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毕节市梁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文科综合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300 分 第 I 卷(选择题) 1.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 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 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 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 C. 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D. 有助于华夏民族 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 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说明了“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也成为了“中国”的祖先, 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故 D 项正确;宗法制遭到破坏主要体现为嫡长子 继承制到破坏,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 项错误;礼乐制度的世俗化是指“礼”教与“乐”教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族权”与“王 权”的关系,故 C 项错误。 2.下表反映出汉初 皇帝 相关记载 高祖时 令儒生叔孙通制定一套君臣礼仪以加强他的统治和威严。在其去世的前一年,用太牢(牛、 羊、豕三牲具备的祭礼)隆重祭祀孔子。 文帝时 学者贾谊的《过秦论》揭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他建议改正历法、变易服色制 度、重定官名,提倡礼乐,削弱诸侯的实力。 景帝时 研治儒学的晁错提出了“削藩之策”。 的 A. 黄老之学的主导地位动摇 B. 思想文化呈现出活跃局面 C. 儒家思想根据现实统治的需要有所变通 D. 统治思想实现了由百家争鸣到儒家独尊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儒家学者所鼓吹的儒术和政治主张在汉初被统治者重视,说明汉初的儒家思 想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有很大的不同,正是汉初的儒家学者从儒家的仁义观点出发,又根 据现实统治的需要有所变通,因而容易被西汉统治者所接受,故选 C 项;汉初统治者的治国 思想是黄老之学,不符合题意,故 A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汉初思想文化呈现岀活跃局面, 故 B 项错误;汉武帝时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后,儒家独尊地位确立,D 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3.唐太宗时期,26 位宰相中有三人是科举出身;高宗一朝 41 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已增至 13 人;玄宗开元年间,27 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多达 18 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大多出身 进士。这反映唐朝( ) A. 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B. 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 C. 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 D. 科举成为做官便捷途径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唐太宗时期,26 位宰相中有三人是科举出身;高宗一朝 41 位宰相中科举出 身者已增至 13 人;玄宗开元年间,27 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多达 18 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 大吏也大多出身进士。”可知,从唐太宗时期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人越来 越多,且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大多出身进士,这说明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加强,C 正 确;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官员的来源问题,没有强调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A 错误;据材料 主要反映的是官员的来源问题,没有涉及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B 错误;据所学可知,科举 制作为选官制度体现了公正、客观的原则,但参加科举制十年寒窗苦读并非易事,D 说法错误。 4.考古人员在汉代长安城西市遗址发现了 21 座陶窑,并在陶窑中出土大量的陶俑、陶罐及陶 质生活用品。这说明汉代长安城( ) A. 西市是全国手工业品交易中心 B. 自然形成了民间手工业集市 C. 西市有相当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D. 西市被政府严格限制交易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考古人员在汉代长安城西市遗址发现了 21 座陶窑,并在陶窑中出土大量的 陶俑、陶罐及陶质生活用品。”可知,汉代长安城西市有多座陶窑,并有大量的陶制品,这 说明这里是陶制品手工业中心,C 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是在汉代长安城西市遗址发现的陶窑 及陶制品,没有涉及手工业品交易和政府的限制等信息,A、B、D 错误。 5.清人叶调元在《汉中竹枝词》写道:“元旦黎明拜岁忙,开门先向喜神方。试看黄道是何 日,妇女彼彼邀出坊”“报导春回赌禁开,家家麻雀响楼台,上场不管男和女,一共几天抹 得来”。这反映出近代武汉地区 A. 风俗习惯崇尚奢靡 B. 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广泛 C. 文化风俗丰富多样 D. 传统社会观念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妇女彼彼邀出坊","上场不管男和女"可知反映了中国传统男尊女卑的观 念有所改变,故 D 项正确。A 项,材料未体现祟尚奢靡的生活风俗,排除。B 项,材料未体现 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排除。C 项,题干反映了汉中风俗文化的发展,但未涉及材料本质,排 除。 6.下表为《中国近代岁入统计比较》(政府各项财政收入所占百分比) 年代 地丁杂税 盐课 关税 1849 年 77.2% 11.7% 11.1% 1885 年 0% 9.6% 18.5% 1892 年 39.5% 8.8% 20.9% 1897 年 28.2% 15.3% 24.7% 这表明 A. 小农经济商品化程度较高 B. 中国出口商品种类扩大 C. 清朝借外债以缓解危机 D. 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晚清财政收入更多依赖关税,说明当时中国更多的依赖世 界市场,即表明了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在加强,故 D 项正确;选项 A 不符合小农经济自给自 足的特征,排除;材料未涉及出口商品种类的问题,也未涉及借外债以缓解危机的问题,故 B、C 两项排除。 7.某报纸在 2015 年 3 月的报道中称:一些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英国等欧洲国家决定加入 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就是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中国正在体验自己的布雷顿森林时刻。据此 可知,这一报道认为中国 A. 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 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C. 积极维护经济区域集团化 D. 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吸引了西方国国家的加入,有利推 动经济的交流合作,是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体现。故 A 项正确;B 项,亚投行建 立并非多边外交的体现,排除。C 项,亚投行建立的主要意义并非维护经济区域集团化,故不 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 项,题干未体现对地区性和平的影响,排除。 