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4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栏内填写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场、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Ⅱ卷内容必须用0.5㎜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相应空格或区域内。‎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在答题卡上。)‎ ‎1.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 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 B. 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C. 科举制度使选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 D. 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范执政 ‎【答案】B ‎【解析】秦汉时期朝廷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和监察,是为了控制地方,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反映出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的影响,不是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而且科举制形成于隋唐时期,排除C项;D项“根本上”说法绝对,排除。‎ ‎2.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原因是 A. 统治阶级的权欲 B. 地主阶级的要求 C. 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 法家思想的启示 ‎【答案】C ‎【解析】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要求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组织生产和发展经济,因此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原因是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故答案为C项。AB项属于政治原因,D项是思想原因,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3.下表说明 时代 政区名称 北方数量 南方数量 秦末 郡 ‎34‎ ‎13‎ 西汉元始二年(2年)‎ 郡、国 ‎71‎ ‎32‎ 西晋太康元年(208年)‎ 州 ‎11.5‎ ‎7.5‎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道 ‎7‎ ‎8‎ 唐元和八年(813年)‎ 路 ‎8‎ ‎15‎ A.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调整兼顾南北平衡 C. 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D. 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政区变迁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地方最高层级行政单位的南北方数量,秦汉至西晋时期北多南少,唐朝后期逐渐北少南多;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正在逐步南移,从而在南方设立的最高层级行政单位不断增加,这表明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政区变迁,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不能反映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排除A项;从行政单位的数量来看,没有体现“南北平衡”,排除B项;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排除C项。‎ ‎4.《汉旧仪》载:皇帝见丞相时,要为之起立行礼,而且“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疾,从西门入。即薨,移居第中,车驾往吊。赐棺、敛具、赠钱、葬地。葬日,公卿以下会送”。在汉代,丞相这种权益的获得已成规制,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君主专制严重削弱 B. 君臣呈现单向交流 C. 皇帝权力部分让渡 D. 官僚工作效益提高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皇帝见丞相时,要为之起立行礼”和材料“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疾”可见丞相地位高,这种现象出现是因为丞相权力大,但这种权力最终来源于皇帝,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君主专制是加强的,故排除A。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君臣呈现单向交流,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官僚工作效益提高”的信息,故排除D。‎ ‎5.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 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分封制不利于统一,故D正确。材料说明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统一,故A排除。分封制不利于加强王权,故B排除。材料反映郡国并行不利于消除内乱,故C排除。‎ ‎6.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改变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是 A. 军功制 B. 推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左思描述的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下门第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成为取代九品中正制的重要选官制度,故选D项,排除C项;军功制出现于九品中正制以前,排除A项;中国古代没有推举制的选官方式,排除B项。‎ ‎7.下图是陈列在中国某历史博物馆的三个瓷俑,分别是抱着葫芦的医生、抱着书本的读书人和一个商人,其中读书人个子最高。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惟有读书高”瓷俑 A. 察举制成为重要的选官制度 B. 科举制扩大了选拔官吏范围 C. 重文风气影响人们价值取向 D. 职业分工导致社会地位不同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以考试为选拔标准,“惟有读书高”反映了科举制实行后,知识分子追求功名利禄,促使社会重学风气盛行,故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的影响,而非察举制,故排除。B项,材料中表明社会的重学风气,未体现科举制扩大了选拔官吏范围的作用,故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因职业分工所带来的社会地位差异,故排除。‎ ‎8.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是 A. 儒学独尊 B. 国家财政 C. 中央集权 D. 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郡县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使儒家思想上升为官方哲学,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保证了中央财政收入。都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故C项正确。儒学独尊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的信息,A错误;国家财政属于中央集权的表现之一,B错误;君主专制属于决策方式的体现,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9.宋代各级官僚有不同称谓:“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只有‘差遣’才有治事的职能。材料反映出宋代 A. 皇帝对百官的管理和控制的加强 B. 官僚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耗费国帑(钱财)‎ C. 官员职能明确,提高工作效率 D. 重视文学艺术的发展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按照宋代官制,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结合所学可知,政府对官员的控制加强,官员并不固定担任某项工作和位置,流动性较强,这直接导致宋代官僚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增加财政负担,选项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官员的控制加强,并未涉及对百姓的控制,A选项错误;官职分离职能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因此选项C排除;材料未涉及文学艺术的发展,排除选项D。‎ ‎10.秦朝以“法”立国,重法指导下的改革促进了秦的强盛,但忽视道德与教化,使社会处于高速动转、高度紧张中,缺乏调节和弹性,最终导致国家崩溃。秦朝的治国实践和权力运作,饱含治国安邦的成功经验和足资诫鉴的政治教训。汉朝统治者从中汲取的政治智慧不包括 A. 儒法相济的统治思想 B. 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 C. 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 D. 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秦朝以“法”立国,重法指导下的改革促进了秦的强盛,但忽视道德与教化,使社会处于高速动转、高度紧张中,缺乏调节和弹性”可知,秦朝皇权独尊,至高无上。秦帝国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严刑峻法,轻罪重罚。