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新课标通用版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作业
考点训练14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 [题组一 基础小题] 1.(2019·湖北武汉联考)习近平强调的“民主观”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该民主模式被概括为“有事好商量”。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前筹建新中国的人民政协的人员组成图,这直接反映出人民政协( ) A.确立中共领导地位 B.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C.通过协商监督民主 D.具有广泛民意基础 答案 D 解析 根据新中国的人民政协的人员组成图可知,第一届政协的参会人员包括各党派代表、国内外代表、各民族代表、各地区代表、各人民团体代表等等,由此可知第一届政协的召开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D项。 2.(2019·齐鲁名校联考)1954年宪法确认的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体,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制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此项规定体现了( ) A.社会主义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 C.政治协商原则 D.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原则 答案 B 解析 材料说明1954年宪法包括“工农劳动群体”“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说明此项宪法是以人民为主,体现出人民民主的原则,故B项正确。社会主义原则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宪法是人民民主原则,不是政治协商原则,故C项错误;爱国统一战线不符合1954年宪法特点,故D项错误。 3.(2019·山东菏泽入学考)《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指出:“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逐步推行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故选A项。B、C两项是我国主要的政治制度,排除;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我国新时期的政治制度建设的体现,故D项错误。 4.(2018·河北承德期末)下图为2016年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本地财政收入和获得的国家补贴情况(单位:亿元),该图说明( ) A.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B.西部民族风俗文化不断进步 C.各民族基本实现了共同繁荣 D.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答案 D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让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行使自治权,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财政收入及国家补贴, 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少数民族的收入及补贴情况,故C项错误;从图示看,国家补贴都超过了各个少数民族区域的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 5.(2019·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摸底)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釆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 ) 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可以看出周恩来不主张联邦制,联邦制会增加民族纠纷,故D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文化的交流,故C项错误;题干没提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 6.(2018·辽宁五校期末)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投票表决进行明确规范。这表明我国(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探索中前进 B.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 C.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答案 B 解析 鼓掌表决是一种倒退,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展中出现了曲折,并非一帆风顺,故A项错误;从鼓掌表决到法律明确规范投票表决,体现了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故B项正确;人大完善了投票表决方式并不代表政治体制改革都注重完善民主程序,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大投票方式的变化,无法体现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D项错误。 7.(2018·江西阶段性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4年5月31日修订通过,自1984年10月1日起施行。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 ) A.开始成为一项行政区划制度 B.在全国开始全面推行 C.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 D.进入法制化建设轨道 答案 D 解析 该制度涉及少数民族管理问题,与行政区划无直接关联,故A项错误;该制度仅涉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故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得到实施,提高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该法实施的意义就在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了法律的保障,故D项正确。 8.(2019·陕西咸阳摸底)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一举措的主要意义是( ) A.村委会职能向“指导和服务”方向转化 B.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 C.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 D.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 答案 D 解析 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故D项正确。村委会享有行政权,不是向“指导和服务”方向转化,故A项错误;B项错在“所有”;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果,故C项错误。 9.(2019·辽宁阜新月考)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 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C.保障人民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D.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强调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故D项正确。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和保障人民政治权利是人民根本利益的表现之一,不是主要目的,故A、B两项错误;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属于人民民主权利的体现,也是人民政治权利的体现,都是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故C项错误。 10.(2019·江苏南京调研)1983年6月邓小平指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也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统一后的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拥有包括立法和党政军系统在内的高度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B.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 C.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统一后的台湾拥有立法和外交自治权力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可见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故选A项;由“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可见两岸执政党的合作而不限于国共两党,故B项错误;大陆主张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绝不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故C项错误;外交权只有主权国家才有,台湾回归后,将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可以有立法权,但不具有独立的主权,故D项错误。 11.(2019·四川棠湖中学开学考)以下为某论文的摘要提纲。据此判断该论文的标题为( ) 一、“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争议——国共内战的残留问题。 二、外国和中国的矛盾——美国等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第一,牵制台湾当局,不能脱离美国势力范围;第二,迫使台湾维持“亲美抗共”的“民主政权”。 三、少数人的阴谋——台独分裂分子的煽动破坏。 A.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 B.浅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 C.试述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 D.探讨影响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争议”“美国等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牵制台湾当局”“迫使台湾维持‘亲美抗共’的‘民主政权’”“台独分裂分子的煽动破坏”可知,这是有关中国海峡两岸关系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其成因,而不能展现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或曲折发展历程,其成因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整体材料信息,三项均排除。 12.(2018·河北邢台期末)有学者在谈到“一国两制”时说:“国家是否统一,关键不是看各地方实行的具体制度是什么,而是看主权是否统一,是否满足了统一的最基本要求,只要满足了这些最基本要求,允许不同的地方保持自己原有的制度。”这说明“一国两制”( ) A.使港澳成为独立的政治实体 B.提高了国家统一的标准 C.改变了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 D.具有很强的政治包容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只要满足了这些最基本要求,允许不同的地方保持自己原有的制度”反映了在国家主权统一的前提下可以实行不同的制度,说明“一国两制”具有很强的政治包容性,故D项正确。港澳并不是独立的政治实体,而是中国的一部分,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并没有提高国家统一的标准,而是具有包容性,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并不享有独立主权,没有改变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故C项错误。 [题组二 模拟小题] 13.(2018·重庆调研)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 这些措施( ) 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意在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选A项;材料的主旨不是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故B、D两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影响力,故C项错误。 14.(2019·江西抚州联考)有学者在分析现代中国政治时指出:这一制度“确保了那些有才能、有教养、有相当社会影响力、又有较强参政意识的非中共党员融入国家各级权力中枢,而不至于被排除在国家政治体系之外”。在该学者看来(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且独具特色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基 C.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答案 C 解析 根据“确保了那些有才能、有教养、有相当社会影响力、又有较强参政意识的非中共党员融入国家各级权力中枢”,结合所学,新中国建立的政治协商制度,使民主党派以及其他民主人士广泛地参与到政权中来,发挥参政议政作用,体现出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无关,排除A、B、D三项。 15.(2019·皖南八校联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 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 C 解析 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和初稿的讨论中,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参与,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参与,这体现了1954年宪法制定参与的广泛性,故C项正确。“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和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此时人大制度还没有确立,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原则”是1954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之一,此时宪法还没有颁布,故D项错误。 