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通史版:阶段三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作业)
课时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4·上海单科,7)古代有一位汉族士大夫教他十七岁的儿子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儿子通晓这些技能之后,以此侍奉达官贵人,深得他们宠爱。这一情形最有可能发生在( )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齐 解析 鲜卑语在东晋十六国至北朝时期被广泛地入主中原的鲜卑族作为本民族语言使用,作为当时统治者所使用的语言,鲜卑语一度在中国北方成为仅次于汉语的声望语言,秦朝、西汉和唐朝时期汉族接触不到鲜卑语,故A、B、C项错误;北齐属于南北朝时期,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8·山东泰安模拟)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解析 均田制下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所以是个体农耕这一形式。 答案 C 3.(2018·山东临沂模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种做法( ) A.使中书省地位超越尚书省 B.有利于防范宰相的擅权 C.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能 D.说明监察机构日益完善 解析 材料是关于中书省起草诏令的过程中,允许中书省官员各执己见,并把各自意见书写在诏令上并签字,即“五花判事”,允许中书省官员各执己见且可以书写在诏令上,可以防范中书令(宰相)的擅权,故选B项。 答案 B 4.(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 ) A.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 B.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机构 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 D.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 解析 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与材料的内容体现门下省的演变历程不符,故A项错误;门下省成为审核机构,不是监察机构,故B项错误;“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演变为负责审核的机构,丞相的决策权被削弱,故C项正确;宰相退出权力中心与史实不符,门下省的演变历程,反映了宰相的权力削弱,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9·山东滨州模拟)下表是对唐代尚书省勾检官(从事勘覆稽失的官员)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代( ) 记述 出处 各级官府皆“据文案大小,道路远近,皆有程期。如或稽违,日短少差,加罪。” 《唐会要》卷五八 “其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 《唐律疏议》卷九 “凡文案既成,勾司行朱讫,皆书其上端,记年、月、日,纳诸库。” 《唐六典》卷一 A.政府注重官员行政规范 B.三省六部制走向成熟 C.尚书省隶属于监察部门 D.对政务犯罪惩罚严厉 解析 A项表述符合题目中“如或稽违,日短少差,加罪”“罪止杖八十”“记年、月、日,纳诸库”,故A项正确;题目仅仅涉及尚书省,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尚书省属于执行部门,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涉及政务犯罪,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8·安徽“江南十校”联考)贞观年间有个铁的规定:“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 ) A.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 B.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 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史官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可知,这种政治言论的负责制充分体现着古代中国的高超政治智慧,故选A项。 答案 A 7.(2018·广东珠海质监)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这一变化( ) 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 解析 据题干材料,由注重京师军事部署,到注重加强边防,最终导致节度使权力过重,引发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故选C项。 答案 C 8.(2018·山东临沂期中)魏晋时代,尚有很多人反对九品中正制,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反对这一制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世家大族逐渐走向没落 C.士庶阶层已经基本固化 D.考试选官制度初露端倪 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实际上是为世家大族服务的,官吏的选拔把持在门阀大族的手中,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反对这一制度,说明士庶阶层已经基本固化,故选C项。 答案 C 9.(2018·湖北荆州质检一)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 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 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 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 解析 据材料提到,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科举入仕的观念受到重视,说明科举制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故B项正确。 答案 B 10.(2018·江苏无锡期中)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 ) A.有匡时济世的功能 B.有诗歌取士的特征 C.有制约君权的职能 D.有民主议政的特点 解析 据题干可知,白居易和元稹根据时事做策论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说明科举考试有匡时济世的作用,故选A项。材料未提及以诗歌取士,B项错误;科举制选贤任能,有维护皇权的作用,C项错误;科举制是封建政制的重要组成部分,D项错误。 答案 A 11.(2018·山东青岛二中模拟)下表为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据此可知唐代( ) 类别 士族 小姓 寒族 人数 总计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进士 589 71.0 109 13.1 132 15.9 830 明经 81 63.3 18 14.0 29 22.7 128 制科 88 65.7 10 7.4 36 26.9 134 A.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 B.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 C.士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D.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 解析 从材料中各科录取人数和比例中,小姓和寒门都有很多,可知原来的士族垄断选官的特权现象发生转变,故选C项。 答案 C 12.(2018·山西太原期中)唐代谏官,多由门下省长官选取有学问、有气节的人充任,他们随从在宰相身旁,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这反映出唐代谏官制度( ) A.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B.改变了三省的运行机制 C.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 D.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多由谏官来讲”,说明谏官制度有助于决策层沟通和谐,故选C项。唐代谏官制度服务于君主专制,与民主政治无关,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三省的运行机制,B项错误;唐代谏官制度服务于君主专制,不能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18·山东德州期末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后来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由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朝官和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 ——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材料二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其他官员以“参预朝政”等名号也可为宰相,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初期制度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制度建设的意义。 解析 第(1)问特点,据材料一、二信息从统治者的统治策略目的、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及本质等方面归纳。第(2)问意义,据材料从社会稳定、矛盾缓和、社会经济发展及政治制度的角度归纳。 答案 (1)特点: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强化皇权。 (2)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有利于减少决策与施政错误;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4.(2018·四川双流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初期察举制与科举制简表 察举制 科举制 取士 方式 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的士人。 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 取士 标准 取人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 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决于程文之等第。 入仕 程序 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 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 教育 背景 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 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 材料二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初期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之处,并据此予以简要评价。 (2)你怎样看待材料二中的“南北榜争”及最终结果?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一信息从取士方式、取士标准、入仕程序、教育背景等方面分析二者的不同;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一分析的不同,结合所学分别对察举制和科举制的影响作出评价。第(2)问看待,结合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朝巩固统治的需要、“南北榜争”现象反映的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等角度分析评价。 答案 (1)不同:察举制是一种推荐任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任官制度;察举制选官标准多元化,科举制则较为单一;察举制入仕程序含混粗糙,科举制则相对明确规范;察举制下士人不一定出自学校,科举制下学校制与考试制相互配合。 评价:察举制注重官员素质的全面性,但主观性强,不易把握和操作;科举制简单易行,较为公正公平,但缺乏对士人的整体考察。 (2)看待:明初进士多出自南方,反映了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