秦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所以汉朝统治者从中汲取的政治智慧包括儒法相济、民本思想与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不包括强化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A、B、C项,都是汉朝统治者从秦朝汲取的政治智慧,排除。‎ ‎11.《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直接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强化君主专制 ‎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实现权力制衡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裁撤中书省的直接目的是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加强君主专制,因此B选项正确;该措施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选项错误;C选项不是该措施的直接目的,排除;该措施的目的是强化君权而不是实现权力制衡,D选项错误。故选B。‎ ‎12.清朝军机处差役称为“苏拉”,照例选十五岁以下不识字之幼童担任,故军机处“苏拉”称之为“小幺童”。清中叶以后,“苏拉”有年过六十以上,仍以“小幺童”称之者。材料可以反映出清朝军机处的特点是 A. 随意性 B. 保密性 C. 高效率 D. 稳定性 ‎【答案】B ‎【解析】军机处大臣一般以皇帝身边亲信和下等官职人担任,主要是从保密性出发,故B项正确。随意性不符合军机处特点,A错误。高效率和稳定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和D项错误。‎ ‎13.清朝前期,乾嘉学者继承顾炎武考据学的方法,博古不通今,论史不议政,涌现出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和浙江学派等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他们都以考订实证为基本特征,标榜“汉学”,以别于官学、“宋学”。这反映了当时 A. 经世致用深入人心 B. 程朱理学遭受动摇 C. 社会剧变思想活跃 D.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清朝前期,乾嘉学者继承顾炎武考据学的方法,博古不通今,论史不议政”结合所学可知,乾嘉学者继承考究实践的方法,其背景就是因为清朝前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D项正确。“深入人心”无法体现,排除A。程朱理学依然是统治思想,排除B。当时的进步思想只是局限于少数人,并未发动广大群众,也谈不上社会剧变,C项错误。‎ ‎14.有学者认为“作为秦始皇统一海内以来历代沿用的辅政制度,早已为士大夫官僚集团所认同和接受,有其巨大的制度惯性”。突破这一制度惯性的演变是 A. 从世卿世禄制到官僚制 B. 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C. 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 D. 从郡县制到行省制 ‎【答案】C ‎【解析】秦朝实行的辅政制度是三公九卿制,蕴含这削弱相权的因素,秦朝以后,逐渐削弱相权,到明朝废除丞相,实行内阁制,体现了这一制度惯性,C 正确;世卿世禄制在秦统一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A;汉代实行察举制,排除B;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不属于辅政制度,排除D。‎ ‎15.清初,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事,内阁只是作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执行机构。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体现了 A. 军机处成为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 B. 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满清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以发现,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可以决定军国大事,但随着军机处的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军国大事的决策权自然集中到皇帝手中,加强了皇权,故B正确;军机处并不是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故A错误;郡县制的推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C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满清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故D错误。‎ ‎16.在《清世宗实录》内,雍正十年以前谕旨的发布途径,多为“谕内阁”及“谕议政王大臣、谕大学士等”,雍正十年以后则常“谕办理军机大臣等”,不少于“谕内阁”的次数。这一变化表明 A. 清廷内部矛盾尖锐 B. 皇帝决策更好执行 C.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军机处地位的上升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皇帝谕旨发布的途径由主要通过内阁或议政王大臣变为主要经由军机处,这说明了军机处地位的提高,故D项正确,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军机处地位的提升,没有体现出清朝内部矛盾,故A项排除;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C项排除。‎ ‎17.明朝于1447年颁布法令规定,“织绣蟒、龙、飞鱼、斗牛,违禁花样者,工匠处斩”。明末官员张瀚《松窗梦语·风俗记》中写道:“今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攒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上述变化表明 A. 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 B. 等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C. 男女服饰样式品种多样 D. 社会生活盛行奢靡之风 ‎【答案】B ‎【解析】1447年明朝政府颁布法令严禁服饰越制,是为了维护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明末官员叹息男女服饰“逾国家之禁”,是对社会等级秩序混乱的无奈,反映出等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B正确;明末男女服饰“逾国家之”不能说明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男女服饰违背国家禁令,不能说明其样式品种多样,排除C;材料能够体现出社会生活盛行奢靡之风,但不全面,D项错误。‎ ‎18.明代形成“廷杖”制度,大臣往往被当朝笞责,重者致死,或者投入“诏狱”,酷刑折磨致死,完全破坏了中国古代“君使臣以礼”的传统。下列明代史实中,与这一现象的实质最相符的是 A. 推行改土归流 B. 内阁拒绝草拟皇帝不合理的诏旨 C. 废行省设三司 D. 太监乱政比其他任何朝代都严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明代形成“廷杖”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廷杖制度的出现是君主专制膨胀的产物,结合选项可知D选项符合题意。改土归流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内阁拒绝草拟皇帝不合理的诏旨,体现的是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不符合材料主旨,B选项排除。废行省设三司属于加强中央集权方面,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19.《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然能治国,不能服人。法度虽严,非议四起”。“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 A. 自身不正贪污腐化 B. 不善理财入不敷出 C. 阁臣弄权不合制章 D. 世俗日下嫉贤妒能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法度虽严,非议四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而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大权独揽,不符合明朝制度,故“非议四起”,故C选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张居正自身不正贪污腐化,故A选项错误;材料“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说明张居正善于理财,故B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当时世俗日下嫉贤妒能,故D选项错误。故选C。‎ ‎20.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 汉代的尚书令 B. 唐代的尚书省 ‎ C. 元代的中书省 D. 明代的内阁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是丞相制度被废除后的明代内阁,D正确;ABC的在当时都具有丞相的职责,故排除。‎ ‎21.史学家赵翼在描述我国古代某机构职能时说:“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该机构是 A. 尚书省 B. 门下省 C. 内阁 D. 军机处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军机处,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该机构的官员“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可知没有决策权,只有上传下达的作用,所以正确的选项是D项,ABC项不符题意。‎ ‎22.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下列史料,与军机处无关的是 A.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 B.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肯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丁此矣 C.