8.如图是 1954 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图片中农妇手中拿着一张选民证)这 一作品( ) A. 表达中国基层民主逐渐扩大的主题 B. 借农妇的形象宣传了新的国家文化 C. 反映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时的喜悦 D. 受“双百”方针繁荣文艺事业的鼓舞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54 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图片中农妇手中拿着一张选 民证)”可知,该画着重表现了农妇拿到选民证时的激动心情。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新中国 成立初期进行的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1954 年画家杨之光创作的《一辈子第一回》形象的宣 传了新中国的基层选举(政治文化),B 正确;表达中国基层民主逐渐扩大的主题与材料 1954 年不符,A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合作化信息,C 错误;“双百”方针是 1956 年颁布的,与材 料不符,D 错误。 9. 柏拉图在谈到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 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 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A. 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 雅典没有以法律来约束公民 C. 雅典民主政治的极端不公正 D. 雅典直接民主制导致体制危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从材料信息可知,柏拉图认为,过度泛滥的直接民 主造成许多公民不愿受到任何约束,甚至连法律也不愿去遵守。这说明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 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因此 D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B、C 两项与史实不符。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 10.“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 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这一认识客观上 A. 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B. 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C. 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 D. 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早期殖民帝国疏于生产,引起“价格革命”,导致其衰落,英国要避免衰落就不得不 从事生产,故 C 项说法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对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引发“价格革命”的辩 证认识,故 A 项说法不符合题意;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新航路开辟时期不 符,故 B 项说法不符合题意;“价格革命”是西欧殖民扩张的结果,而非原因,故 D 项说法 不符合题意。 11.《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 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 突”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C. 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 D. 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期,苏联稳固扩大其在欧洲的势力,与西方列强产生了直接的冲突,这 种冲突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由于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立,两极格局逐渐形成,故 B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二战后的 国际局势,A 错误;C 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故 D 错误。 12.《三等车箱》是 1862 年法国具有战斗精神的讽刺艺术画家杜米埃的作品。作品描绘了在 昏暗、肮脏、拥挤的三等车箱中,前排座位上坐着贫穷的一家人,他们相依在一起,看上去 都很疲惫。整个画面中的人看上去似乎都各有生活的苦衷。该作品 A. 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绝望 B. 抨击了法国的政治制度 C. 反传统反理性绘画风格 D. 抒发了强烈的个性色彩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三等车箱》是 1862 年法国具有战斗精神的讽刺艺术画家杜米埃的作 品。”信息可知,这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风格,主要是抨击当时的法国政治制度,因 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现实生活的绝望,而是对现实制度的一种批 判;C 选项是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对强烈的个性色彩的抒发。故 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第 II 卷(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前期,消费呈现尚俭、务实特征,万历《通州志》卷 2 风俗载,南直隶通州“弘 德之间,犹有淳本务实之风。”成化《山西通志》卷 2 载,太原“工商务实勤俭”。然而中期以 降,消费发生嬗变,凸显奢靡之风尚,乾隆《震泽县志》卷 25 风俗序载,苏州府“万历以后迄于 天崇,民多世富,其奢侈乃日甚一日焉。”上至皇室下至民间竞相奢靡,顾炎武认为:“自神宗 以来,默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教十年如此矣。”消费奢靡,对明代的社会发 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邦建《明朝中后期奢廊之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与 16 世纪相比,这一时期欧洲消费竞争的特征发生了变化,首先,消费竞争的主 体是家庭,竞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地位和荣耀:到了 18 世纪,消费竞争的主体则成为个 人,消费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地位和荣耀。其次,16 世纪消费竞争的动力主要在于政治, 但 18 世纪消费竞争的动力主要在于文化与市场,其表现形式就是对时尚的追逐和竞争。而时 是 尚的制造者不仅仅是贵族,市场也参与到时尚的制造中来……时尚的大众参与导致西方进入 了“大批量需求”时期。 李琴《从勤俭节约到消费至上对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社会风尚嬗变的原因,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与 16-18 世纪欧洲消费观念变化的相同 之处,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 【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大量工商业城镇的兴起发展及其人口 的增长:社会上工商皆本、趋利经商风气的滋长等。 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冲击了封建礼制和传统观念习俗: 推动了批判封建专制的新思想的出现。但也导致了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形成重利轻义的社会氛 围,加深了统治集团的腐败。 (2)相同之处:由尚俭到奢靡。 主要不同影响:明朝中后期的消费变化没有促进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而欧洲则加速了封 建制度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成长。 原因:中国明朝时期封君主专制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等影响:欧 洲则是新航路开辟、对外殖民扩张、重商主义思想盛行以及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等影响。