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度高二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2017.12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 必修三(专题 三~八)。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从《西国近事汇编(1873—1899)》中整理出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英译图书的分类及数量的统计。这一统计反映了当时 分类 数量 分类 数量 分类 数量 分类 数量 军事/海军 37 工程 31 农业 12 医学 12 化学 10 矿业 10 数学 7 造船 7 科学 6 历史 6 图画 6 国际法 5 电气 5 地质 3 地理 3 政府 3 商业 3 教育 3 物理 2 天文 2 A. 国人仍坚持天朝上国观 B.洋务派“体用观”的局限 C.政府重视培养全面人才 D.维新派倡导的政治变革观 2.康有为说:“凡扫尽阶级而人类平等者,人必智而乐,国必盛而治,如美国是也;其他人民,国势之愚智、强弱、盛衰,皆视其人民平等、不平等之多少分数为之。”这体现出康有为 A.将人权平等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B.提倡建立美式的民主政体 C.主张给予普通民众政治参与权 D.认为人权与国权相互对立 3.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胡适说:“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胡适意在 A.鼓励青年投身于革命 B.强调提高国民自觉意识 C.呼唤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号召普通民众推翻帝制 4.“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的知识分子脱下学生装,穿上了粗布衣”,正如邓中夏所说,“五四”运动中有一部分学生领袖,就是从这里出发‘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去办工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青年学生已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家 B.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建立巩固联盟 D.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5.1924年4月,孙中山发表演说称:“我们拿欧美已往的历史来做材料,不是要学欧美,步他们的后尘,是用我们的民权主义,把中国改造成个‘全民政治’的国家,要驾乎欧美之上。”由此可知,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 A.与西方的自由民主完全不同 B.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C.借鉴并发展了西方民权思想 D.解决了中国社会的弊端 6.下面为毛泽东某一时期某篇文章节选的内容。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毛泽东 如何打倒的方法,则有二说,一急烈的,一温和的。两样方法,我们应有一番选择。(一)我们承认强权者都是人,都是我们的同类。滥用强权,是他们不自觉的误谬与不幸,是旧社会、旧思想传染他们和遗害他们。(二)用强权打倒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不但自相矛盾,并且毫无效力。欧洲的“同盟”“协约”战争,我国的“南”“北”战争,都是这一类。 所以我们的见解,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在对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命”,不致引起大扰乱,行那没效果的“炸弹革命”“有血革命” A.反帝反封决心坚定 B.主张温和革命方式 C.提出正确革命道路 D.已注意民众的力量 7.在邓小平著作中,“扭着不放”““顽固’一点”硬着头皮”,经常用来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一百年不动摇”的同义语。这些用词折射出邓小平 A.强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 B.坚定的改革理念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C.全面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D.主张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并举 8.1956 年以后,诗歌不再仅仅表现重大题材,讴歌爱情、友谊、山川景物的作品开始增多,诗的主题也不断深化。一些诗人面对现实,大胆探索,对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给予揭示,对一些社会人生问题给予积极的思考。这段描述说明 A.国家经济建设进入高潮 B.新旧创作理念存在冲突 C.社会上出现“左”倾思潮 D.当时艺术氛围相对自由 9.下面是1949~200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的统计图。此图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 A.普及程度不断的提高 B.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 C.激发了国民的求知欲 D.旨在提高民众的素质 10.1962年12月,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指出“现在太平洋地区存在的危险将急剧增加。我们必须认真看待这种威胁。即使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也可能在一两年内就能够成功研制原子弹。”这表明中国研制核武器 A.有苏联的技术援助 B.速度超出了美国预料 C.受到美苏两国制裁 D.被美国政府密切关注 11.普罗塔戈拉说,“真理(尺度)是对于意识的现象,没有任何东西是自在自为的单一,它之所以为它,只在于它对意识的关系中——都只看它对另一个东西怎样,这另一个东西就是人。”这说明他 A.关注人的伦理道德 B.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 C.有相对主义思想倾向 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 12.黑格尔在谈到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区别时指出,苏格拉底同样提出过“人是尺度”的命题,但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在他那里,“人是尺度,是就人是思维的、人给自己提供一个普遍的内容而言的”。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沉迷于人的主观感受 B.强调人的理性与智慧 C.确认了人的主体地位 D.怀疑普遍真理的存在 13.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在其《论家庭》一书中说:“人的欢乐不在于过闲散的无所事事的生活,而在于进行工作和活动。”他还宣称一个人应当有三样东西:房子、土地和商店。据此可知,阿尔贝蒂 A.大力宜扬了理性主义 B.改变了城市的消费观 C.希望实现财富的均等 D.追求俗世生活的幸福 14.马丁·路德说:“比起教皇与所有红衣主教来,我更惧怕自己的内心;因为在我的心中。那个大教皇本人一直存在着。”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A.强调宗教的自我约束 B.主张精神自由 C.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D.相信信仰得救 15.