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丁内阁,……盖趋然执政之府矣 D. 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下其间也 ‎【答案】A ‎【解析】A选项讲述的是明朝宰相废除的事件,改革原有的中央政治组织形式,与军机处无关;B选项讲述的是军机处的位置优越性;C选项讲述的是军机处的职责问题;D选项讲述的是军机处的实质。故A符合题意。‎ ‎23.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这反映了 A. 专制皇权空前强化 B. 皇帝与司礼监关系密切 C. 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D. 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 ‎【答案】A ‎【解析】明朝时期,内阁的设置本身就是加强皇权的表现,而用司礼监太监牵制内阁,更是表现了对内阁专权的一种预防,所以同样是为了加强皇权,所以这些反映了专制皇权空前强化,故选A。‎ ‎24.“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选自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封建制度被推翻、新中国成立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 秦朝统一全国、武昌起义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的封建国家;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故此题选B;辛亥革命后,我国的还有封建制度,故A可排除;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的是在1956年,故可排除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意义远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重大,故可排除D。‎ ‎25.《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反映了秦朝废分封行郡县,故排除A,选C;B是中央官制,无关;D是西汉初年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 ‎ ‎26.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 A. 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 B. 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 C. 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 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实现了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转变,符合“封建”到“帝制”的转变,故D项正确。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出现于夏朝,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西周不是集体统治,是地方贵族和周王统治,君主专制在秦朝最终确立,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神权政治是指神权 (也就是教会势力) 大于世俗权利,与中国古代史实不符,排除C项。‎ ‎27.《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答案】C ‎【解析】战国后期分封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C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D项错误。‎ ‎28.近代某一事件后,日本对华人不再优待尊重,甚至对华人充满了鄙视,也不再把中国视为其近代化的对手,提出要充当东洋的盟主。这一事件使 A.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 江苏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D. 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工具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日本”“东洋”说明是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署《马关条约》,开放苏州、杭州、沙市合重庆为通商口岸,C正确;A和B是鸦片战争影响;D是《辛丑条约》影响。‎ ‎29.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 A. 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C. 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D.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 ‎【答案】D ‎【解析】A项是对国内的影响,不合题意,故排除A。B项是对国内的影响,不合题意,故排除B。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使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故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故D正确。‎ ‎30.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是指 A. 英国推行炮舰政策 B.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C. 中国社会全面落后 D.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完成,工业文明迅速发展急需市场是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源,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只是鸦片战争的一个小原因,不是“大势”,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也只是鸦片战争的一个小原因,不是“大势”,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属于“世界大势”,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31.《鸦片战争后,中方代表联名向英方代表璞鼎查发出了一份提议:“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避免衅端。”中方让出的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协定关税 D. 传教士传教权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避免衅端。”可知中国让出的是领事裁判权,即英国取得治外法权,故A项正确。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与材料领事裁判权不符,排除B。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与材料强调领事裁判权不符,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传教士传教权,而是强调领事裁判权,排除D。‎ ‎32.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有弱有强,但总体上是中央权力在加强,地方权力在削弱,故A正确;B项(地方权力渐强)和C项(地方权力无变化)较易排除;D项地方权力有强弱变化但最终渐强,不符合中央集权日益强化的规律,故D不正确。‎ ‎33.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A. 汉朝丞相位高权重 B. 汉朝相权无足轻重 C. 相权不能制约皇权 D.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西汉时期,丞相统领百官,相权极重,能够与皇帝的君权相争,因此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对重要的矛盾,材料表明丞相大多不能善终,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D正确;材料表明丞相大多不能善终,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并非丞相位高权重,排除A;西汉前期,丞相统领百官,位高权重,B错误;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C错误。‎ ‎34.《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 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 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 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答案】C ‎【解析】战国后期分封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C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D项错误。‎ ‎35.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两个“制”分别是指 ‎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礼乐制和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周之失,在于制”指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是周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容易导致地方势力做大,出现分裂割据,是周衰落的重要的政治原因;“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的“制”指的是郡县制,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暴政,而不是制度,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36.