。 10.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完成了从“革命与战争的宣传者”到国际体系“参与者与建设者”的转换,积极寻求通过平等协商来谋求国际合作。这一转变,说明中国外交 A. 开始打破西方的孤立与封锁 B. 积极营造睦邻友好外部环境 C. 着重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D. 致力于推进多边外交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积极寻求通过平等协商来谋求国际合作”,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通过平等协商来谋求国际合作,故选D;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开始打破西方的孤立与封锁,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睦邻友好”“第三世界”,排除BC。 11.“一带一路”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并充分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有意向的国家和地区一起规划,共同协商,6年时间先后推动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参与签署170多份合作协议。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 体现中国继续维持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B.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 C. 开拓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新篇章 D. 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主要手段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理念。根据题干,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联通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方向,这种互学互鉴、包容互信的精神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最强有力引擎,故选C项。新时期中国强调不结盟,而且倡导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故A项不符合史实;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一带一路”的实施,并不是经济援助,因此D项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12.学者罗素说:“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原因则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A.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 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 C. 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 德俄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叙述了罗素关于一战持续发展的看法,从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对各自势力范围的不满造成了战争的爆发,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是强调持续发展的原因;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强调这一内容;D选项错误,民族主义的内容不是材料叙述的主要关键,除此之外还有波兰自身的问题。 13.1915年5月7日,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遭德国潜艇击沉,遇难中有128名美国人。英国政府立刻动员各种力量在各个中立国家不断报道该事件。英国的举动 A. 促使美国迅速做出了参战决定 B. 有利于英国海军夺回制海权 C. 遏止了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D. 加剧了美德两国紧张的关系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早在一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就已经十分紧张,这种宣传激起了中立国美国对德国的仇恨,从而加剧了美德两国紧张的关系,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美国参战是在1917年4月,故“迅速”一词说法错误;B选项错误,英国海军本来就掌握着制海权,并不存在“夺回”的问题;C选项错误,1917年2月,德国重新实施“无限制潜艇战”,并没有被遏止。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4.围绕一战责任问题,德国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20世纪20年代,德国史学家普遍认为战争的责任并不全在德国,协约国也应负其责。到60年代,德国史学家费舍尔等则认为德国的战争计划早就做出,一战就是一场阴谋,德意志帝国要承担完全的历史责任。上述争议 A. 均未准确揭示一战的根源 B. 使德国战争责任愈加明确 C. 说明史学研究结论取决于时代需求 D. 说明综合多种观点可还原历史事实 【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叙述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德国史学家对一战责任划分有着不同的结论,但是并没有分析出一战爆发的根源,A正确;B夸大了德国的战争责任,排除;时代的发展影响了史学研究的结论,但取决于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材料信息并没有还原一战爆发的真相,排除D。 15.“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到会者约十万余人。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满蒙领土完全。经全场同意后,致电张仲述请其在美仍“督促专使提鲁案于大会讨论’。津埠民众运动达到高潮。”上述史实发生于 A. 五四运动期间 B. 巴黎和会期间 C. 华盛顿会议期间 D. 雅尔塔会议期间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天津召开的市民大会上,代表提出了与日交涉的原则,其中“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一项,表明这一时期应在巴黎和会将山东权益转交日本之后,而“在美”一词则表明会议的地点位于美国,由此可知材料所述应发生于华盛顿会议期间。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关于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保证满蒙领土完整的要求,在美英的斡旋下,使日本的野心受到了一定抑制,故选C;五四运动6月底已经结束,排除A;BD不符合“在美”,排除。 16.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1910年,第二国际筹划设立国际劳动妇女节;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1917年3月8日,俄罗斯妇女的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1924年3月,中国国共两党共同庆祝妇女节;1975年,联合国开始庆祝妇女节。可见,这一节日 A. 由世界民主运动共同促成 B. 适应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要求 C. 植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D. 完成了保障妇女权益的使命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世界妇女运动推动妇女节的出现,故A正确;1857年3月8日,此时美国已经独立,不存在民族解放问题,排除B;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与社会主义运动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妇女节的由来,无法体现妇女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排除D。 