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上至皇室下至民间竞相奢靡”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 社会经济的生产、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概括明朝中后期社会由简到奢的变化原因。简要评 价:根据材料一“默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积 极和弊端两个方面分析奢侈之风盛行对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及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2)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然而中期以降,消费发生嬗变,凸显奢靡之风尚”、材料二“, 消费竞争 主体则成为个人,消费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地位和荣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明朝中后期与 16-18 世纪欧洲消费观念变化都经历了由尚俭到奢靡的变化。对社会发 展的不同影响:根据材料一“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和材料二中“时尚的大众参与导致西方 进入了‘大批量需求’时期”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的消费变化没有促进 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欧洲的消费观念变化则是加速了封建制度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 成长。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东西方的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思想观念等角度全面分析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的 材料 今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各类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与我们越来越有关联。如 何理解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行为、习惯、风土人情,本书将为你提供一 幅简洁、完整而且清晰的图画。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根据目录中一个或多个事件,概括指出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 加以阐释。(要求:简要写出历史发展趋势,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 【答案】参考示例 1 趋势: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阐释:14—16 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化巨匠和宗教改革家要求将“人”从神的光芒笼罩下解放出来,追求“人性”的人文主义 阶段。文艺复兴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奠定基础。17—18 世纪,随着 资本主义发展,欧洲掀起了启蒙运动。以伏尔泰为首的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贵族特 权和教会权威,提出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新的国家运作方案,为资 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近代科技发展如 新天文学说、牛顿力学体系、进化论等,冲击着封建教会统治,极大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 参考示例 2 趋势: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阐释: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15—18 世纪,早 期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礼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 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 世纪 70 年代后,工 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夺殖民地,20 世纪初世 界市场最终形成。 参考示例 3 趋势: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阐释: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弊端也在日益暴露。空 想社会主义产生,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工人运动使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 始登上历史的舞台。1848 年,以《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为标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1871 年巴黎公社 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 践。1917 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俄国诞生了,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中的“理性的时代”“自由平等博爱”可以得出历史 发展趋势: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阐释:根据题干要求“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阐释准确全面”,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欧洲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进行阐述。首先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兴起的原因展开,14—16 世纪,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然后就两次思想解 放运动的意义简要阐述,即文化巨匠和宗教改革家要求将“人”从神的光芒笼罩下解放出来, 追求“人性”的人文主义阶段。文艺复兴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奠定 基础。对启蒙运动的阐述主要围绕运动发生的原因和运动过程中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进行。 如 17—18 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发展,欧洲掀起了启蒙运动。以伏尔泰为首的启蒙思想家,反 对封建专制,贵族特权和教会权威,提出了“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新的 国家运作方案,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 备。最后结合近代科技发展如物理学和生物学成就及其影响展开阐述。 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 1956 年改革以后,在近 30 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 年 9 月, 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 年, 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 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 1985 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 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 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 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 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 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 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答案】(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 