16.(2019·吉林通榆一中期中)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截止2018年已通过四次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法律,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反映出我国( ) A.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B.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C.依法治国取得辉煌成就 D.人大是最高的立法机关 答案 B 解析 虽然截至2018年我国已经制定通过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但依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并未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故A项错误;题意无法体现依法治国的内容,故C项错误;我国最高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非人大,故D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我国不断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故选B项。 17.(2019·江西上饶中学开学检测)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表中数据表明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 ) A.“一国两制”方针指引 B.“一个中国”共识达成 C.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 D.海峡两岸“三通”实现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中的表格看,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在1992年和1993年都大大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九二共识的达成,故B项正确。A项中的“一国两制”方针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提出了,排除;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开始于1987年,故C项排除;海峡两岸“三通”实现于2008年,故D项排除。 [题组三 高考小题] 18.(2018·全国卷Ⅲ)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答案 C 解析 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新政权建立是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1956年”不符,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的中心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在法制建设上,也必须与之同步, 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保障,故C项正确;依法治国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故D项错误。 19.(2017·浙江高考)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 ) 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答案 B 解析 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是澳门的回归,故A项错误;香港的回归是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故B项正确;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故C项错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是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故D项错误。 20.(2015·安徽高考)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说明“它”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团结,而且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由此可知《共同纲领》符合题意,故选C项。A项《双十协定》、B项《论联合政府》并没有达到全国各方面人士一致拥护的程度,D项《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的著述,故A、B、D三项错误。 [题组一 基础大题] 21.(2018·浙江杭州期中)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 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 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 致向前看)(1978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认为“必须加强法制”的原因,并指出我国1982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答案 (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 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2)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策略:依法治国。 (3)原因:“文革”破坏了民主和法制;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改变当时法律很不完备的状况。意义:1982年宪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成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解析 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是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或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依据是新中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即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二“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可得出原因是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第二小问策略,结合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的内容可得出解决策略是坚持依法治国。第(3)问,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及材料二内容“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以及材料三内容可知,邓小平“必须加强法制”一方面是看到了文革中民主和法制被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改变当时法律很不完备的状况。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1982年宪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成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题组二 模拟大题] 22.(2019·湖南茶陵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因俗而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务实精神,作为中国人治国理政的大智慧,成功解决了从古至今的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 材料一 辽太宗为了统治属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生产类型的各族人民,建立了北面官(以其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北)和南面官(以其官署设在皇帝牙帐之南)“蕃汉分治”的双轨制官僚机构。南面官依据“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制度)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机构比较简单,是根据契丹部落的传统建立起来的,一律任用契丹贵族。军政决策权主要在北枢密院:“北枢密视兵部,南枢密视吏部。” 即元好问所说的:“北衙不理民,南衙不理兵。” ——摘编自刘本年《试论辽朝 “因俗而治”的国策及意义》 材料二 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中提出了著名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其中,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在特区政府区域内实行普选的彻底的民主制度”;将“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承认南京政府的领导地位。“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大举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蒋介石为急于使红军出师作战,才同意红军改编和设总指挥部,并答应不派参谋长。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联合政府在延安正式建立,通过议会选举成立了边区抗日民主政权。从此,中国两个政权由尖锐对立转变为并存合作的局面。 ——摘编自李荣武、范丽梅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一国两制”》 材料三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提出来的,由于香港问题的提前到来,使这一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付诸实践,并获得成功。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伟大构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自卢培琪《从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看“一国 两制”构想的伟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蕃汉分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突出特点,并说明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37年9月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合作局面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国两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案 (1)主要内容:采用不同的制度管理契丹与汉族地区的事务,统治权掌握在契丹人手中。 突出特点:因俗而治。 积极作用:有利于巩固统治, 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文化融合。 (2)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民党统治及利益受到日本侵略的直接威胁,同意合作抗日;中共积极倡导合作,并做出了让步。 (3)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现实意义: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依据‘汉制’统治汉人及渤海人……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制度)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归纳出采用不同的制度管理契丹与汉族地区的事务。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不同民族实行不同政策可知是因俗而治;第三小问作用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政治统治、经济发展以及民族融合等角度思考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日军大举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承认南京政府的领导地位”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民族矛盾、抗日战争开始以及中共部分让步等角度思考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的信息和所学从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答理论意义,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大业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回答现实意义。 [题组三 高考大题] 23.(2018·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答案 (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历史背景: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意义: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解析 第(1)问,“变化”,依据材料一“宋代……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得出,宋朝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依据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建立民间组织……明清时期……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得出,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积极作用”,据材料一“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第(2)问,据材料二的时间信息“清末”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第(3)问,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等角度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