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渤大附中、育明高中高三摸底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1.“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据统计,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余人,二世时有博士诸生三十余人。秦朝博士官有姓名可考者十二人。十二名中,儒家占50%,而在可知学派的八名博士中,儒家占75%。由此可知,秦朝 A.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B. 注重缓和与士人矛盾 C. 儒学居于主流的地位 D. 利用仁德以优化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朝博士的主要职能是顾问咨询,有利于统治者决策的优化,而儒生占绝对比例,故D项符合题意;中央集权是指加强对地方的管理,A项与材料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博士主要承担咨询职能,统治者的目的仍是加强统治,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了儒学在秦朝是否居主流地位,C项不符合题意。 2.明朝中后期,很多商贾明确提出,因生活所迫“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在他们看来,所谓名和利都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这反映出当时 A. 儒家文化的功利化倾向 B. 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C. 知识分子人生理想变化 D.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活所迫“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一种诠释,名和利都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说明儒家文化追求名利的功利化倾向,故A正确;明朝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B错误;C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排除;材料不能看出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松动,排除D。 3.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在苏州,棉布业市镇有南翔镇、新泾镇、月浦镇、江湾镇等;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黄溪镇、濮院镇等,这说明当时 A. 商业分工越来越细致 B. 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 14 - C. 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反映的明清江南地区棉布业市镇、丝绸业市镇的兴起,说明当时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不同地区的生产存在地方特色。故答案为D项。材料涉及的是手工业生产,和商业分工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市镇的规模,排除B项;材料主旨未涉及城乡经济联系,排除C项。 4.下表为清朝晚期中国茶山产销情況统计表,这反映的实质是 时间 植茶面积 年产量(万担) 内销(万担) 外销(万担) 1832—1837年 521 260.5 200 60.5 1861年 625 312.5 202.5 110 1871年 819 409.5 202.5 207 1886年 934.5 567.46 205 362.46 A. 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 近代中国対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C. 晚清中国茶叶生产深受世界市场影响 D. 晚清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 - 14 -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前期茶叶产销情况的变化,内销数量基本稳定,而外销数量则大幅度增加,体现了当时茶叶生产深受世界市场的影响,故选C项。表格单纯列举出茶叶的出口,没有和其他出口商品进行比较,故A项错误;材料表格只是体现出内销和外销的比较,并不能说明近代中国対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B错误;晚清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并不能体现出材料的实质问题,D错误。 【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5.19世纪末,湖南维新派一方面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祟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这体现了 A. 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 B. 中体西用是维新派宗旨 C. 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 D. 东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思想家在宣传近代西方民主的同时,由主张推崇孔教,说明其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在近代东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使得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充满了复杂性,D符合题意;A选项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不是材料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故A选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C不正确。 6.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A.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 14 - B. 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 这场运动的主力发生了变化 D. 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 【详解】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与材料“1919年5月”不符,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五四运动主力变化,故C项错误;据材料“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可知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故D项正确。 【点睛】五四运动的影响:1、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2、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3、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4、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把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思想由知识分子推广到全国群众。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成为一种风气,同时也促进了文学革命的深入和广泛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时代,使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5、五四运动促进了全国民众的思想解放,西方的各种新思想陆续传入中国,其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思想和政局带来巨大影响。 