17.《非战公约》虽未能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它的进步性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 ①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②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法律基础 ③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规定了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②③均是对《非战公约》进步作用的表述, 《非战公约》并没有涉及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故排除含有④的选项。B正确。 18.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以特有的救世主的口吻就某一历史事件发表言论,声称“血的声音说出了有力的话”。欢迎“持续了15年的错误”结束。这一事件是: A. 德国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B. 萨尔区投票决定归属德国 C. 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D.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经过激烈斗争,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与战败国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的萨尔煤矿有法国开采15年,15年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1935年,经过公民投票,萨尔区又重新归属了德国,材料正是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映,所以应选B;1936年德国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莱茵非军事区并没有设定是15年,排除A;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对德国来讲不是“错误”,排除C;1939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时间不符合“持续了15年的错误”,排除D。 19.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进行了历时31个月的“东京审判”。期间公开庭818次,有419名证人出庭作证,受理证据4336份,英文审判记录48412页,认可、采纳证据3万余页,完成了1231页的判决书。由此表明 A. 日本侵略覆盖亚欧、北美地区 B. “东京审判”建有复杂性和严谨性 C. 战后远东国际新秩序得以确立 D. “东京审判”根除了日本右翼势力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京审判历时时间长,审判次数、证人、证据、审判记录多,体现了东京审判的艰巨性、复杂性同时兼具严谨性,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略地区集中在太平洋和亚洲地区,没有涉及欧洲,故A选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没有涉及战后远东国际新秩序得以确立,排除 C;“东京审判”没有根除日本军国主义,排除D。 20.下列史实,能支持下图漫画寓意的有 ①发表《波茨坦公告》 ②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③发表《开罗宣言》 ④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漫画反映了英美苏三国的合作促进了二战时反法西斯的胜利,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为促令日本投降,发表《波茨坦公告》,不符合题意,排除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体现了二战时法西斯战争英美苏三国的合作,②正确;《开罗宣言》是中美苏三国发表的,不符合题意,排除③;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第二战场,是美苏英之间的合作,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④正确;故选A。 21.1950年底,新中国关于美国的出版书籍转向揭露美国的战争行径,如《基地与美国》《世界主义﹣﹣美国战贩的工具》《战犯狂想曲》等。出版这些书籍的直接背景是 A. “独自自主”外交政策的确立 B. 美国越过“三八线”扩大侵朝战争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1950年底,新中国关于美国的出版书籍转向揭露美国的战争行径”可以看出反映的是美国侵略朝鲜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其背景是美国越过“三八线”扩大侵朝战争,故B项正确。A项是1949年,排除。C项是1953年,排除。D项是1971年,排除。 22.有学者认为,与欧洲的冷战对抗不同,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上述评论揭示了 A.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影响世界局势 B. 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的表现 C.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D. 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 【答案】C 【解析】根据“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两极格局下,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与安全,建立了不结盟运动组织,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局部热战”,排除A;两极格局下,美苏力量对比相对平衡,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3.下图是冷战时期的一幅漫画,画中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箱子上写着“核战争”),这反映出 A. 美苏在核威胁下的理性外交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C. 冷战时期美攻苏守态势形成 D 美苏意识形态对抗逐渐消失 【答案】A 【解析】 从漫画中的“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等信息可以看出,美苏主张开展理性外交,避免核战争的爆发。故答案为A项。漫画反映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不能反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美苏在冷战中各自的地位,排除C项;D项材料没有涉及,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24.下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表明 A. 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 B. 英国对于融入欧洲怀有疑虑 C. 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 D. 欧洲国家联合抵御美苏争霸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作为老牌殖民帝国,在战后的十五年里崩塌殆尽,图中英国老人不光左脚在小心翼翼地试水温,右脚更是绑着一个沉重的船锚,反映出英国事实上对于融入欧洲依旧持有疑虑态度,故B项正确。A项,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来说吸引力与疑虑并存,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英美关系,排除。D项,题干与欧洲对抗美苏争霸无关,排除。 2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B.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非洲国家,排除A;而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就已经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排除B ;七国集团是一个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D。 