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热点主题五 夹缝求生——近代中国的经济困境(课件)(15张)
主题五 夹缝求生 —— 近代中国 的 经济 困境 1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 经济结构 : 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注 : ① 自然经济 ② 外国资本主义 ③ 民族资本主义 ④ 官僚资本主义 (2) 自然经济逐渐 解体 (3)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 发展 ① 兴起 ( 夹缝中产生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 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 ② 初步发展 :19 世纪末 , 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 由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以及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的发展。 ③ 短暂春天 : 民国初期 , 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由于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 “ 短暂春天 ” 。 ④ 短暂发展 :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 , 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 民族工业获得了短暂的发展 , 但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官僚资本的统治下 , 民族工业的发展曲折而又艰难。 ⑤ 沉重打击 : 全民族抗战时期 ,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和国民政府实行专卖政策及工业垄断 , 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⑥ 陷入困境 : 抗战胜利后 , 在国民党统治后期 , 由于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苛捐杂税、官僚资本的压迫以及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 , 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 民族企业纷纷破产倒闭。 (4)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自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发展迅速 , 它冲击了自然经济 , 诱导了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又压制它们的发展壮大 , 它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 是导致中国落后的根源。 1949 年以后 , 新中国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转化为国营经济的一部分。 (5) 官僚资本主义 近现代史文献中所使用的 “ 官僚资本 ” 一词 , 主要指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煕、陈立夫四大家族 , 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所建立起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商企业。它形成于 1927 年以后 , 新中国成立后 , 人民政府在全部没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 , 直接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2019 新疆高三毕业诊断 )1912 年 , 全国各地农村成立了 71 家垦殖公司 , 资金 635 万元 ;1922 年 , 仅江苏、浙江等八省统计 , 垦殖公司就扩增到 100 家 , 资金达到 1 245 万元。材料表明 ( ) A. 农业资本主义经济获得 发展 B . 农村生活方式发生质变 C. 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被 消灭 D . 主要是政治动荡的结果 答案 : A 解析 :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 旨在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根据材料 “1912 年 , 全国各地农村成立了 71 家垦殖公司 , 资金 635 万元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农垦公司采用机械化生产 , 产品面向市场 , 可以说明当时农村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 故 A 项正确。民国初期的农村仍然是保守、落后、愚昧的状态 ,B 项排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灭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后 ,C 项排除。材料强调的当时农村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 与社会动荡无关 ,D 项排除。 2 . 近代中国的三次经济建设运动 (1) 晚清的两次经济建设热潮 ① 洋务运动 :19 世纪 60 年代起 , 洋务派打着 “ 自强 ”“ 求富 ” 的旗号 , 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如军事工业 :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 ; 民用工业 :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② 甲午战后民间出现兴办企业潮。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出现了民间兴办企业的热潮。主要表现为商办企业增加 , 规模扩大 , 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2) 民国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 : 民国建立后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 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民族工业出现了 “ 短暂的春天 ” 。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 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3) 国民政府前期的经济建设运动 : 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和关税自主运动 , 并开展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该运动使中国的民族工业迎来 “ 第二个发展高潮 ” 。 (4) 规律认识 ① 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② 都因各自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变迁而未能持久开展。 ③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 政府主导仍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 ( 2019 东北三省四市高三一模 )1933 年国民政府发布的《废两改元令》规定 : 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 , 一律改用银币 , 不得再用银两。持有银两者 , 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 , 或在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兑换银币。这一政策 ( ) A. 重建了金融秩序 B. 导致了通货膨胀 C. 打击了民族工业 D. 加速了白银外流 答案 : A 解析 :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建设运动 , 旨在考查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依据材料中 “ 一切交易 , 一律改用银币 ”“ 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 , 或在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兑换银币 ” 并结合题干时间 “1933 年 ” 可知 ,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政府进行改革 , 推行的法币政策 , 该改革有利于缓解当时经济状况 , 促进经济发展 , 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 , 稳定当时的金融体系 , 故 A 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 , 法币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稳定当时混乱的经济状况 , 缓解通货膨胀、防止白银外流 , 故 B 、 D 两项错误 ; 国民政府实行的法币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 包括民族工业的发展 , 排除 C 项。 1 . 中西方近代化的 比较 ( 2019 北京海淀高三模拟 )1878 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上海织布局 , 提出 “ 查泰西通例 , 凡新创一业 , 为本国未有者 , 例得畀以若干年限。该局用机器织布 , 事属创举 , 自应酌定十年以内 , 只准华商附股搭办 , 不准另行设局 ”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洋务派 ( ) A. 倡导专利制度 , 促进新技术推广 B. 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发展民用工业 C. 实行利益垄断 D. 实行官督商办 , 控制洋务企业 答案 : C 解析 : 本题考查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特点。材料中没有涉及专利制度 , 故 A 项错误 ; 材料中 “ 只准华商附股搭办 , 不准另行设局 ” 体现的是对民族工业的限制 , 不是以吸纳资本为目的 , 故 B 项错误 ; 材料反映的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中 , 利用政治手段限制民族工业的发展 , 故 C 项正确 ; 材料没有侧重洋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 故 D 项错误。 2 .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 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发展良机 , 民族工业蓬勃发展 , 呈现出 “ 短暂的春天 ” 。 (2) 经济大危机 :1929—1933 年 , 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西方列强以邻为壑 , 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危机 , 倾销商品 , 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 , 经济大危机也导致美日在华矛盾激化 , 给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货币改革和关税自主运动提供了机遇 ,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统一市场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3)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日本大举侵华 , 不少民族工业为了企业免遭日本掠夺 , 纷纷把企业迁往内地。这种举措对大后方的经济发展和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一定程度上也平衡了中国的经济格局。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美国在华独霸局面形成。美国对中国进行大量商品输出 , 排挤国货 , 导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 2019 四川成都高三一诊 )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 , 战前注册的工业公司 , 共计 146 个 , 资本总额 41 148 205 元 ; 而自 1914 年 8 月至 1920 年 , 新注册的公司就有 272 个 , 资本额为 117 434 500 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 , 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这表明了 ( ) A. 清末新政促进产业 兴旺 B . 民族工业获得发展间隙 C. 日美加紧向华输出 资本 D . 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答案 : B 解析 :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材料提供的时间范围为 “1914 年 8 月至 1920 年 ”, 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获得发展间隙 , 故选 B 项 ;1914 年清王朝已经被推翻 , 故排除 A 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列强忙于战争 ,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 故排除 C 项。国民政府成立于 1927 年 , 与材料时间不符 , 故排除 D 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