7.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 是新文化运动思想斗争的延续 B. 体现出国人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思考 C. 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 使国人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可知,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B正确;20世纪20年代中期,新文化运动已经结束,排除A;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就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排除C;材料与认识资本主义弊端无关,排除D。 - 14 - 8.1956年9月20日,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表明当时中国 A. 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B. 开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C. 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D. 注重探索经济建设道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陈云在中共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可以看到,仍然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但是对苏联经济模式在进行有益探索,因此D符合题意;据材料1956年9月可知,此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A错误;据材料中共八大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并没有纠正党内左倾错误,B错误;据上分析可知仍然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因此C错误。 9.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该论断 A. 表明结伴不结盟成国际社会共识 B. 揭示了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的现象 C. 源自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显著进步 D. 预见了东西方冷战行将终结的命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材料中“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是指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的变化,“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是指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平衡的现象,故B项正确。“结伴不结盟”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原则,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美苏争霸以及经济发展问题,与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并不能看出邓小平预测了美苏冷战结束的信息,故D项错误。 - 14 - 10.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到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 A. 摒弃了以想象为其特征 B. 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 C. 更侧重如实反映现实生活 D. 逐渐与社会发展趋势一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浪漫主义基本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世纪初主要宣扬……反动主张。到30年代前后……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表明从思想内容上越来越积极,故B项错误;C选项反映的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到30年代前后……则注重……”,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迎合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逐渐与社会发展趋势一致,故D项正确。 11.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在此,哈里曼 A. 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 B. 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 C. 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 D. 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知,美国驻苏联大使认为,认可美苏继续合作政策,利用苏联战后重建需要美国遏制其对外扩张政策。美国对苏政策合作与遏制并存,即“适当遏制”,故答案为C项;强调美苏意识形态大的结果是加强遏制,与材料主旨——适当遏制不符,A项排除;强调美苏合作的结果是不遏制,而非适度遏制,B项排除;D项说法史实性错误,紧扣题干时间,二战尚未结束,美苏整体关系是合作,排除。 12.学者们普遍认为,反全球化的国家主要是债务缠身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根本就参加不了全球化的最不发达国家。得出这种结论的依据是 - 14 - A. 全球化威胁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主权 B. 全球化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 反全球化运动主要是反经济全球发展 D.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答案】D 【解析】 【详解】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根本就参加不了全球化的最不发达国家之所以反对全球化,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而这些不发达的国家并没有从中获得其发展的机遇,故D项符合题意;经济主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并没有强调一定是反对经济的全球化,C排除。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贵族渐渐崩渍,而自由经商者乃渐渐兴起。子贡“不受命而货殖”,即自由经商也。其后如范蠡、段干木、白圭诸人,类皆赖藉政府上之地位,……而干商贩之新事业。……自春秋以迄战国中期,历时三、四百年,人口繁殖,耕地日辟,游牧之戎狄渐次同化,或消灭,或避去,此疆彼界之封建,已变为壤地相连的几个大国,此皆当时商业都市骤盛之原因也。举其著者,如临淄、邯郸、大梁、郢、陶等。其间惟陶因交通关系,特殊发展,余皆各国之首都。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在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诸条件中,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仅是“假言推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西欧社会转型是“三大机制”互动的结果,即社会财富积累机制、产品与要素市场流通机制、法律与政治保障机制,其中劳动生产率是社会财富积累机制的核心因素,后者是“三大机制”之一,而不是它们的全部。