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意义: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 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1978 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1982 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 出”等,可知逐步推行,渐进改革;根据“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可 知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根据“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可 知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根据“中央只管……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 管理”“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等可知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 (2)本问的关键在于学生如何多角度地分析历史问题,根据“新中国工资制度自 1956 年改 革以后,在近 30 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通过逆向思维,可以反向得出改变了原有不合理 的工资制度;根据“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使 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等,可以得出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 平;再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意义。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20 世纪 80 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和意义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的能力。前几年本题多是考查中国古代改革,但今年却打破以往格局,考查了中国当代史中 经济体制改革内容。虽然此题一改往年选修题目考查的范围,但是仍属于教材重点知识的考 查。本题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要求考生能够平心静气,细致分析,对考生阅读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材料解析能力的锻炼和提 高。 16.材料 1937 年 8 月 21 日,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以条约形式确定援华制日政 策,但不承担直接参战的义务。中国则承诺不与第三国缔结共同反苏的协定。依约,苏联同 样允诺不与日本签订任何条约。……1941 年 4 月 13 日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在 这以后,苏联对华军事援助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从 1945 年 2 月起,苏联秘密从欧洲战场 抽调大量军队,增兵远东。同时,苏军储备作战物资,改善交通,准备与日本一战。4 月,苏 联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8 月 8 日,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 ——摘编自赵士国《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对华政策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 1937—1945 年苏联对日政策的演变,并指出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答案】(1)背景:日本在亚洲战场日益陷于困境;雅尔塔会议 决议;对德战争已得获胜 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2)演变:由援华制日到对日中立再到对日作战。 因素:国际形势,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1945 年 2 月起,苏联秘密从欧洲战场抽调大量军队,增兵远 东”,同年“4 月,苏联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8 月 8 日,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关东军 发动突然袭击”等,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局、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 和法西斯国家失败在即等方面分析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背景。 (2)演变:根据材料在“1937 年 8 月 21 日,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以条约形式确定 援华制日政策”,到了 1945 年“8 月 8 日,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即可 概括出苏联对日政策的演变。因素:根据材料前而的分析,结合所学可得出影响国际关系的 因素,主要有国家利益、国际形势及意识形态分歧等。 1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创立三民主义、进行革命 实践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有浓重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国际秩序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界,可将孙中山对国际分野的看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 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孙中山主要是以人种或地域为依据,做出黄白或欧亚分野的判断。经 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十月革命的成功和苏俄的兴起以及帝国主义仍然对中国等国家实行 强权压迫政策等因素,孙中山对各国有了新的认识,从而提出了新的国际分野。他认为以后 的国际战争“不是起于不同种之间,是起于同种之间。那种战争是阶级战争,是被压迫者和 横暴者的战争,是公理和强权的战争”。从对欧美国家强权政治的批判中,孙中山主张以仁义 道德的“王道”取代西方列强以强权武力为内核的“霸道”规则,构建平等、和平的国际秩 序。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仁爱”“信义”与“和平”等传统伦理准则。阐发“王道”中的公 的 平正义,与无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殖民压迫,主张民族自决的理论是一致的,这正是孙 中山与时俱进,将传统赋予时代内涵而走向联俄、联共的原因所在。 ——摘编自李育民《论孙中山的国际秩序观》 (1)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在一战前后对国际分野标准认识 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孙中山的国际秩序观。 【答案】(1)变化:由种族(或地域)转变为阶级(公理与强权)。 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等。 (2)简评: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体现了孙中 山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等。 【解析】 【详解】(1)一问,根据材料一“主要是以人种或地域为依据,做出黄白或欧亚分野的判断… 起于同种之间。那种战争是阶级战争,是被压迫者和横暴者的战争,是公理和强权的战争” 可知孙中山一战前后由种族转变为公理与强权。二问,结合所学从十月革命影响、战后世界 格局及西方“霸道”规则的影响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主张以仁义道德的“王道”…构建平等、和平的国际秩序…包括“仁爱”、“信 义”与“和平”等传统伦理准则…与无产阶级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殖民压迫,主张民族自决的 理论是一致的…走向联俄、联共的原因所在。”结合所学从其思想的理论来源、思想特征、 对民主革命及民族解放的影响及世界意义进行评述即可。 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