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 ‎2017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试卷 命题学校:醴陵四中 命题人:胡庆 审题人:汪建凡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 以民为本 B. 天人感应 C. 人文精神 D. 尊重自然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惟人,方物之灵”“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可以看出,这些材料都强调了人的作用,重视人的地位,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A、B、D项。‎ 点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2.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做人要“恭、宽、信、敏、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认为人人皆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荀子也主张“仁义”,要“以德服人”“人要向善”。始终贯穿上述思想的一条主线是 A.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 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的资格 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 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的资格”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体现了孟子的四心说和性善论;“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体现了荀子礼法并用的主张。依据材料中可知,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仁政”再到荀子的“仁义”,这个过程中的共同点都是强调“仁”,人的修养,以此来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进而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因此A项符合题意,其他几项均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孔子和早期儒学 ‎3.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儒学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其最主要原因是 A. 改造并赋予儒学新的内容 B. 百家并行不利于国家稳定 C. 适应了大一统形势的需要 D. 汉武帝采纳并在全国推行 ‎【答案】C ‎【解析】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适应了大一统形势的需要。故答案为C项。A项符合史实,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汉武帝采纳并在全国推行是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重要步骤,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D项。‎ 点睛:西汉时期,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与之相适应,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为政治统一作出理论上解释的学术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恰恰适应了这一需要。这是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最主要原因。‎ ‎4. 柳宗元说:“浮图(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 A. 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 B. 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 C. 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D. 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柳宗元看来,佛教的思想常常与《易》、《论语》的思想相契合,乐于奉佛,精神上则可以自由无束,故而佛教与孔子的学说的旨归并不是相矛盾的,两者能够融合在一起,正因为儒释有其融合的地方,故C项正确,A项错误;BD项错误,儒学仍占据统治地位。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 ‎5.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以下对王阳明“良知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否定了传统伦理观念 B. 具有个性解放色彩 C. 继承了格物致知思想 D. 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说明圣贤不是天生造就,每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这种观点具有个性解放色彩。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伦理的看法,排除A项;C、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6.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 由人治转向法治 B. 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 C. 建立君主立宪制 D.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而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由人治转向法治,故A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黄宗羲思想 ‎7. 下面是约处于同一时期的中西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他们的科技成就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说明的本质是 A.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B. 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不同影响 C. 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D. 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在明朝已形成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中国传统科技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西方近代科技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这是中西科技主要的不同。徐光启的科技成果属于传统科技,哥白尼的科技成果属于西方近代科技,因此徐光启和哥白尼的科技成就的强烈反差,本质是由于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的结果,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与本题无关;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故C项错误;中西文化的差异根源于中西不同的经济基础,这种差异明朝以前就存在了,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本质”,徐光启和哥白尼科技成果的不同就是中西科技的不同,实质上反映出在两种不同经济基础下探究自然科学方法的差异。‎ ‎8. 16世纪末,汤显祖为宜黄腔创作的传奇《牡丹亭》,在它的故乡江西,几乎没有太大反响,而在吴门(苏州)剧坛却“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这主要是因为 A. 地域文化审美趋向的差异性 B. 地方执政者的政策不同 C. 地域经济发展及阶层的差异 D. 昆曲在地域影响力不同 ‎【答案】C ‎【解析】《牡丹亭》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光辉理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精神追求的产物。两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阶层的差异,导致《牡丹亭》在两地的影响不同。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是导致这一不同的原因,排除A、B、D项。‎ ‎9.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B.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 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 D.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答案】A ‎【解析】魏源撰写《海国图志》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的背景下,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材料中的“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实现‘制夷’的目标”来看,魏源是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故答案为A项。魏源没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项;魏源没有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C项;D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 ‎1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学、矿学、化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王韬也认为,“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流传及外”。这些主张 A. 成为了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 B. 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 C. 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 D. 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二人强调西方科技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即西方科技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以此说明中国学习西方科技也是理所当然,从而减轻了传播西方文明的阻力。故答案为D项。这种对中西方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排除A项;B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因此不能反映已超越“中体西用”的范畴,排除C项。‎ ‎11. “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学问全要不得的,……所以专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既然外国的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国话,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教会的几部译书当宝贝。