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 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 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 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 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元朝为实施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来管理地方,所以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故选B;行省没有独立的民政权,所以没有地方政治的自主性,故排除A;行省是中央派出的行政机构,而不是监察机构,故C 不符合史实;行省是用来管理地方的,故与中央政府的权力无关,所以排除D。‎ ‎37.如下图是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皇权一分为三 B.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扩大了宰相的权力 ‎【答案】B ‎【解析】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所以本题选B。‎ ‎38.宋代,皇帝的诏令在没有下达之前,中书省要进行是否可行的审批,下达之后还有御史或谏官指出其是否错误。这反映了宋代 A. 皇权专制受到了抑制 B. 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 C. 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D. 行政监督体系的严密 ‎【答案】D ‎【解析】中书省的审批和御史或谏官的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制决策的缺陷,反映出宋代行政监督体系的严密。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39.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分封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亲属等差递“减”制度体现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为嫡长子地位最高然后依次递减,并且嫡长子继承制还能避免因权力争夺而带来的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故B正确;材料不涉及世官制,故A不正确;材料未体现分封制,故C不正确;周王朝不是中央集权制,故D不正确。‎ ‎40.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 强调了君主至尊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A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C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与“新发展”不合,故D项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每题10分,共2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 材料二 任何背景的才德之士都可通过考试出任官职;当然,富裕家庭和权势人物的子弟更有时间接受教育。在宋朝,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任何近代前或甚至很多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 ‎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 ‎ 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是,执政官按照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在审理一切涉及外邦人讼争案件中,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 ‎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图一所示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图二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开创的?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图一到图二的演变呈现什么趋势?‎ ‎(2)材料二中“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的现象与当时哪一制度密切相关?这一制度的实施对宋朝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1)郡县制。元朝。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加强。‎ ‎(2)科举制。控制官吏任免权,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从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或由适用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对外扩张,疆域扩展;民族矛盾和经济矛盾增多。‎ ‎【解析】‎ ‎(1)图上反映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有郡和县,可以推断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是郡县制。图2地方有行中书省,宣慰司和中书省直辖地,可以推断出是元朝的行省制。根据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和中央的演变趋势可以得知: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加强。‎ ‎(2)根据材料二“在宋朝,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结合所学知识,宋选官制度是科举制,通过科举制,中央将官员任免权控制在自己手里,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3)根据材料“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以及课本提到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中,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可以回答第三问。‎ ‎42.“封建-郡县”之辩是古代政论的重要命题,也是因时而异、价值多元的命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 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藩镇将领)而无叛州。‎ ‎……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何以言之?……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夕之矣……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 ‎ ‎ ——(唐)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封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后之君苟欲厚民生,强国势,则必用吾言矣。 ‎ ‎ ——顾炎武《郡县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周青臣”与“淳于越”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封建之失”“郡县之失”的主要表现。对此,顾炎武在材料三中提出了怎样的改良策略,其实质是什么?‎ ‎(3)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提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结合上述三则材料中秦朝、唐朝、明清之际探讨“封建制”和“郡县制”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理解。‎ ‎【答案】(1)焦点:对秦朝推行郡县制的态度。‎ ‎(2)分封制缺陷是地方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郡县制缺陷是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实质是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相结合。‎ ‎(3)时代背景:秦朝:封建社会初期,需要郡县制以建立集权统治,巩固统一。唐朝:藩镇割据威胁集权统治,需要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明清之际: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以郡县制为基石的君主专制的弊端愈益显现,极大阻碍社会进步。‎ ‎【解析】‎ ‎(1)焦点:根据材料“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和材料“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可知,两者争论的焦点是对秦朝推行郡县制的态度。‎ ‎(2)表现:根据材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缺陷是地方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郡县制缺陷是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根据材料“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可知,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实质是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相结合。‎ ‎(3)理解:秦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处于封建社会初期,需要郡县制以建立集权统治,巩固统一。唐朝:根据材料“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藩镇将领)而无叛州”可知,唐代藩镇割据威胁集权统治,需要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明清之际:根据材料“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以郡县制为基石的君主专制的弊端愈益显现,极大阻碍社会进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