伏尔泰认为,自由是人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天赋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特别是拥有财产的自由。但他同时又说,对于社会上绝大多数劳动群众来说,自由只在于“他们将自由地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出价最高的人”。材料旨在说明伏尔泰 A.主张“天赋人权”说 B.反对封建特权制 C.倡导自由平等说 D.具有阶级局限性 16.孟德斯鸠说:“从自然物质来说,小国适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适宜于君主治理,大帝国适宜于专制君主治理。”据此可知,孟德斯鸠认为 A.分权制衡存在于任何政体中 B.国家规模影响国家政权形式 C.君主立宪制是最合理的政体 D.各种政体可以交叉相互使用 17.普朗克发现了超出经典物理学框架的新的实验事实,并且为解决新的实验事实与旧的理论体系的矛盾,被迫做出某些超越旧理论的假设。但他不想用量子化概念去推翻旧的理论体系,始终认为“错误不在于理论之基本原则,而一定在于构造理论时所用的某个假设。”可见普朗克的量子假设 A.解决了经典力学的危机 B.弥补了经典力学的不足 C.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D.揭示了旧理论的缺陷 18.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这是向上帝创造万物论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向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剿的顽固堡垒。据此可知,生物进化论 A.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B.揭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序幕 C.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D.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各种科技综合研究所和工业实验室纷纷建立,且大部分是由企业家和发明家出资建立,它直接为生产服务,并以利润为目的。这表明这一时期的美国 A.垄断组织产生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B.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成为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国家 D.垄断资本家追逐财富手段先进 20.下图反映了英国某一时期铁路兴建的情况(单位:英里)。图中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英国是最早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 B.蒸汽机的发明和普及提供了动力条件 C.英国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 D.英国广阔的海外市场遍及世界各地区 21.“不论他们的创作侧重于生活的哪一个侧面,选取什么题材,他们的注意力都不限于个别的人物或事件,而是力图通过主人公曲折坎坷的命运概括时代的面貌,,描绘它的“风俗”。材料中的“他们”属于的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22.恩格斯说他在《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在第三、第四乐章里听到了“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的、年轻的、自由的欢乐”。这说明贝多芬作品 A.凭借乐器表达情感 B.有强大艺术感染力 C.节奏悠扬舒缓轻快 D.体现出反封建精神 23.下面是达利的画作《记忆的永恒》,画面展现的是在一片空旷的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还有几只钟表模样的东西。达利承认这幅画是自己尽可能精密地记下梦中每一个意念的结果。这幅画作 A.结构严谨 B.色彩鲜艳 C.现实感强 D.荒诞怪异 24.法国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写道:“1920年还只有少数专家知道洛杉矶近郊有一个叫好莱坞的小镇,而现在这个小镇已成为一个无形帝国的首都和电影新的创作中心,争拍影片的热潮使好莱坞变成一个新兴的城市。”这反映了电影艺术 A.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B.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C.丰富了美国民众生活 D.如实反映社会现实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3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彼特拉克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曾清醒地认识到他所处时代与前代的不同,他说:“当我赡前顾后的时候,我是正站在两个世界之间的人。”事实上,中世纪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可能性空间。一般的历史学家把文艺复兴这个时期描写成“从黑暗时代的灰烬里诞生的现代世界,或把它描写成一个发现世界、发现人类和在生活、思想、宗教、艺术等方面不受约束,自由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人们从关注“灵魂被基督拯救”转向了“基督拯救和人自身拯救的统一”。但丁代表作《神曲)建构的就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和基督教思想融合混杂的世界。文艺复兴使传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而传统与变革的合力才是历史前行的永恒动力源。 ——摘编自高永《“文艺复兴”复兴了什么?》 材料二 “在德意志,一直到15世纪末,当人文主义与宗教势力相结合的时候,人文主义才在本地的土壤中生根,而没有宗教势力,就不可能对中世纪晚期的世俗社会产生持久的影响。”路德便是在这种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中出现的。他强调“因为只有信才是得救,而有效的上帝之道的用法,如同《罗马书》十章所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上帝的道不是借什么行为所能领受、所能爱慕的,乃是单借着信。”马克思曾这样评价路德:“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如薄伽丘亦说:“你应该知道,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薄伽丘面对世俗社会提出的人生平等观,被路德在宗教领域内提出——人人都是祭司。 ——摘编自邓丽《路德的“因信称义”说及其人文主义精神》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兴起的相似社会背景及两者在形式上的不同之处。(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在思想主张上的共同点,并分析二者的相互联系。(8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开普勒在第谷精密详尽的观测基础上,总结出行星三大定律;哥白尼的“日心说”在用伽利略望远镜获得天文观测的基础上,逐渐冲破宗教的束缚;伽利略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落体定律和惯性原理等。但是,这些发现彼此独立,缺乏内在联系。牛顿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于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物理学的第一次统一。