再加上我们主观的理想……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材料中的“新学”‎ A. 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主张“绝对平均主义”‎ C. 提倡“中体西用”‎ D. 倡导“维新变法”‎ ‎【答案】D ‎【解析】“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即经学,诸子学,西学,把儒家思想和西方学说结合起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符合“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2. 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000余份,一年后达到13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000多份,缔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反映了 A. 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欢迎 B. 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 C. 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 D. 清政府重视舆论宣传工作 ‎【答案】C ‎【解析】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是为了宣传维新思想,从报纸发行量的大幅增长来看,反映出维新派利用报纸启迪民众的目的。故答案为C项。白话文的推广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派开展的活动,与清政府无关,排除D项。‎ ‎13. 五四运动前三天,美国哲学家杜威来华讲学,一待就是两年。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停留一年。1922年德国哲学家杜里舒来华讲学,停留数月。1924年印度文豪泰戈尔应邀访华,停留一个多月。这些现象反映出 A.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 哲学教育受到国人重视 D. 中国政治领域的巨变 ‎【答案】B ‎【解析】从五四运动之后来华人士数量来看,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明显的发展,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这些外国人士与马克思主义无关;C选项错误,泰戈尔是文学巨匠,与哲学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表现的是文化领域。‎ ‎14. 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 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 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 C. 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D. 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观是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故D选项正确;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属于旧三民主义,故A选项错误;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原因之一,故B选项错误;C选项只反映了国内的民族关系,过于片面,故C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提取关键材料信息“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结合题干的时间“1924年”、人物“孙中山”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这体现了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5.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和《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强调:“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其言论 A. 照搬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B. 批驳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质疑 C. 指导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 D. 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对资本主义应该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同时加以引导、调整和利用。两篇著作均发表于新中国成立之前,故D正确。A项“照搬”说法错误;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也不符合当时国内形势;C时间不符合题意。‎ ‎16. “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说明 A. 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变革认识深刻 B. 中国科技发展速度要求思想革命 C. 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D. 科教兴国战略丰富了邓小平理论 ‎【答案】D ‎17. 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的人从事人文和杜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 洋务运动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答案】B ‎【解析】“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表明中国工业建设对工程技术需求很大,“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共到3%到6%。”反映了和苏联关系非常友好,综合信息可判断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加强重工业建设,对工程技术需求很大,并且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中国的工业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帮助,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18.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对这一言论,普罗泰戈拉会说:‎ A. “人生而平等”‎ B. “美德即知识”‎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与上帝直接对话”‎ ‎【答案】C ‎........................‎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普罗塔戈拉 ‎19. “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个时代 A. 设计了未来社会制度的蓝图 B. 坚持世俗权力高于宗教权力 C. 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时代潮流 D. 大力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中世纪基督教会的统治下,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14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这一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说明社会制度正在发生变革。“这个时期上承中世纪,下启近代”是在13-14世纪。符合这两个特征的只有文艺复兴运动,故选C。“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坚持世俗权力高于宗教”是宗教改革时期,故B项错误;“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故C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属于古希腊时期,故D项错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含义 ‎20. 宗教改革后,有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他将整个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语这条线连在一起,使德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材料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最大意义在于 A. 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B. 确立了王权高于教权的原则 C. 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的近代化 D.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答案】A ‎【解析】宗教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说明教权和王权有了明确划分,教权不能再干预世俗王权。从材料中的“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来看,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最大意义在于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故答案为A项。B、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说法夸张,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1. “在引力定律的支配下,行星无一例外地做椭圆运动,人类可以准确地预言它们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这给当时的知识界以深刻的印象。他们相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文中的“他们”是哪些人 A. 彼特拉克、薄伽丘 B. 马丁·路德、加尔文 C. 伏尔泰、卢梭 D. 伽利略、牛顿 ‎【答案】C ‎【解析】启蒙思想家们相信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而伏尔泰、卢梭属于启蒙思想家,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彼特拉克、薄伽丘是人文主义者,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马丁·路德、加尔文属于宗教改的的代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伽利略、牛顿属于科学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2.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107000人。这反映了 A. 德国进入了蒸汽时代 B. 德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C. 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 D. 德国进入了信息时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问题。