社会转型的条件不是单一的,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比如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当重要,可它为什么提高和为什么不能提高,这不是劳动生产率或经济本身所能回答的,所以它不能构成动因的原点。 ——摘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三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二)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 14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兴起的原因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7、18世纪英国如何创造“三大机制”促进社会转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史实予以说明。 【答案】(1)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或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广);农业的发展(或大量土地开垦);人口繁殖;民族融合;影响:商人阶层的兴起,削弱了贵族势力;促进商业都市的兴起;推动了社会变革;加强了各地联系,促进了国家统一。 (2)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或“圈地运动”),建立起社会财富积累机制;通过殖民战争,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庞大的海外市场获得了有效的市场流通机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提供了法律与政治保障机制 (3)内涵:①体制转型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②发展转型指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举例:①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实行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②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一中“春秋以迄战国中期,历时三、四百年,人口繁殖,耕地日辟”,“游牧之戎狄渐次同化,或消灭,或避去,此疆彼界之封建,已变为壤地相连的几个大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发展、土地增加、人口增长和民族融合等方面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兴起的原因。历史影响:根据材料一中“封建贵族渐渐崩渍,而自由经商者乃渐渐兴起”、“商业都市骤盛”,“此疆彼界之封建,已变为壤地相连的几个大国”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阶级、阶层的变化、都市的发展、社会转型和国家统一格局形成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2)进程:根据材料二中“社会财富积累机制、产品与要素市场流通机制、法律与政治保障机制,其中劳动生产率是社会财富积累机制的核心因素”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利用17、18世纪英国社会经济中的海外贸易和掠夺、“圈地运动”等说明其社会财富积累机制建立;以殖民战争、世界殖民霸权和海外市场的扩大分析其市场流通机制的形成;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分析政治保障机制的创造,指出“三大机制”的形成过程,解释其在促进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 14 - (3)内涵:根据材料三中“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双重转型”在体制(即计划向市场)转型和发展(即农业向工业)转型中的具体内涵。史例:根据所学知识,以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具体事件为例,说明“思想先行”(即首先解放思想,),通过实践推行改革、深化改革的成功经验,说明“思想先行”对改革开放进程的积极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承载者和见证者。英国学者吉姆・安特尼奥在《世界历史名城》一书中呈现了近20个世界历史名城的过去和现在,这些城市包括: 耶路撒冷罗马西安巴黎伊斯坦布尔佛罗伦萨巴寒罗那布拉格阿姆斯特丹墨西哥城伦敦悉尼莫斯科东京旧金山雅典华盛顿特区香港纽约 请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名单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城市来设计一份世界历史名城旅行方案,须确定旅行的具体主题,并对城市的入选理由分别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具体、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入选理由与主题相关联) 【答案】评分标准:选择城市并明确主题:,主题必须具体化,且主题需与所选两个城市相匹配。 阐述理由:,根据所选主题,对两个城市分别展开阐述。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阐述理由须与主题紧紧关联。 总结提升:,对以上内容进行小结和提升。 示例:城市:雅典、罗马主题:探寻西方文明起源之旅阐述:雅典是古希腊城邦时代最著名的城邦之一。雅典民主政治创立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等民主运作方式都不同程度地被后世西方国家沿用。雅典也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柏拉图学园,“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园生活了多年。此次旅行可以通过参观雅典卫城等景点,深入了解雅典民主政治,追寻“希腊三贤”留下的历史印记。 罗马城是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和首都,古罗马对西方文明最重要的贡献是其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对后世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通过对罗马当地景点和博物馆的参观,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罗马法的博大精深。 - 14 - 古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到雅典、罗马这两个城市旅行,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希腊三贤、罗马法等人类历史文化。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从材料中提取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取的观点进行论述。比如本题可以依据材料的信息从“雅典、罗马提取探寻西方文明起源之旅”的主题,阐述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及罗马法的内容和对后世影响等分析回答即可。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答案】(1)“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影响。 (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解析】 - 14 - (1)背景: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由材料中的“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并结合所学“文革”时期的相关史实可得出“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由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再结合所学世界史关于科技方面的相关知识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第三次科技革命依然方兴未艾,这也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而得以影响到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内容:需要结合材料回答,由材料中“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等信息可以得出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由“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得出恢复、新建科研机构;由“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可以得出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可以得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影响:需要根据上述内容和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背景以及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等知识回答。结合前面的背景与上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等改革的内容使得我国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从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史实和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来看,这一改革推动科研领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名师点睛:这一题以我国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为考查的对象,考查了考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推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通过这一题可以使考生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科技在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加深认识。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印度是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而事实上,印度有过“结盟”经历,即1971年8月与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条约》。印度选择这时与苏联“结盟”。明显与其准备军事介入东巴危机动机有关。故此,印度国防部长贾格古凡·拉姆直言不讳地说:“印度能够解放孟加拉国及其人民,部分是由于签订印苏条约后产生的信心。” 通过一系列外交工作和军事干涉,印度成功肢解巴基斯坦,东巴独立成立孟加拉国,由此奠定现在南亚政治格局。东巴独立,巴基斯坦失去近55%人口和约16%的国土,国家被印度肢解的仇恨,深深记在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脑海中。从此以后,巴政府集中精力管理西巴,并不惜一切努力发展核武器,以更好平衡来自印度的威胁。因为这次战争让巴基斯坦清楚认识到:关键时剂,只有巴基斯坦才能救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必须掌握致命式器才能避免被印度“吃掉”的风险。再者,失去东巴的巴基斯坦,有更多精力关注克什米尔问题,故持更加强硬的立场,从此,印巴克什来尔争端再无和平解决的希望,直至今天。 ——据姚远梅《印巴矛盾及印度如何肢解巴基斯坦》 - 14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苏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巴独立给南亚政治格局所带来的影响。 【答案】(1)原因:“冷战”期间,美苏争夺全球霸权,南亚地位在大国利益交汇中骤然上升;苏联国力提升,实行战略扩张;印度希望减少军事干涉东巴危机的外来阻力。 (2)影响:严重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国力;奠定了当今南亚的政治格局;客观上推动巴基斯坦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加剧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对立,导致南亚长期处于局部战乱中。 【解析】 (1)原因:根据所学,美苏冷战的史实,和材料“印度能够解放孟加拉国及其人民,部分是由于签订印苏条约后产生的信心。”分析得出:“冷战”期间,美苏争夺全球霸权,南亚地位在大国利益交汇中骤然上升;苏联国力提升,实行战略扩张;印度希望减少军事干涉东巴危机的外来阻力。 (2)影响:根据“东巴独立,巴基斯坦失去近55%人口和约16%的国土”得出严重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国力;根据“由此奠定现在南亚政治格局”得出奠定了当今南亚的政治格局;根据“巴政府集中精力管理西巴,并不惜一切努力发展核武器”得出客观上推动巴基斯坦经济和军事的发展;根据“印巴克什来尔争端再无和平解决的希望,直至今天”得出加剧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对立,导致南亚长期处于局部战乱中。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自从被先秦儒家奉为“克己复礼”的先驱,周公的形象在古代思想史上一直享有极高地位,备受古君子的推崇。西汉虽然已经逐步确立大一统政治,但对周公“辅幼归政”的故事仍然保持着宽容和好感,汉武帝授意霍光秉政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正因为对“周公辅成王”这一历史形象怀有充分信任,西汉末年,王莽依托周公、居摄行权的举动在当时不但没有遭到强烈反对,反而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然而,历史并没有机械地重演。东汉建立以后,王莽作为汉祀中绝的罪魁祸首自然成为东汉朝廷着力批判的对象。为了恢复汉朝的正统地位、巩固君臣之间的尊卑伦理,东汉政权重新塑造世人对“周公辅成王”这一历史形象的认知。于是乎,周公便完全退居到臣子的位置上,他那些“践祚当国”“摄行天子事”的壮举也不再被人们轻易提起,在东汉人眼里,他完全成了一位本分忠臣的代表、温柔敦厚的化身。而这样一个全新的周公形象,也成为了东汉政教文化的历史缩影。 ——摘编自宋艳萍《汉代画像与汉代社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公备受古君子推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时期周公形象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 14 - 【答案】(1)原因:儒家的推崇;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础;辅弼幼主,重用贤人,是千古忠臣的楷模。 (2)变化:从摄政当国的风云人物转型为始终克己复礼的本分忠臣。 原因:王莽篡汉冲击了周公形象;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东汉政权对周公形象进行再塑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自从被先秦儒家奉为‘克己复礼’的先驱,周公的形象在古代思想史上一直享有极高地位,备受古君子的推崇”、“‘辅幼归政’的故事仍然保持着宽容和好感”等信息概括得出原因。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周公制作礼乐,为历代所沿用,也是其被推崇的原因之一。 (2)变化:根据材料“周公‘辅幼归政’的故事仍然保持着宽容和好感”、“周公便完全退居到臣子的位置上,他那些‘践祚当国’‘摄行天子事’的壮举也不再被人们轻易提起”可概括出变化,从西汉突显周公的辅政功劳,到东汉周公成为本分的忠臣。 原因:根据材料“王莽作为汉祀中绝的罪魁祸首自然成为东汉朝廷着力批判的对象”、“东汉政权重新塑造世人对‘周公辅成王’这一历史形象的认知”,并结合儒学在汉代的发展可概括出原因。 - 14 - - 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