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发表,摒弃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很好地解决了经典物理内部的矛盾。从伽利略发现的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这一事实出发,1915年爱因斯坦完成《引力场的方程》的论文,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摘编自陈华《牛顿力学与现代物理》 材料二 爱因斯坦深信沿着法拉第和走克斯韦开辟的道路前进,就一定能一步一步地为全部物理学找到一个新的、可靠的基础。爱国斯坦不惜抛弃旧的传统观念,对牛顿力学进行了根本的改造。相对论突破了这种直观的、由于长期习惯而变成传统的时空概念,大丰富并深化了人类对于时空特性的认识。 ——摘编自余骥《自然科学发展对哲学发展的意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哲学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力学产生的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历史意义,并就西方物理学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7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海涅创作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记录了他1843年从巴黎返回汉堡,途径亚深、科隆、哈根、明登等城市的旅途见闻和所思所想。全诗分为27章,以冬天象征死气沉沉的德国,通过童话般的梦境和想象,对当时德国的腐朽落后进行了无情的批判。第1章就写道:新的歌,更好的歌,啊! 朋友,让我替你们制作——我们要在地上建筑起天国。我们要在地上得到幸福,再不愿老是饥肠辘辘,再不愿把勤劳的两手获得的东西,拿去填饱那些吃闲饭的肚腹。 ——摘编自张思齐《梦的追随与西方文学》 材料二 自文艺复兴以来,视觉艺术一直遵循着固定的表现形式和空间透视法。但20世纪的很多艺术以非客观自许,拒绝模仿或复制自然,也拒绝像现实主义般或照相般忠实地再现对象。艺术革命起始于1914 年的法国,在战争年代和1945年以后加速发展,似乎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荡和对理性主义、乐观主义的幻灭,还反映了弗洛伊德和心理学其他学派的影响,反映了对无意识和非理性的强调,以及新物理学的相对论和善于事件、空间、时间的不确定性。 ——摘编自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所属的文学流派及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艺术革命兴起与加速的原因。归纳材料一、二中所涉及的文学艺术流派的共同点。(8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7和18世纪,整个基督教区的无数学者和其他富于思想的人则正在发展和表达一些新的思想,以致可以说是构成一场思想革命。这场思想革命并不是突然开始的。它是从较早的几个运动中生长出来的一个渐进的运动:(1)对遥远的地方和人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大的兴趣——是从14到17世纪欧洲向外扩张的结果;(2)中等阶级和贵族阶级财富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闲暇和好学——是商业成长和在亚洲、非洲、美洲使用廉价劳动力的结果;(3)对宇宙的概念的变化——是广泛学习16世纪时的哥白尼学说的结果;(4)对伴随着十六七世纪激烈的宗教冲突而来的偏执和不宽容的反抗;(5)对17~18世纪肮脏的王朝战争和殖民战争所引起的种种邪恶和痛苦的反抗。17~18世纪的思想革命包括:(1)强调自然科学的重要性;(2)“自然宗教”和对基督教的怀疑论的兴起;(3)“进步”观念的兴起;(4)把批判精神应用到宗教、政治、教育和经济上面。 ——摘編自[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世界史》 根据材料中“思想革命”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紧扣材料,写明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B B C B B D A D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A D B C C B C B B D B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3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52分。) 25.(14分) (1)背景:都发生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都处于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之下;都受到中世纪文化的影响。(4分) 不同: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2分) (2)共同:反封建、反天主教会束缚;提倡自由平等;颂扬人的价值;是思想解放运动。(4分) 联系:文艺复兴促进了宗教改革的进行,而宗教改革则推动了文艺复兴更广泛和深入的发展。(4分) 26.(13分) (1)条件: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6分) (2)意义:是物理学领域伟大的革命;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深刻地解释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4分) 认识:科学的发展,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理性的质疑精神;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科学理论在不断完善、创新;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3分.言之成理即可) 27.(13分) (1)流派:浪漫主义。(1分) 特点:反对崇尚理性,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抒发个人情感,积极寻求理想世界;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而斗争。(4 分,言之有理即可) (2)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破坏,使西方社会出现精神危机;二战后,长期冷战对峙使局势不稳;科技的发展与其他学派的影响。(6分) 共同: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2分) 28.(12分) 示例 论题:启蒙运动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了推动作用。(3分) 阐述: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本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的矛盾不断深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启蒙运动兴起了。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提出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学说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思想武器,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启蒙运动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9分)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