26.促使《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历史原因是 A. 美苏冷战使人类面临核战争的威胁 B. 北约和华约对峙局面形成 C. 世界和平理事会成立 D. 越南战争不断升级 【答案】A 【解析】《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是在众多科学家的呼吁之中产生的,这是基于美苏冷战使人类面临核战争的威胁之上而提出的,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没有具体说明问题,应该强调武器问题;C选项错误,这与世界和平理事会无关;D选项与《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无直接关系。 27.“一边是世界市场凯旋式的扩张,一边是连天的炮火,大量无辜者在不断地浴血——前南联盟境内的战争、连年的以巴冲突、接连不断的恐怖袭击、非洲一些地方的种族仇杀……这些构成全球化时代的另一张世界政治地图。”对材料出现的这些问题,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 ①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世界市场的发展及地区局部冲突不断,为此可以解决的方案包括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①②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ABC排除。故选D。 28.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 ③②④① B. ④③①②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此题是识图题,历史科目中地图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根据图来确定时间。①抓住奥匈帝国,可知这是一战前的地图;②注意波兰的疆域,可知这是二战后;③注意地图中已没有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可知这是慕尼黑阴谋后,二战前的地图;④注意地图中波兰的疆域和东普鲁士,可知这是一战后的地图。故选C项。 29.第五十六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于2020年2月14日至16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主办方发布的《2020年慕尼黑安全报告》,将“西方缺失”设定为会议主题。按照主办方的说法,“西方缺失”是指一种被广泛感受的不安,这种不安源于“西方”持久目标的不确定性和“西方”共同立场的缺失。导致“西方缺失”的内部因素是 A. “反自由主义”浪潮兴起 B.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C. 西方国家实力差距的缩小 D. 新兴市场国家的不断崛起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方缺失”反映了弥漫在西方内部的一种焦虑情绪——担心西方在急剧变化的世界格局中失去主导地位、关注欧美统一立场因正在生成的不同理念和利益取向而受到侵蚀、担心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被所谓“威权国家”势力“修正”,等等,故“西方缺失”的内部因素在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对欧美主导体系的冲击,B项正确;“反自由主义”浪潮反映的是各种民粹主义和国家主义,现“西方缺失”无关,排除A项;西方国家内部实力差距变化与“西方缺失”无关,排除C项;新兴市场国家崛起增强了“西方”共同立场,不利于“西方缺失”出现,排除D项。故选B。 30.某学者指出,21世纪,我们可能正处在从单极向多极过渡的过程中,即从美国的单极秩序向多极国际秩序过渡的过程中;多极有美国、欧盟和日本,也有俄罗斯、中国和印度,也许还有巴西和南非,这一过渡看来不大会包含爆发与前两次世界大战相似的军事冲突的风险。该学者意在强调未来世界应是 A. 在经济全球化主导下的政治多极化 B. 多极国际秩序中的合作性国际关系 C. 出现多个政治力量中心的混乱状态 D. 第三世界在多极化中居于主导地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可能正处在从单极向多极过渡的过程中…这一过渡看来不大会包含爆发与前两次世界大战相似的军事冲突的风险”可知,多极化趋势下各国合作关系加强,避免新的世界战争出现,故B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经济全球化的作用,排除。C项,题干反映了多极力量的局面,而非政治混乱,排除。D 项,题干不能反映第三世界在多极化中的主导作用,排除。 第II卷:材料题(共三个大题,40分) 31.一战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几经沉浮;近年,中国不断在国际舞台上阐明主张、提出方案、贡献智慧,中国外交在理念和实践上不断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出席巴黎和会本身,中国已经部分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并且参与了世界新秩序的创建……不签署凡尔赛和约,从而迫使全世界关注中国的状况,并为山东问题在 1921-1922 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顺利解决奠定基础。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材料二:1919 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 10 年一小变、30 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 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 1919 年、1949年和 1979 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中国青年网《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11月17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在华盛顿会议上是如何解决山东问题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周期初中国外交政策“战略性调整”的表现并分析说明外交政策调整前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设想是什么。请用冷战结束以来的史实说明这一构想实现的可能性。 【答案】(1)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解决:通过《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中国收回山东权益;但《九国公约》使中国由日本独霸变为列强共管。 (2)表现: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国内形势: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面临保卫独立和发展经济的重任。国际形势: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与军事包围。 (3)设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如世界各国政治、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对防止核扩散、保护环境的认知趋同,这一构想的实现是可能的。(对世界影响:给世界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中国机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发挥大国作用。) 【解析】 (1)要求: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的要求。解决:可从通过《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中国收回山东权益,《九国公约》使中国由日本独霸变为列强共管等回答。 (2)表现:可从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奉行“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等回答。国内形势:可从新中国面临保卫独立和发展经济的重任分析回答。国际形势:可从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与军事包围等分析回答。 (3)设想:根据“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明:根据所学,可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对防止核扩散、保护环境的认知趋同等分析总结。