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重庆市北碚区高一11月联合性测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重庆市北碚区高一11月联合性测试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度上期北碚区高中11月联合性测试 高一历史 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春秋时期,郑国在泰山下有一块封地,叫作祊(beng)田,原为周王封给郑国作为祭祀泰山的费用;鲁国在许国有一块封地,叫许地(今河南许昌)。公元前715年,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这反映出(  )‎ A.经济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化 B.诸侯国交往更注重现实利益 C.诸侯国封地所有权观念淡漠 D.礼法制度已失去普遍约束力 ‎2.《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 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 B.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 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 D.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 ‎3.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 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各民族交融的时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 A.社会发展停滞乃至倒退 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 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D.民族交融的趋势不断加强 ‎5.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6.‎ 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上述现象出现是由(  )‎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7.宋太祖曾说:“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针对这种现象,他所采取的措施是(  )‎ A.设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分割宰相的权力 B.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 C.各州公文须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 D.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的事务 ‎8.黄道婆之前,闽广棉花已引入乌泥泾种植。然自黄道婆“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这个先前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家给人足的发展之路。乌泥泾前后变化主要得益于(  )‎ A.优良棉种的引入种植   B.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 C.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 D.乌泥泾人的勤劳创造 ‎9.北宋时云 “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 B.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C.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 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10.《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11.明清时期,为解决外地经商的困难,提高商业竞争力,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兴起,尤其以徽商、晋商、粤商、宁波帮等十大商帮最为著名,他们在各都市、市镇建立“会馆”,并进而构筑严密的商业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 A.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 B.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C.地缘意识更加突出 D.重农抑商政策威胁商人利益 ‎12.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发生重大变化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13.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  )‎ A.民族矛盾尖锐 B.皇权高度膨胀 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 ‎14.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不断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5.1900年,天津义和团运动进入了高潮。当时“(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人们便因此“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今而后,海内肃清,升平有日”,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 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具有反帝爱国主义性质 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得到全国民众的广泛支持 ‎16.《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深化 B.改革了封建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二、非选择题(共4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 ‎——永瑢《历代职官表·内阁》‎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议事已定,德彝数反于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踽而亲德彝,(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璃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璃与陈叔达(宰相)璃忿争于上前,璃、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资治通鉴》‎ ‎(1)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3分)‎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 (6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8分)‎ ‎18.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 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材料二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材料三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理由是什么?(4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签订了什么条约?中国社会的性质完全沦为什么?(6分)‎ ‎(3)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占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4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 ‎ 四大发明在中国 四大发明在世界 造纸术: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对造纸术进行改进,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纸张开始代替竹帛,在全国推广。 ‎ 造纸术:公元6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不断外传。使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等地先后学会了造纸术。纸从此成为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 印刷术:公元6世纪初的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在1041—1048年间,毕昇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日本,到15世纪中叶,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 ‎ 火药:公元8—9世纪,炼丹家知道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燃烧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这样,在唐代就发明了以这三种物质为原料的黑色火药。到宋元时期,先在军事上得到使用,出现了最早的火药武器。 ‎ 火药:火药在13世纪时传到阿拉伯各国,阿拉伯和波斯把制造火药的硝称为“中国雪”。14世纪以后,我国制造火药武器的技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 ‎ 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战国时期,称为司南。到宋代后期,人们又开始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到元代时,航海已完全靠罗盘指南针指引航向。 ‎ 指南针:随着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及应用技术先后传到阿拉伯地区,并很快传到了欧洲。 ‎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 ‎ 从中任选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实运用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19-2020学年度上期北碚区高中11月联合性测试 高一历史 答案 ‎1.D [根据材料中“春秋时期……郑鲁两国协商,本着就近原则将两块封地交换”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郑鲁两国私自将两块封地交换,D项正确。]‎ ‎2.D [根据题目中“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长江流域……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得出春秋时期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故D项正确。]‎ ‎3.D [汉初黄老之学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故A项错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适合不同时期的汉代社会,故B项错误;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统治思想变化,故C项错误;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的一统要求思想的一统,故D项正确。]‎ ‎4.A [本题是否定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正确。]‎ ‎5.C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由于唐朝时期开明的文化政策才使唐诗的内容广泛,才使唐诗得到发展,而宋朝时却非如此,即这段论述说明了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故选C;A项是不符合唐诗的实际的,不符合题意;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6.D [智力因素并没有人种的差异,A项说法错误;C项所述不符合中国的史实;中国古代尽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有辉煌灿烂的科技发明,B项说法错误;在古代中国,农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发明创造主要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注重对前人经验的归纳与总结,重实用性,不重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与研究。]‎ ‎7.B [材料大意是五代时期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诸侯违背朝廷法律,枉法杀人,人命关天的事不能姑息。A项属于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C项与题意无关,D项宋朝的提刑按察使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机构。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较武将更易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B。]‎ ‎8.‎ C [从材料“黄道婆之前,闽广棉花已引入乌泥泾种植”,可知乌泥泾前后变化不是得益于优良棉种的引入,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黄道婆改良棉纺织技术,没有涉及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从材料“这个先前贫困之乡很快走上了家给人足的发展之路”,可知乌泥泾前后变化主要得益于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故C项正确;乌泥泾人的勤劳创造是乌泥泾前后变化的原因,但与材料体现的黄道婆传授棉纺织技术不符,故D项错误。]‎ ‎9.B [“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并不等于“保证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可知,南北分卷制度是为了回应自中唐以来伴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来的文化重心南移,故B项正确;南北分卷制度并不意味着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故C项错误;南北分卷制度是为了“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故D项错误。]‎ ‎10.D。依据所学知识,清朝前期以武立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就已经实现了六部分掌行政权力的局面,清初贵族利益的代表机构为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无关,内阁权力的削弱主要是由于军机处的设置,A、B、C说法不正确,所以选D。‎ ‎11.A。商帮属于同一地域商人群体,“会馆”属于居住商人地方,说明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故A与题意相符;商业竞争异常激烈不是材料背景,故排除B;C不符合题干主旨;重农抑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D。‎ ‎12.D。明朝中期以后,商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文学作品中商人形象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变动和商人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故选D。‎ ‎13.C。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为了适应市井生活需要,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起来。所以答案选C。‎ ‎14.B。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对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第一次实践。‎ ‎15.B。从“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可知具有反帝爱国性质,故选B;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义和团运动盲目排斥外洋事物,不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排除A;题中强调“扶持中国”,不能说明打击中国反动势力,排除C;题中仅仅指天津地区,不能代表全国民众,排除D。‎ ‎16.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其他选项与历史事实不符合。所以选C。‎ ‎17.(1)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权力相等。(3分)‎ ‎(2)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宰相设置众多。(2分)专制: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由皇帝最高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4分)‎ ‎(3)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1分)评价:三省既分工又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4分)‎ ‎18.(1)“当前局势”指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2分)理由:‎ 中国地广人多,有望成为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2分)‎ ‎(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沉重地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势力,使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列强由直接控制中国转变为在华扶植代理人。《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分)‎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4分)‎ ‎19.(示例) 论题: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2分) ‎ 论述: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促进文化发展;促进教育发展;有利于文化下移;壮大市民阶层,有利于文明传播。(每点2分,共6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 世界:印刷术传到世界,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交流;尤其对欧洲的近代转型起了重要作用。(每点2分,共4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 结论: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文化知识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促进人类文明交流融合,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