材料反映的是德国进入了电气时代而非蒸汽时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德国进入了电气时代而非信息时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而非工业革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德国电力工业工人人数的剧增其实从侧面反映了电力工业已经成为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故本题选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 ‎23.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达尔文 C. 牛顿 D. 爱因斯坦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可知,材料体现了时间、空间与物质能量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这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故选D。A主要提出自由落体运动定律;B主要提出生物进化论;C主要提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均排除。‎ ‎24.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下列作品与材料相同流派的是 A. 《战争与和平》‎ B. 《悲惨世界》‎ C. 《红楼梦》‎ D. 《等待戈多》‎ ‎【答案】B ‎【解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浪漫主义作品,《悲惨世界》也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答案为B项。《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排除A、C、D项。‎ ‎25. “在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和艺木流派……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论适用于 A. 穿透历史的“印象画派”艺术 B. 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艺术 C. 表达情感的“浪漫主义”绘画 D. 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和“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来看,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印象主义的风格,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 点睛:印象画派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主张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 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50分。26小题18分,27小题18分,28小题14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董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承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走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利类。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并指出二者的思想来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朱熹的思想能被当时的世俗政权接受的共同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 ‎【答案】(1)君权观: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权威,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通过正君心学说,要求君主“存天理,去人欲”。‎ 董仲舒主要吸收阴阳五行家等具有神秘色彩的学说;朱熹主要吸收的是具有思辨思维的佛教等学说。‎ ‎(2)原因: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思想内涵;继承、发展传统思想并予以创新;符合世俗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具有超前意识;等等。‎ ‎(3)认识:思想文化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和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上下不和,……而妖孽生矣”并结合所学,归纳为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权威,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根据材料一“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并结合所学,归纳为朱熹从“理”的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第二小问缘由,结合所学,从董仲舒、朱熹创立或发展儒学的思想渊源的方向思考,董仲舒可以从借鉴阴阳五行学说的角度归纳,朱熹可以从吸收佛、道理论的角度归纳。‎ ‎(2)根据材料一“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正君心是大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为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符合需要、超前意识等。‎ ‎(3)综合以上材料,可以从思想文化发展的国内空间、时间先后的继承几个角度来思考,最终归纳为继承发展、与时俱进、顺应潮流、交流融合等。‎ ‎27.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广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答案】(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 ‎(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法则(反对享乐主义和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3).评析:消除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以人文精神(情愫)。‎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向往的人性的追求……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等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经济基础、阶级力量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等角度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二中“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等信息归纳回答。‎ ‎(3)依据材料二中“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以及关于“科学人文主义”的内涵等信息,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对待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情愫等角度分析回答。‎ ‎【考点定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点睛:比较型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比较需明确宗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绝不是随意地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 ‎2.比较需求同存异。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 ‎3.比较需分开层次。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 ‎28.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逐步认识、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惟皇上振刷纪纲,一转移间耳,此无待于夷者也。至于军旅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 材料二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材料四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请回答: ‎ ‎(1)与传统的“华夷观”相比,材料一的作者是如何认识西方的?‎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有何具体体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四中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 ‎【答案】(1)认识:从鄙视西方到认识西方先进。‎ ‎(2)基本特点: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具体体现: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3)理解: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不彻底;而陈独秀领导的启蒙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动力: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历程,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到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从材料中的“至于军旅之事,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可以看出,与传统的“华夷观”相比,作者认识到西方比我们的先进之处。‎ ‎(2)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根据材料中的“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等信息可以概括得出。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的具体体现,联系所学可知,表现在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 ‎(3)理解“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应当联系所学,从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来回答。‎ ‎(4)近代中国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可知是救亡图存。‎ 点睛:近代中国人最早对西方的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最先迈出学习西方的步伐。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通过“师夷长技以自强”,来巩固清朝的封建统治。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在实践中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他们开展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他们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李大钊、胡适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