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47年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提出“杜鲁门主义” 1951年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署煤钢联营协定 1960年 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法,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张 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两国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以苏联让步作为收场 1964年 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谴责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提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1965年 日本对美国贸易从入超转为出超 197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80年 为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最终这届奥运会的参加国只有80个 1991年 苏联解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等 以上表格中的历史事件体现出了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变化的诸多趋势,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趋势并结合所学的世界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趋势一:两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呈现出全面“冷战”局部“热战”的动荡局面。 1947年,伴随着“杜鲁门主义”提出,世界逐步进入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抗之中。一方面,“全面冷战”愈演愈烈。在欧洲,两大阵营的对抗尤为激烈,出现了德国分裂、三次柏林危机等。在亚洲美国和苏联的冷战造成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在美洲,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人类与一次核战争擦肩而过。1980年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体现出美苏之间的“冷战”不仅体现在政治、军事上,连体育赛事也无法幸免。另一方面,局部热战时有发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等局部战争接连不断,造成世界长期的动荡不安。 结论:两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冷战”与“热战”并存,体现了两个超级大国、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相互对抗的基本趋势。 趋势二:二战后的世界出多极化趋势日趋加强。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世界逐渐进入两极时代。但是,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旧有的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在欧洲,欧洲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开始谋求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在亚洲,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与繁荣,日本提出了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亚非拉,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获得的民族独立之后,又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以上这些新兴力量,对于美国和苏联主导的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较强的冲击与挑战。 结论:二战后,两极格局之下产生了若干新兴力量中心,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的发展趋势。 【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从表格中获取一定信息,然后体现出主题,结合所学进行分析论证,最后总结说明。表格信息可以得出两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呈现出全面“冷战”局部“热战”的动荡局面;论证从1947年,伴随着“杜鲁门主义”提出两大阵营的对抗,德国分裂、三次柏林危机等、朝鲜半岛的分裂以及古巴导弹危机等分析论证,最后从极格局之下的世界“冷战”与“热战”并存等总结观点。 33.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所谓凡尔赛体系的与生俱来的致命弊端,概而言之即在于一方面激发了德国的复仇心理,另一方面却加强了德国根本的地缘战略地位,并且赋予其潜在的战略优势。由于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因西方主流国家的排斥以及自己的选择,独处于大国体系之外,先前在东方钳制德国的有效力量由此消退。在英国的盘算中,有如一个世纪前为制衡盟友俄国而让战败了的法国保持足够强大,现在德国被当作潜在的主要战略力量,借此防止盟友法国称霸欧洲。 ——据时殷弘《国际政治——理论探究·历史概观·战略思考》等整理 材料二 之所以说是冷战,是因为两国并没有直接交涉,通过军备竞赛、扩大世界影响力的方式进行“暗战”。双方都选择在其他国家挑起战争,自己都背后使力的方式斗智斗狠。美苏之间之所以没有直接交火,是担心核大战的爆发,因为这意味着人类可能灭种。在冷战中,双方很多次将成千上万的核弹头对准对方,并将核弹的打击范围扩大到太空。虽然这间接地促进了太空技术的发展,但也让全人类在阴影下生活。 ——摘编自姚尧《让你爱不释手的极简美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使德国在一战后获得“潜在的战略优势”地位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苏之间采取“冷战”形式的主要原因,并分析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答案】(1)因素:一战中法国受到重创,实力削弱;英国采取扶持德国,抑制法国的政策(英国采取大陆均势政策);德国是一个具有众多人口和巨大经济潜力的资本主义国家;苏俄(联)对德国的牵制力消退。 (2)主要原因:对核武器毁灭性影响的恐惧;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大战刚刚结束,战争不符合两国利益。 影响:引发军备竞赛,使世界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推动世界科技的进步;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互相借鉴经验,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世界整体发展;第三世界崛起。 【解析】 (1)因素:根据“现在德国被当作潜在的主要战略力量,借此防止盟友法国称霸欧洲”得出英国采取扶持德国,抑制法国的政策;根据“先前在东方钳制德国的有效力量由此消退”得出苏俄(联)对德国的牵制力消退;根据所学,还可从一战使法国实力削弱,德国是一个具有众多人口和巨大经济潜力的资本主义国家等分析回答。 (2)主要原因:根据“担心核大战的爆发”得出对核武器毁灭性影响的恐惧;根据所学,还可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战争不符合两国利益等分析回答。影响:根据“通过军备竞赛、扩大世界影响力”“让全人类在阴影下生活”得出引发军备竞赛,使世界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根据“促进了太空技术的发展”得出推动世界科技的进步;根据“美苏之间之所以没有直接交火”得出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还可从孕育了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分析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